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叶生产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茶叶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分级、产地环境要求、茶园规划与建设、茶树种植、茶园管理、鲜叶采摘与装运、茶叶加工、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记录。本文件适用于茶叶的生产加工、检验、运输和贮存。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9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9833.1紧压茶第1部分:花砖茶GB11767茶树种苗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5063复合肥料GB/T17419含氨基酸叶面肥料GB/T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T1887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30375茶叶贮存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NY227微生物肥料NY/T456茉莉花茶NY/T525有机肥料2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9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GB/T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茶叶beichuantea产自本标准第5.1条款范围内,选用“苔子茶、福选9号、鸠坑群体种、名山131、老川茶”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经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并符合本标准规定要求的茶叶。4分类和分级4.1分类茶叶按制作工艺主要分为绿茶、红茶、黑茶及花茶。4.2分级茶叶品质按鲜叶采摘标准和感官品质分为:高级、特级、一级三个等级。5产地环境要求5.1地理茶园主要分布四川省羌族自治县,羌族自治县位于北纬31°29′~32°15′,东经103°16′~104°38′之间之间,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州区,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千米。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以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境内插旗山的最高峰海拔4769米,最低点香水渡海拔540米,相对高差4229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密布的溪流分别汇集于湔江、苏保河、平通河、安昌河,顺山势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出境。5.2气候县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属中亚热带,具有冬暖夏凉、无霜期长、降水充沛、夏季易涝、秋有绵雨,光照不足等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7℃,无霜期年均286天,年平均降雨量1230.5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平均日照时数867.1小时,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积温4773℃。5.3土壤土壤质地以砾石土为主,次为壤土、粘土,粗骨性很强;酸碱度适中,土壤pH在4.5至6.5之间,黄壤土土层厚度不低于50厘米,有机质含量≥1.5%;砂质壤土不低于30厘米,在0厘米至30厘米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5%。36茶园规划与建设6.1园地选择茶园应选择在符合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6.2茶园环境6.2.1茶园应远离化工厂及其它对土壤、水体、气体等有毒有害各类污染。6.2.2茶园与主干公路、荒山、林地和农地等的边界应设立缓冲带、隔离沟、林带或物理障碍区。6.2.3茶叶产地环境的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等质量指标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6.3茶园建设6.3.1茶园四周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茶园内宜适当种植遮荫树。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6.3.2对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还草。6.3.3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应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施工技术。平地和坡度150°以下的缓坡地易等高开垦,坡度在150°以上250°以下时,易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6.3.4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6.3.5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7茶树种植7.1茶苗和品种7.1.1茶树种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规定的1级、2级标准,引种时应通过植物检疫,符合GB11767的规定。7.1.2茶树品种应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和适制茶类,包括“苔子茶、福选9号、鸠坑群体种、名山131、老川茶”等,并对当地的主要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7.1.3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繁育的种子和苗木。7.2定植时间茶苗定植分春季定植和秋季定植,春季定植在每年的2月~3月,秋季定植在每年的9月~11月。7.3定植方式7.3.1单行条植一般缓坡平地茶园和梯形茶园以单行条植为主,行距150cm~165cm,丛距20cm~33cm,每丛2~3株。7.3.2双行条植双行条植,一般行距160cm~180cm,列距和丛(株)距均以30cm~35cm为宜,每丛2~3株,两行茶株交替种植。47.4茶苗定植7.4.1茶苗定植前必先开沟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为主,底肥深度在30cm~40cm。7.4.2种植茶苗根系离底肥相距10cm以上,根颈距土表3cm左右,用回填土压紧至根茎部,再薄盖一层细土,浇上适量定根水。8茶园管理8.1土壤管理视茶园杂草滋生和土壤板结情况,每年应耕作三至四次,分别于3月、5月、7月、9月进行浅耕,11月进行深耕。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的茶行间,间作绿肥,培肥土壤。茶树行间用绿肥、作物秸秆、修剪枝叶等进行覆盖。8.2施肥8.2.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和气候条件等,合理确定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次数;实施茶园平衡施肥,基肥和追肥配合使用,宜多施有机肥,应避免缺肥或过量施肥,同时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8.2.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采摘结束后开沟深施,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667m2基肥施用量6kg~12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与其他所需养分。8.2.3茶园使用的有机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微生物肥料应分别符合NY/T525、GB/T15063、GB/T18877、NY227中的规定,农家肥施用前应经渥堆等无害化处理。8.2.4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及采收生产多次施肥,在茶叶开采前20d~40d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一般每667m2每次施用化学氮肥不超过15kg,年最高用量不能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8.2.5茶树出现营养元素缺乏时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许可,符合GB/T17419和GB/T17420中的规定。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10d停止使用。8.3灌溉8.3.1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8.3.2茶园要浇好“三水”。一是“催芽水”(又称“返青水”应于“春分”至“清明”期间进行。二是“肥后水”,在施肥后一周内浇水。三是“越冬水”,应于“立冬”后进行。提倡茶园使用微喷、滴灌等节水措施。8.3.3据土壤水分、茶树长势、气候条件等情况,确定合理的需水量和灌溉时间。8.3.4灌溉用水要求水质良好,未受污染。8.4茶树修剪8.4.1修剪方式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树形、优化树冠及复壮树冠。8.4.2定型修剪定型修剪目的是栽苗后每年剪、采培育高产树形、树冠。新植茶树进行三至四次定型修剪,第一剪留树高18cm~20cm左右,第二剪提高14cm~18cm,第三剪提高12cm~15cm,经过三次定型修剪,茶树5高度达45cm~50cm,在此基础上进行轻采,进一步培养树冠,经第四剪后,茶树高度60cm以上,即可进入采摘期,但要注意采养结合。8.4.3轻修剪和深修剪8.4.3.1轻修剪幼年茶树在定型修剪后应经过2次轻修剪,以扩大篷面、平整采面,在上次剪口上提高8cm~10cm平剪;成龄茶园每年或隔年在剪口上提高5cm平剪,以剪除细密枝、枯枝败叶,平整冠面。8.4.3.2深修剪以剪除“鸡爪枝”更新树冠、恢复树势为目的,一般剪去叶层的一半,约10cm~15cm,深修剪后可维护4~6年左右。8.4.3.3重修剪和台刈8.4.3.3.1重修剪对育芽弱、产量低的茶园,其茶树“未老先衰”或树冠衰老、枯枝多,但骨干枝健壮的茶树进行重剪复壮;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离地30cm~40cm剪除枝梢,重剪前秋冬施足基肥,重剪后后清园、中耕或浅翻、施化肥,剪后待新梢长至10cm左右,适当打顶采,并配合轻剪,加强肥水管理。8.4.3.3.2台刈是一种老茶园更新复壮、恢复树势的措施,对重剪不能恢复树势的衰老茶树离地5cm~10cm处或齐地用台刈铗或割灌机剪去地上所有枝条,利用根颈不定芽的萌发,加强肥水管理,重新培育强壮树冠。8.4.3.4边缘修剪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以保持20cm的茶行间距,利于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每年春茶结束后进行适度修剪,重新培植树冠,复壮茶树。8.5病、虫、草害防治8.5.1综合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和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内,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以内。8.5.2农业防治8.5.2.1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病、虫害具有抗性或耐性的品种。从国外引种或国内向外地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或带出。8.5.2.2合理控制茶树高度,春茶后宜进行树冠改造,秋末宜轻修剪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8.5.2.3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减少次年象甲类和鳞翅目害虫的发生。8.5.2.4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以防治叶病类和在表土中越冬的害虫。8.5.3物理防治8.5.3.1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在田间点灯,进行灯光诱杀。68.5.3.2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进行色板诱杀。8.5.3.3对发生较轻、为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进行人工捕杀。8.5.3.4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杂草。8.5.4生物防治8.5.4.1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有益生物,减少因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8.5.4.2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8.5.5化学防治8.5.5.1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茶园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见NY/T5018附录A。8.5.5.2宜采用低容量喷雾,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对茶丛中下部害虫,宜采用侧位低容量喷雾。8.5.5.3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GB4285、GB/T8321的要求控制农药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配药、施药,并做好人员安全保护措施。茶树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见NY/T5018附录B。8.5.5.4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国家禁用的农药。例如,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灭多威、硫丹、氰戊菊酯、来福灵及其混剂等。8.6越冬管理宜采用浇足越冬水、茶行铺草、蓬面盖草、打风障、各种棚架结构塑料薄膜覆盖;幼龄茶园宜采用培土等方法进行越冬管理。9鲜叶采摘与装运9.1采摘9.1.1采摘标准采摘标准应符合表1规定。表1鲜叶采摘标准一级9.1.2采摘方式和时间9.1.2.1幼龄茶园的采摘坚持“以养为主,以采为辅,打顶护边,采高养低,多留少采,轻采养蓬”的原则。成龄茶园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加工原料的要求,进行采摘。9.1.2.2采摘方法以提手采为宜,不应掐采、掠采,保持芽叶完整。9.1.2.3单芽采摘时间在清明节前,一芽一、二叶采摘时间在谷雨前,一芽三、四叶采摘时间在谷雨采摘。9.1.2.4安全间隔期采摘应符合GB4285、GB/T8321规定的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要求。79.1.3鲜叶装运9.1.3.1盛装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篾、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量以不影响鲜叶品质为度。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9.1.3.2鲜叶需单独存放,贮存环境应卫生、通风、避光,摊放厚度不宜超过5cm,防止鲜叶劣变或混入有毒、有害物质。。9.1.3.3采收鲜叶应妥善防护,不能暴晒、雨淋,并及时运抵室内或茶厂,防止劣变。9.1.3.4运输鲜叶的工具应清洁卫生,禁止与其他易污染的物资混运,防止污染。9.1.3.5鲜叶运输过程应避免直接日晒、雨淋,不得挤压、叠放,有足够空间、通风透气,保持新鲜,防止发热及劣变。10茶叶加工10.1工艺流程10.1.1绿茶摊青→杀青→初揉捻(或理条)→杀二青→复揉捻(或做形)→烘干(炒干)→整理→拼配→包装。10.1.2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整理→拼配→包装。10.1.3黑茶摊青→杀青→揉捻→杀二青→揉捻→渥堆→烘干(炒干)→整理→拼配→包装(或压制)。10.1.4花茶10.2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要求。10.3加工场所和加工设备要求应符合NY/T5019的要求。10.4加工人员要求10.4.1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与茶叶直接接触的人员(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质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10.4.2上岗前应经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10.4.3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需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能上岗。10.4.4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戴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衣、帽、鞋,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场所不能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食品。10.4.5加工人员上岗时不得化妆,涂抹有异味的物品,不得佩戴首饰。包装、精制车间工作人员需戴811质量要求11.1感官指标11.1.1应色泽正常,无劣质、无异味,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及化学合成物质。11.1.2绿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绿茶的感官指标殊造型苗苗一级11.1.3红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红茶的感官指标苗净苗茎一级茎亮11.1.4黑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黑茶的感官指标净9茎一级茎11.1.5花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花茶的感官指标净净一级一级浓11.2理化指标11.2.1绿茶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绿茶理化指标水分/%(质量分数)粉末/%(质量分数)≤总灰分/%(质量分数)≤水浸出物/%(质量分数)≥粗纤维/%(质量分数)≤酸不溶性灰分/%(质量分数)≤茶多酚/%(质量分数)≥儿茶素/%(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总量/%(质量分数)≥注1:粗纤维、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注2:当以每100g磨碎样品的毫克当量表示水溶性灰分碱度时,限量为:最小值17.8;11.2.2红茶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红茶理化指标项目=≤总灰分/%(质量分数)≤水浸出物/%(质量分数)≥粗纤维/%(质量分数)≤酸不溶性灰分/%(质量分数)≤茶多酚/%(质量分数)≥注1:粗纤维、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注2:当以每100g磨碎样品的毫克当量表示水溶性灰分碱度时,限量为:最小值17.8;11.2.3黑茶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黑茶理化指标项目≤≤≤≥≤11.2.4花茶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花茶理化指标项目=≤≤≥≤11.3卫生指标11.3.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11.3.2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3的规定。11.4净含量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净含量应符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检验方法按JJF1070的规定执行。12检验规则12.1组批同一批投料、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12.2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12.3试样制备按GB/T8303的规定执行。12.4检验12.4.1出厂检验产品出厂前,应经生产单位质检部门逐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法精练含解析
- DB42-T 2358-2024 智慧界桩系统技术与工程建设规范
- (3篇)2024-2025年少先队工作总结
- 安全监理工作方法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VI形象重塑与传播合同
- 2024年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总结例文(四篇)
- 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教学设计
- 二零二五年度飞机租赁及航空器改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施工合同2篇
- 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212脂肪烃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 2024年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培训课件
- 《翻板式隔爆阀性能试验方法》
- 2024年销售岗位工作总结
-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新年春节专用对联蛇年春联带横批
- 2025年中联重科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 Unit8 Chinese New Year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采购管理实务案例库
- 半结构化面试题100题
- 服装厂班组长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需求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