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传疾病的控制危害我国养鸡业的主要蛋传疾病禽伤寒、雏白痢禽支原病(MG、MS)禽白血病禽网状肉皮组织增生症鸡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感染禽传染性脑脊髓炎Ⅰ型腺病毒感染EDS-76鸡衣原体病种鸡群白痢、支原体和白血病的净化及无病群的维持种群的净化:对后代的重要性种鸡群净化不力、后代的蛋传疾病无法控制蛋传疾病大都有水平传播能力、在后代可扩散放大蛋传疾病使部分免疫耐受长期排毒而无免疫应答大部分蛋传疾病很难用疫苗控制蛋传疾病种鸡群净化典型事例:鸡伤寒、雏白痢净化
美国50年鸡白痢净化史项目1935-19361949-19501962-19631986-1987鸡群数9191111422212723716鸡数4329364372376743523620036769824阳性率3.660.720.0050.000005无白痢群鸡数257577133026423351782436767855我国种鸡白痢净化的基本情况估计鸡的来源检测和处理开产前(检测种鸡淘汰类型淘后)阳性率时阳性率曾祖代国外全检1-2次淘汰阳性0.1%左右0.1%-1%曾祖代国内全检1-2次淘汰阳性0.1%-1%1%左右祖代国外全检1-2次淘汰阳性0.1%-1%1%左右祖代国内全检1-2次淘汰阳性0.1%-1%1%-5%父母代国内抽检合格不淘汰1%-5%5%-10%曾祖代国内不检5%-30%净化种鸡场的综合性措施饲养种鸡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的合格种蛋,以便使种鸡场生产更多健壮的初生雏鸡。为此,除了要求有优良的品种,良好的饲养管理外,做好种鸡群疫病净化的综合性防制工作也是关键,其主要包括鸡体净化和环境净化两部分。鸡体净化严格淘汰病弱鸡,培育健康鸡群初生雏鸡进入育雏室前要严格挑选,凡脐带愈合不良、白痢、脐炎、瘫鸡、毛色不纯正、体重过小者全部淘汰;千万不能在鸡舍旁设置病鸡隔离室或隔离栏,只要有一些机械性损伤就需隔离治疗;7周龄育雏期结束,转入育成舍时,结合选种严格淘汰病、残鸡;18-20周龄转入产蛋鸡舍时,进行最后一次彻底挑选,淘汰比例在2%-3%,尤其对消瘦,拉黄白样粪便,拉绿粪的个体要严格淘汰;从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的头2-3周内,每天早晨坚持巡视鸡群,发现异常个体立即淘汰。采用监测技术淘汰不良个体目前能够做的主要是净化白痢。应用全血玻板凝集反应方法来净化鸡群,在上笼前(120-140日龄)对种鸡群进行检疫,在产蛋高峰后再检疫一次,将阳性及可疑反应鸡全部淘汰。药物预防是净化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方式种鸡场应根据本场的用药历史、发病季节、日龄等方面制定较完善的药物治疗程序,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种鸡场用药尽量与商品场分开,避免药物的重复使用,产生抗药性。同时,雏鸡及育成阶段尽量预防用药,实践证明,预防用药比药物治疗成本低,效果好。常用的预防用药程序为:
a.进雏上半天: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b.进雏下半天:饮水中加电解多维,增强体质;
c.1-3天:连续用药3天,防脐炎、白痢,可选用较新的药物;d.10-13天:连续用药3天,防白痢、慢呼等垂直传播的疾病。可选用的药物有恩诺沙星、罗红霉素、泰乐菌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速健)等;e.14-15天:预防球虫病,可选用妥曲珠利,二硝托胺、地克珠利等;
f.有应激时(如转群、断喙、天气突变)预防性投药,可选用氟哌酸烟酸盐、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
g.细菌性疾病爆发时,全群预防性投药,药物选择同上。正确地选择药物对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在已知何种细菌感染及对何种药物敏感的前提下用药,这是最明智的一种用药方式,有条件的(无条件的尽量创造条件)一定要按这种方式用药。实在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氨苄青霉素、等广谱且易通过消化道吸收的药物;注射用药可选用头孢噻呋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产蛋期用药必须谨慎,大多数药物都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使用不当会对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产蛋期用药应慎之又慎,原则上不用药,仅个体发病采取淘汰发病鸡只,万一因群体发病必须用药时,一定要选择既不影响产蛋率、受精率又能抑菌助消化的药物,如土霉素、强力霉素、腐植酸钠,喹诺酮类等药物。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增强鸡群的特异性抵抗力每个种鸡场都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疫情的流行情况,结合鸡群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母源抗体水平和疫苗种类、使用要求以及疫苗间的干扰作用等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疫苗,并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及突发疾病对免疫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提高免疫质量。重视免疫接种的具体操作,确保免疫质量。技术人员或场长必须亲临接种现场,密切监督接种方法及接种剂量,严格按照各类疫苗使用说明进行规范化操作。个体接种必须保证一只鸡不漏掉,每只鸡都能接受足够的疫苗量,产生可靠的免疫力,宁肯浪费部分疫苗,也绝不能留“减免鸡”;注射针头最好一鸡一针头,坚决杜绝接种感染以免影响抗体效价生成。群体接种省时省力,但必须保证免疫质量,饮水免疫的关键是保证在短时间内让每只鸡都确实地饮到足够的疫苗;气雾免疫技术要求严格,关键是要求气雾粒子直径在规定的范围(30-50μm),使鸡周围形成一个局部雾化区。重视饲料卫生,饲喂优质饲料饲料要储藏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勿使其发霉变质;经常检查原料质量,坚决杜绝发霉变质的原料进入配料车间;种鸡饲料中应尽量少加或不加动物性原料,为保证氨基酸平衡,可适当添加单体氨基酸;各种原料在加工前要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饲料采用蒸气短时间加热(80℃),然后制成颗粒料较为理想。环境净化卫生监测有条件的大中型种鸡场应重视完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建设,培养技术人员,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种蛋、雏鸡、饮水、孵化器、饲料以及饲养用具、鸡舍环境进行消毒后的效果测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依据测定结果,检验消毒灭菌的作用,以利于消毒工作的不断改进与提高。环境卫生种鸡场内每天清扫一次,每半月全场消毒一次,鸡舍内清粪及时,并要每天带鸡消毒。带鸡消毒的消毒剂要慎重选用,使用时浓度配制要准确,既要达到消灭病原体的目的,又不能损害鸡体健康。用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要选择杀伤力强的广谱消毒剂。不同特点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可以提高消毒质量。种鸡场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场内,饲养人员每2-3周休班一次;坚持全进全出制:为切断病原的循环,保持鸡舍的环境卫生和鸡群健康,至少每栋鸡舍,每个生产小区,以至每个鸡场只饲养同一日龄的一群种鸡;鸡场中的饮水用6×10-6-10×10-6漂白粉或其它水净化剂进行消毒,并定期取水样检查,保证细菌含量不超标。鸡舍的消毒程序老鸡淘汰或转群以后,立即清除全部鸡粪、垫料及灰尘;打开所有门窗,用高压水泵产生的高压水冲刷天棚、墙壁、笼架及门窗,然后冲刷地面;有条件的鸡舍用火焰喷灯消毒鸡笼、地面及墙壁;用2%-3%苛性钠加生石灰乳喷雾消毒2次,两次间隔1-2天,每平方米用1500毫升药液,鸡舍周围要求消毒6米的范围。封闭所有的门窗和通风孔,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密闭熏蒸24小时,第二天通风换气,最好的方式是用“速洁”1:50喷雾消毒,每100立方米用稀释好的溶液1升,半小时打开门窗通风即可,既能代替福尔马林熏蒸,操作也简单,成本相对较低;鸡舍清理的同时,需将饲养员宿舍、工作间一切用品拿到舍外,洗刷、消毒或曝晒;消毒后的鸡舍经检测合格后才可使用;种鸡淘汰与新鸡进入,间隔时间以1个月以上为好。培育无MG鸡群的主要程序种鸡(祖代)用抗菌药物,降低种蛋的污染率和污染程度。对种蛋(祖代)进行高温或药物浸泡处理,杀灭种蛋中的MG。不同(祖代)鸡群的种蛋分开孵化,并且小批量孵化。将后代种鸡(父母代)分小群饲养,定期检测,将出现MG阳性的小群淘汰。加强对后代种鸡(父母代)的管理和消毒工作,防止外来病原感染。在后代种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溶肥质量管理办法
- 学校文艺室管理办法
- 学校损耗品管理办法
- 垃圾中转站管理办法
- 易制毒现场管理办法
- 医疗大数据管理办法
- 扶贫网格化管理办法
- 吐鲁番草原管理办法
- 时间与效能管理办法
- 村红白理事管理办法
- 民警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 政务接待培训课件
- 空调维修保养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
- 2025年云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答案
- 领导调研国有企业调研报告
- 护士换错药不良事件讲课件
- 护理病人安全 保障病人的安全与隐私
- 公司能量隔离挂牌上锁管理制度附能量隔离与介质、工况对应关系参考表
- (高清版)DB62∕T 446-2019 河湖及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
- DB33-T 2099-2025 高速公路边坡养护技术规范
- 护渔队伍考核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