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第一节

秦朝的统一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1.统一条件(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P14材料1:“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吕氏春秋》材料2: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紜、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荀子·王制篇》①思想:A.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B.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②心理: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③经济: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为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④政治:诸侯兼并,完成局部统一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1.统一条件(2)主观条件——秦国强大P14材料3: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司马迁《史记》材料4: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①地理: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②政治: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个人:秦王嬴政雄才大略③经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④外交:远交近攻⑤理论基础:法家思想有学者指出,就综合国力来讲,秦国的文明程度、人力和物质资源不一定较六国强,但秦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通过一级一级的组织把权力集中于君王,整个国家被组织成为一台高效有力的战争机器,进而一口一口地将六国吞噬掉。该学者意在说明秦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雄才伟略 B.君主权力的强化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D.综合国力的增强B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2.统一过程:P15(1)东方:(2)南方:(3)北方:北至长城南至南海西至陇西东至东海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统一秦朝,定都咸阳。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秦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3.统一的历史意义材料: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钱穆《国史大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秦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的历史作用?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3.统一的历史意义:P15(1)国家版图: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此后古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2)政治制度: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由于秦之统一,从前华夏夷狄之分而治之之局面亦随即消融,而成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沐浴于同一文化。这主要说明秦的统一()A.使各民族生活习俗趋同B.扩大我国疆域并形成基本格局C.促使我国人口数量增加D.使中华民族遂融凝会合成一体D(3)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3.统一的历史意义D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多次东巡,其中关东是巡游的重点地域,每次都抵达东海之滨。他首次东巡最为隆重,登临泰山等文化名山、举行封禅大典、立碑刻石以颂秦德。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时,曾举行祭祀舜帝和大禹的典礼,祭拜华夏先王。由此可知,秦始皇东巡A.旨在学习齐鲁先进文化B.消弭了关东士民的敌对情绪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疆城D.利于建构秦王朝的国家认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思考:1.如果你是秦始皇,面对辽阔的帝国,应采用怎样的统治措施来巩固统一并加强权力?2.明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概念明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指由皇帝一人或由统治集团个别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体现为皇权至上和皇位独尊,即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汇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从央-地关系角度而言。与地方分权相对,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律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确立皇帝制度;(二)确立三公九卿制;(三)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一)确立皇帝制度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史记·秦始皇本纪》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家天下”的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皇帝独尊,皇帝专用名词避讳“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皇帝1.受皇帝统制2.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强烈的“家天下”特征(三)废分封,行郡县制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郡县制和与分封制的异同分封制郡县制

不同点建立基础官吏产生方式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作用相同点血缘地域世袭任免地方独立性强地方绝对服从中央①目的:巩固统治②性质:地方行政制度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车同轨书同文同货币度量衡明法度编户籍徙豪强治风俗修道路炼铜人焚诗书坑儒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思想控制丞相李斯曰:“……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两种历史观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北征匈奴,修筑长城5.征服越族,统一岭南思考:秦朝作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为何“二世而亡”?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节

秦朝的暴政(一)繁重的徭役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汉书·食货志上》至秦......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董仲舒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杜甫《兵车行》头会箕敛以供军费04秦直道,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03秦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02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秦帝国的“四大工程”01阿房宫仅前殿就有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二)大兴土木,消耗国力(三)严刑峻法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过秦论》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史记<秦始皇本纪>》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书<食货志>》伐无道,诛暴秦!第三节

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的灭亡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天下苦秦久矣!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刘邦反秦战争秦朝的灭亡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适。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秦朝统一的意义1.“百代皆行秦政事”,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行政制度与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制度紧密结合,奠定了此后中国两千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2.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对中华民族长期保持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产生了重要影响;3.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国家,有首创之功;4.奠定伟大祖国疆域的初步基础如何评价秦始皇?功?过?自祖龙(秦始皇自命)崛起,兼并宇内,废封建而为郡县,焚书坑儒,三代之礼乐典章制度,荡焉泯焉,无一存焉。三代之天下至此而又一变。

--王韬1874年《变法》中国三代尚已,秦汉以后,取天下于马上,制一切之法,草一切律则,咸为王者一身之私计,而不复知有民事。--梁启超1897年《西政丛书叙》自秦政灭六国,废封建而为郡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