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_第1页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_第2页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_第3页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_第4页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班级:计科0901班姓名:许山蒙时刻:2010.7.15–2010.8.15地点:菏泽、淄博【摘要】此次调研要紧研究都市居民周边环境状况、公民环保意识及阻碍市民工作的要紧污染类型,此次调查在菏泽市和淄博市以散发调查咨询卷并分析调查结果的形式完成。发放咨询卷60份,有效咨询卷60份,通过分析,都市环境状况及公民环保意识依旧堪忧。【前言】曾经辉煌的夜空在专门多都市已不复存在,曾经的青山绿水也已成为如烟的往事,中国的环境已不堪经济进展的重荷,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将何去何从?本调研组选择本课题着重了解都市居民定居区域周边环境状况及公民环保意识水平,让更多的人更好的认清中国环境方面的现状,从而检讨及约束日常生活中关于环境方面的不文明行为,并能为我国环境的改善工作略尽绵薄之力。随着让社会的进展,社会生产力大力进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而同时大量的各相态废弃物也被制造出来,它们严峻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及我们的生存。如: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一周内有连续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1943年夏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后,即使时过境迁,在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时发生时,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这次事件导致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峻放射性损害。而且在以后20年中,还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了癌症。如何能爱护环境,改善环境,是人类的居所重新变得生气盎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咨询题。【正文】生存环境亮起红灯危机意识亟须强化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山河变得更加美好,环境变得更适宜居住,这是全人类对新世纪的期望。

然而,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看,全国环境形势仍旧相当严肃,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专门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被破坏的程序还在加剧。

水体污染突出。我国要紧河流有机污染普遍,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峻,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要紧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峻,多数都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国工业和都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01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达204亿吨,首次超过工业污水。

大气环境恶化。有关部门统计,全国338个都市中,只有33.1%的都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都市的40.5%。

大部分草地差不多或正在退化。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乱开滥垦、过度樵采和长期超载过牧,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步下降。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地差不多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达1.3亿公顷,同时每年还以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连续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我国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600公里的风沙带。农业生态恶化,将直截了当导致我国农业生产连续能力减弱。

海洋环境也令人堪忧,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严峻,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峻的东海海区,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正在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全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8000万亩以上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仅淮河流域农田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缺失就达1.7亿元。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7.3%,比80年代增加了1.6倍。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4亿亩。

环境污染不仅阻碍经济进展,更阻碍社会进步。世界各国的进展历史讲明,我们一味对自然一味索取、盲目战胜与急功近利,引起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大气臭氧层受破坏、酸雨成为"空中死神"、有毒化学品进入环境循环,垃圾泛滥成灾等等,给人类和自然界造成不可复原的生态浩劫,阻碍我们走向文明、清洁的现代化社会。由于生态受到破坏,我国一些地点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的躯体健康正受到严峻威逼,不仅制约了社会进步,也阻碍到国民经济可连续进展。二、白色污染与“限塑令”的实施状况白色污染的含义: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都市环境严峻污染的现象。白色污染的危害:第一、侵占土地过多。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刻也专门长,一样可达100—200年。第二、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第三、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第四、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差不多上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持续发生,经常造成重大缺失。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育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第六、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专门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咨询题。第一,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阻碍农作物吸取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限塑令的简介: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从限塑令实施以来,的确产生了一定的主动阻碍。只是从我自己来看,限塑令刚实施那段时刻,我去买东西都会自备环保购物袋,可一段时刻过去了,一些商家又开始无偿提供塑料袋,我也慢慢忘却了限塑令的存在,如往常一样的无克制的使用购物袋。那个寒假,我开展了关于白色污染的社会实践,对塑料制品引起的白色污染有了深刻的认识。超市的塑料袋用量惊人。在各超市收银处,来购物的市民没有一个自备购物袋的,结账后他们都专门自然地等待收银员将物品分门不类装入一个个塑料袋。粗略统计了一下,在15分钟内,9名顾客结账,共用了24个塑料袋。一收银员表示,一些顾客会以“方便提”、“担忧过重”为由多拿一两个塑料袋。在菜市场,也专门少见到提着菜篮子前来买菜的市民。大多数市民手上都提着四五个塑料袋,即使有市民提着菜篮子前来买菜,但放在里面的菜仍旧每样套个塑料袋。一肉档主给记者罢了一笔账:平均每天要派出一到两百个塑料袋,一年下来,从她手中就分出五六万个塑料袋。而据卖塑料袋的流淌小商贩介绍,目前阳江市场大多菜档、鱼档用的红色或黑色塑料袋,差不多上质量最差的塑料袋,厚度连0.025毫米都不到,每个塑料袋成本在2分钞票到4分钞票之间。换言之,这些在市面流通的红色或黑色塑料袋皆在国家禁止生产的超薄塑料袋之列。能够看出,限塑令的实施并不乐观。商家担忧顾客因为一两角钞票,而到不的地点购买,为了顾客方便,纷纷无偿提供塑料袋。而且在市场上,早期菜贩子用来给顾客捆菜的禾草也消逝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方便的塑料袋。三、公民环保意识调查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包括该国公民关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关于动物爱护的意识程度,关于环保、野生动物爱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调查结果:1.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其中有58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6.7%;有2人表示“不了解”,占3.3%。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污染“不存在”。2.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调查显示共有56人认为环境咨询题应该治理.其中有17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9人认为“需要治理”;仅有4人认为“无所谓”;没有人选择“不需要治理”。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关于当今世界上的环境污染应及时、尽早治理。更为可喜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环境污染不存在或污染毋须治理。尽管如此,只有28.3%的人总能够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可见,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尽管多数受调查者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峻,而一但把环境咨询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他们对环境咨询题的重视程度偏低。3.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群众的动物爱护意识达到了一定高度。在第十题“您会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肉吗?”中,56人选择“可不能”,其中53人在接下来的第十一题中选择不食用的缘故是“野生动物需要爱护”,2人选择“不卫生”,1人选择“价格高”;选择“会”食用的仅有的4人中,3人食用的缘故是“不人点的,我无所谓”,只有1人选择“味道好”。4.调查反映出人们对政府出台的生态环境爱护措施和宣传活动的支持力度还不是专门足。十三题中,57人对市政府的环保宣传活动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十四题中,只有11名受访者“专门支持”为了爱护环境引起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提升。5.调查还反映出民众在环境生态意识上出现出比较强的政府依靠心理。在回答认为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关心时,关于此题的回答,有40%的人认为应加大环境生态爱护宣传教育,35%的人认为应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21.7%的人认为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这讲明人们更期望通过政府制定规章制度推动长春市环保工作的进一步进展。环保意识的特点:1.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对环境的中意度成负有关。从调查中可发觉,受教育程度是阻碍对环境判定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环境生态的严肃形势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中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体中“高中意群体”和“低中意群体”比例来体现各群体的总体中意度,则学历在小学及小学程度以下人群的中意度最高(1:1),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的中意度最低(1:5),即低学历与高学历中意度比为5:1。2.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有关,因为他们对有关咨询题的认识程度更清晰。3.年龄是受访者对某些环境生态咨询题的看法的阻碍因素。在回答十二题“‘限塑令’是否减少了您对塑料袋的使用频率?”时,有16人选择“没减少”,其中13人属于50-79岁年龄层;而选择“现在几乎不用塑料袋”的人9人中,没有一位来自此年龄层。然而,在回答“是否情愿参加小区环保活动”的第十五题时,选择“情愿”或“专门情愿”的受访者中50岁以上的共有20人,占87%。可见,在选择提升人们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时,年龄因素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咨询题。看法和建议:通过此次调查使我对部分市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就调查结果来看,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境生态意识,然而其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良好的环保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治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就当前的情形,在此提出一点建议,仅供参考。我认为,加大政府的环保工作,这是改善都市环保现状的重要条件。第一,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各级决策者和宽敞市民的环保意识。要提升市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市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境爱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事实上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第二,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连续作好都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不爱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执法人员有法可依。以上便是我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这次调查能够反映出市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在我们向往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晰的明白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伙儿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附: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咨询卷环境生态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展产生阻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本咨询卷采纳不记名的方式填写,请在您选择的选项后的括号内画“√”。没有所谓的对错或标准答案,只需要按照您真实的感受或方法回答。真诚地感谢您的支持与关心!您的性不:男()女()您的年龄: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5岁()您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您对您所在的小区(楼前屋后)的环境评判:专门中意()较中意()不太中意()专门不中意()您是否能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总能做到()经常做到()有时做到()没做到过()您认为当今世界上是否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存在()不存在()不了解()您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急切需要治理()需要治理()不需要治理()无所谓()您目前最关注的生态咨询题是什么?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严峻()水资源破坏、水污染()森林被砍伐()全球气候变暖()野生动植物遭受灭绝()重大自然灾难时有发生()您认为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爱护措施是?[多选]植树造林和森林爱护()节约能源()治污减排()加大生态环境爱护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