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原药溶剂介绍_第1页
农药原药溶剂介绍_第2页
农药原药溶剂介绍_第3页
农药原药溶剂介绍_第4页
农药原药溶剂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剂在农药中的应用引言溶剂是剂型常见的组分之一,通常用的乳油EC、水乳剂EW、微乳剂ME、可溶性液剂SL,都会用到大量的溶剂,诸如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近年来又大量引入了二甲基甲酰胺、癸酰胺、环己酮、二氯乙烷、二甲基亚飒、丁醇、辛醇、异戊醇等极性有机溶剂。溶剂是挥发性有机液体,是部分农药剂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之一。溶剂按沸点高低分类可分为低佛点溶剂:沸点在100°C以下,中沸点溶剂:沸点在100~150C之间,高沸点溶剂:沸点在150~250C之间。按化学组成分类可分为:石油烃溶剂、煤焦溶剂、萜烃溶剂、醇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醚酯类溶剂等。溶剂不仅是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用来调节粘度和药效速度。如何能合理的选择溶剂还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一、溶剂的极性无论是原药还是溶剂,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分子结构分为非极性、极性、弱极性,这一性质受到诸如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极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分子链的长短等所影响。在高分子原药和有机溶剂的分子结构中常含有一些极性基团,如:-COOH、-OH、-CO、-NO等。如果原药和有机溶剂的分子结构对称而又不含有极性基团的,它们就是非极性的;如果它们分子结构不对称而又含有各种不同的极性基团,如羧基、羟基、羰基、硝基等,那它们就都带有不同的极性。所以一些原药只能溶解于某种溶剂中,如:有些结构的AI只能溶解于环已酮溶剂中,有些结构的AI只能溶解于极性溶剂酯类、酮类溶剂中。而一些弱极性的十性油则不溶于极性溶剂,而溶于非极性的烃类溶剂。二、真溶剂、助溶剂、稀释剂对于农药剂型中运用的溶剂来说,它所用的溶剂可分为三类:1、 真溶剂:具有溶解该类活性物质的溶剂为该活性物质结构的真溶剂。2、 助溶剂(潜溶剂):它本身不能溶解所用的AI,但在一定限制数量内,与真溶剂混合使用,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溶解能力。3、 稀释剂:此种溶剂不能溶解所用的AI,也无助溶作用,但在一定限定数量内,可以和真溶剂混合使用,它起着稀释作用,价格比所用真溶剂、助溶剂低,可以降低成本。但也能使乳化剂的cost上升!这种溶剂的分类是相对的三、 溶剂的沸点、闪点和自燃点有机溶剂都是易燃品(氯化烃除外),有的闪点可达零下-16.5°c,因此在室内一定保证空气流通且不允许有明火存在。1、 沸点:溶剂的沸点就是溶剂的蒸气压力达到一个大气压时的温度,各种溶剂在高温时蒸气压力的相对高低和常温时是不一样的。2、 闪点:溶剂加热,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温度升高,溶剂蒸气浓度逐渐加大,当遇明火就有火焰出现,随即熄灭时的温度。3、 挥发率:在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在规定大小形状的箱中观察一滴受验溶剂在滤纸上的挥发速度。挥发率数值=醋酸丁酯挥发时间/受验溶剂的挥发时间X100%如挥发率数值越小,说明该溶剂的挥发速度越慢,挥发率数值越大,溶剂的挥发速度也随之增大。四、 介绍几种常用溶剂1、 二甲苯:工业用二甲苯是由邻位、间位、对位三种异物体的混合物。二甲苯溶解力大KB值大,挥发率快,广泛应用于目前生产的乳油EC中。但是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对眼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目前并不提倡使用。2、 甲苯:它来源于石油化工或煤焦工业,甲苯能溶解力,KB值很大,但不环保!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目前并不提倡使用。3、 煤油:又称火油,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是石油分销产物。4、 乙醇:根据用途不同,它的纯度不同,无水乙醇的纯度为99.5%,工业乙醇为95.6%,医药乙醇为70~75%。5、丙酮:它是极易挥发的有机液体,可溶解过氯乙烯树脂、氯醋共聚树脂、氯化橡胶等。丙酮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8、环己酮: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能,除了可溶解很多原药,并且可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互溶,是良好溶剂。毒性稍大!高浓度的环己酮蒸气有麻醉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环己酮发生中毒时会损害血管,引起心肌,肺,肝,脾,肾及脑病变,发生大块凝固性坏死。通过皮肤吸收引起震颤麻醉、降低体温、终至死亡。9、甲乙酮:它基本与丙酮相似,但闪点较高,蒸发速度较慢,可溶于水、乙醇、乙醚和烃类、油类。它属于低毒类溶剂,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10、 异丙醇:它可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氯仿。毒性为微毒类,高浓度蒸气具有明显麻醉作用,对眼、呼吸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能损伤视网膜及视神经。11、 丁醇:它是典型助溶剂,丁醇与二甲苯以3:7的比例混合可用,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12、 醋酸乙酯:可溶解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氯化柏胶、氯酯共聚树脂等。它是微毒类物质,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3、 醋酸丁酯:可溶解许多合成树脂,如聚氯乙烯树脂、氯酯共聚树脂、氯化橡胶、聚氯乙烯树脂等,是挥发型溶剂,但由于挥发较快,夏季不宜使用。14、 溶剂汽油:即溶剂汽油,它是石油的分馏产物,它的溶解力属中等范围,可与许多有机溶剂互溶。五、介绍几种新型绿色溶剂(一)植物源绿色溶剂松节油turpentineoil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松香气味。沸点153~175°C,闪点35°C,相对密度0.861~0.876,燃点253C。对碱稳定、对酸不稳定。主要成分为a-蒎烯、P-蒎烯和莰烯等。不溶于水,溶剂能力介于溶剂油和苯之间,与乙醇、氯仿、乙醚、苯、石油醚等溶剂互溶松油pineoil淡黄色或深褐色液体,有松根油的特殊气味。沸点195~225C,闪点72.8~86.7°C,相对密度0.925~0.945,燃点81.1~95.6r。是由松树的残枝、废材、枝、叶等用溶剂萃取或水蒸气蒸馏而制得。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烃、莰醇、葑醇、萜品醇、酮和酚等的混合物。松油乳化性强、润湿性、浸透性和流平性好,用于洗涤、涂料、油漆和油类的溶剂。长期暴露在空气和光照下会产生树脂状物质、颜色变深3松脂油植物油溶剂松脂提炼改性而成,主要成分为萜烯类(蒎烯)、树脂酸(海松酸、枞酸)和植物油单烷基酯(月桂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等)。外观淡黄色至棕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0.83~0.90,闪点35-100C,用于乳油、增效剂等溶剂(二)植物油及其改性植物油1植物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等均可以作为溶剂或载体用于超低量油剂、油悬浮剂以及增效助剂等加工与生产。植物油主要组分为脂肪酸甘三脂,由14~18碳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相对密度0.90左右。优点是安全性高,缺点是组成复杂、溶解性能和稳定性差、冷凝点低,主要用于乳油、增效剂等溶剂2改性植物油甲酯化或甲基化植物油、脂肪酸甲酯。植物油以化学或生物酶方法通过酯交换形成甲酯,再脱甘油生产脂肪酸甲酯。相对密度0.85~0.90左右。优点安全、高效,溶解性能增强,对大部分农药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缺点是成分复杂,受植物油种类影响,稳定性差,冷凝点高。可以做乳油、油悬浮剂以及增效剂、保湿剂、抗漂移剂等。如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农药增效剂系列产品,油悬浮剂等均以甲基化植物油为溶剂或载体3环氧大豆油很好的稳定剂和乳化剂4部分脂肪酸甲酯的物性参数脂肪酸甲酯化学简式分子量(g/mol)熔点(C)密度(g/mL)摩尔体积(Ml/mol)介电常数(20C)折光率(40°C)黏度mPa.sCm:nMTfusPVmEN40DU月桂酸甲酯C12:0214.355.00.8690246.663.5391.424011.98肉豆蔻甲酯C14:0242.4318.50.8550283.543.3521.429052.81棕榈酸C16:0270.4630.60.8520317.44-1.433183.76

甲酯硬脂酸甲酯C18:0298.1539.10.8495350.97-1.436514.88一花生酸甲酯_C20:0326.5647.00.8470385.55---山嵛酸甲酯C22:0354.6154.00.8410421.65---油酸甲酯C18:1296.50-20.00.8730339.633.2111.444503.87亚油酸甲酯C18:2294.47-35.00.8890331.243.3551.453853.17亚麻酸甲酯C18:3292.46-57.00.8950326.773.4661.463812.84十碳烯酸甲酯C20:1324.54-0.8715372.39---芥酸甲酯C22:1352.61.0.8700405.303.043.1.448286.27注:、'-〃表示未见报道。其他苯类溶剂替代产品100号和150号溶剂油属于芳烃产品如国产100号溶剂油就是主要组分是三甲苯,芳炷含量不小于 98%馏程175-195°C,闪点不低于50°C,密度(20°Cg/cm3)0.8-0.9三甲苯(Trimethylbenzene,mesitylene)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沸点164.7C,闪点43C,相对密度0.865。主要杂质有间位、对位乙基甲苯,乙基苯等。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毒性与二甲苯大致相同150号芳炷溶剂油主要组分为三甲苯、丙苯等作为苯类溶剂替代品已在农药乳油等产品加工中应用,但三甲苯的环境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评价。其他石油产品(用于乳油、油剂、油悬浮剂以及喷雾助剂)1、 煤油(Kerosine)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略带臭味。沸点175-235C,闪点65~85C,相对密度0.78~0.80,燃点400~500C。沸点范围比汽油高的石油馏分,含C11~C17的高沸点炷类混合物。烷炷、烯炷、环烷炷和芳香炷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炷类,还含有不饱和炷和芳香炷。挥发性大,易燃易爆。煤油和脱臭煤油是加工油剂、水面铺展油剂等农药助剂的主要溶剂2、 溶剂石脑油(Solventnaphtha)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沸点120~200C,闪点35~38C,相对密度0.85~0.95,燃点480-510C。主要为煤焦油轻油馏分所得的芳香族炷类混合物,由甲苯、二甲苯异构体,乙苯,异丙基苯等组成3、 液体石蜡油(白油)化学成分为C17~C26正构烷炷,不溶于水、甘油、冷乙醇。溶于苯、乙醚、氯仿、二硫化碳、热乙醇。与除蓖麻油外大多数脂肪油能任意混合,樟脑、薄荷脑及大多数天然或人造麝香均能被溶解.4、 液体石蜡油(白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1号2号馆程初馅点,°C 不低于98%(V/V)馏出温度,C不高于185240180250GB/T255正构烷烃含量,%(m/m) 不小于9690SH/T0412芳香烃含量,%(m/m)不大于1SH/T0411碱性氮含量,%(m/m)不大于0.0005-SH/T0413机械杂质及水无注*(五)双子毗咯烷酮新型双毗咯烷-2,5-二酮类系列绿色农药助溶剂适用于乳油、水乳剂和油悬浮

剂的制备,具有增溶和增效作用。1・双子毗咯烷酮技术指标外观黄色粘稠液体,活性物含量N90%,沸点>300°C,密度(20C)1.00~1.05g/cm3,LD50>5000mg/kg,生物降解值(28天)>90%。2.双子毗咯烷酮复合溶剂产品技术指标外观黄色全浅黄色透明液体,密度(20C)0.8~1g/cm3,可与醇类及苯类溶剂等互溶。(六)基础油(链烷烃)天然气制油衍生产物,由26-39个碳的链烷炷组成的新型环保溶剂,适合作为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喷雾助剂以及超低容量喷雾剂等多种产品。基础油产品质量指标Colour(Saybolt)ASTMD156+20Densityat15Ckg/m3ISO12185828RefractiveIndex(折光率)at20CASTMD12181,460FlashpointCOCCISO2592266PourPoint CISO3016-24KinematicViscosityAt20C mm2/sAt40C mm2/sAt100C mm2/sISO310411143,07,6MolecularWeightg/molASTMD2502545Distillation Range(simulated)C5%Point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