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公司QC小组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成果汇报书_第1页
工程建设公司QC小组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成果汇报书_第2页
工程建设公司QC小组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成果汇报书_第3页
工程建设公司QC小组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成果汇报书_第4页
工程建设公司QC小组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成果汇报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OAKBAYQC小组一、工程简介橡树湾C1-1#住宅楼等8项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整个工程为高层群体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共有四栋建筑,均为“高品质”住宅楼,四个楼围成一个整体的两层纯地下车库。同时包括两座配套公建,均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包含数万个机电点位,其施工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创优”。总建筑面积为147438平方米(其中地上118704平方米,地下28734平方米)。工程质量标准:长城杯标准;工程质量目标:国优。二、小组概况QC小组概况表2-1小组名称OAKBAYQC小组课题名称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课题类型现场型小组成立时间2011年5月10日TQC教育72学时/年注册编号ZJ-QC2011-108课题编号ZJ-QC2011-05-02活动时间2011年5月-2012年2月活动次数10出勤率100%小组成员概况表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历职务承担工作男41项目经理高工大本组长小组活动总部署男31技术负责中工大本副组长策划及成果发布男36分包队长中工大专副组长小组活动实施男27技术员助工大本组员小组活动实施男26工长助工大专组员小组活动实施男30分包班组长工程师大专组员小组活动实施女25资料员助工大本组员活动资料收集制表人:高文静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5月18日

小组实施计划表表2-2项目时间责任人2011.52011.72011.92011.112012.12012.3P课题确定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原因分析要因确认D对策实施C效果检查A巩固措施今后打算制表人:高文静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5月18日三、选题理由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中规定机电点位安装的允许偏差值≤5mm;2、本工程要求预埋盒安装不合格率≤6%;3、根据本工程已完成的标段进行不合格率的统计,如下表所示:C2标段安装预埋盒偏差统计表表3-1序号部位统计点数不合格点数不合格频率(%)平均不合格率(%)1C2-1#楼3003210.78.92C2-2#楼300268.73C2-3#楼300227.3制表人:焦本君复核人:刘涛制表时间:2011年5月25日从上表可以看出,机电点位安装不合格率为8.9%,超过工程要求的目标值6%,因此,我们选定课题:提高机电点位安装的一次合格率。四、现状调查小组成员随机抽查了本工程已经施工完的380个点位,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只有294个点位合格,合格率只有77.4%,小组成员将不合格的点进行统计分析,做出统计表4-1,并绘制排列图:机电点位安装统计表表4-1序号项目不合格点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预埋点位位移偏差过大6576.076.02预埋盒变形1113.089%3平整度偏差过大55.594.54其它55.5100合计86100100制表人:高文静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6月10日机电点位安装尺寸偏差影响因素排列图制图人:杨东东复核人:高磊时间:2011年6月10日 由以上图表可知:“预埋点位位移偏差过大”是影响机电点位尺寸偏差的主要症结所在,在施工中应重点控制。根据上面统计表和排列图分析得出,只要将“机电点位位移偏差过大”解决,机电点位安装的尺寸偏差合格率可以提高到(380-86+65)/380×100%=94.4%。五、设定目标根据上述调查,我们的目标设定为:将机电点位安装合格率由活动前的77.4%提高到94%。目标设定柱状图制图人:杨东东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7月3日六、原因分析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调查、讨论分析,对影响机电点位安装的主要问题“预埋点位位移偏差过大”进行梳理分析,整理绘制成因果图:预埋点位位移偏差过大影响因素因果图制图人:杨东东复核人:焦本君制图时间:2011年7月8日七、要因确认小组成员汇总了末端因素,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计划表表7-1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责任人时间1技术交底不到位技术交底是否到位调查考核100%合格焦本君2011年8月5日2未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是否对上岗工人全部进行岗前培训查看记录培训100%合格高文静2011年8月7日3检查验收不严按规范要求100%进行查验查看记录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检查杨东东2011年8月7日4机具保管和保养不到位机具是否按要求进行保养现场调查机具满足使用标准胡胜金2011年8月8日5方案针对性不强方案内容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查看方案方案满足施工要求杨东东2011年8月7日6检测工具少项目部上岗人员是否均有检测工具现场调查确保每人一个检测工具高文静2011年8月6日7钢筋与机电点位重合点位重合率现场验证不出现重合现象刘涛2011年8月9日8控制线放线不准确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放线现场验证按规范要求进行放线焦本君2011年8月5日9检测工具未鉴定合格检测工具是否全部进行鉴定合格抽查检测工具全部合格高磊2011年8月6日10预留盒安装不牢固预留盒是否按方案要求施工现场验证保证预留盒施工过程中不松动杨东东2011年8月8日11预埋盒不易定位施工难易程度现场验证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寻求简易的施工方法刘涛2011年8月7日制表人:高磊复核人:胡胜金时间:2011年8月5日要因确认1:技术交底不到位标准:技术交底合格率100%。实测:小组成员焦本君于2011年8月5日随机调查了10名工人技术交底情况,形成统计表7-2。交底情况统计表表7-2工人康刚刘文刘超吕明建赵小涛贾彬张志强王伟张刚吕强峰是否交底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掌握程度优良良优合格良优合格良优制表人:焦本君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8月5日结论:通过检查发现工人对交底内容掌握良好,100%达到合格标准。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要因确认2:未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标准: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100%。实测:小组成员高文静于2011年8月7日随机调查了10名工人培训情况,形成统计表。培训成绩表表7-3工人刘国强郭大磊李长江杨帅刘强敏李建军吕峰冯利勇张志彬王力超培训时间11.10.2111.10.2111.10.2111.10.2111.10.2111.10.2111.10.2111.10.2111.10.2111.10.21考核成绩97959889100801008697100制表人:高文静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8月7日岗前培训照片拍照人:高文静拍照时间:2011年8月7日结论:通过检查发现工人培训成绩均达到合格,100%达到上岗标准。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要因确认3:检查验收不严标准:全部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实测:小组成员杨东东于2011年8月7日对项目部验收检查记录进行了检查,记录情况如下表:检查验收统计表表7-4班组强电插座弱电插座照明开关照明灯盒防雷接地验收记录有有有有有过程检查记录有有有有有制表人:杨东东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8月7日结论:项目部实行三检制,注重过程检查,各施工班组均有详细检查验收记录,未出现因检查不严造成的不合格现象。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项目部、监理、业主验收照片拍照人:杨东东时间:2011年8月7日要因确认4:机具保管和保养不到位标准:机具的保养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实测:分包队长胡胜金派专人看管库房,每日对施工所必需的机具进行看管和保养,并定期进行检修,保证机具满足现场生产的需要。结论:机具的保养和保管不会影响到施工的需要,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要因确认5:方案针对性不强标准:确保施工方案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实测:小组成员组织组织业主、监理单位召开会议,对我们编织的方案进行商讨,并在工程中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照片拍照人:高磊拍照时间:2011年8月9日结论:通过对方案的实施,能较好的指导现场的施工,因此,此项为非要因。要因确认6:检测工具比较少标准:上岗人员均有检测工具实测:小组成员高文静于2011年8月6日随机调查了10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统计其检测工具掌握的情况,形成统计表7-6。检测工具统计表表7-6工人李付江杨金帅康建磊李永生吕皑峰康建磊刘文民刘文超吕明刘利闯是否有检测工具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掌握程度优良良优合格良优合格良优制表人:高磊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8月6日结论:通过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现场抽查,都能较好的利用检测工具,因此,此项为非要因。要因确认7:机电点位与钢筋位置重合标准:不出现重合的现象实测:2011年8月8日至8月10日,刘涛对正在施工的3#楼二层部分区域进行验证并形成数据表7-7:点位与钢筋位置重合率表表7-7区域抽查数量重合不重合重合率%平均值%区域13082226.628.3区域23092130制表人:刘涛复核人:高文静时间:2011年8月12日结论:点位与钢筋位置重合率为28.3%,若改变点位尺寸位置或者移动钢筋位置,可进一步减小尺寸偏差。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要因。要因确认8:控制线放线不准确标准:控制线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实测:2011年8月5日,由小组成员焦本君抽取3#楼四层1单元至3单元各部分测量控制线进行重新测量定位,并记录如下表:进场验收记录表表7-8区域抽查数量合格不合格合格率%平均值%1单元201919598.32单元202001003单元20200100制表人:焦本君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8月5日结论:通过对现场控制线进行抽检,偏差全部在2mm之内。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拍照人:焦本君时间:2011年8月5日要因确认9:检测工具未鉴定合格标准:确保施工使用的工具都是合格的实测:2011年8月6日至2011年8月7日,小组成员高磊对现场使用的检测工具一一进行检查,经检查,每一检测工具都有产品合格证书。拍照人:焦本君时间:2011年8月7日结论:现场使用的检测工具都是合格的,因此,此项为非要因。要因确认10:预留铁盒安装不牢固标准: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保证预留盒不松动实测:2011年8月8日杨东东对3#楼二层正在施工的三个单元的点位安装牢固情况进行了检测验收,形成合格率汇总表:合格率汇总表表7-10区域抽查点数安装牢固点数合格率平均值%一单元1008585%85%二单元1008989%三单元1008181%制表人:杨东东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8月8日结论:由于点位安装牢固的平均合格率只有85%,造成机电点位安装的合格率达不到规范要求,安装质量明显受到影响,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要因。要因确认11:预埋盒不易定位标准:保证进度的前提下,寻求简易的施工方法实测:2011年8月7日至2011年8月11日,小组成员刘涛对对1#楼二层的点位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现有的施工方法与操作水平难以满足施工的精度要求,具体情况如下表:合格率汇总表表7-9区域抽查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平均值%一单元1008080%81%二单元1008282%三单元1008181%制表人:刘涛复核人:高文静时间:2011年8月12日结论:从上表可以看出,用传统的施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点位,施工完的点位的合格率只有81%,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要因。八、制定对策根据以上要因确认,小组根据5W1H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并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对策如下表:对策表表8-1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完成时间1机电点位与钢筋位置重合改变点位位置或者钢筋位置点位与钢筋没有重合点1、找出所有钢筋与点位重合的点;2、召开技术讨论会,提出深化设计方案;3、按方案内容进行施工。1、2#楼四层杨东东2011年9月10日2预埋盒安装不牢固改进预埋盒安装办法保证预埋盒安装完毕后不松动1、研讨预埋盒安装牢固的办法;2、实施改进安装。3、4#楼五层焦本君2011年9月18日3预埋盒不易定位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安装的精度偏差值不大于5mm1、召开技术讨论会,寻求新的施工工艺;2、实施改进安装。3、4#楼五层刘涛2011年10月6日表人:高文静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10月8日九、按对策实施实施一:机电点位与钢筋位置重合研讨点位或钢筋位置的改变尺寸2011年9月3日,小组成员组织甲方、设计单位、精装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机电点位和钢筋位置重合处理方法的讨论,并设计出深化图。机电点位与钢筋位置冲突深化设计图制图人:焦本君制图时间:2011年9月6日2、按改进方法进行施工暗柱里的预埋盒与钢筋冲突时,将暗柱钢筋适当的移位,避开预埋盒的位置;对于在剪力墙内的预埋盒,将竖向分布钢筋适当移位或弯曲,并按深化设计方案增加钢筋。改进工艺后施工做法拍摄人:杨东东时间:2011年9月8日实施效果:经过该对策的实施,小组成员杨东东对对现场钢筋与预埋盒位置冲突的情况进行对照,发现无冲突的现象。实施二:预埋铁盒安装不牢固研讨改进预埋铁盒安装方法2011年9月15日,小组成员组织召开技术讨论会,经现场取证发现,只用两根附加钢筋固定预埋盒不够牢固,在墙体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盒容易被振偏,经过实验对比,在预埋盒周围各附加一根钢筋,成“井”字型将铁盒固定在中间,安装更牢固。改进工艺前施工做法改进工艺后施工做法拍摄人:焦本君时间:2011年9月15日2、实施过程安装预埋铁盒时,先用墨线仪定好预埋铁盒标高位置,然后将铁盒下边的横向钢筋与墙体钢筋点焊,再用线坠定位预埋盒位置,并将铁盒焊接在已经焊接好的横向钢筋上,最后把其余的附加钢筋焊接牢固,焊接时要横平竖直,以保证铁盒的安装质量。实施效果:通过改进后的施工方法,小组成员对安装完成后的预埋盒进行随机抽查,安装完毕后的预埋盒未出现松动的现象,见下表:点位安装牢固合格情况一览表表9-2区域抽查数量合格不合格合格率%平均值%3#楼五层505001001002#楼五层505001001#楼五层50500100制表人:高文静复核人:刘涛制表时间:2011年9月18日实施三:预埋盒不易定位1、组织召开技术讨论会2011年9月28日,小组成员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技术人员召开技术讨论会,针对“预埋盒不易定位”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确定了“将预留盒改为预留洞,扩大洞口尺寸”的施工工艺:将预留盒每边扩大50mm,预留洞封堵时重新精确点位。2、对施工人员进行新的技术交底,按新工艺进行施工2011年10月1日,小组成员刘涛对施工人员进行重新交底,让施工人员熟悉这一施工工艺。改进施工工艺后预留洞照片制图人:杨东东时间:2011年10月2日3、二次精确定位二次精确定位时,利用红外墨线仪在扩大的预留洞内重新定位预埋盒的点位,并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红外墨线仪测量点位偏差拍照人:高文静制表时间:2011年10月2日实施效果:通过将预留盒改为预留洞这一大胆的尝试,小组成员刘涛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检查,见下表。点位偏差统计表表9-2区域抽查数量合格不合格合格率%平均值%验证人3#楼二层5050010096.7焦本君2#楼二层5048296杨东东1#楼二层5047394高磊制表人:高文静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10月3日从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机电点位的施工精度。十、效果检查1.活动效果2011年10月20日,小组成员随机抽查了施工现场完成以后的600个点位,并进行了汇总,绘制柱状图,如下所示:机电点位偏差统计表表10-1序号项目检查点数合格数合格率%验证人12#楼六层20019698焦本君23#楼六层20019497高磊31#楼六层20019296高文静平均合格率97%制表人:杨东东复核人:刘涛时间:2011年10月21日小组活动效果柱状图制图人:杨东东时间:2011年10月21日由上表及柱状图可知,活动后机电点位安装的合格率提高到97%,超过了目标值。小组人员检验活动效果照片拍照人:高磊时间:2011年10月23日2、社会效益:经过本次QC小组活动,大大提高了机电安装的施工质量,受到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为发展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公司与业主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拍照人:焦本君时间:2011年11月22日3、经济效益通过本次QC活动,产生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经统计,减少预埋盒剔凿修补费用约为30.85万元,投入的费用约为1.25+10.45=11.70万元,因此,QC小组活动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为:30.85-11.70=19.15万元企业经济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