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茶馆(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茶馆(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茶馆(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茶馆(节选)》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AGEPAGE1茶馆(节选)文学常识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写下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近20部译著等。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离婚》《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方珍珠》等。写作背景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至1957年间的作品。老舍写《茶馆》,本来是想要配合时政宣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在1954年颁布,作者抚今追昔感慨不少,觉得该写个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戏,用来教育青少年。于是,1956年他动笔写了一个4幕6场的话剧,戏里人物众多,由光绪年间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北平学生“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戏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3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艺,读给院长曹禺、总导演焦菊隐等人,征求意见。曹禺他们感觉,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1幕第2场发生在一家旧茶馆里的戏,觉得应当以这场戏作基础,另起炉灶,写个描绘旧时代社会面貌的戏。老舍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即表示:3个月后交剧本!期限一到,《茶馆》新作果然有了。经过跟导演、演员们的切磋磨合,这部新作真的大功告成了。剧本的最终完成稿,彻底放弃了正面展现革命斗争的场景,成了一部由往昔岁月市井生活画面组合起来的社会风情大戏。第一幕描写清朝末年eq\x(戊戌政变失败后的时代),在表面看似生意兴隆的裕泰茶馆里,却笼罩着一种凄惨、冷酷的气氛。破产农民康六被迫将15岁的女儿卖给宫里的太监庞总管;正直、爱国的常四爷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进监狱;一心想办实业的维新资本家秦仲义和卫道的顽固派庞太监唇枪舌剑。第一幕暗示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大,宫廷生活的腐败与荒淫,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正直的爱国者惨遭镇压等。《茶馆》中的对话,都是“人物自己应该说的语言”,这就使人物之间的性格区别非常鲜明。老舍戏剧人多事杂,注重以人带事的写法,借助剧中人物的活动,将丰富的时代生活场景进行横断面式地穿插,制造矛盾与矛盾之间的接触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以点带面、多线纷呈的蛛网式结构模式。老舍笔下的《茶馆》有对那个复杂黑暗的年代里人性的讽刺,也有对社会底层百姓苦难的“写实”。反映国人那最期待希望,而又遍地是绝望的年代。相关知识话剧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样式,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文明戏。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话剧”。著名的话剧有《雷雨》《日出》《屈原》《茶馆》等。戏剧的“三一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高乃依在他的《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中认为:行动的一致,对喜剧来说,就是剧中主要人物的意图所遭到的阻碍一致;对悲剧来说,则是危局的一致,它并不以主人公的胜利或牺牲为转移。时间的一致,则是指把事件发展的时间限制在一昼夜之内,或力求不过多地超出这个限度。地点的一致,当然要尽可能地让观众在不必换景中看到人物的行动,但如果不行,则可把地点扩展到能在24小时往返一次——最好在同一城市的距离之内。语言建构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淘汰()神龛()沏茶()嗜好()撑腰()帐簿()咂摸()洗涮()家眷()造孽()忏悔()甭怕()搭讪()倔强()2.辨析下列多音字的读音eq\b\lc\{\rc\(\a\vs4\al\co1(老气横秋,发横财))eq\b\lc\{\rc\(\a\vs4\al\co1(测量,量体裁衣))eq\b\lc\{\rc\(\a\vs4\al\co1(旗杆,枪杆))eq\b\lc\{\rc\(\a\vs4\al\co1(倔强,倔脾气))eq\b\lc\{\rc\(\a\vs4\al\co1(丢三落四,落子,落幕))eq\b\lc\{\rc\(\a\vs4\al\co1(拉倒,拉口子,半拉))eq\b\lc\{\rc\(\a\vs4\al\co1(寻找,寻思))eq\b\lc\{\rc\(\a\vs4\al\co1(单薄,厚薄,薄荷))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eq\b\lc\{\rc\(\a\vs4\al\co1(酒zhōng,gǔ惑))eq\b\lc\{\rc\(\a\vs4\al\co1(军xiǎng,shǎng午))eq\b\lc\{\rc\(\a\vs4\al\co1(chuǎi测,chuài开,tuān急))eq\b\lc\{\rc\(\a\vs4\al\co1(揣mó,临mó))eq\b\lc\{\rc\(\a\vs4\al\co1(车zhé,清chè,chè退))eq\b\lc\{\rc\(\a\vs4\al\co1(qī茶,chè底,qì墙))4.辨析下列近义词(1)eq\b\lc\{\rc\(\a\vs4\al\co1(改良:,改善:))(2)eq\b\lc\{\rc\(\a\vs4\al\co1(嗜好:,爱好:))5.词语辨析(1)国事·国是国事:国家大事。国是:[书]国家大计。例句:①我不像他,我最关心!②上海2020参事论坛暨长三角参事专题研讨会昨天举行。(2)感染·感动感染: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感动: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例句:①听了英雄事迹报告会,很多同学都得流下了热泪。②王利发似乎受了松二爷的,也请安,弄得二人愣住了。(3)交情·友情交情:人与人相互交往而发生的感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例句:①问题在于,现实世界有时都难以找到真正合适的朋友,在网络的虚拟环境里,找到真正甚至爱情的机会总还要小得多。②两个人穿一条裤子的吧?6.文学常识(1)老舍,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建国后创作了话剧《》《》等,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2)《茶馆》剧本共三幕,依次截取、和三个时期的横断面,采用以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各样人物的生活的变迁,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思维发展与提升1.既然秦仲义与常四爷对社会现状的认识一致,那二人的冲突又说明什么呢?2.请谈一谈秦仲义与庞太监的斗嘴谁更胜一筹,为什么?3.“秦庞斗嘴”让一直噤若寒蝉的茶客忍不住谈起国事来,在“茶客议论”的四人对话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呢?4.本剧的语言有何特色?5.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

【参考答案】语言建构与运用1.【答案】tàikānqīshìchēngbùzāshuànjuànnièchànbéngshànjiàng2.【答案】hénghèngliángliànggāngǎnjuéjuèlàlàoluòlālálǎxúnxínbóbáobò3.【答案】盅蛊饷晌揣踹湍摩摹辙澈撤沏彻砌4.【答案】(1)改良: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之更适合要求。如:改良土壤。改善:改变原有情况,使其更好一些。如:改善生活。(2)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爱好:对某种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不含贬义。如:爱好体育。5.【答案】(1)①国事②国是(2)①感动②感染(3)①友情②交情6.【答案】(1)《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2)清代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思维发展与提升1.【答案】二人是在救国的方向、路线和目标上有分歧,思想矛盾。在秦仲义看来,常四爷的施善举动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谓行为,没有见识。在常四爷的眼中,像秦仲义这样的实业家虽有雄心但却不免冷血,理想太大而不切实际。2.【答案】这场斗嘴交锋从表面上看是庞太监占了上风,其实他并没有真正击败对手,对手主动弃权并不是认输而是不屑。秦仲义以退为进,嘴上自谦,但心中自负,没有输掉气势;庞太监明强实弱,对秦仲义虽恨却也无可奈何甚至不得不畏惧三分,只能逞一时口舌之快,所以他愤愤不平,对手已经走远了,还要射上一箭,捞足面子,感叹“年头真是改了”。3.【答案】这里的茶客群像不容忽视,他们胆小怯懦,冷血无情,无聊乏味,苟且偷生,对为之奋斗的变法者不仅不同情,反而误解尤深,甚至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主张,以为他们是乱打乱闹捣鬼,扰乱他们的生活秩序,这也侧面反映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即脱离群众。他们目光短浅,只在乎眼前的利益,懒惰颓废,只要铁杆庄稼保住,哪怕被克扣一大半也不愿反抗,更不愿奋斗,奉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寄生哲学,认为维新派主张“自谋生计”是心眼狠毒的表现,所以变法革命是无法唤醒这帮愚昧麻木、自私颓丧的群众的,这群没有同情心又胆小懦弱的人不仅无法救国,反而会蛀空清朝,而大清国的覆亡也就是必然的了。4.【答案】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生涯非常吻合。幽默是本剧语言的又一特色。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