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3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3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3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3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3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立信实验学校2023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决定着声音响度的大小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2.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3.如图所示,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个鸡蛋大约0.05k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芳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A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纸板在蜡烛B附近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B.小芳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C.红色蜡烛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D.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A的大小6.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实验中,高林同学连接完电路,在开关断开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9V,合上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3V。如图所示,对这一电路分析正确的是()A.R1电压与R2电压之比为3∶1 B.R1电阻与R2电阻之比为1∶2C.R1电流与R2电流之比为2∶1 D.R1电阻与R2电阻之比为1∶37.图中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l两端电压的是()A. B.C. D.8.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9.“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现象中与“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大晴,弧状光带10.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1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 B.钢笔错位C.拱桥倒影 D.彩色光带12.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3.下列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与其余选项中不同的是()A.滴水结冰 B.霜打枝头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14.某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王同学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A'、B'、C'分别是烛焰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实验之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烛焰A的成像原理相同。B.当把蜡烛移动到M点时,在光屏上找不到烛焰的像,因为此时烛焰不成像。C.分析图乙中信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像靠近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照,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远离景物的方向调一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15.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6.小燕同学在学校秋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3s的成绩获得冠军。小红同学用手持测速仪测得小燕通过50m处的速度为,冲过终点线的速度为,则小燕跑百米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17.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从A地开往B地,到达B地后立即沿原路以15m/s速度匀速直线返回到A地,则汽车在上述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8m/s B.18.75m/s C.20m/s D.22m/s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液体中传播B.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19.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石英挂钟和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分别对应的是A.02:35和20:01 B.09:25和10:21C.09:25和10:05 D.02:35和10:0520.小丽和她的同学参加了一次画展,为了保护画作,展方在字画上面裱了一层玻璃,挂在墙上让人欣赏,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一幅图是小丽欣赏画作时的光路图A. B.C. D.2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22.下列估测值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B.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约为30m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3m/s23.下列措施中属于传播过程减弱噪音的()A.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B.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D.放鞭炮时捂住耳朵24.某同学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2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一瓶1.5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5kgC.丰南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25℃ D.初中生100m赛跑的时间约为1min2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27.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通过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来改变钢尺振动频率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低28.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10cm和5cm,用同一台电子秤测量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和,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A.1:4 B.1:2 C.1:1 D.4:129.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

)A.1:1 B.1:3 C.9:1 D.1:930.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2.读图填空。(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2)如图乙所示,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一条反射光线经过A点,试完成其光路图______;(3)如图丙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完成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______。33.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不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34.人眼看物体时,成在视网膜上的像为_____像(选填“实”或“虚”)。如下图所示,其中图_____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35.为测量某凸透镜焦距,小芳先在纸上画一个小于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8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3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______的.猿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诗人的耳朵的.37.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____比较大的缘故.38.如图是空调制冷的原理图,制冷剂在管道里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循环流动。在冷凝管中气态制冷剂变成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中液态制冷剂变成气态制冷剂。(1)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2)制冷剂进入冷冻室后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39.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m甲m乙(该题两空均选填“<”“=”或“>”)。40.质量为900g的冰熔化为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在冰熔化为水后,其体积将减少___________cm3。(已知ρ水=1.0g/cm3,ρ冰=0.9g/cm3)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观察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小华学习平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2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42.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F1=______N;(2)观察甲、乙两图,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观察甲、丙两图,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为了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填编号)。A.木板的质量m1B.木块的质量m2C.砝码的质量m3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②小华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未控制______一定。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只要将______,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l号线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表所示:1号线起讫点车站(座)线路长度(km)投资(亿元)速度(km/h)建设期(年)总长地下地上一期高桥西﹣东外环1921.314.46.999.8332009﹣2014二期东外环﹣北仑1723.3023.345.0422012﹣2015(1)目前宁波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多少小时;(2)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多少?44.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问:(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多少m/s?(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且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A正确;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正确;C.琴弦的松紧程度影响的是声音的音调,拨动琴弦的力的大小才会影响声音的响度,故C不正确;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不正确。故选A。2、A【分析】(1)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近视眼的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近视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3)戴近视眼镜能使光线发散,摘下眼镜,会聚能力增强,要想看清书本上的字,要离书本更近,这样折光能力增强.(4)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详解】(1)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眼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书上的字迹.摘下眼镜会聚光线能力增强,书本离眼睛要近一些,像距增大,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2)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晶状体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选A.【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2)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戴什么眼镜来矫正.3、A【详解】根据图示可知,该凸透镜的应用是放大镜,因此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点睛】凸透镜成像时,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4、B【详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不是5m/s,A项不合题意;B.一个鸡蛋大约重50g,即0.05kg,选项B符合题意;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应该是23℃,C项不合题意;D.一张试卷厚度是小于1mm,D项不合题意。5、D【详解】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用纸板在蜡烛B附近承接不到蜡烛A的像,故A错误;B.小芳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光穿过玻璃板进入眼睛的,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C.红色蜡烛吸收其他色光,反射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大小一样,故D正确。故选D。6、B【详解】A.开关断开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此时电压表电压接近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为9V,所以电源电压是9V,合上开关后,电压表测的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3V,即的电压为3V,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则电压为则R1电压与R2电压之比为故A错误;BCD.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R1电流与R2电流之比为1∶1,R1电阻与R2电阻之比为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7、B【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1并联,测灯泡L1两端的电压,故B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1并联,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并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8、C【详解】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递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具有能量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B不符合题意;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这是因为声音具有能量,而且也能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9、C【详解】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倒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是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是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雨过大晴,弧状光带”是光的色散,也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详解】加在饮料中的冰块熔化成水,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此物态变化为熔化,熔化吸热,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故选A。11、C【分析】本题考查光现象基本知识,分辨不同的光现象,关键是对结合生活对基本概念理解。【详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项不符合题意;B.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C.拱桥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D.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B【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偏折能力增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需戴凹透镜调节.13、D【详解】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霜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凝华需要放出热量;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需要放出热量;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因此ABC都是放热,D是吸热。故选D。14、B【详解】A.调节仪器时看到窗外的景物所成的像应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此时对应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对应乙图中烛焰A的成像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把蜡烛移动到M点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乙图可知,A、B、C所对应的像均是倒立的,则可知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实验可知,“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拍完近景再拍远景时,应将相机的镜头向远离景物的方向调一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5、D【分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详解】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6、A【详解】小燕跑百米用的时间是13s,所以她的平均速度为故选A。17、B【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求出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详解】设A、B两地的路程是s,根据可得:汽车从A地到B地的运动时间:,汽车从B地到A地的运动时间:,往返的平均速度:。故选B。18、C【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汽车上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19、C【解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答此题【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的表的数字顺序与实际表的数字顺序正好相反,所以该钟的实际时间是9时25分,因为是从镜子中看,所以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2的对称数字是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这时的时刻应是10:05.故选C.20、C【详解】小丽看画展画反射的光从玻璃中射入小丽的眼睛中,所以玻璃中是入射光线,空气中是折射光线而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21、B【详解】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mm;茶杯的高度是10cm;物理书的长度是1.51dm;中学生的身高是2.7dm;故应选B.22、C【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详解】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为6g,一支2B铅笔的质量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g左右,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6cm=160mm左右,故B项不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项符合题意;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3、C【详解】A.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放鞭炮时噪音很大,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故选C。24、D【详解】一粒绿豆的质量和体积不便于测量,因此要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和体积;绿豆是圆形的,它们放在一起时有很大的缝隙,因此不能直接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应采用排水法,并且从减小误差的角度考虑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故选D.25、B【详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故A项不符合题意;B.由得,一瓶1.5L的矿泉水质量约为:;故B项符合题意;C.河北唐山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40℃;故C项不符合题意;D.初中生100m赛跑的时间约为13s;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6、C【详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的外表面;乙杯中放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的内表面;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7、A【详解】A.如图实验中,钢尺发出的声音跟钢尺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有关,保持振动的幅度相同,从而研究振动的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实验中,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多次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从而改变钢尺振动的是振动的幅度,故B错误;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振动,则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故C错误;D.由如图实验知,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故D错误。故选A。28、A【详解】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9、C【详解】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故选C.30、A【详解】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故B、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8.4×105【详解】质量为10kg,升高的温度为2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吸收的热量为32、-8【详解】(1)[1]温度计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分度值2℃,故读数为-8℃。(2)[2]先做出光源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A点,找到入射点,补全入射光线,作图如下:(3)[3]由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可知,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异侧焦点,作图如下:33、前方凹透镜【详解】[1][2]近视眼睛看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是因为它的晶状体较凸,折光能力强,远处的物体成像在其视网膜的前方,要使其像延迟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则需要将佩戴一个起发散作用的透镜,即凹透镜。34、实甲【详解】[1]人眼球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一架照相机,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即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所以,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35、会聚先变小后变大10【详解】[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由题意可知,当将该透镜远离白纸垂直移动4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说明此时白纸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最亮的光斑,也就是说不是焦点;也说明焦点在两次出现的光斑的中间;可知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是先变小,后变大;[3]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6、运动运动空气【详解】从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体现出舟中人相对于高山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猿在山上,猿和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猿是运动的;山是运动的.猿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诗人的耳朵的.37、音色响度【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因为这些鸟发声时的音色不同;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考点定位】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38、液化放热汽化吸热【详解】(1)[1][2]由题图可知,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之后会变成液态制冷剂,所以这一过程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2)[3][4]由题图可知,液态制冷剂进入冷冻室之后会变成气态制冷剂,所以这一过程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39、;=【详解】[1]∵是相同的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F浮=G,∴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F乙=G,∴ρ甲gV排甲=ρ乙gV排乙;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ρ甲<ρ乙;[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排甲=G排乙,∴m甲=m乙40、900100【详解】[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和冰的质量相等。[2]冰块的体积水的体积为体积减少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薄玻璃板前面虚不变;3.6不变【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2)点燃蜡烛,蜡烛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的一侧,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分析.【详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在离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电灯,灯在玻璃转盘中的像离转盘的距离也是1.8m,灯的像到灯的距离为1.8m+1.8m=3.6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用手水平拨动转盘时,灯的位置不变,所以通过玻璃转盘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不改变.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