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六经辨证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22/wKhkGWWO-0GAS_mGAADQ2Jx68Oo094.jpg)
![第四章六经辨证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22/wKhkGWWO-0GAS_mGAADQ2Jx68Oo0942.jpg)
![第四章六经辨证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22/wKhkGWWO-0GAS_mGAADQ2Jx68Oo0943.jpg)
![第四章六经辨证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22/wKhkGWWO-0GAS_mGAADQ2Jx68Oo0944.jpg)
![第四章六经辨证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22/wKhkGWWO-0GAS_mGAADQ2Jx68Oo0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六经辨证
第一节概述Backtoschool学习要求:1、掌握六经的概念,了解六经辨证的源流。2、掌握六经病的传变规律。3、熟悉六经病的治则。Backtoscool二、六经的概念六经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少阳太阴太阳--三阳阳明--二阳少阳--一阳太阴--三阴少阴--二阴厥阴--一阴三、六经辨证的概念用六经来概括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及气化功能,并以此来解释病位、病性、传变及立法处方等问题的辨证方法。四、六经病的传变规律传变--疾病动态变化的反映传: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指病情在某些情况下不循一般规律而发生性质的改变。(一)传变条件正气的盛衰感邪的轻重治疗的当否(二)传变类型循经传:太阳→少阳→阳明表里传:相互表里的两经之间的传变。例如:太阳→少阴。(三)发病形式合病并病直中
1、合病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三阳合病。
2、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又出现一经病证者。如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并病、少阳与阳明并病。合病、并病仅限于三阳经。
注意
3、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主要由于正气内虚,无力抗邪引起。五、六经病的本证、兼证(一)本证又称主证,是占主导地位的证候,是辨证的依据。如太阳中风本证。(二)兼证
在主证基础上的兼见证候。如在太阳中风本证基础上出现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六、六经病的治则治则
扶正祛邪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第二节太阳病辨证学习要求:
1、掌握太阳中风本证及兼证、太阳伤寒本证及兼证的辨治。
2、熟悉太阳表郁轻证的辨治。
3、了解太阳温病的概念。
4、掌握太阳蓄水证的辨治,熟悉太阳蓄血证的辨治。概论太阳病病位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手太阴肺脏三、性质、治法表寒证辛温解表
3、太阳病转归痊愈传经变证一、太阳病提纲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一)病因病机风寒邪气——营卫失和
(二)辨证要点1、脉浮乃正气抗邪于表,气血充盛于肌表所致。浮脉为表证之主脉。
2、头项强痛太阳病的定位性症状。风寒袭入太阳经络所致。
3、恶寒卫失温煦表证主症本条为何未提发热?原因有二:
1、三阳病都有发热,非太阳独有。
2、发热有早晚。(第3条)二、太阳中风兼证药后护理治则方药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概念中风(一)概念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二)病因病机1、病因--风寒邪气风邪的致病特点
2、病机风寒外束,卫失固密,营阴外泄(三)临床表现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汗出、脉缓鼻鸣、干呕太阳中风证1212(四)治则方药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第12条)
桂枝汤
(五)服法与护理服法护理喝热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获效停药不效继服药后禁忌
右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临床运用1.太阳中风证2.对症用药——“桂枝四症”第13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六)兼证太阳中风兼证,即是在典型太阳表虚证的基础上,兼有其他次要病机。由于其病证的核心是太阳中风证,病机以卫强营弱为主导,故其治疗仍以解肌祛风为基础,而对兼夹病证予以加减用药。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新加汤证1、桂枝加葛根汤证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项背强几几:项背强急,俯仰不能自如。太阳病提纲即有头项强痛之症。本条不仅项强,且连及背部。病机太阳中风经输不利治则:解肌祛风
升津输经方药: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汤+葛根)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第18条第43条第18条: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喘家--素有喘疾之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下之误治喘邪气陷肺肺失宣肃治则: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3、桂枝加附子汤证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太过)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化源不足伤阳筋脉失养伤阴失于滋养伤表阳治则:调和营卫,温经固表方药:桂枝加附子汤为何未加养阴药?
方中取附子,以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陈修园太少两感证有汗时也可用太阳,少阴4、桂枝去芍药汤证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误下表邪欲陷,胸阳损伤,脉促胸满胸阳不振病机:表邪欲陷,胸阳不振治则:解肌祛风,宣通胸阳方药:桂枝去芍药汤。芍药酸敛阴柔之品,用之有碍阳气布散,故去之。第22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上症状+脉微恶寒表邪欲陷阳气损伤解肌祛风温经复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阳气损伤的程度较甚,加辛热之附子温经复阳
5、桂枝新加汤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病因--发汗太过,气阴两伤现症--恶风、发热;
身疼痛脉沉迟辨证要点治则解肌祛风,补益气营方药桂枝新加汤(芍药、生姜加量,加人参)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新加汤证项背强几几咳、喘汗漏不止脉促、胸闷身疼痛、脉沉迟三、太阳伤寒临床应用治则方药鉴别诊断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概念伤寒(一)概念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二)病因病机1、病因--风寒邪气寒邪的致病特点易伤阳气寒性收引寒性凝滞
2、病机寒邪对卫气的影响腠理开合具体而言即腠理合而不开风寒外束,卫阳闭遏,营阴郁滞伤寒表实证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八症(三)临床表现
(四)鉴别诊断中风表虚证发热、恶风、头项强痛脉浮汗出,脉缓无汗,脉紧体质风寒外束卫失固密营阴外泄风寒外束卫阳闭遏营阴郁滞伤寒表实证脉症病机(五)治则方药治则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药(第35条)
麻黄汤服后覆取微汗不须喝粥
(八)麻黄汤禁例体质咽喉干燥里有寒脉象尺中迟者尺中脉微阴津不足荣气不足,血少故也中阳不足里虚病史淋家下焦有热,津液素虚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营血亏虚气血俱虚阳虚液损(七)兼证
1、葛根汤证第31条第32条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定位性症状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腹泻辨证要点项背强几几、无汗或下利病因病机:风寒束表,内迫阳明治则方药:发汗散寒,升津舒经,升清止利
太阳伤寒证+项背强几几
×麻黄汤+葛根
√桂枝汤+葛根+麻黄?
2、大青龙汤证第38条第39条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麻黄汤证?辨证要点发热、恶寒、无汗、烦燥病因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治则方药:大青龙汤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按语:大青龙证与麻黄证表实虽同,而烦躁一证为麻黄证所不备也,此内有郁热之象,治宜解表同时兼清其里。麻黄汤有发汗之用而无清里之功,用之不惟不切病情,反增内热,故烦躁益甚,当以大青龙汤发表清里,待龙腾雨降,郁热顿除,则烦躁自解。
注意
3、小青龙汤证第40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咳、喘、发热,恶寒、无汗辨证要点病因病机: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治则方药:辛温解表,温化水饮。小青龙汤表里同治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发热恶风寒无汗病机脉症治法寒闭肌表,阳热内郁寒闭肌表,水饮内停烦躁咳、喘发汗解表,兼清郁热发汗解表,温化水饮四、太阳表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4、病因病机5、治则方药6、鉴别(一)概念由于太阳病日久不愈,正邪持续交争于肌表的一种病证,称为太阳病轻证。(二)证候类型1、桂枝麻黄各半汤2、桂枝二麻黄一汤3、桂枝二越婢一汤1、桂枝麻黄各半汤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病因病机:日久邪微,邪郁肌表治则:辛温轻剂,小发其汗。桂枝麻黄各半汤(取桂、麻各1/3剂量)
2.桂枝二麻黄一汤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病因病机:日久邪微,表郁更轻治则:辛温轻剂,微发其汗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取桂5/12,麻2/9剂量)。
3、桂枝二越婢一汤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病因病机:表郁邪微,兼有里热治则:
微发其汗,兼清里热。桂枝二越婢一汤
(取桂1/4,越婢汤1/8剂量)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酒店安全管理责任免除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财务风险评估顾问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茶餐厅员工劳动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荒山承包与植被种植一体化合同
- 施工现场施工图纸会审制度
- 施工现场施工防毒害制度
- 疫情下小区超市货品调整及应对措施
- 科技与生产的融合工业4.0的生产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 个人汽车抵押借款合同2025
- 个人债务延期还款合同协议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氢气-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市政工程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公园景区安全生产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