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穴疗法指南目录\h五脏六腑关系图\h五脏相生图\h心肝关系示意图\h心脾关系示意图\h心肾关系示意图\h心肺关系示意图\h肝脾关系示意图\h肝肺关系示意图\h肝肾关系示意图\h脾肺关系示意图\h脾肾关系示意图\h肾肺关系示意图\h腑脏功能简要示意图\h肾与冲任、胞宫关系示意图\h气的生成与作用示意图\h津液生成、输布、排泄示意图\h气、血、精、津液相互关系示意图\h肾的生理病理示意图\h肾与各脏之间病理关系示意图\h肝病诸证之间关系示意图\h脾胃诸证与其他各脏关系示意图\h耳穴治疗篇\h耳穴诊断\h常用耳穴治疗方法\h耳穴针刺法\h耳穴贴压法\h耳穴水针疗法\h耳穴灸法\h耳穴磁疗法\h耳夹法\h贴膏法\h刺血疗法\h耳廓前面结构\h耳廓背面结构\h耳穴一\h耳穴二\h实用耳穴一\h实用耳穴二\h实用耳穴三\h实用耳穴四\h看耳识病\h实用耳穴处方\h实用耳穴处方一\h十止\h六对\h利五官\h四抗一退\h调整三\h两补\h三健\h催理降解利安敛\h实用耳穴处方二\h内儿科疾病\h外科、皮肤科疾病\h眼耳鼻喉科疾病\h妇产科疾病\h其他\h实用耳穴处方三\h附录:全息生物“米针”疗法五脏六腑关系图五脏相生图肝藏血以养心,心阳以温脾,脾化生以助肺,肺下降以滋肾,肾精足以养肝。心肝关系示意图心脾关系示意图心肾关系示意图心肺关系示意图肝脾关系示意图肝肺关系示意图肝肾关系示意图脾肺关系示意图脾肾关系示意图肾肺关系示意图腑脏功能简要示意图肾与冲任、胞宫关系示意图气的生成与作用示意图津液生成、输布、排泄示意图气、血、精、津液相互关系示意图肾的生理病理示意图肾与各脏之间病理关系示意图肝病诸证之间关系示意图脾胃诸证与其他各脏关系示意图耳穴治疗篇耳穴诊断身体有病早知道,耳穴报警有信号,人的体表与内脏有密切的联系。《灵柩·九针十二原》篇中有“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有诸内必形诸外”,即“症见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如果耳廓出现变色、变型、丘疹、脱屑、充血、缺血、暗红、暗灰、红晕、水肿、色素沉着、血管扩张、水疱、隆起、凹陷、瘘管、赘生、特型、畸形、折断、线状、外伤、不规则、放射状、呈糠皮状等,都是病理在特定耳穴处的反应。耳穴治疗的反应:1.耳部反应(酸、麻、胀、凉)2.患部反应(有热流运动样)3.经络反应(沿经络方向行走)4.全身反应(热、凉、思睡)5.“闪电”反应(立刻缓解疼痛)6.连锁反应(两种病同愈)7.延缓反应(逐渐好转)8.适应反应(适应疗效)9.迟钝反应(迟钝或缺失)10.反效应(失眠、病情有所加剧、揭下胶布即恢复)常用耳穴治疗方法耳穴针刺法包括耳毫针法、耳电针法、耳穴埋针法。适用于各种病症。耳穴毫针法耳毫针法是运用毫针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毫针是古代的九针之一,为耳针常用针具,一般是型号26—32号,0.3—1寸长的不锈钢针。常用的毫针是28号、半寸长,用前须经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操作方法:1.探查耳穴和耳廓消毒。明确诊断,选穴配方,用探棒或耳穴探测仪测得所选穴的敏感点,并稍加用力,作一压痕后,给皮肤消毒,针刺。2.体位和进针。一般采用坐位,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卧位。术者用左手拇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针刺部位的耳背,这样便于掌握针刺的深浅和减轻痛苦。右手拇、食指持针,在压痕标记处进针。进针手法有两种:①捻入法。医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尖对准耳穴,手指沿顺时针方向,边捻边进针,使针体随捻转刺入耳穴。②插入法。医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针柄将针尖对准耳穴,用力一按,迅速将针插入耳穴中。3.针刺强度和手法。刺激强度和手法,应视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耐受程度等来决定。①针刺强度。强刺激法常用于病者本质强壮的急性病、实证、瘫证、疼痛等诸症,此法为泻法。轻刺激法用于体质较差的慢性病,虚证者,此法为补法。中度刺激法又称平补平泻,是常用的刺激法。②针刺手法,常用的有三种。单刺法:刺入敏感点后,不需运用手法仅留针,适用于年迈体弱、久病及儿童患者。捻转法:刺入耳穴后,在该处再运用中等刺激手法,顺时针方向小幅度来回捻转,持续刺激20—30秒钟,常用于一般慢性病。提插法:刺入耳廓后用手将毫针垂直地上下提插10—20秒,此法用于急性病和痛症。4.针刺角度。位于耳甲腔、耳甲艇和三角窝中的耳穴,用直刺即90度进针,如内生殖器、心、肺等穴。位于耳舟、耳垂的耳穴多用横刺,沿皮进针,针、皮肤夹角约15度。横刺多用于透穴,即一针透几个耳穴,如盆腔透内生殖器穴,下颌透上颌,面颊区透刺等。位于对耳轮、耳屏内侧,屏间切迹等部位的穴位,多用斜刺45—60度进针,如皮质下、内鼻、咽喉、内分泌等。5.针刺深度。应视患者耳廓局部的厚薄、穴位的位置而掌握。一般刺入二三分即可达软骨,其深度以耳针能站立不摇摆为宜,不可穿透对侧皮肤。6.留针。留针是指毫针刺入耳穴后停留在耳廓上的过程。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婴幼儿不留针,慢性病及痛症留针时间长一些。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应捻转针柄1次,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7.起针。医者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针。起针法有两种。①抽出法:用左手持针柄,不加捻转,迅速抽出。此法痛感小,常用之。②捻转起针法:用右手持针柄,边捻转边将针退出。这种起针法在起针时又给病人以强刺激,有利于提高疗效。深刺激时即用此法出针。出针后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止血片刻,并防止感染。8.疗程。一般7—10次为1疗程,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取一侧耳廓,两耳交替针刺。疗程间隔3—5天。注意事项:1.注意针具消毒和无菌操作。2.患者在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紧张之后或精神极度紧张、严重贫血、体质极度虚弱时,均不宜立即用耳针治疗,以防发生晕针。3.孕妇、妊娠5个月以前不宜进行耳针治疗。5—9个月的孕妇不宜针刺内生殖器、盆腔、内分泌等穴,以免发生流产、早产。对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整个妊娠期都不宜用耳针治疗。4.对于老年患者,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者,针刺前应休息半小时,针刺后注意观察,以防发生意外。5.耳廓有炎症或冻伤破溃时应禁针,以防炎症扩散。如必须针刺,则应避开损伤部位,或可先针刺外耳、肾上腺、枕、过敏区,耳尖放血等,待炎症或冻疮治愈后再继续治疗。耳穴电针法耳穴电针法是将传统的毫针法与脉冲电流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脉冲电流刺激,是利用不同波形的脉冲对针刺耳穴进行刺激。适应证:同毫针法。尤其适用于耳针麻醉、神经系统疾病、内脏痉挛性所致的疼痛、哮喘及一些慢性病症、顽固性病症。操作方法:1.按耳毫针法将毫针分别刺入所选的耳穴。2.将电针仪的电源接通,把导线插头插入电针仪的电流输出插座中,打开开关,检查有无电流输出。然后把电流输出调节旋钮拨到“0”位。3.然后将一对输出导线上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柄上,再拨动电位器开关,逐渐调整输出电流至所需的刺激量。4.通电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在加大刺激量时,电位器旋钮要慢,逐步调节至所需的刺激量。5.治疗完毕先将电位器拨回“0”位,然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将毫针轻轻捻转几下再起针。6.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7—10次为1疗程,如需做第二疗程,则应间隔3—5天。注意事项:1.对首次治疗的患者,首先介绍电针的性能和安全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2.电针刺激量应根据病情决定。一般用中度刺激,顽固性病症刺激量适当加大,应注意防止发生晕针,一旦发生晕针应及时处理。3.一对导线的正负极应连接在同侧耳廓,针2根以上的,应远距离相接配对。4.通电时各毫针间应以干棉球相分离,以免短路,影响疗效或损坏机器。5.如单取一穴,一根导线夹在耳毫针处,另一根导线夹捏在患者手中。6.通电过程中,人体通电几分钟刺激后,可适当地加大输出电流。7.使用电针时应注意检查针体、针柄表面有否氧化。氧化可导致导电不良,此时用细砂纸磨净后再用。如果针体、针尖已有腐蚀,针尖变钝、颜色发黑则不能使用。耳穴埋针法耳穴埋针法,是将皮内针埋于耳穴内,以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刺激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一般慢性病、疼痛性疾病,患者体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每天接受治疗的患者较为适用,某些疾病在治疗后巩固疗效时,亦可采用本法。操作方法:皮内针有两种:一种状似蝌蚪;另外一种为揿钉式。1.选取压痛点及电测敏感点,确定后用探笔或探压棒加压做标记。2.耳廓进行严格消毒后,医者左手固定耳廓,绷紧埋针处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针柄,轻轻刺入所选穴位皮内,然后再用胶布固定。3.一般取单耳即可,必要时可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留针3—5天,10次1疗程。注意事项:1.仔细对耳廓进行消毒,以防感染。2.耳廓有炎症或冻伤时不宜埋针。3.埋针后患者应每日自行按摩2—3次,加强刺激,提高疗效。4.埋针处不要被水淋湿或浸泡,夏季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感染,局部痛胀不适需及时检查,如有感染应及时处理。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耳穴贴压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近20年来最流行的耳穴疗法,它具有就地取材、便于推广、疗效可靠、应用广泛、易于掌握、经济实惠、绝少副作用等优点。临床验证表明,耳压疗法能收到耳针法、埋针法同样的效果,而且简便易行,能持续起到刺激作用,以弥补刺激量不足的缺点,特别适合年老、体弱、儿童惧痛和不能坚持每天治疗者。常与放血法配合使用,能大幅度提高疗效。使用时或一侧放血,一侧行贴压治疗;或正面放血,背面贴压;或一部分穴位放血,一部分穴位贴压。操作方法:1.材料准备。①选用贴压物可就地取材,可用植物种子如油菜子;可用药物种子,如王不留行、黄荆子、急性子等;可用药物,如六神丸、喉症丸、仁丹、牛黄消炎丸、小儿奇应丸等。凡是表面光滑、质硬,大小合适,无副作用的物品均可采用。②准备胶布、有机玻璃板、蚊式血管钳、切割刀、75%酒精、2.5%碘酒、消毒干棉球、探压棒、耳穴探测仪等。胶布最好染得接近肤色,医药商店有成品出售。③有机玻璃板制作。选用5毫米厚的有机玻璃板,以冲床划出0.5×0.5厘米的正方形小格或0.8×0.8厘米的菱形小格,每一划线深约0.5毫米,每一小方格中央钻成1毫米深,直径2毫米的小珠形凹陷,每一菱形小格中央钻两个小凹陷,将王不留行铺满小凹陷,再用与有机玻璃同样大小的胶布,贴在有机玻璃上面,铺平压紧,用切割刀顺划线割开,治疗时直接用止血钳夹取。2.探寻敏感点。以探棒和探测仪探得压痛点和低电阻点,并根据病症选穴配方做压痕标记。3.消毒、贴敷压丸。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4.根据病症的虚、实和病人的体质情况,按缓(久病)轻(虚证)、重(实证)三种手法,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1—5日换贴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3天。注意事项:1.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和皮肤感染。2.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3.夏季多汗,宜勤换。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4.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5.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6.扭伤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耳穴水针疗法耳穴水针疗法又称耳穴药物注射法,是选用与疾病相关的微量药物注射耳穴,通过注射针对耳穴的刺激及药物的药理作用,协调机体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同毫针法。操作方法:1.根据临床诊断拟定耳穴处方,并选取适当药液。常用的有麻醉药,如普鲁卡因、维生素类、镇静剂、抗生素、止痛药、止喘药、解痉药等10余类药物。2.耳穴常规消毒。3.用1毫升注射器配4—5号针头吸取药液。4.左手固定耳廓并把注射局部皮肤绷紧,右手持注射器,细心地将针头刺入耳穴皮内或皮下与软骨之间。针头斜面向下缓慢地推注药液,按组织松弛情况每穴约注射0.1—0.3毫升。局部隆起呈丘疹,耳廓可产生胀痛、红、热反应。5.注射完毕起针后,针眼处可能稍有渗药和渗血,用棉球轻压片刻即可。6.患侧或双侧耳廓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注意事项:1.耳穴和注射用具要严密消毒,以防感染。2.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普鲁卡因等应先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3.孕妇,穴位破损、感染、冻伤者不宜行此法。体弱者慎用。4.注射前应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禁忌证,副作用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应慎用。5.首次注射或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量也应酌情减少。每次注射应适当调整穴位。6.耳穴药物注射量应为常规肌肉注射量或皮下注射量的1/10—1/5。耳穴灸法耳穴灸法,是以药线、线香、艾条等点燃后的温热作用刺激耳廓,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耳穴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多用于虚证、寒证、痛证等。艾条灸艾条灸有三种。1.艾条温和灸。让燃着的艾条对准施灸穴位,在距之约2厘米处熏灸,固定不动。以患者感觉有舒服的温热感并出现红润为度,每次l—3穴,每穴灸5—10分钟为宜。2.艾条熨热灸。右手持艾条,将燃着的一端对准施灸耳穴,距耳穴皮肤2厘米左右。如熨布一样来回施灸,以灸处皮肤有温热感并出现红润为度,每次灸5—10分钟。此法适用于耳部湿疹和耳软骨炎。3.艾条雀啄“灸”。右手持艾条,将燃着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耳穴皮肤2厘米左右。如小鸟啄食一样,一起一落地施灸,以灸处皮肤有温热感和出现红润为度,每次1—3穴,每穴灸5—10分钟。此法适用于小儿及耳部感觉迟钝者。苇管器灸用两节不同粗细的成熟苇管套制成苇管器。粗段长约4厘米,管口直径约0.8—1厘米,切成下鸭嘴形,再在其上放薄铅片或薄铁片,以防艾烧坏;细段长约3厘米,管口直径0.6—0.8厘米。粗细两节套接,接口处用胶布固定,细段端用单层胶布封闭。1.操作方法:将花生米大小的一撮艾绒放入苇管器,用线香点燃,右手持苇管器插入耳孔内施灸,以耳孔感到温热为度,每次3—9壮,每日灸1—2次。2.适应证:面瘫、耳廓痛、虚火牙痛。3.注意事项:耳孔有破溃、湿疹者禁用。药线点灸此法为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疗法。药线是将麻线浸泡进由麝香等药物配制的药酒中而成的。适用于畏寒、发热、肿块、痿痹疼痛、麻木不仁、瘙痒等七大症状。操作方法:以拇、食指持线的一端,点燃,待线头出现红炭无火珠(忌用火苗)时,对准穴位,顺应腕力,拇指尖稳而敏捷地将线头火点按于穴位上,按下火灭即起为1壮。灸处有轻微的灼热感。如不愿直接点灸,可将火珠头置于距穴位皮肤约1毫米处熏灸,急性及重症者每天灸1次,慢性病每天或隔天灸1次。一般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注意事项:1.必须掌握火候。线头点燃炭火有个由旺渐弱的过程。病重、耐受力强者用旺火点灸,耐受力差、病轻和小儿用弱火点灸。2.灸后局部有轻度灼热感或辣、痒感,直接灸者表皮可出现轻微损伤,这可以起到持续的刺激作用。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3.常配合特定体穴点灸,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提高疗效。如梅花点,在病变部位的周边和中央呈梅花形点灸,适用于一些皮肤病;葵花点,在病变部位的周围和病损中心呈葵花形点灸,适用于顽固癣类和皮疹类病症;脐周四穴点,以肚脐为中心,上、下、左、右各旁开1.5寸点灸,适用于胃肠病、月经病。线香灸是用卫生香点燃后熏灸穴位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虚、寒、痛、痿、痹、痒、肿为主的急、慢性病患。操作方法:持点燃的卫生香对准穴位,在距之约1厘米处熏灸。以局部有舒服的温热或微灼痛感为度,双耳皆灸,每次穴位不宜过多。常每侧选2—3穴,每穴灸2—5分钟,局部出现微潮红即可。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约5天。耳穴磁疗法耳穴磁疗法是用磁场作用于穴位使其产生效应的一种疗法。地球上的生物,在其生存及生长过程中无不受到磁场的影响。有人认为穴位是磁场的聚焦点,而经络则是电磁传导的通路。磁疗就是利用磁体所产生的磁力线透入机体经络,起到促进新陈代射、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增强抗感染能力等作用。能够消炎、消肿、镇痛、止痒、止泻、镇静、安神、降压等。常用于头痛、肋间神经痛、慢性肝炎、腹泻、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咳嗽、哮喘、高血压、神经衰弱、耳鸣、耳聋、皮肤病等病症的治疗。直接贴磁法明确诊断后,将磁珠或磁片置于小胶布中央,直接贴于耳穴上即可,注意磁珠或磁片的异名极在耳廓前后相对贴,这样使磁力线集中穿透穴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耳交替或双耳同贴,但磁片不宜超过2片,磁珠不超过4粒。每次贴敷3—5天,休息3—5天后再贴。间接贴磁法用薄层的脱脂棉将磁珠包起来,而后固定贴于穴上,这样可减少因磁片直接作用于皮肤而发生副作用。也可将薄棉花包裹的磁珠塞在外耳道中,可治疗耳鸣、耳聋。埋针加磁法先按埋针法,埋入耳针,然后在针柄上再敷上一颗磁珠,用胶布固定,使磁场通过针体导入患者体内,可受较长时间的刺激。每日1次。本法对皮肤病及痛证效果好。磁电法用磁电疗机选用1000高斯以上的磁珠或磁片,焊在电针导线的正负二极上。治疗时用其固定在耳穴敏感点上,接上电脉冲治疗机,使脉冲电流通过磁体导入体内。每耳选用1—2对电极,每次通电15—20分钟,隔日1次。镇痛、镇静效果好。磁泥疗法将中药磁石粉、茛菪碱、薄荷脑、长效磺胺、黄连素按一定比例配制好,研成粉末,加适量冬青油,搅匀后加些开水调成糊状,取少量涂于耳穴上。白天涂上,晚上洗掉。耳夹法是用耳夹压迫耳穴的一种方法。优点是患者可自行操作,对扁桃体炎、咽炎、结膜炎、牙痛、头痛、内脏痛、肩痛疗效好,还可用于耳穴麻醉拔牙等。对不适合针刺的老、弱、小儿患者较为适宜,还可作为耳针治疗后巩固疗效之用。操作方法:1.材料准备。①用回形针制作。将针的一头折弯90度,与原回形针面垂直,治疗时将折弯的一头做“针尖”夹在耳穴上。②用弹性钢丝制作。将钢丝一头做成圆形,另一头向圆形孔弯成弓形,一端对准耳穴夹住。③用木衣夹制作。削去衣夹头部的斜面,留存两面夹点,将木夹夹在耳穴上即可。2.耳夹适用部位及治疗时间。①本法适用于耳垂、耳舟、对耳轮、耳轮及耳腔外围部位的耳穴。穴位炎症及破损、感染者忌夹。②每次夹30—60分钟,每天1—2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③用导电橡胶做成的耳穴夹通上电做成电耳夹治疗。贴膏法是将有一定刺激性的橡皮药膏贴在穴位上的一种方法。此法通过药物的刺激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除湿、镇静止痛等功效,适用于鼻炎、副鼻窦炎、咽喉炎、咳嗽、内脏疼痛、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等病症的治疗。操作方法:选用消炎解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香桂活血膏、活血镇痛膏等。这些药膏峻烈芳香,渗透力强,利于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孕妇及小儿忌用刺激性较大的药膏。穴位皮肤破损者不宜贴敷。贴膏前应清洁耳廓,用75%的酒精棉球将局部擦洗干净,使药膏能牢固粘贴,药性能更好地渗透到皮下。将药膏剪成0.6×0.6厘米左右的方块,贴敷到选定的耳穴上。每次贴1侧耳穴,2—3天更换,贴对侧耳穴。天热时宜勤换贴,10天为1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天。耳穴疗法中除上述七法外,还有耳穴综合疗法、放射性同位素疗法、激光法、耳穴按摩法等许多治疗方法。刺血疗法适应证耳穴刺血法适应证广,其疗效往往高于毫针。因其兼针刺与泻血术两种作用机理,无绝对禁忌证。耳廓大部分穴区及部位均可用来进行放血治疗,大部分病种适应此法。体穴放血法所治疗的病种,耳穴放血亦大都能治疗。它与其他经络疗法的作用大同小异,其特点是“疏泻”原理。“疏”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通则不痛”之效;“泻”,有清热解毒之效。耳穴刺血法可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上百种。不仅可以治疗慢性病,也可治疗许多危重病症,对部分疑难杂症,往往有奇特的疗效。耳穴刺血疗法前景广阔,许多治疗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针刺放血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较多的论述。在当时已有相当大的主治范围。诸如热性病、外科疮疡、跌打损伤、癫狂、肺病、气管炎、腮腺炎等多种疾病及各种痛症,均可用针刺放血法进行治疗。如治疗头痛,《灵枢·厥病》曰:“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阴。”《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凡治病必先取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据临床验证及有关资料记载,耳穴刺血可治疗下列疾病。内科疾病:1.急性胃肠炎;2.胆囊炎及胆道感染;3.支气管炎;4.支气管哮喘;5.感冒;6.中暑;7.高热;8.高血压;9.神经衰弱;10.头痛;11.头晕;12.多梦;13.脑震荡后遗症;14.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5.精神病;16.神经麻痹;17.面肌痉挛。外科疾病:1.急性扭挫伤;2.急性乳腺炎;3.急性阑尾炎;4.急性淋巴结炎;5.坐骨神经痛;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风湿性关节炎;8.腮腺炎;9.丹毒;10.疮疡疖肿。五官科疾病:1.内耳眩晕症;2.听力减退、耳鸣;3.扁桃腺炎;4.急性咽喉炎;5.复发性口腔溃疡;6.过敏性鼻炎;7.急性结膜炎;8.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9.麦粒肿;10.近视眼;11.中耳炎;12.青光眼;13.角膜炎;14.视神经萎缩;15.视神经炎;16.牙周炎;17.早期白内障。皮肤科疾病:1.皮肤瘙痒症;2.荨麻疹;3.接触性皮炎;4.带状疱疹;5.扁平疣;6.银屑病;7.脂溢性皮炎;8.黄褐斑;9.白癜风;10.酒糟鼻;11.盘状红斑狼疮;12.湿疹;13.脱发;14.口唇、鼻部疱疹;15.脓疱疮。儿科疾病:1.小儿高热;2.小儿惊风;3.小儿痫症;4.小儿支气管炎;5.小儿过敏性哮喘;6.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妇科疾病:1.子宫颈炎;2.盆腔炎;3.附件炎;4.外阴瘙痒症;5.其他妇科炎症性疾病。禁忌证耳穴放血法禁忌证不多,一般将下列几种情况列为禁忌证。1.体质虚弱、血压低者慎刺。对饥饿、疲劳、精神紧张者,宜进食、休息、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解除思想顾虑后施治。2.孕妇、产妇、习惯性流产者慎刺。月经期最好不要刺。3.外伤伴有大出血者禁刺。4.耳廓有感染、冻伤、瘢痕者不要直接刺患部,应避开另刺或待愈后再治。5.危重烈性传染病和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禁刺。6.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凝血机制障碍者,慎刺或禁刺。耳廓前面结构耳廓背面结构耳穴一耳穴二实用耳穴一1.牙穴治疗牙病牙病:牙穴、肾穴(肾主骨、牙为骨之余)主治:牙疼、牙酸、牙龈出血、牙龈萎缩2.舌穴治疗舌病舌病:舌穴、心穴(心开窍于舌)主治:舌痛、舌烂、舌大、舌僵硬、舌歪、舌颤、小儿弄舌3.颌穴治疗颌关节病颌关节炎:颌穴、神门穴、(颌关节紊乱、肾主骨)实用耳穴二4.垂前治疗失眠失眠:垂前(失眠点)5.眼穴治疗眼病眼病:眼、肝、目(肝开窍于目)主治:近视、远视、弱视、斜视、散光、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底坏死除外)、迎风流泪等6.内耳穴治疗头晕头晕:内耳(肾开窍于耳)实用耳穴三7.扁桃体穴治疗扁桃体疾病扁桃体炎:扁桃体(刺血)实用耳穴四8.神门穴:养心安神、解痉止痛9.肾穴:肾、肝、胃(治肾病)10.肝穴:治疗肝病(酒精肝、脂肪肝)11.脾穴:治脾病12.胃穴:治胃病脱发选穴:肾、肝、脾、垂前。肾虚、肾炎:肾、肝、胃。肝病(酒精肝、脂肪肝):肝、脾。胃病:脾、胃。看耳识病肝型耳心型耳脾型耳肺型耳肾型耳胃型耳肠型耳三焦型耳1.正常耳廓耳轮干净、颜色红润2.癌症患者耳廓上图可见,耳轮结点至耳轮尾污秽、呈暗褐色并有蝇屎状斑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癌症的可能3.癌症患者耳廓上图可见,耳廓污秽、色暗,有蝇屎状斑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癌症的可能4.癌症患者耳廓上图可见,耳廓色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癌症的可能5.骨癌上图可见,颈腰椎区暗红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骨癌的可能6.骨癌上图可见,腰椎穴红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骨癌的可能7.喉癌上图可见,食道区有褐色突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喉癌的可能8.结肠癌上图可见,结肠穴呈暗褐色,有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结肠癌的可能9.结肠癌上图可见,结肠穴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结肠癌的可能10.前列腺癌上图可见,内生殖器穴呈青黑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11.前列腺癌上图可见,三角窝有暗褐色瘢痕,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12.前列腺癌上图可见,三角窝有暗褐色瘢痕,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13.咽喉癌上图可见,口穴凹陷、褐色,有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咽喉癌的可能14.子宫癌,颈部转移上图可见,颈椎区色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癌的可能15.子宫癌,腰椎转移上图可见,腰椎区褐色灰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癌的可能16.子宫癌,骨转移上图可见,颈椎穴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癌的可能17.子宫癌上图可见,内生殖穴有深褐色斑块,肿瘤特异区色暗污秽,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癌的可能18.胸腺癌、低血压上图可见,升压点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胸腺癌的可能19.耳鸣、头晕上图可见,晕穴凹陷,内耳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的可能20.听力下降上图可见,内耳穴有冠状动脉沟,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听力下降的可能21.脑动脉硬化、记忆力下降上图可见,脑清晰线明显,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脑动脉硬化的可能22.记忆力下降上图可见,脑清晰线明显,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记忆力下降的可能23.记忆力下降,脑供血不足上图可见,脑清晰线明显,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记忆力下降的可能24.记忆力下降、耳鸣上图可见,脑清晰线明显,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记忆力下降的可能25.听力下降、头晕上图可见,耳鸣沟、枕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听力下降、头晕的可能26.头晕、耳鸣上图可见,枕穴、内耳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耳鸣的可能27.听力下降上图可见,内耳穴有皮肤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听力下降的可能28.心脏供血不足、听力下降、耳鸣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有皱褶,枕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供血不足的可能29.低血压、心律不齐、冠心病、耳鸣上图可见,耳廓变色(白色),枕穴、内耳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低血压的可能30.耳鸣上图可见,内耳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的可能31.耳鸣、听力下降、头晕上图可见,枕穴、内耳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的可能32.耳鸣、耳聋上图可见,内耳穴有两条皮肤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耳聋的可能33.耳鸣、耳聋上图可见,枕穴至内耳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耳聋的可能34.耳鸣、耳聋上图可见,枕穴至内耳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耳聋的可能35.耳鸣、耳聋上图可见,内耳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耳聋的可能36.耳鸣上图可见,屏间穴至内耳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的可能37.耳鸣、头晕上图可见,枕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耳鸣、头晕的可能38.白带过多上图可见,三角窝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白带过多的可能39.白带过多上图可见,三角窝色红、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白带过多的可能40.白带过多上图可见,三角窝有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白带过多的可能41.白带发黄上图可见,三角窝充血、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白带发黄的可能42.痛经上图可见,子宫穴红色充血、内分泌穴色红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痛经的可能43.痛经上图可见,三角窝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痛经的可能44.月经不调上图可见,内生殖器穴充血、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月经不调的可能45.月经不调上图可见,内生殖器穴充血、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月经不调的可能46.附件炎上图可见,三角窝有疱疹样褐色疤痕,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附件炎的可能47.附件炎上图可见,三角窝有红包,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附件炎的可能48.宫颈糜烂上图可见,宫颈穴水肿、有点状出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糜烂的可能49.宫颈糜烂上图可见,宫颈穴发红,呈点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糜烂的可能50.宫颈炎上图可见,宫颈穴有点状疤痕,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炎的可能51.宫颈炎上图可见,宫颈穴疱疹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炎的可能52.宫颈炎上图可见,宫颈穴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炎的可能53.宫颈炎上图可见,宫颈穴有数目较多的疱疹样疤痕,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炎的可能54.宫颈炎上图可见,宫颈穴有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炎的可能55.宫颈炎上图可见,三角窝呈点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宫颈炎的可能56.盆腔炎上图可见,盆腔穴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盆腔炎的可能57.乳房纤维瘤上图可见,乳腺穴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乳房纤维瘤的可能58.子宫肌瘤上图可见,盆腔穴有褐色斑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肌瘤的可能59.子宫肌瘤上图可见,子宫穴呈疱疹样、色黄,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肌瘤的可能60.子宫肌瘤上图可见,子宫穴有多个点状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肌瘤的可能61.子宫肌瘤上图可见,子宫穴有多个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肌瘤的可能62.子宫肌瘤上图可见,子宫穴有多处疱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肌瘤的可能63.子宫内膜炎上图可见,子宫穴充血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子宫内膜炎的可能64.内分泌失调上图可见,内分泌穴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内分泌失调的可能65.内分泌失调、宫颈炎上图可见,内分泌穴、盆腔穴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内分泌失调、宫颈炎的可能66.内分泌失调上图可见,内分泌穴有深褐色斑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内分泌失调的可能67.肥大性脊柱炎上图可见,脊柱穴呈链珠状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肥大性脊柱炎的可能68.脊柱炎、低血压上图可见,脊柱呈增生状,屏间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脊柱炎的可能69.踝关节扭伤上图可见,踝关节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踝关节扭伤的可能70.肩周炎上图可见,肩关节穴肿胀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肩周炎的可能71.痛风上图可见,耳轮处可见白色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痛风的可能72.网球肘上图可见,肘关节穴片状肿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网球肘的可能73.膝关节扭伤上图可见,膝关节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膝关节扭伤的可能74.膝关节痛上图可见,膝关节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膝关节痛的可能75.膝关节痛上图可见,膝关节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膝关节痛的可能76.膝关节炎上图可见,膝关节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膝关节炎的可能77.膝关节炎上图可见,膝关节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膝关节炎的可能78.膝关节炎上图可见,膝关节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膝关节炎的可能79.腰痛上图可见,腰椎穴隆起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痛的可能80.腰扭伤上图可见,腰椎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扭伤的可能81.腰痛上图可见,腰椎穴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痛的可能82.腰痛上图可见,腰椎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痛的可能83.腰痛上图可见,腰椎穴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痛的可能84.腰痛上图可见,腰椎穴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痛的可能85.腰椎病上图可见,腰椎穴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椎病的可能86.腰椎病上图可见,腰椎穴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椎病的可能87.腰椎病(外伤)上图可见,腰椎穴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椎病的可能88.脊椎炎上图可见,颈椎、胸椎区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脊椎炎的可能89.颈腰椎病上图可见,颈椎、腰椎穴骨质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腰椎病的可能90.颈腰椎增生上图可见,颈椎、腰椎区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腰椎增生的可能91.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区C1-C7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2.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区C1-C5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3.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4.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5.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红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6.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增生,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7.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增生变形,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8.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色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99.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100.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101.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102.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退变、增生,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103.落枕上图可见,颈椎穴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落枕的可能104.胸椎外伤上图可见,胸椎穴隆起、增生,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胸椎外伤的可能105.颈椎病上图可见,颈椎穴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颈椎病的可能106.腰椎增生上图可见,腰椎穴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腰椎增生的可能107.足底痛上图可见,足底跟穴、趾穴变形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足底痛的可能108.足底痛上图可见,趾穴和跟穴变形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足底痛的可能109.足跟痛上图可见,足跟穴变形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足跟痛的可能110.坐骨神经痛上图可见,坐骨神经穴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坐骨神经痛的可能111.坐骨神经痛上图可见,坐骨神经穴有增生色素沉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坐骨神经痛的可能112.坐骨神经痛上图可见,坐骨神经穴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坐骨神经痛的可能113.坐骨神经痛上图可见,坐骨神经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坐骨神经痛的可能114.肺结核上图可见,结核点暗褐色,呈点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肺结核的可能115.肺气肿上图可见,肺穴出现黑色斑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肺气肿的可能116.肺炎上图可见,肺穴红色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肺炎的可能117.肺炎上图可见,肺穴红色点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肺炎的可能118.肺炎上图可见,肺穴有多个点状色素沉着钙化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肺炎的可能119.肺炎上图可见,气管穴、肺穴有密集成群的丘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肺炎的可能120.肺炎上图可见,支气管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肺炎的可能121.咳嗽、肺热上图可见,肺穴脱屑呈出血点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咳嗽、肺热的可能122.咳嗽上图可见,肺穴白色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咳嗽的可能123.慢性支气管炎上图可见,肺穴区呈米粒大小的白色隆起,边缘清楚,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慢性支气管炎的可能124.气管炎上图可见,口穴、气管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25.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26.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27.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28.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有米粒大小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29.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30.气管炎(急性期)上图可见,肺穴黄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31.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呈米粒大小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32.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有米粒大小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气管炎的可能133.矽肺上图可见,肺穴区有数个针状大小的丘疹,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矽肺的可能134.支气管哮喘上图可见,肺穴有密集成群的丘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135.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上图可见,肺穴区有密集成群的丘疹,色红、大肠穴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136.支气管哮喘上图可见,肺穴有密集成群的丘疹,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137.支气管炎上图可见,气管穴突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支气管炎的可能138.支气管炎上图可见,支气管穴呈米粒大小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支气管炎的可能139.支气管炎上图可见,支气管穴有米粒状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支气管炎的可能140.支气管炎上图可见,支气管穴有白色米粒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支气管炎的可能141.急性扁桃体炎上图可见,扁桃体穴色红、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急性扁桃体炎的可能142.扁桃体炎上图可见,扁桃体穴红肿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扁桃体炎的可能143.咽喉炎上图可见,口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咽喉炎的可能144.颌关节炎上图可见,颌关节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颌关节炎的可能145.颌面部外伤史上图可见,上下颌穴呈不规则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颌面部外伤史的可能146.口腔溃疡上图可见,口穴区有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口腔溃疡的可能147.颞下颌关节综合征上图可见,颌关节穴肿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颞下颌关节综合征的可能148.下颌关节炎上图可见,下颌穴肿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下颌关节炎的可能149.下颌关节炎上图可见,颌穴突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下颌关节炎的可能150.下颌关节肿胀上图可见,颌穴突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下颌关节肿胀的可能151.牙痛上图可见,牙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牙痛的可能152.缺齿上图可见,颌穴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缺齿的可能153.缺齿上图可见,颌穴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缺齿的可能154.缺齿上图可见,颌穴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缺齿的可能155.缺齿上图可见,下颌穴呈圆形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缺齿的可能156.缺齿沟上图可见,缘中穴至颌穴的皮肤皱褶加深,颌穴凹陷呈放射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缺齿的可能157.牙齿掉落上图可见,缘中穴至颌穴的皮肤皱褶加深,颌穴呈圆形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牙齿掉落的可能158.牙齿掉落上图可见,缘中穴至颌穴的皮肤皱褶加深,颌穴呈圆形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牙齿掉落的可能159.尿道炎上图可见,尿道穴有米粒大疱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尿道炎的可能160.膀胱炎上图可见,膀胱穴增生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膀胱炎的可能161.前列腺炎上图可见,前列腺穴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前列腺炎的可能162.前列腺炎上图可见,三角窝内生殖穴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前列腺炎的可能163.前列腺增生上图可见,内生殖穴有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前列腺增生的可能164.前列腺增生上图可见,三角窝内生殖穴有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前列腺增生的可能165.糖尿病上图可见,糖尿病点白色肿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糖尿病的可能166.糖尿病上图可见,胰腺穴白色肿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糖尿病的可能167.白内障上图可见,目穴点状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白内障的可能168.白内障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白内障的可能169.花眼上图可见,目穴凹陷,有多条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花眼的可能170.近视上图可见,目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1.近视上图可见,目穴呈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2.近视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3.近视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4.近视上图可见,眼穴呈圆形大片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5.近视上图可见,眼穴突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6.近视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7.近视上图可见,目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78.近视加散光上图可见,目穴有点状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加散光的可能179.近视散光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伴有不规则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散光的可能180.近视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81.散光上图可见,目穴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散光的可能182.近视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近视的可能183.远视上图可见,目穴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远视的可能184.远视加散光上图可见,眼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远视加散光的可能185.远视加散光上图可见,眼穴凹陷,呈放射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远视加散光的可能186.痤疮上图可见,肺穴色红,有点状丘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痤疮的可能187.冻伤上图可见,耳轮处皮肤破损,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冻伤的可能188.瘢痕体质上图可见,风溪穴色红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瘢痕体质的可能189.过敏性皮肤病上图可见,风溪穴充血变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1.过敏性皮肤病上图可见,风溪穴充血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0.过敏性皮肤病上图可见,风溪穴充血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2.过敏性皮肤病上图可见,风溪穴红色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3.过敏性皮肤病上图可见,风溪穴充血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4.过敏性皮肤病上图可见,风溪穴红色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5.过敏性体质上图可见,风溪穴充血色红,耳甲腔、耳甲艇有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6.过敏性体质上图可见,风溪穴充血色红,耳甲腔等处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197.牛皮癣上图可见,耳廓干裂、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牛皮癣的可能198.牛皮癣上图可见,耳轮角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牛皮癣的可能199.牛皮癣上图可见,内耳道脱屑,风溪穴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牛皮癣的可能200.皮肤干燥症上图可见,耳廓皮肤干燥、干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皮肤干燥症的可能201.皮肤干燥症上图可见,耳廓皮肤干燥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皮肤干燥症的可能202.皮肤干燥症上图可见,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处干燥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皮肤干燥症的可能203.皮肤干燥症上图可见,耳廓皮肤干燥、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皮肤干燥症的可能204.皮肤过敏上图可见,风溪穴充血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皮肤过敏的可能205.皮肤病上图可见,耳道内有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皮肤病的可能206.神经性皮炎上图可见,耳廓多处脱屑、红肿,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神经性皮炎的可能207.湿疹上图可见,耳廓多处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湿疹的可能208.湿疹上图可见,耳廓色红皲裂、皮损,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湿疹的可能209.输液过敏上图可见,耳廓水肿,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输液过敏的可能210.鱼鳞癣上图可见,耳舟穴皮肤干燥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鱼鳞癣的可能211.贲门炎上图可见,贲门穴有褐色凹陷、色素沉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贲门炎的可能212.贲门炎上图可见,贲门穴色红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贲门炎的可能213.贲门炎上图可见,贲门穴有点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贲门炎的可能214.贲门炎上图可见,贲门穴有黄色隆起、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贲门炎的可能215.贲门炎上图可见,贲门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贲门炎的可能216.肠功能紊乱上图可见,脾穴、十二指肠穴、大肠穴有片状红色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肠功能紊乱的可能217.肠息肉上图可见,结肠穴有多个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肠息肉的可能218.胆囊息肉上图可见,对耳轮胆囊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胆囊息肉的可能219.胆囊炎(恢复期)上图可见,胆穴呈褐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胆囊炎的可能220.腹泻上图可见,大肠穴、乙状绕肠穴呈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腹泻的可能221.腹泻上图可见,大肠穴片状肿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腹泻的可能222.痔疮上图可见,肛门穴红肿充血,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痔疮的可能223.腹胀、气管炎上图可见,大肠穴片状肿胀、隆起,气管穴有米粒状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腹胀的可能224.肝炎上图可见,肝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肝炎的可能225.肝炎上图可见,肝穴呈片状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肝炎的可能226.肝肿大(肝炎)上图可见,肝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肝肿大的可能227.结肠息肉上图可见,结肠区有数目不等的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结肠息肉的可能228.结肠息肉上图可见,结肠区有数目不等的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结肠息肉的可能229.脾肿大上图可见,脾穴肿大质硬,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脾肿大的可能230.神经性厌食上图可见,口穴、食管穴有白色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神经性厌食的可能231.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上图可见,十二指肠穴呈褐色改变,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23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期)上图可见,十二指肠穴呈褐色改变,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233.十二指肠炎上图可见,十二指肠穴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十二指肠炎的可能234.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充血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35.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色红有点状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36.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37.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脱屑,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38.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39.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有白色脱屑,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40.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呈点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41.食道炎(恢复期)上图可见,食道穴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42.食道炎恢复期上图可见,食道穴有红色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43.食道肿瘤上图可见,食道穴脱屑、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肿瘤的可能244.食道肿瘤上图可见,食道穴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肿瘤的可能245.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脱屑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46.食道炎上图可见,食道穴有愈合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食道炎的可能247.胃病上图可见,胃穴隆起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病的可能248.胃炎上图可见,胃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49.慢性胃病上图可见,胃穴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慢性胃病的可能250.胃病上图可见,胃穴有白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病的可能251.胃病上图可见,胃穴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病的可能252.胃部肿瘤上图可见,胃穴有白色肿块,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部肿瘤的可能253.胃溃疡(愈合期)上图可见,胃穴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溃疡的可能254.胃溃疡(愈合期)上图可见,胃穴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溃疡的可能255.胃溃疡(愈合期)上图可见,胃穴有绿豆大、呈暗褐色的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溃疡的可能256.胃炎、胃溃疡(愈合期)上图可见,胃穴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胃溃疡的可能257.胃炎、胃溃疡(愈合期)上图可见,胃穴呈褐色,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胃溃疡的可能258.胃炎上图可见,胃穴变形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59.胃炎上图可见,胃穴有黄色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0.胃炎上图可见,胃穴隆起伴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1.胃炎上图可见,胃穴隆起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2.胃炎上图可见,胃穴隆起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3.胃炎上图可见,胃穴隆起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4.胃炎上图可见,胃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5.胃炎上图可见,胃穴脱屑,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6.胃炎上图可见,胃穴隆起变形,颜色发黄,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7.胃炎上图可见,胃穴呈片状隆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胃炎的可能268.消化不良上图可见,大肠、小肠、十二指肠穴毛细血管扩张,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消化不良的可能269.咽喉炎上图可见,口穴、食道穴有点状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咽喉炎的可能270.口腔溃疡上图可见,口穴、食管穴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口腔溃疡的可能271.口腔溃疡上图可见,口穴有较多有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口腔溃疡的可能272.低血压上图可见,升压点呈圆形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低血压的可能273.低血压上图可见,升压点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低血压的可能274.低血压上图可见,低压点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低血压的可能275.低血压上图可见,升压点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低血压的可能276.低血压上图可见,升压点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低血压的可能277.风湿性心脏病上图可见,心穴区饱满、色暗,其周发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278.风湿性心脏病上图可见,心穴区色红脱屑,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279.风湿性心脏病上图可见,心穴四周凹陷,中间有褐色暗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风湿性心脏病的可能280.冠心病、供血不足上图可见,屏间前穴至耳穴区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1.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2.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3.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4.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5.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6.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7.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8.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89.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0.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1.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2.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3.冠心病、供血不足上图可见,屏间穴至内耳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4.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前至扁桃体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5.冠心病、耳鸣、听力下降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皮肤皱褶加深、枕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6.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7.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图可见,屏间至内耳有皮肤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可能298.冠心病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心病的可能299.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皮肤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可能300.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上图可见,内耳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可能301.头晕上图可见,升压点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2.头晕上图可见,内耳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3.头晕上图可见,枕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4.头晕上图可见,枕穴呈凹陷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5.头晕上图可见,枕穴凹陷,有一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6.头晕上图可见,枕穴呈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7.头晕、冠心病上图可见,枕穴有一皱褶,屏间至扁桃体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8.头晕上图可见,枕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头晕的可能309.心肌炎上图可见,心穴充血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肌炎的可能310.心肌炎上图可见,心穴区有丘疹,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肌炎的可能311.心肌炎上图可见,心穴有数个大小不等丘疹并且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肌炎的可能312.心律不齐上图可见,心穴区可见点状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律不齐的可能313.心律不齐上图可见,心穴区可见点状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律不齐的可能314.心率失常(频发室性早搏)上图可见,心穴呈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率失常的可能315.心率失常上图可见,心穴有突起,屏间至扁桃体穴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率失常的可能316.心脏病上图可见,心穴及周围呈点状凹陷且有出血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病的可能317.心脏病、供血不足上图可见,屏间前至扁桃体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病的可能318.心脏供血不足、听力下降、耳鸣上图可见,屏间至扁桃体穴有皮肤皱褶加深,枕穴凹陷,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供血不足的可能319.心脏供血不足、头晕、耳鸣上图可见,内耳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供血不足的可能320.心脏病、供血不足上图可见,屏间前穴至扁桃体穴皮肤皱褶加深,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病、供血不足的可能321.心脏供血不足、头晕、耳鸣上图可见,屏间穴至扁桃体皮肤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供血不足的可能322.心脏扩大上图可见,心穴凹陷,屏间至内耳有皱褶,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心脏扩大的可能323.脂肪代谢障碍上图可见,结肠穴有多个脂溢性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脂肪代谢障碍的可能324.脂肪代谢障碍上图可见,消化道穴有脂溢性丘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脂肪代谢障碍的可能325.脂肪代谢障碍上图可见,结肠穴有多个米粒大丘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脂肪代谢障碍的可能326.脂肪代谢障碍上图可见,结肠穴有白色丘疹,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脂肪代谢障碍的可能327.脂肪代谢障碍上图可见,大肠穴有多个结节,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脂肪代谢障碍的可能328.肠功能失调上图可见,结肠穴变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肠功能失调的可能329.失眠、多梦上图可见,耳迷根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失眠、多梦的可能330.失眠、多梦上图可见,耳迷根色红,临床上见到上述表现常提示失眠、多梦的可能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凉山商场保安合同范例
- 闭孔泡沫板施工方案
- 物业解聘保安合同范例
- 2024至2030年配套镇流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广州电梯设备合同范例
- 酒吧代运营合同范例
- 襄樊租房合同范例
- 集采购合同范例
- 石英买卖合同范例
- 车辆安装监控合同范例
- 北京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课堂PPT)
- xx年度中层干部述职指标及评分表
- 杨世登英语新闻听力教程 原文答案 Unit完整
- 教师排课系统课程设计报告(C)
- 浅谈演出公司的组织结构设置
- 150吨四柱式液压机设计说明书
- 羊水栓塞演练
-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堂PPT)
- 化妆品生产流程图(共1页)
- EN10204-2004中文版
- (重要)高中数学数列十种求通项和七种求和方法,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