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练习_第1页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练习_第2页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练习_第3页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练习_第4页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鄞州中学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06年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建议用户当天关闭。〞联系所学知识答复1~4题。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A.土星B.水星C.火星D.金星2.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电离层3.太阳活动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对气候产生影响B.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在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D.产生磁暴4.太阳耀斑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A.1恒星年B.11年C.28年D.76年5.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6.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A.月球B.金星C.比邻星D.太阳7.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A.太阳B.木星C.土星D.地球8.地球不同于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它的特殊性在于它A.与太阳的距离适宜B.体积大小适中C.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D.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9.太阳外部的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10.以下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A.太平洋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青藏高原11.昼夜交替的地理意义是A.使地表温度不至于太高或太低B.形成了四季C.产生了地方时D.太阳高度的日变化1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示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B.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均一的系统D.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13.以下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宁波B.三亚C.北京D.南极长城站14.以下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7月初B.夏至日C.冬至日D.1月初15.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区时早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时晚16.当北京时间12时整,某地地方时是10时20分,它的经度是A.140ºEB.145ºEC.105ºED.95ºE17.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以下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1月1日B.6月1日C.718.今天〔9月28日〕关于太阳直射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直射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19.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表达是A.每天都有一次重合B.只有二分日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远不重合D.只有在二至日才重合20.当黄赤交角等于零时A.同一经线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B.地球上无昼夜更替现象C.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不变D.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21.以下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23.如图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局部表示夜长),那么四地按方向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乙、丙、丁、甲D.乙、丙、甲、丁23.对于广州市和宁波市的正确表达是A.二市均有太阳直射现象B.夏至日,宁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C.冬季,宁波的昼大于广州D.全年,广州昼夜变化小于宁波24.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昼夜长短相同B.地方时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气候类型相同25.以下日期中,宁波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国庆节、劳动节、教师节、元旦B.元旦、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C.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D.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26.右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北半球B.赤道上C.南半球D.回归线上27.当北京时间是4日15点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个日期的地方占到全球的A.占全球的一半B.不到全球的一半C.超过全球的一半D.都不正确28.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9.右图示意全球某日昼夜长短分布情况,纵坐标表示昼长,拆线表示昼长随纬度而变化分析并判断这天是北半球的A.冬至日B.秋分日C.夏至日D.春分日30.在300N附近的宁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A.23.5˚B.30˚C.47˚D.60˚二、非选择题:31.读二分二至,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1分〕〔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2分〕〔2〕B处的节气是,日期为月日前后;〔3〕离近日点最近的是处〔写字母〕,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4〕在北温带上有一楼房,正午时阳光能从窗口照射进面积最大的是处〔写字母〕。〔5〕地球运动在AB弧时,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宁波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32.右图为12月22日光照图,完成〔9〔1〕此时正值〔北半球节气〕。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或北〕方向移动。〔2〕这一天,在纬线及其以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3〕这一天,A、B两地日出较早的是;C点的夜长为小时。〔4〕再过三个月,A地处在季节。〔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0,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33.读以下图,完成以下各题。(12分)〔1〕图(a)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3〕图(b)a、c、d三点中,地转偏向力最大的是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点。〔4〕c点的人影朝方向;a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___小时;昼长相同的点是;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点钟,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34.读右图,答复以下问题:〔8分〕〔1〕图中字母A是界面,B是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是〔填字母〕。〔2〕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②是;④是;①+②+③合称。〔3〕C是;D层的物质状态是。鄞州中学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答题卷一、选择题〔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选择题〔40分〕:31.读二分二至,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1分〕〔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2分〕〔2〕,月日;〔3〕处,;〔4〕处。〔5〕,。32.右图为12月22日光照图,完成〔9〔1〕。〔2〕纬线及其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3〕;。〔4〕。〔5);。33.读图九,完成以下各题。(12分)〔1〕图(a)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点;_____点。〔4〕朝________;_________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读右图,答复以下问题:〔8分〕〔1〕A是界面,B是界面,〔填字母〕。〔2〕①+②是;④是;①+②+③合称。〔3〕C是;D物质状态是。鄞州中学高一地理必修Ⅰ第一单元测试答案一、选择题〔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BDBCABCBDADBD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DBABCDBCCCDAC二、非选择题〔40分〕:31.读二分二至,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1分〕〔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2分〕〔2〕春分,3月21日;〔3〕A处,快;〔4〕C处。〔5〕先变快再变慢,昼短夜长,并且昼渐短。32.右图为12月22日光照图,完成〔9〔1〕冬至。北〔2〕南回归线纬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3〕B;0。〔4〕春季。〔5)35°N;热带和寒带。33.读图,完成以下各题。(12分)d〔1〕图(a)中C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dNa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