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七第14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_第1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七第14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_第2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七第14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_第3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七第14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_第4页
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七第14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必备知识·拓展融合【思维引领】如何从时代发展变化的视角认识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原因和重要影响?【素养点拨】要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迅速发展。对于发展的原因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对于发展的意义要从推动近代阶级结构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1.背景:(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_________的限制。(3)_________思潮的鼓舞。(4)为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民间办厂实业救国2.概况:企业资本总额增加,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部门_______、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地区由沿海向_____扩展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纺织业内地3.影响:(1)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并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_____________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先后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易错陷阱】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但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知识补遗】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必然带来中国社会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传播维新思想,领导戊戌变法,把救国的探索推到制度变革的新高度。【思维引领】如何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二、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1.原因:(1)内因。①政治基础:_________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政策因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华侨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辛亥革命③群众基础:群众性的_________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_________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反帝爱国欧洲列强2.表现:(1)新建厂矿企业数量和新增资本增加。(2)_______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3.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面粉业4.影响:政治上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_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___应运而生经济上为民主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易错陷阱】1.1912—1919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准备和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要误以为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走向萧条,从反面说明这一问题。2.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以欧洲为中心的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间进行,英、法、俄、意、德、奥等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但美国和日本加紧了对华的经济侵略。【素养点拨】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社会习俗的变迁是中西文明碰撞的结果,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中国近代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这种近代化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提升“家国情怀”。2.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三、社会生活的变迁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_________向美观、适体、方便、_______转变。(2)表现。①近代:男子长袍马褂、西装、_____装。女性改良后的_____。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等级森严平民化中山旗袍③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干部服”和军装。④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时尚、个性过渡。2.饮食与居室建筑的演进:(1)饮食文化。①中餐:四大菜系。②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2)居室建筑。①传统居室:_______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②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了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四合院3.习俗风尚的变革:(1)婚俗。①清末民初,受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_________,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婚姻自主4.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1)交通工具的更新。(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大众报业,广播影视,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知识补遗】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图解史】制约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情境素材】1.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材料据统计,1858—1911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思维交互:分析材料中民族工业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关键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的能力关键信息材料反映了1901年到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解读时注意“而”“其中”等词语的使用。解读表格材料的基本方法是比较,通过前后上下全方位的比较,可以找出有效的信息提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2.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作用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近代史》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色并说明其发展带来的进步作用。◆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关键能力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说明历史作用的能力关键信息材料分两层涵义。第一层指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第二层扼要指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提示:特色:既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也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作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代表了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史论阐释】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探究点二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境素材】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和表现材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①,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②,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番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③。——李维清《上海乡土志》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①②③,可得出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结合中国社会变化发生的时空信息“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联系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可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提示:表现:出现西式建筑;外来宗教的传播;西餐、西式服装成为时尚。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之一,较早受西方文明的冲击;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为充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民族工业的兴起),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政府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材料二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①;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②,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王文泉等《中国近代史(1840—1949)》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①②,可得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其历史影响来谈认识提示:新变化: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必由之路;文化碰撞交流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作用是巨大的;学习和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要保留文化的民族性与延续性。【史论阐释】一、影响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备选要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受到两方面冲击,一是来自中国社会内部的新兴的进步力量,为振兴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做出的努力;一是来自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另有学者认为,晚清的移风易俗一方面受到外来习俗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中国内部新兴资本主义因素的驱动。研透高考·命题前瞻【考情播报】【真题示例】

(2020·全国Ⅰ卷·T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解题思维】

【悟法有道】抓准“题眼”,快速推断谨慎选新课程下的高考,多数考题设置了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诸多的有效信息中,“题眼”是最为关键的。所谓的“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比如说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一句话。第一步,审题干,抓准“题眼”。首先应弄清题干的主旨,明确关键语句,再分析这个关键语句的特殊性,界定解答方向。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的“题眼”,分析选项,判断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眼”要求,是否与“题眼”有必然的联系。第三步,验证结论。“题眼”与正确选项相互印证,再结合试题和所学知识验证答案。【已考真题】角度从时空观念上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017·全国Ⅲ卷·T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解析】选D。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政治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虽主张发展工商业,但不是维新派变法的重点,变法对经济的影响有限,故A错误;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受到影响,并且无法判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故B错误;甲午战争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错误;甲午战争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故D正确。【地方高考题组】1.(2019·江苏高考·T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解析】选D。根据“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完全的发展,即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D正确。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可知,“没有发展空间”错误,A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与国内外的大背景分不开的,“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C颠倒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民族独立的关系,故错误。2.(2017·浙江4月选考·T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解析】选C。由材料中“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可以看出,歌词的意思是强调民族工业改进的紧迫性,故选C。3.(2020·浙江高考·T10)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

)A.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依据材料“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可得出这一交通工具是自行车,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故B正确。自行车又称脚踏车,并没有采取机械牵引,故A错误;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起步的应该是航运业、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故C错误;材料只是报道了“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并不能证明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故D错误。4.(2020·天津高考·T4)1910-1911年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C.推动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解析】选C。在鼠疫肆虐之时,《大公报》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并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民众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对官方的影响,故A说法错误;“开启了”说法欠妥,材料信息无法确定对疫情的专业研究是从此时开始的,故B错误;报刊宣传无法控制疫情的暴发,故D错误。5.(2019·海南高考·T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解析】选B。据材料“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说明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故选B;材料“厦门鼓浪屿”“漳州、泉州”只是部分地区不是遍及乡村,排除A;材料“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表明保留中式风格,排除C;材料“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说明西式建筑不仅仅见于通商口岸,排除D。6.(2019·江苏单科·T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解析】选C。由“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地区裹脚的脚带销售好,即当时宁波地区女子缠足仍然普遍存在,C正确。A中的“无人问津”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矛盾,A错误。由“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可知,《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并且“妇女普遍解放”不符合史实,B错误。“社会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D错误。7.(2018·江苏单科·T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解析】选D。仔细观察画面可知,上面的人物服饰、交通工具等均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D正确。“以形写神”是指在描绘对象逼真的前提下,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气质和风姿,A错误。B错误在于“国民共识”,可以排除。C的“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不符合画面内容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可以排除。8.(2018·海南单科·T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解析】选D。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正确;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与道教的地位无关,故A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错误;材料中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C错误。【待考预测】1.1898年7月,《知新报》刊文评某企业:“今其制造,略有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铜铁诸器,并铸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