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PAGEPAGE1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代寺学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与韩国接壤 B.大部分领土位于低纬度C.领土最东端经度约为135°W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答案】D【解析】【解析】我国与韩国不接壤,A错误;我国大部分在中纬度,B错误;我国领土最东端为135°E,C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正确。故选D。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是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A正确;③我国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我国最南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③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3.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图中代表的省区与其简称及其行政中心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A.甘肃省—陇—兰州 B.广东省—粤—广州C.云南省—云—昆明 D.湖北省—鄂—武汉【答案】C【解析】①为甘肃省的简称陇,行政中心是兰州;②为广东省的简称是粤,行政中心是广州;③为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行政中心是成都;④为湖北省的简称是鄂,行政中心是武汉。4.鲁菜、川菜、湘菜都是中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A.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 B.河北省四川省甘肃省C.河北省福建省湖南省 D.山东省福建省甘肃省【答案】A【解析】鲁是山东省的简称,湘是湖南省的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鲁菜、湘菜、川菜都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山东省、湖南省和四川省。5.“自驾游八闽台车首登陆”,5月5日两部台湾牌照的汽车,漂洋过海来闽自驾游了,“漂洋过海”中的“海”是指()A.西太平洋 B.渤海海峡 C.台湾海峡 D.琼州海峡【答案】C【解析】由题目可知,5月5日两部台湾牌照的汽车,漂洋过海来闽自驾游了,其中漂洋过海中的“海”是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台湾海峡,故选C。6.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①、③省区的是同一条河流B.有位于热带分布的省区是①②③C.④省区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D.当我国处于春季时②省区农村忙于种植春小麦【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①为云南省、②为广东省、③为湖北省、④为黑龙江省。流经①云南省、③湖北省的是同一条河流,即长江,A正确;有位于热带分布的省区是①云南省、②广东省,B错误;④黑龙江省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C错误;②广东省位于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D错误。故选A。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民居图及少数民族舞蹈邮票,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从民居形式分析,该地区气候湿热B.从舞蹈、服饰分析,该少数民族为傣族C.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为雪顿节D.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该图为云南省傣族的孔雀舞,该地位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雪顿节是少数民族藏族的传统节日;故答案选C.8.下列剖面图中,能够表示我国地势特点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由图可知,图中C符合我国地势的特点,C对,ABD错。故选C。9.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的省区是 B.气候湿热盛产稻米的省区是C.蒙古族主要聚居的省区是
D.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区是【答案】D【解析】读图可得,①是黑龙江省,②是内蒙古自治区,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④是云南省。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平原,故A错误;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故B错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故C错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故D正确。故选D。10.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C.地势阶梯分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地势东高西低,便于来自海洋的水汽深入内陆,季风气候显著【答案】C【解析】关于我国地形和地势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地形类型以山地、高原为主,草地所占比重最大;地势阶梯分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来自海洋的水汽深入内陆,季风气候显著,故选C。11.下列山脉是太行山脉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有些山脉还是地形的分界线。南岭是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分界线,太行山的西侧为黄土高原,东侧为华北平原,青海和甘肃以祁连山为界,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是天山山脉,故选择答案B。12.青藏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 D.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有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称号,位于我国的第一阶梯,故选A。高大的山脉往往会成为省级行政区划的自然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关于图中省级行政区划对应正确的是()A.②—陕西—冀 B.③—四川—蜀 C.⑤—江西—赣 D.④—湖南—鄂14.D山脉是()A.天山山脉 B.阴山山脉 C.昆仑山脉 D.祁连山脉15.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⑦⑧ D.⑨⑩【答案】13.C14.D15.D【解析】【13题详解】依据省区轮廓可判定:②是河北省,简称冀;③为重庆,简称渝;⑤为江西,简称赣;④为湖北,简称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依据省区轮廓可判定:⑦是甘肃省,⑧是青海省。D位于两省之间,为祁连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依据省区轮廓可判定:①是山西省,②是河北省,③是重庆市,④是湖北省,⑤是江西省,⑥是福建省,⑦是甘肃省,⑧是青海省,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⑩是西藏自治区。新疆和西藏分别是我国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藏族的主要聚居区,故选D。《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我国有丰富的食物原材料,最主要原因是()A.海陆兼备,国土面积小 B.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C.地形多样,以平原为主 D.气候复杂,类型多样17.兰州是百合之乡,种有所有百合品种中唯一的甜百合。这种百合不仅毫无苦味,而且口感清脆、味道甜美、纤维又少。影响兰州百合生长的主要气候条件是()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6.D17.C【解析】【16题详解】我国有丰富的食物原材料是因为我国海陆兼备,国土面积广大,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类型多样。故选:D。【1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兰州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正确;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A错误;我国无温带海洋性气候,B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C。18.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内容与该线相符的是()A.与1月份0℃等温线大体一致 B.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C.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该线以北河流无结冰期【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选:A。19.关于如图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线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B.乙地的气候类型是高山高原气候C.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C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A线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也是青藏地区与其余三个地区的分界线,故A错误。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类型是高山高原气候,故B正确。B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故C正确。C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D正确。故选A。20.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A.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C.太平洋、北冰洋 D.太平洋、大西洋【答案】B【解析】我国受季风影响很明显地区被称为季风区,该区域降水丰富;而东南、西南季风很难达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被称为非季风区,该区域降水稀少。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B正确,故选B。21.下列关于长江与黄河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流经了华北平原 B.防洪是治理的关键C.冬季都有结冰现象 D.中上游水能丰富【答案】D【解析】关于长江与黄河的共同点的叙述,黄河流经了华北平原,长江流经了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误;防洪是长江治理的关键,黄河的关键是治沙,B错误;黄河冬季有结冰现象,长江没有,C错误;两条河流的中上游水能都丰富,D正确。故选D。22.关于“长江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为全国最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B.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中下游主要是洪涝灾害、凌汛、水污染。C.长江上中游是我国的“水能宝库”,全程四季通航,称为“黄金水道”。D.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等,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目前长三角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答案】D【解析】关于长江的说法,图中A是全国最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中下游主要是洪涝灾害、水污染,没有凌汛;长江上游是我国的“水能宝库”,宜宾以下全程四季通航,称为“黄金水道”;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等,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目前长三角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故选D。23.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结合下图回答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答案】A【解析】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因此,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地理条件是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故选A。24.读中国内外流区域示意图,下列判读正确的是()A.内外流区域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B.内流区域的河流都是内流河C.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珠江D.河流在下游地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答案】A【解析】关于中国内外流区域示意图可以看出,内外流区域界线基本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A正确;内流区域的河流大部分是内流河,B错误;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长江,C错误;河流在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D错误;故选A。25.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A.河流水位变化大 B.全年流量较小 C.普遍有结冰期 D.夏季形成汛期【答案】D【解析】我国奏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水文特征水量不大,汛期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期现象;“奏岭-淮河"以南河流水文特征是汛期长,水量大,无结冰期,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形成汛期,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读下列组图,回答下列各题。26.对左图中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能集中在①、③河段,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B.河段③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易发生凌汛的是①、③河段D.河段②已成为“地上河”27.右图所示现象主要发生在右图中的哪段河段()A.①河段 B.②河段 C.③河段 D.④河段28.左图中③河段支流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旱灾频繁 B.河床高 C.水污染 D.用水量大29.近年来,左图中③河段含沙量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有()①降水增加 ②植树种草③加固堤坝 ④水库调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0.治理右图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最关键的措施是()A.上游内蒙古高原的修建水库 B.下游华北平原的植树造林C.中游黄土高原的垦荒,增加粮食产量 D.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答案】26.C27.C28.B29.D30.D【解析】【26题详解】读图可知,水能集中在①、④河段,图中水利枢纽是小浪底水利枢纽;河段②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易发生凌汛的是①、③河段;河段③已成为“地上河”。所以正确的是C。【27题详解】右图所示现象是黄河的“地上河”,主要发生在黄河的下游河段。即左图中的③河段。故选C。【28题详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致使下游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故选B。【29题详解】近年来,左图中③河段是黄河下游,沙量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有终有植树造林是中游的水土流失减少,进入河流的泥沙减少,再加上水库对下游泥沙的调节作用,使流入下游的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所以选D。【30题详解】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泥沙进入河流,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所以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故选D。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小题。(1)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或者简称:⑤________(全称)⑧________(简称)。(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⑦________,该海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3)⑩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隔________(海峡)与我国福建省相望。【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陕或秦(2)渤海(3)台湾岛台湾海峡【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各省区位置及轮廓可知,⑤为内蒙古自治区,⑧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渤海。【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隔台湾海峡和我国福建省相望。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山脉名称为________,B山脉西侧的地形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2)下面四幅图中能反映①所示城市气候特点的是()A. B. C. D.(3)图中山脉C和河流③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________,该线以北地区适合发展________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该线以南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答案】(1)大兴安岭水土流失严重(2)A(3)秦岭—淮河旱地【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A为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B为太行山,该山脉西侧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与A图相对应。A正确,B、C、D错误。故选A。【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图中山脉C和河流③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为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800mm之间,适宜发展旱地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该线以南地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33.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即入春。下图为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归纳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入春时间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影响我国东部入春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2)图中黑色区域为全年皆冬区,该区域全年皆冬的主要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职业定位分析
- 现代建筑设计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实践
- 生态文明产业园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策略
- 团委国庆节观影活动方案
- 术后康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居家照护
-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My e-friend第1课时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
-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
- 2024年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在哪里》说课稿 山东版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国人民大学 军事理论课 相关课件
- 危险化学品MSDS(五氯化磷)
- 鸡蛋浮起来实验作文课件
-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流程培训课件
- 警情处置与执法安全汇编课件
- 动物生物技术(课件)
-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图
-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双向转诊运行指南
- C型钢检验报告
- 检验科临检组风险评估报告文书
- 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带彩图-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图片-幼小拼音试卷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