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二倍体生物(2N=10)在细胞分裂过程的某阶段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该阶段不可能发生()A.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两极 B.染色质缩短变粗C.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 D.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2.中国赛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经林场建设者们的设计和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2019年,中国“蚂蚁森林”项目再获此殊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对森林采用科学合理的间伐,可提高其恢复力稳定性C.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和合作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假设T2噬菌体的DNA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0%。1个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释放出5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噬菌体中最多有2个32P标记的噬菌体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模板、酶等全部由细菌提供C.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培养出32P标记的T2噬菌体D.产生这些子代噬菌体共消耗了9800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将人的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膨胀而溶血,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后来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成功分离出一种具有通道作用的蛋白质——水通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单方向进入高渗溶液中B.人的红细胞与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吸水方式相同C.人的红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的速率大于自由扩散吸收水的速率D.红细胞吸水膨胀是因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具有流动性5.水分子存在两种跨膜运输机制,一种是通过脂双层的自由扩散,另一种是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研究者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分为两组,甲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理盐水配制的蛋白酶溶液;乙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量的X。将甲、乙两组制成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显微镜下观察在相同时间内两组细胞发生破裂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组为对照组,其中的X为生理盐水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C.若甲组细胞破裂数小于乙组,则说明水分子仅通过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若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则说明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6.向鱼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1.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1.1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1分钟称重一次。l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l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7.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说法,错误的是A.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B.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再吸水与细胞壁的作用有关C.胞吞和胞吐只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D.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8.(10分)下图表示某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其中X表示一种酶,核糖体a、b、c合成的多肽链甲的序列完全相同,核糖体d、e、f合成的多肽链乙的序列完全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合成酶X时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与运输B.核糖体a和d在不同的位置结合到该mRNA上C.核糖体a、b和c共同参与合成一条多肽链甲D.核糖体a和d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不同二、非选择题9.(10分)今年年初,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某地为了有效控制蝗虫数量,欲引入大量鸭子入境来捕食蝗虫。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建立了下图所示的数学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__________调节机制,在该环境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________________(填“Pl”“P2”或“P3”)。(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有___________。在蝗灾爆发初期,该地蝗虫的数量每天增加5%并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有N0只,则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____只(只写出表达式)。10.(14分)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它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对延缓细胞衰老有重要作用(1)对哺乳动物而言,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细胞核会表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1)研究发现,衰老细胞中NAD+的含量明显降低。通常情况下,哺乳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填场所)中可通过有氧呼吸将NAD+转化成NADH。NAMPT是NAD+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指整条代谢通路中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其可决定代谢中NAD+的水平。为探究细胞衰老与NAMPT之间的关系,研究小组选取了两组健康的小鼠,甲组注射___________补充剂,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发现甲组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1.8年,乙组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1.4年;且与乙组相比较,甲组小鼠的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等处均检测出了高水平的NAD+。由此推测NAMPT延缓细胞衰老的机制是___________。(3)NAMPT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___。NAMPT在血液中运输时需包裹在囊泡中,若脱去囊泡则会失去活性。试推测NAMPT在血液中运输时脱掉囊泡会失去活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11.(14分)拟柱胞藻是一种蓝藻,其色素分布于光合片层上。拟柱胞藻进行光合作用时优先利用水体中的CO2,也能利用水体中的HCO3-(产生碳酸醉酶催化HCO3-分解为CO2)。科研人员将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拟柱胞藻放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培养,测得净光合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拟柱胞藻细胞内产生O2的场所是________,固定CO2的场所是________。与其他藻类相比,拟柱胞藻在CO2浓度低的水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原因是________。(2)图中显示,藻种丙在B点时的净光合速率比A点高,原因是________。据图推测,若甲、乙、丙三个藻种产生碳酸酐酶的能力相同,那么,碳酸酐酶活性最强的藻种是________,做出此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12.我国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特有珍禽褐马鸡及栖息地。研究人员对保护区的鸟类进行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调查褐马鸡在该地区鸟类中是否占优势,属于___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2)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森林的鸟类有96种,灌木的鸟类有57种,草原的鸟类有36种。森林的鸟类种数远多于灌木和草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102J/m2·a):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个营养级1.62.83.34.7褐马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102J/m2·a,其暂时储存在__________________中,这些能量一部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以褐马鸡为食的消费者的_______________释放,另一部分转变为土壤有机质后通过____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释放。(4)保护区还有大量的党参、甘草、连翘、柴胡等药用植物,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_价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题分析】

题干中描述该生物为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共有10条,因此在该细胞分裂时期依然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即10条染色体,表明染色体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加倍,以此为突破点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题目详解】A、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或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为10对同源染色体,或为减II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含5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不可能进行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活动,A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I分裂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染色质缩短变粗为有丝分裂前期或减I前期的活动,细胞含5对同源染色体时可能发生,B正确;C、交叉互换为减I前期的活动,细胞含5对同源染色体时可能发生,C正确;D、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或为有丝分裂中期,或为减II中期,有丝分裂中期在细胞含5对同源染色体时有可能发生,D正确;故选A。2、B【解题分析】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有: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2.土地流失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题目详解】A、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A正确;B、对森林采用科学合理的间伐,可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B错误;C、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和合作,C正确;D、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因此可知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故选B。3、A【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噬菌体增殖所需原料由细菌提供,模板由噬菌体DNA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含32P的有2个;由于T2噬菌体的DNA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30%,则噬菌体的一个DNA分子中G=C=2000×30%=600个,A=T=2000×(50%-30%)=400个。【题目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代噬菌体中最多有2个32P标记的噬菌体,A正确;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由细菌提供,而模板由其自身提供,B错误;C、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C错误;D、产生这50个噬菌体共消耗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数量=400×49=19600个,D错误。故选A。4、C【解题分析】

据题意可知,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不膨胀。而红细胞细胞膜上有一种水通道蛋白,在低渗溶液中,很快吸水膨胀而溶血,说明水的吸收与水通道蛋白有关。【题目详解】A、水分子的进出是双方向的,但总体是低渗溶液进入高渗溶液中,A错误;B、人的红细胞吸水与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吸水方式不同,B错误;C、人的红细胞存在水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在低渗溶液中很快就吸水涨破,可知人的红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的速率大于自由扩散吸收水的速率,C正确;D、红细胞吸水膨胀是因为存在水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C。5、C【解题分析】

题意分析,本实验中的蛋白酶的作用是要破坏肾小管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结合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实验中若甲组和乙组破裂的细胞数目基本相同,说明水跨膜不需要通道蛋白,进而可知水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主要是自由扩散;若甲组极少的细胞发生破裂,说明无通道蛋白水就不能跨膜,进而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依赖水通道蛋白吸水,若出现甲乙两组均出现一定破裂的细胞,且甲组破裂的细胞数量比乙组少,说明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两种方式吸收水分。【题目详解】A、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可知,乙组为对照组,其中的X为生理盐水,A正确;B、根据实验操作中蛋白酶的作用可知,蛋白酶会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分解,可推测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B正确;C、若甲组细胞破裂数小于乙组,则说明水分子除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外,还会通过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错误;D、在甲组水通道蛋白被破坏的情况下,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可推测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正确。故选C。6、D【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1.3g/mL蔗糖溶液浓度高于1.15g/mL蔗糖溶液,故1.15g/mL蔗糖溶液水分会流向1.3g/mL蔗糖溶液多,导致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而鱼鳔外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高,当二者浓度达到相等时,水分出入达到平衡,二者浓度不再变化。【题目详解】鱼鳔内盛有1.3g/mL的蔗糖溶液,而鱼鳔外是1.15g/mL的蔗糖溶液,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总的渗透方向表现为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则从鳔外向鳔内,从而导致鳔内浓度降低,重量增加,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所以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则蔗糖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导致鱼鳔外浓度比原来升高,那么鱼鳔内外浓度差减小,因此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减慢。综上所述A、B、C正确,D错误。故选D。7、C【解题分析】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小分子、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细胞膜运输物质的功能具有选择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专一性;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题目详解】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A正确;置于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会出现渗透吸水,但受到细胞壁的限制,细胞吸水一段时间后将不再吸水,B正确;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也可能是胞吐和胞吞,如神经递质,C错误;无机盐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也可能是协助扩散,如神经纤维兴奋时,钠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C。8、B【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表达过程,包括DNA的转录与翻译,酶X表示RNA聚合酶,具有解旋DNA与催化RNA形成的作用。【题目详解】A、题图中表示该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可推断该细胞为原核细胞,细胞中不存在高尔基体,A错误;B、核糖体a和d合成不同的多肽链,即识别不同的启动子,在mRNA的不同位置上结合开始翻译,B正确;C、核糖体a、b、c各自合成一条多肽链甲,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核糖体c到a合成的多肽链依次增长,即核糖体a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核糖体f到e合成的多肽链依次增长,即核糖体d在mRNA上同样是由右向左移动,核糖体a和d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相同,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负)反馈P2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N0×1.0510【解题分析】

1、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鸭将蝗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影响水稻产量。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公式是Nt=N0λt,N0是种群起始数量,λ是今年种群数量是上年种群数量的倍数。【题目详解】(1)由分析可知: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种群数量是围绕P2所代表的数量进行波动,所以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P2所代表的数量。(2)在种群特征中,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可预测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由“J”型曲线公式Nt=N0λt得,λ代表倍数,所以由题信息,λ=1+5%=1.05,所以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N0×1.0510。【题目点拨】本题的知识点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公式模型,食物链分析,利用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公式进行计算,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建构科学合理的曲线模型,正确理解公式模型及各参数的含义。10、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NAMPTNAMPT通过促进NAD+的合成来延缓细胞衰老胞吐血液中的pH等影响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解题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1)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题目详解】(1)对哺乳动物而言,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1)哺乳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会将NAD+转化成NAD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要探究细胞衰老与NAMPT之间的关系,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是否注射NAMPT,因变量是小鼠的平均寿命,两组健康的小鼠,甲组注射NAMPT补充剂,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发现甲组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1.8年,乙组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1.4年;且与乙组相比较,甲组小鼠的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等处均检测出了高水平的NAD+。由此推测NAMPT通过促进NAD+的合成来延缓细胞衰老。(3)NAMPT是大分子物质,其合成后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NAMPT在血液中运输时需包裹在囊泡中,若脱去囊泡则会失去活性。可能是血液中的pH等影响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导致NAMPT在血液中运输时脱掉囊泡会失去活性。【题目点拨】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产生NADH,第三阶段消耗NADH。11、光合片层细胞质基质拟柱胞藻产生碳酸酐酶,能分解水中的HCO3产生CO2NaHCO3溶液浓度较高,能分解产生较多的CO2甲当NaHCO3溶液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在相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甲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说明其催化HCO3-分解为CO2的能力更强【解题分析】

拟柱胞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其色素分布于光合片层上,拟柱胞藻细胞内光合作用光反应就在光合片层上进行。【题目详解】(1)据上分析可知拟柱胞藻细胞内产生O2的场所是光合片层,固定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于拟柱胞藻能产生碳酸酐酶,可以分解水中的HCO3-产生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因此,与其他藻类相比,拟柱胞藻在CO2浓度低的水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藻种丙在B点时的净光合速率比A点高,原因是B点对应的NaHCO3溶液浓度较高,藻种丙能分解HCO3-产生较多的CO2提供给光合作用。当NaHCO3溶液浓度达到一定值后(A点后),甲、乙、丙三个藻种在相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甲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说明其催化HCO3-分解为CO2的能力最强,三个藻种产生碳酸酐酶的能力相同,因此推测碳酸酐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