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实施方案_第4页
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按照省委、省政府“扩中、提低”和低收入群体“五个帮”的要求,结合市“一路相助”共富班车相关内容,以我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为契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擦亮“浙有众扶”金名片,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实施方案。具体如下:一、服务对象本方案服务对象主要以低收入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特困人员、支出型贫困家庭)为主适度扩大救助范围,放宽户籍条件限制,加大相对困难家庭(以三口之家计,年可支配收入不足10万元的家庭)和外来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聚焦低收入群体生活需求,整合各级各部门救助资源,制定分层分类、梯度帮扶的大救助体系,从精准认定对象、高效供给资源、集成各方力量、把握帮扶尺度、精准评价结帮到哪、帮得怎么样"的问题,实施“6+6救助服务行动”,实现供养、教育、增收、住房、医疗、精神“六无忧”,高质量打造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一)伴无忧。扩大社会救助覆盖人群,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实现安心养。实施机构供养服务,为全县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失能人员(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的重度肢体、精神、智力残疾人和视力一级残疾人)提供机构照顾供养服务。在综合居住环境、服务能力、收费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供养对象需求,明确入驻定点供养机构。实施探访照护服务,针对全县低收入群体中的一般失能人员 (重度肢体、精神、智力残疾人),开展每年不少于两次上门入户走访服务,了解该类人群生活、身体状况,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相关服务。借助省厅大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对退出低收入群体保障范围人员的动态监测,建立人员数据库,完善监管体系,降低返贫(二)学无忧。加大低收入群体教育救助力度,保障困难家庭学生接受正常教育,实现开心学。实施减免按照现有的教育救助政策,继续实施对各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的就学救助;为全县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期间的低收入家庭残疾大学生实施残疾人助学专项补助;整合困难大学生助学资源,设立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慈善助学专项资金,为全县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期间的低收入家庭大学生(除残疾大学生外)实施助学救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6000元。实施护航成长行动,为困难残疾儿童(少年)改善就学环境,提供随班就读、送教上门、选送特殊学校等多种方式接受义务教育;借助全县各幸福邻里中心,开展低收入家庭孩子阳光陪伴活动,通过心理咨询、爱心助教等方式,呵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三)业无忧。夯实社会救助保障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困难,实现称心业。实施推介就业行动,鼓励企业积极招用低收入群体,按照企业用人时限和缴纳社保等情况,政府给予企业每人每月1000元的岗位补贴。通过村(社区)企结对模式,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促进百姓增收致富。实施籍应届大学生未就业"清零"行动,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籍应届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为低收入人员提供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安排至“残疾人之家"等场所,通过工商企业吸纳一批、公益岗位提供一批、爱心岗位兜底一批,确保实现低收入家庭就业全覆盖。实施产业帮扶行动,建立镇(街道)低收入农户产业帮扶基地,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民宿)优势,通过基地就业、创业带动、帮助销售农产品等多种方式,带动低收入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平均每个基地带动低收入农户5户左右,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农业产业帮扶基地支持。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的,经相关部门认定,五年内所取得的收入不计入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范围。困难残疾人在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就业的,不超过最低工资部分的收入不计入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范围。对就业年龄段自主创业的残疾人,落实税收优惠、创业和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四)居无忧。改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居住条件,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实现舒心住。实施善居工程行动,对共同生活家庭成员2人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优先保障有儿童的低保家庭),以确保生活设施安全、适当改善居住环境为原则,结合适老化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分年度分步给予软硬件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实施无障碍居家行动,对“一户多残”困难家庭,进行硬装翻新、软装提升,加装防护设备,添置无障碍设施,帮助清洁卫生死角,美化家庭环境,提高残疾人自主生活能力。(五)医无忧。解决低收入群体看病难问题,加大低收入群体医疗救助力度,实现放心医。实施分类救助服务,继续实施低收入群体分类、按比例医疗救助政策。为全县低收入群众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意外死亡、意外伤残、住院补助等方面给予保险赔付保障。同时进一步梳理、整合相关部门对低收入群体的入保举措,加大保障力度。实施“医后付”服务,针对低收入群体重病患者,县内公立医疗机构开通绿色就诊通道,诊治完成后仍无力支付的,可申请医疗救助,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就医难问题。(六)乐无忧。推行相关优惠举措,丰富低收入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实现随心享。实施畅玩相随服务,落实低收入群体享受文化体育、旅游、交通等方面优惠政策,提供全县范围内的国有旅游景点免费游、公共出行免费享、县级体育场馆文体设施免费用等服务,满足低收入群体精神文化需求。实施公益相伴服务,引导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群团组织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青年联谊、婚恋、心理疏导、品行修养、应急救护培训等公益服务,真正让低收入群体享受“物质+服务”的暖心相伴。(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低收入群体幸福无忧工程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民政局牵头,其他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分管领导、联络员,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二)建立工作机制。牵头单位统筹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或细则,成员单位细化落实各项任务和措施,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