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二、(牙合)与颌位二、(牙合)与颌位
一、A1
1.下列选项中用于表示后退接触位的是[1分]
ARCP
BICP
CCOP
DMPP
EMIP
2.铰链位时下颌依此为轴可转动[1分]
A5~8mm
B8~15mm
C10~18mm
D10~25mm
E18~25mm
3.从牙尖交错位下颌可以向后移动约1mm,下颌的这个位置称[1分]
A牙位
B下颌姿势位
C牙尖交错位
D正中(牙合)位
E后退接触位
4.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是[1分]
A牙位
B下颌姿势位
C后退接触位
D牙尖交错位
E正中(牙合)位
5.髁突铰链运动从哪个颌位开始[1分]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以上都不是
6.有关正中关系的定义中,说法错误的是[1分]
A下颌适居正中
B髁突位于下颌窝的最上、最前(最中)位
C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D它的最后位是下颌后退接触位
E是一个功能性的下颌位
7.以下哪一项可作为牙尖交错位的影响因素[1分]
A一侧咬肌痉挛
B髁突发育异常
C下颌骨骨折移位
D髁突重度骨质吸收
E以上均是
8.下列有关牙尖交错位的相关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A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的位置
B当牙尖交错(牙合)位于正中时也称正中(牙合)位
C上下牙的牙尖交错位是稳定的,不会改变
D牙尖交错位也称牙位
E牙尖交错位可重复
9.由于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可产生不同的颌位,其中有重复性、又有临床意义的颌位是[1分]
A最大前伸颌位
B前伸(牙合)颌位
C侧(牙合)颌位
D对刃颌位
E牙尖交错位
10.下列属于牙尖交错位的影响因素的是[1分]
A牙尖交错(牙合)异常
B颞下颌关节异常
C肌功能异常
DA+B
EA+B+C
11.以下关于牙尖交错位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1分]
A上下颌牙处于牙尖交错、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系
B该位置是咀嚼肌肌力闭合道的开始点
C双侧口颌肌群收缩对称、有力,作用协调
D牙尖交错位可重复
E牙尖交错位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稳定,但也是逐渐变化的
12.牙位是指[1分]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以上都不是
13.以下关于牙体近远中向倾斜规律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1分]
A上下前磨牙与第一磨牙向近中倾斜的程度较小并依次增大
B上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向近中倾斜度依次加大
C下颌中切牙较正,侧切牙稍向近中倾斜
D下颌尖牙倾斜度较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大
E上颌侧切牙向近中倾斜角度较中切牙和尖牙者大
14.各牙近远中向的倾斜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分]
A下颌中切牙较正
B下颌侧切牙稍向近中倾斜
C下颌尖牙的倾斜角度较下颌中切牙大
D下颌尖牙的倾斜角度较下颌侧切牙大
E以上均正确
15.下列关于上颌前牙近远中向的倾斜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
A上颌中切牙较正或稍向近中倾斜
B上颌侧切牙向近中倾斜角度较中切牙和尖牙者大
C上颌尖牙倾斜角度较中切牙者稍大
D上颌尖牙略向近中倾斜
E上颌尖牙倾斜角度较侧切牙稍大
16.以下关于上颌前牙近远中向的倾斜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分]
A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
B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
C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
D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
E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
17.以下关于牙列生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1分]
A牙与牙之间的紧密邻接,使牙齿在咀嚼中互相支持
B牙体的倾斜方向使咀嚼产生的力沿着牙体长轴传导
C牙体的倾斜有利于咀嚼能力的发挥和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D牙体的倾斜使上下牙列之间广泛而紧密地接触利于咀嚼
E牙体的倾斜有利于衬托唇颊,使口腔本部变小
18.下列不是牙与牙之间紧密邻接的意义的是[1分]
A在咀嚼运动中互相支持
B分散咀嚼压力
C提高咀嚼效能
D不利于牙的稳固
E避免食物嵌塞
19.混牙(牙合)的年龄段是[1分]
A胚胎至出生
B出生至6岁
C6岁至12岁
D出生至12岁
E胚胎至12岁
20.属于替牙期间的暂时性错(牙合)是[1分]
A额外牙导致上颌左右中切牙萌出早期出现间隙
B上下恒切牙萌出早期,可出现前牙反(牙合)
C上颌侧切牙初萌时,牙冠向近中倾斜
D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建(牙合)初期,为完全远中关系
E待侧切牙萌出,间隙逐渐消失
21.下列哪项不是替牙期的特征[1分]
A左右中切牙之间有一间隙
B侧切牙向远中倾斜
C前牙拥挤
D磨牙关系偏近中
E暂时性的深覆(牙合)
22.下列关于“齐平末端”的叙述正确的是[1分]
A上、下颌第一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B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C上、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D上、下颌第二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E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
23.完整的乳牙(牙合)时期应是[1分]
A2.5至4岁左右
B2.5至6岁左右
C4~6岁期间
D6~8岁期间
E6~12岁期间
24.以下不属于4岁以后乳牙(牙合)特征的是[1分]
A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
B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显著磨耗
C上、下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同一平面上
D随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
E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
25.2.5~4岁期间乳牙颌的特征,除外的是[1分]
A牙排列紧密而无明显间隙
B切缘及(牙合)面尚无显著磨耗
C乳牙位置较正
D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牙合)曲线不明显
E随着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
26.完整的乳牙(牙合)建成时间是[1分]
A2岁
B2岁半
C3岁
D3岁半
E6岁
27.乳牙(牙合)期间特征不包括[1分]
A无明显倾斜
B曲线不明显
C平齐末端
D牙列拥挤
E深覆(牙合)
28.牙列缺失后,常用来确定(牙合)平面,以恢复牙列及咬合关系的是[1分]
A鼻翼耳屏线
B鼻根耳屏线
C眶耳平面
D下颌下缘
E以上都不正确
29.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假想连线,该线与(牙合)平面平行,与眶耳平面的交角约15°的是[1分]
A鼻翼耳屏线
B鼻根耳屏线
C眶耳平面
D下颌下缘
E以上都不正确
30.鼻翼耳屏线与眶耳平面的交角约[1分]
A5°
B10°
C15°
D30°
E45°
31.Bonwill论述的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居于[1分]
A两侧髁状突的中心及眉间点
B两侧髁状突的中心及下颌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
C两侧髁状突的中心及上颌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
D两侧颞下颌关节凹及上颌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
E两侧颞下颌关节凹及下颌中切牙的近中接触点
32.属于正常面部结构关系的一项是[1分]
A上颌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2mm
B上颌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3mm
C下颌前牙与下唇上缘平齐
D下颌前牙在下唇上缘下约2mm
E下颌前牙在下唇上缘下约3mm
33.下列哪一项是正常的面部结构的关系[1分]
A当下颌位于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1mm
B当下颌位于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2mm
C当下颌位于姿势位时,上颌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3mm
D当下颌位于姿势位时,下颌侧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1mm
E当下颌位于姿势位时,下颌侧切牙切缘在上唇下缘下约2mm
34.下列关于横(牙合)曲线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1分]
A下颌可以形成凹向上的横(牙合)曲线
B下颌横(牙合)曲线不很明显
C上颌牙列横(牙合)曲线凸向下
D上颌两侧磨牙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
E横(牙合)曲线又称Spee曲线
35.连接上颌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1分]
A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B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C上颌牙列的横(牙合)曲线
D下颌牙列的横(牙合)曲线
E补偿曲线
36.Wilson曲线又可称为[1分]
A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B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CSpee曲线
D横(牙合)曲线
E补偿曲线
37.上颌牙列的Wilson曲线是一条[1分]
A凸向上的曲线
B凸向下的曲线
C凹向上的曲线
D凹向下的曲线
E与(牙合)平面平行
38.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是一条[1分]
A凸向上的曲线
B凸向下的曲线
C凹向上的曲线
D凹向下的曲线
E与(牙合)平面平行
39.以下哪种曲线又称Spee曲线[1分]
A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B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
C上颌牙列的横(牙合)曲线
D下颌牙列的横(牙合)曲线
E补偿曲线
40.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是一条[1分]
A凸向上的曲线
B凸向下的曲线
C凹向上的曲线
D凹向下的曲线
E与(牙合)平面平行
41.上颌横(牙合)曲线中上颌两侧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是[1分]
A均略向颊侧倾斜
B左侧倾向舌侧,右侧倾向颊侧
C左侧倾向颊侧,右侧倾向舌侧
D均略向舌侧倾斜
E以上都不对
42.上颌横(牙合)曲线由哪些牙尖的连线所构成[1分]
A左右两侧磨牙舌尖的连线
B左右两侧双尖牙的颊尖、舌尖的连线
C左右两侧磨牙颊尖、舌尖的连线
D左右两侧磨牙颊尖的连线
E左右两侧双尖牙舌尖的连线
43.方圆形弓形牙列从哪颗牙开始弯曲向后[1分]
A切牙的远中
B尖牙的远中
C前磨牙的远中
D第一磨牙的远中
E第二磨牙的远中
44.尖圆形的牙弓,上颌牙列自哪颗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1分]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第一磨牙
E第二磨牙
45.牙弓的宽度是指[1分]
A左、右第一磨牙颊面间最宽的距离
B左、右第二磨牙颊面间最宽的距离
C左、右第三磨牙颊面间最宽的距离
D左、右第一前磨牙颊面间最宽的距离
E左、右第二前磨牙颊面间最宽的距离
46.最常见的牙弓形态是[1分]
A尖圆形
B方圆形
C椭圆形
D混合型
E正圆形
47.牙弓的长度是指[1分]
A以左、右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作垂线为牙弓的总长度
B以左、右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作垂线为牙弓的总长度
C以左、右第三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作垂线为牙弓的总长度
D以左、右第一前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作垂线为牙弓的总长度
E以左、右第二前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作垂线为牙弓的总长度
48.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牙列的形态为[1分]
A尖圆形
B方圆形
C椭圆形
D混合型
E圆弧形
49.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唇侧,或下颌后牙的颊尖咬在上颌后牙的颊侧称为[1分]
A反覆盖
B反(牙合)
C锁(牙合)
D反锁(牙合)
E对刃(牙合)
50.第一恒磨牙的关系分为中性、近中或远中等关系。下列描述为远中的是[1分]
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
B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一、二恒磨牙之间
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
D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于下颌第二恒磨牙的近中颊沟
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颊尖咬合时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颊尖相对
51.覆(牙合)的定义是[1分]
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
B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
C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
D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
E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
52.当头直立位,口腔在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的位置是[1分]
A牙位
B正中(牙合)位
C后退接触位
D牙尖交错位
E下颌姿势位
53.不属于息止颌位的前提条件的是[1分]
A不咀嚼
B不吞咽
C不说话
D下颌处于休息状态
E上下颌牙弓处于闭合状态
54.自由间隙的范围是[1分]
A1~3mm
B3~5mm
C5~10mm
D15~25mm
E25~37mm
55.没有咬合接触的是[1分]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正中关系
D前伸位
E下颌后退接触位
56.下列选项中用于表示肌位的是[1分]
ARCP
BICP
CCOP
DMPP
EMCP
57.由下颌姿势位通过主动肌肉收缩上提下颌达到初始的(牙合)接触时,下颌的位置为[1分]
A息止颌位
B正中(牙合)位
C后退接触位
D铰链位
E肌接触位
58.由牙尖交错位保持牙接触向后下退可达到后退接触位,两种并不在同一位置,所占有人数的比例约为[1分]
A50%
B60%
C70%
D80%
E90%
59.长正中的距离多为[1分]
A0.1~0.3mm
B0.3~0.5mm
C0.5~1.0mm
D0.8~1.0mm
E0.8~1.2mm
60.“长正中”所指的滑动距离为[1分]
A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滑到牙尖交错位
B由牙尖交错位向前滑到下颌后退接触位
C由下颌后退接触位向前滑到牙尖交错位
D由牙尖交错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下颌后退接触位
E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
61.在前伸咬合的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易重复的(牙合)是[1分]
A牙尖交错(牙合)
B反(牙合)
C锁(牙合)
D反锁(牙合)
E对刃(牙合)
62.以下不能破坏建(牙合)动力平衡的一项是[1分]
A功能异常
B不良口腔习惯
C唇裂
D龋齿
E腭裂
63.牙齿缺失,位于缺牙远中的邻牙因近中支持丧失,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向[1分]
A舌侧移动
B远中移动
C近中移动
D(唇)颊侧移动
E以上都不对
64.下列不是建(牙合)的动力平衡中向后的动力来源的是[1分]
A颊肌
B舌肌
C唇方肌
D颧肌
E颏肌
65.建(牙合)过程中向前的动力为[1分]
A唇颊肌
B舌肌
C咽肌
D表情肌
E舌骨上肌群
66.根据建(牙合)的前后向动力平衡,如果牙齿缺失,位于缺牙远中的邻牙因近中支持丧失,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1分]
A向近中移动或倾斜
B向远中移动或倾斜
C向唇侧移动或倾斜
D向舌侧移动或倾斜
E以上均正确
67.下列关于组牙功能(牙合)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分]
A是以成组的牙齿行使功能
B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协调
C下颌前伸咬合时,上下前牙组切缘接触后牙不接触
D做侧方咬合时,工作侧上下后牙均匀接触,非工作侧上下后牙不接触
E可以集中(牙合)力,增加个别牙的负担,使牙及牙周受到创伤
68.下列关于尖牙保护(牙合)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分]
A以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B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协调
C侧方咬合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保持接触非工作侧牙齿不接触
D在做前伸咬合运动时,上下颌前牙切缘相对接触,后牙不接触
E以上均正确
69.下列关于组牙功能(牙合)的特点中,不恰当的是[1分]
A是以成组的牙齿行使功能
B下颌前伸咬合时,上下前牙组切缘不接触后牙接触
C做侧方咬合时,工作侧上下后牙均匀接触
D可以分散(牙合)为,减轻个别牙的负担
E做侧方咬合时,非工作侧上下后牙不接触
70.以下关于尖牙保护(牙合)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1分]
A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是尖牙的有利条件
B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第Ⅲ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
C是以成组的牙齿行使功能
D以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E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协调
71.下列属于尖牙保护(牙合)中尖牙的有利条件的是[1分]
A尖牙具有适合制导的舌面窝,可导致(牙合)力趋于轴向
B尖牙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
C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第Ⅲ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
D牙周韧带感受器丰富,对刺激敏感,能及时调整反应
E以上都是
72.尖牙保护(牙合)的(理论)依据是[1分]
A尖牙的位置和解剖结构能抵御较大咀嚼力
B尖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晚的牙
C尖牙在恒牙中往往存留到最后
D尖牙易在牙列中处于唇舌错位状态
E尖牙是一个不重要的牙
二、A2
73.男,60岁,因“口内多数牙缺失,要求修复”来就诊,患者端坐在治疗椅上,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口腔在不说话、不咀嚼、不吞咽时,上下颌牙列脱离接触,此时患者下颌所处的位置是[1分]
A下颌姿势位
B肌位
C牙尖交错位
D下颌后退接触位
E下颌前伸位
三、B
74.[1分]
A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系统工程题及答案
- 图书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 做账实操-购买资产的会计分录
- 激光技术证书考试薄弱环节试题及答案
- 渔歌子阅读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行业新兴技术及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
- 脑力简图测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个性化健康管理案例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重点考题汇编试题及答案
- 网络设计的关键决策因素试题及答案
- (新版)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完整word)2019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三科试习题及答案
- 迈瑞公司中文简介
- 低血糖昏迷抢救预案及流程
- 从专业走向管理
- 2022年中国矿业权评估新准则
- 抵押物清单(标准样本)
- 《物联网》课件第4章-物联网通信技术
- 电动叉车控制器电路图大全
- 福建省水文地质图
- JZLX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架线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