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体的运动
L运动和位置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1课时
【教材简析】
《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
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
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
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
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
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
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
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
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
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
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
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
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
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
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
L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
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板书:运动和位置】
二、探索——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
探索活动一:
(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判断时,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位置。教师可以用"和…相
比"的句式,代替"参考物”概念的表述)
(1)出示图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2)出示图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
判断证据。学生交流讨论
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
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
小结: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
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板书:物体位置:改变——运动不改变——静
止】
三、探索——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材料准备:方向盘、软尺若干个]
1.探究活动二: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
旗
(提示: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教室的8个具体方位有认识基础)
(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探究活动三:站中心同学静止不动时,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
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
3.探究活动四
方案一:[材料准备:校园平面图、可移动的透明方向盘、测量尺]
(提示:此活动对学生认识水平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学生有困难,选择方案二)
提供每组校园设计图纸,借助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
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告知学生每小段表示几米),然后描述自己
在学校的位置。
方案二:[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出示校园设计图课件,多次更改"参考物",让学生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
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板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
四、研讨
(提示:这两个问题与聚焦部分的问题相呼应,可以有机融合到探索活动中,问题
1与探究活动1融合,问题2与探究活动2-4融合。也可以在探索活动后进行总结
提升。)
提问"通过学习,你们知道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可以怎样描述自
己所处的位置?"
五、拓展
(提示:先让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询问不明白之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彳镑)
出示坐标图,学生根据已知方向和距离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
L运动和位置
物体位置:改变——运动
不改变——静止
描述位置:方向、距离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学生活动手册中没有安排本课内容,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记录表。
七、【作业设计】
L能作为判断老鹰是否运动的依据是()。
A.看一幅图B.两幅图对比
2.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
A.方向B.距离C.方向和距离
3.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向3米处,那小红在小明的()。
A.东方向3米处B.西方向3米处C.西方向6米处
4.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南方向行驶,因发生故障停在离车站2000米的地方,
请用圆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置。
三下《物体的运动》单元教学设计
2.各种各样的运动
课时:新授课
课时:第2课时
【教材简介】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2课。在课程标
准中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
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为第3课做好认知铺垫。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利用表示物体之间
的相对位置。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
类方法也不同。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形式,并将这些运
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
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
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不
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
式。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聚焦部分,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初步认识运动形式
的不同。探索部分,通过研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研讨部分,指
导学生识别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分析多种运动方式的结合。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玩具),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
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
别。
教材提示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o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
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
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其实,学生在物体上
”画点做标记",就是将该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体化,
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因此本课
的重点并不是给运动形式起名字,而是探究物体运动形式的特点,找出运动形式的
异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在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运动情况、及时记录、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难点
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根据物体轨迹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为学生准备:各种物体(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铁皮青蛙、单摆等)、圆点、
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物体运动的视频一个](预设5分钟)
1.视频导入
(1)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看一段视频,在这个视频里
面,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运动?
(2)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探索
1.探索1:简单观察各种物体的运动(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
(1)(出示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它们可以怎样运
动?我们一起试试,让它们运动起来。
(2)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让学生试着用手势比划一下上述物体的运用形式。)
(3)小结并揭题。这些物体的运动一样吗?这些不同的玩具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板书课题)
2.探索2:记录运动的形式(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小圆点5张、记
录纸条每组5张、学生活动手册]
(1)指导记录。(出示单摆)这个叫摆。教师拨动摆,小朋友仔细观察摆是怎样
运动的?有办法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吗?怎么记录呢?老师有一个小窍门教大家,
我给摆贴上一个红点,然后用慢镜头来观察一下红点位置的变化过程,再把这个过
程记录下来。(PPT)你们学会了吗?板书:
(2)提出记录任务。让我们来试着在它们身上贴上红点,选择其中两种物体,让
它慢慢地运动起来,记录一下红点的位置变化。
(学生活动、记录,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将轨迹图贴上板书。
(4)分类。根据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试着给它们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
三、研讨:尺子的不同运动形式(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贴了小圆点小钢尺1把、PPT]
1.看(出示钢尺),请大家想想,可以怎么玩?根据我们刚才讲的,小组讨论钢尺
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
2.学生分组实验
3.出示图片讨论:生活中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4.小结:不同的物体它们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同的。
四、拓展:讨论悠悠球和旋转木马的运动形式(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贴了小圆点小钢尺1把、悠悠球和旋转木马视频各一个、学生活动
手册]
播放旋转木马视频,试着记录人的运动形式。
课外玩一玩悠悠球,试着分析它运动形式。
五、【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下面的填空,需要在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运动之后,再研讨归纳后填写。
六、【作业设计】
1.在下图中用箭头和圆点记录旋转木马的运动形式。
2.下列物体中和车上雨刮器运动形式相同的是(A)。
A秋千B.弹簧玩偶C.木陀螺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3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在上一课的
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了观察和体验,有了初步的认
识,发现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但又是可以归纳成几个类别的。
而本课聚焦到物体的运动路线(运动轨迹),研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聚焦板块通过立交桥上车来车往的画面,引出探索板块中对于运动物体运动路线的
观察和描述。
探索板块中,活动1通过描述五张图片中物体的运动路线,初步感知它们的运动路
线可分为直编口曲线。活动2利用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击球的趣味性活动,明
确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活动3是对活动2的提升和综合,即许
多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学生通过预测、交流、观察和画出小
球在桌面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引发他们对物体运动路线的深层次思考。
研讨板块中,学生结合探索板块中对直线、曲线的初步感知,直线和曲线的模型认
识以及画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的运动路线这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活动,明确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拓展板块中,通过介绍和例举更多的生活事例,引导孩子认识到物体运动更多的是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学情分析】
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
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在第2课的学习中,学生已
经会判断这几种运动形式,但是会混淆对运动形式和运动方式的描述,往往采用的
是生活词汇,如直的、转弯的、扭来扭去的,还不会用直线、曲线、直线运动、曲
线运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另外,学生还不擅长运用从具象到抽象、单一到综合的
思维模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他们往往只关注物体的个体特征,不习惯将之抽
象为一个质点来考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科学探究目标
L在教师引导下,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
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
L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
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材料,制作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运动
教学难点:认识曲线运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学生活
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1.出示立交桥图片,提问:马路上有许多车子在行驶,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
同?
预设: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直的,有的运动路线是弯弯的。
我们把直直的运动路线叫直线,弯弯的运动路线叫曲线。
2揭示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板书)
二、探索: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一条直线轨道、一条曲线轨道、蓝色球、红色球、桶、学生活动手
册]
(一)探索1
1.出示教材上的图片,提问:"图中的过山车、老鹰、台球、直电梯和自动扶梯、
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怎样描述?"
2.分组讨论。
3.学生汇报。预设:过山车是曲线运动,老鹰是曲线运动,台球是直线运动,垂
直电梯是直线运动,自动扶梯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掉落的苹果是直线运动
(二)探索2
1•.击球。
我们来玩击球,操作员将红蓝球和红球分别放在桌子上,距离约40厘米,用蓝球
击红球。
学生相互合作进行活动。
2.讨论:说说击不中的原因。预设:因为球的运动路线不确定。
3.在轨道上击球。
要求:操作员将蓝球和红球分别放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的两端,用蓝色球击红色
球。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4.小结:小球在直线轨道上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上的运动,叫曲线运
动。
(三)探索3
1.我们将小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推它,小球先在桌面滚动,再冲出桌面,直到停下,
在整个过程中,它的运动路线是怎么样的?。
2.小组讨论,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自己的猜测。
3.展示想法。
4.讲解实验规则:
(1)操作员将小红球放在桌面上相应的位置,用手推向桌子边缘。(每次推的力
度尽量保持一致)O
(2)组长带领其余组员蹲下来认真看,讨论好后再画出运动路线。
学生实验。画路线图。
5.展示运动路线图,思考它是属于什么运动?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
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6.慢动作微课展示小球的运动情况。
三、研讨(预设2分钟)
提问: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
四、拓展(预设5分钟)
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方式。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和合作能力。
2.在记录运动路线时用线加箭头的方式
【作业设计】
L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下面运动中,最有可能直线运动的是(A)。
A.运动员在60米赛跑
B.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C.钟摆的摆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4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第四课的内容,通过前面几
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会出现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意识到运动状态是相对的,
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节课我们将聚焦到滑动、滚动、静止等运动情况。由
于本单元不涉及力对运动的影响,但本课又必须让物体运动起来才能研究滑动、滚
动等运动情况,所以借助斜面来驱动物体运动是最好的选择。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生活在斜面上的物体运动,引出斜面概念,再引导学生进入"物
体在斜面上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的思考,知道物体在斜面上会有不动、滑动、滚
动三种情况。
探索板块,通过操作、观察"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不同的物
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而且和形状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学生在探究中也
会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研讨板块,学生实验中看到的"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后,思考物体
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总结发现物体的运动方式与物体形状、摆放方式
的关系。
拓展板块,通过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变化,发现斜面
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进而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运动有了一些的认识,包括什么是运动、怎么观察运动、运动的方式等。
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为促进学生进一步理
解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知道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能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探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会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有静止、滑动和滚动。
难点: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能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材料: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球形、正方
体、六面体、长方体)、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创设情境,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ppt]
1.出示图片滑滑梯
提问:同学们玩过滑滑梯吗?你是怎么玩的?
(预设:玩过,从高的地方滑下来)
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出示图片),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斜坡是一端高,一端低)
2.引出课题
过渡:其实,像滑滑梯,山坡这样的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坡在科学上被称为斜面。
当你坐在斜面上你会滑下来,如果在这个斜面上放一个物体,它会怎么运动呢?
(预设:①静止不动②滑下来(滑动)③滚下来(滚动))
小结:物体在斜面上会有不动、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板书课题: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二、探索:物体的运动情况(滑动和滚动)(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体、小球、立方
体、六棱柱)、活动记录表】
L搭建一个较低的斜面。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搭斜面?如果我用这本书,你能搭一个斜面吗?
今天,我们准备了塑料板和支架,谁愿意来搭搭看?
学生上台演示搭建方法
2.探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滑动和滚动
出示材料:立方体,六棱柱和小球
温馨提示:
①将物体轻轻地放在斜面的上端,不能推物体。
②实验在同一个斜面上完成,反复实验。
③人人动手,及时记录,轻声交流
3.学生实验,交流汇报
提问:你看到物体是怎么运动?
小结:立方体静止在斜面上,像六面体在斜面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滑动"象小球
在斜面上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滚动。(板书)
4.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预设10分钟)
出示材料:长方体,十二面体,圆柱体
提问:它们在斜面上是怎么运动的?跟你想的一样吗?
(预设:逐一说滚动或滑动)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它既能滑动又能滚动?物体的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
跟什么有关呢?
(预设:物体形状、放置方式)
提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同一个物体,滚动比滑动的速度更快)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支架、塑料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十二面体、圆柱形、球形、立方
体、六棱柱、长方体)、活动记录表]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预设:正方体静止不动,六棱柱滑动,球形滚动,十二面体不动,圆柱形滚动……)
2.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
(预设:有关系……)
四、拓展:斜面变高(预设12分钟)
提问:如果将斜面的一端变高,这些物体在斜面上又会怎样运动呢?
(预设:变快)
操作:是不是这样呢?请同学们将斜面高度上调,按刚才的实验操作再去观察一下
物体的运动情况。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原来静止的物体变成滑动,滚动。2.原来滑动的物体变成滚动。
3.斜面越高、物体运动越快。)
总结物体的运动速度还有很多规律和秘密,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将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学生活动手册未安排本课内容
2.可自行设计记录单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打V表示)
物体预测实验
(形状)滑动滚动静出不动)滑动滚动静止(不动)
【作业设计】
1.斜面的特点是(A)。
A.一端高一端低B.两端一样高C.一定是木板搭的
2.小球在斜面上容易(C)。
A.静止不动B.滑动C.滚动
3.斜面一端变高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会(A)。
A加快B.减慢C不变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5课时
【教材简析】
前一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学生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滑动
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本课和下一课就引导学生研究运
动快慢的问题。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课指向的是匕瞰相同距离
内运动的快慢,探索板块的设计思路为:首先,告知不同动物运动完相同距离所需
的具体时间,比较快慢;接着,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最后,
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距离,所用
时间短的,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
--限定长度、同时运动--限定长度、秒表计时。
【学情分析】
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
计算方法,但基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
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本课需要我们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探究目标
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和动手操作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出示汽车、自行车、行人在一座大桥上行进的图片
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怎么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预设1: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的快慢;预设2: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快慢)
二、探索:判断运动的快慢(预设30分钟)
1.探索活动1:
(1)出示动物王国的100米跑步竞赛成绩的图片。
(2)学生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
(3)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提醒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动物的编号和奔跑100
米所需的时间)。
(4)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
(5)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的快;所需
时间长的运动的慢。
2.探索活动2:
(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两条相同的轨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实物或图片。
(2)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快慢?
(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完善比较方法:以轨道的最高处为起点,以轨道的最低处为终点,拿着两个
小球摆放在起点处同时轻轻松手,让它们自由滚落,观察哪个小球运动到终点。
(5)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小球运动的结果。
(6)小结: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短,
运动的快;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长,运动的慢。
3.探索活动3:
(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一条轨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实物或图片。
(2)提问:在一条轨道上,怎么比较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
(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全班不断补充完善:借助秒表,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重复测量两个小球分别
自由滚完这条轨道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数据,再进行比较。
(5)学生分组实验
(6)学生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三、研讨:总结归纳(预设2分钟)
L提问:通过今天学习,你能回答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2.引导学生归纳: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四、拓展(预设6分钟)
1.测量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选择哪一个数据呢?
2.实验数据的选择有取众数(选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取中位数(选按大小排位居
中的数)、取平均数(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个数)等三种方法。
3.在三年级阶段,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是取中位数,即先让学生将3个数据按大小排
列,选择排位中间的数
【板书设计】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L用于探索活动1的记录,按从快到慢的111页序将六种动物的编号和所需时间的数值
填进表格。
2.用于探索活动3的记录,在相应的格子里记录小球颜色、运动所用的时间及选择
的数据,最后比较数据,填写结论。
【作业设计】
L体育课上50米赛跑,运动最快的是(B)
A.小明用了10秒B.小丁用了8秒C.小红用了9秒
2.运动相同的距离,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运动得快;运动所需的时间长,运
动得(慢)。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6课时
【教材简析】
第5课和第6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5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
较运动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本课探索板块的
设计思路与第5课相同。
聚焦板块,复习回顾"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
快慢",再通过图片,聚焦问题:不同物体在相同运动时间内,该怎样比较它们的
快慢?
探索板块,通过探索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再
通过探索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即运动时间相同,距
离不同)。最后,探索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样是运动时间
相同,距离不同)o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
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同一起点、
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
距离。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
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拓展板块,通过玩"追及跑”游戏,应用本课的研究结果。"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
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
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学情分析】
人们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速度的概念和
计算方法,但基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面对限定相同距离或者
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具体情境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判断谁快谁慢。本单元第5课
和第6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5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较运动
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在第5课中还学习
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对于本课重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帮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知道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
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用秒表计时、软尺测量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利用常见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复习回顾:根据上节课测量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我们有什么发
现?
2.出示猎豹追击羚羊的图片,提出问题: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该怎
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预设: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
3.揭示课题: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板书)
二、探索:判断运动的快慢(预设28分钟)
1.探索活动1:
(1)出示"一小时内6种交通工具通过的距离”的图表。
(2)学生根据图表,将6种交通工具按照快慢排列名次。
(3)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提醒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6种交通工具的编号和
一小时通过的距离的数值)。
(4)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按照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快
的方法进行比较。)
(5)小结:6种交通工具都都运动1小时(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运动的快;
运动距离短,运动的慢。
2.探索活动2:
(1)两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沿直线同时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同时停止。
保证运动的时间相同。
(2)为减少移动距离,采用脚跟接脚尖的方法来行走。
(3)用软尺分别量出运动的距离,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小组合作探究,比较运动快慢的结果。
(5)小结: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运动距离长,运动的快;运动距离
短,运动的慢。
3.探索活动3:
(1)出示两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的图片。
(2)提问:两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能比较运动的快慢吗?怎样比较
他们的运动快慢?
(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预设1:能;保证两位同学运动的时间都是10秒。
预设2:不能;因为时间会不一样。)
(4)全班不断补充完善:借助秒表,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重复测量两位同学相同
时间内,沿着软尺直线行走的距离,记录下数据,再进行比较。
(5)学生分组实验。
(6)学生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三、研讨:总结归纳(预设2分钟)
1.提问:通过今天学习,你能回答怎样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
2.引导学生归纳: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
短的运动慢。
四、拓展(预设5分钟)
1."追及跑”游戏,说一说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游戏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
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匕瞰,判断运动快慢?
2.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比较行走、骑自行车、乘
汽车、乘火车、乘飞机,哪种方式运动的快,再提升难度,比较蜗牛的爬行的快慢。
【板书设计】
距离短运动慢
距离长运动快
5.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相同时间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用于探索活动1的记录,按从快到慢的W页序将六种交通工具的编号和一小时通过
的距离的数值填进表格。
2.用于探索活动2、3的记录,在相应的格子里填入比快慢的两位同学的姓名、运动
所用的时间和运动的距离,在最后一行填写比较后的结论。
【作业设计】
1.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得快,这是因为跑前面的运
动员(B)o
A.跑的距离短B.跑的距离长C.跑的时间短
2.运动相同的时间,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得快;运动的距离(短),运
动的(慢)。
7.我们的“过山车"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7课时
【教材简析】
"过山车"又称为云霄飞车,是游乐园中一种富有刺激性的游乐工具,本课内容为:
我们的“过山车"。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质运动有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在斜面上运动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先观察真正"过山车"
的运动,聚焦分析"过山车”的运动方式,再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提出设计制作自己
的“过山车"。设计制作“过山车”过程和让自己的“过山车"初步完成测试,并
对自己的“过山车"进行评价和优化改进,为下一节的真正测试作准备,这是本课
教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是典型的工程设计的课程,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
工程设计要求,可以按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初步设计,但在实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
工程成本核算,让孩子们树立起工程设计的初步概念。
聚焦板块通过设计制作"过山车",初步体验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乐趣,同时
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的运用,设计符合要求的“过山车"模
型,同时考虑"过山车"的制作成本,体验工程设计的乐趣。
探索板块,本活动主要分两个块内容,探索活动一:让学生观察"过山车"后,根
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组装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通过活动为设计自己小组的“过山车"
作铺垫,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碰到困难,教师要及时介入进行指导,本活动主要让学
生通过活动直观感受“过山车"制作的方法和熟悉材料的特性。
探索活动二:小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过山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过山车"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同时要求自己的“过山车"有一定的坡度,即教材中要
做到的设计要求。
小实践活动,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探索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要目的是规范的
图纸设计和制作,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小实践通过设
计、制作、评价三部分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制作时起到参考作用。需要指出的
是三年级学生在实物拼搭前难以在大脑中形成完善的设计模型,要求学生完全根据
设计图进行拼搭有一定难度。所以,拼搭前需要强调:尽量根据先前的设计进行拼
搭,如果设计和拼搭有一定的出入,可以适当调整设计。同时建议学生从低到高拼
搭,即从位于"过山车"最低处的终点开始,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
车”的起点,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
又能省时高效。
拓展板块,本节课设计和制作的“过山车"主要为下一课测试作准备,但为了下一
节能顺利进行测试,教材要求根据设计和制作要求进行简单评价:小球能滚完全部
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并对自己的“过山车"进行综合评价优
化修正。
【学情分析】
对于“过山车"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项目,很多孩子都曾经坐过“过山车",也熟悉
"过山车”的整体结构。刺激、有一定的坡度、有弯道等特点,因此,简单的画图
设计"过山车"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难,在设计时需要按教材的设计要求,这是学
生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本课设计中,要求学生设计的“过山车"做到:轨道总长应
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并有坡度变化、小球滚动中不能脱轨和稳固
等特点,但在实际制作中由于三年级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可能会出现设计与制作
出现偏差情况,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加以注意,要及时调整设计与制作间偏差,相
信通过孩子们的努力会顺利通过初试并优化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
的任务。
2.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
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合理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一座过山车。
难点:制作过程中轨道铺设及曲线轨道的调整。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或铁架台和2米长的保温塑料管、防撞条)、小球、
设计图纸(带小方格)、直尺、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ppt播放实际运行的“过山车"的图片]
1.播放"过山车"的实物图片。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过山车"有什么特点吗?(预设:"过山车"为什么会运行?
"过山车"运行的动力呢?)
2.师生分析原因
"过山车"由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等组成,还有一个底座。(预设:让学生
知道我们自己设计的“过山车"也要有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同时底座要稳
固)
3.揭示课题:我们的"过山车"(板书)
二、探索:过山车的探索活动及图纸设计(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设计图纸一张、学生活动手册、简单的积木]
1.探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拼接。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小组内学生建造一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教师要巡视指导,
让学生熟悉材料,熟练掌握拼接技巧。
提问:"过山车”的轨道主要由哪几种?我们在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2.小组设计自己的“过山车"。
(1)观察教材中小实践中的设计图,仔细观察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设计的:
提问:如果让我们自己去设计一辆“过山车",你们准备怎么来设计?(预设:提
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注意:为小组内准备设计什么样的"过山车",自己小组
内的“过山车"有什么特点作铺垫?)
(2)小组内进行设计前的讨论并推荐一名工程设计师。
根据小组内的意见,由工程设计师来设计小组内的“过山车",要考虑"过山车"
的实用性和制作材料的成本。提问:设计时要注意选择什么材料后进行?(预设:
根据材料进行设计)
3.出示活动手册,明确设计要求,画设计图。
三、小实践:设计和制作自己的“过山车"(预设22分钟)
[材料准备:设计图一张、每小组所选择的材料、铁架台、软尺或细线等]
L学生反馈交流:对自己小组设计的“过山车"图纸进行了说明?
由工程设计师介绍设计情况,其他成员补充说明。
这一环节要求:小组间可以相互进行提问或设计情况解释,并针对其他组提出修正
建议。
2才是问:制作"过山车”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有什么制作顺序呢?
(预设:让学生知道"过山车"的制作从低到高拼搭,即从位于"过山车"最低处
的终点开始,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起点,这样的搭建操作会
更规范、更科学。)
3.学生搭建制作自己的“过山车",小组内设计师指导制作,其他成员协同具体制
作,对制作中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告知设计师调整设计?
4初步评价:制作完成"过山车"后,小组内先进行初步测试,检验"过山车"整
体的稳固性,并尝试用小球进行检测。
(预设:要按照教材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要求进行,测量长度、检查轨道情况、
坡度等。)
四、拓展:展示评价"过山车”及调整修正(预设6分钟)
[材料准备:制作完成"过山车"、秒表、小球、细线、软尺]
1.由几个小组上来进行展示,先测量“过山车"的长度,并进行测试比赛。
2.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3.对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正建议。
4.小结:通过初步测试结果和其他同学的建议,小组内设计工程师进行优化调整,
为下一课准备真正测试做准备。
(预设:评比活动中要考虑各个小组制作"过山车"的实用性和成本核算。)
【板书设计】
7.我们的“过山车"
实验设计的要求
1.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设计图纸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制作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设计图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画,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活动手册中的表格,需要学生通过初步评价之后,再根据评价情况后填写。
【作业设计】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C)。
A.先制作后设计B.边制作边设计C.先设计后制作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可以用(A)来测量。
A.软尺B.三角板C.直尺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时,要让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轨道有(C)。
A.直线B.曲线C.坡度
8.测试“过山车"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8课时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物体的运动为研究主题,在第1-6课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位置、运动
形式及运动的快慢等,在第7课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了一个“过山车"并且完成了
评价。《测试"过山车"》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第8课。本课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引导学生利用自制的"过山车",从物体的位置、运动的
路线、运动的快慢这三方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同时,本课也要求学生
在实际的操作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作品优化改进。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观察、测量、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为主线开展探索
活动——借助方位盘和软尺描述小球的位置、观察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利用秒
表和软尺等匕碎交小球运动的快慢,在活动和研讨中总结、应用、内化本单元的学习
内容。
【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已将自己小组设计的过山车制作完成。对于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设
计制作的作品,学生们一定是信心满满。上课时,学生往往会I;匕较兴奋,急切地盼
望展示和实践时刻的到来,除了急着想测试自己小组的作品,学生们对其他小组的
作品的结构也会非常感兴趣,他们会去比较各个过山车的不同之处。对学生而言,
本课的学习,是复习回顾也是迎接挑战,是运用知识也是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
利用自制的“过山车”和小球,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
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测量小球的运动快慢
难点:测量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时间:共8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定好各组的测验场地、多媒体课件、黑板大表格。
小组: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细绳、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测试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预设3~5分钟)
[材料准备:各组自制的过山车、小球]
明确任务要求:用一个小球从过山车的起点出发,观察小球能否顺利到达终点,同
时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
〈每组发一个小球〉
提问:你们组的过山车能否让小球顺利到达终点?如果不能?该怎么改进?
谈话:请还存在问题的组再花几分钟时间调整一下,成功的小组再多尝试几次。
二、聚焦
谈话:经过测试和调整,大家的过山车都能顺利的通过小球,那么小球的在过山车
上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让我们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分别从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
和快慢三个方面来描述?
三、探索我们的过山车(预设20分钟)
任务一、描述小球的位置
[材料准备:方位盘、小软尺、细绳、小标签纸、小组记录表]
提问:小球的位置要从那几个方面来描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物流企业车辆挂靠业务及运营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三上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数据中心数据备份与恢复服务合同3篇
- 商业广告与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 2024年度行政协议人力资源配置合同2篇
- 从初创到成熟创新型企业报告设计
- 2024年物联网智能手表研发与销售合同
- 培养未来领袖科技教育在小学的应用与影响
- 医疗视角下的学生早餐营养建议
- 张哲华鑫仔小品《警察和我》台词剧本手稿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药理学实验方案
- 传染病学 日本血吸虫病
- 高中词汇3500乱序版
- GB/T 20319-2017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 2023年初一学生综合素质自我陈述报告3篇(范文)
- FZ/T 93074-2011熔喷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
-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
- 题型二次函数压轴题课件
- 气瓶安全风险分析+评价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