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造孔法制备酚醛树脂基多孔炭及其电容性能研究_第1页
多重造孔法制备酚醛树脂基多孔炭及其电容性能研究_第2页
多重造孔法制备酚醛树脂基多孔炭及其电容性能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重造孔法制备酚醛树脂基多孔炭及其电容性能研究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快速、循环寿命长等独特的性能,近年来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发达的孔隙、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炭材料已成为最重要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尤其是兼具微孔、中孔和大孔的层次孔结构多孔炭,被认为是理想的电极材料之一。研制孔径合理、价格低廉的高性能多孔炭,成为推动超级电容器发展与应用的关键。本文以酚醛树脂作为碳前驱体,以碳酸钠等易溶盐为造孔剂,利用多重造孔机制来制备层次孔多孔炭材料。讨论了多孔炭制备工艺条件对其孔结构的影响,阐释了其成孔机理,研究了多孔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7molL<sup>-1</sup>KOH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并进而探讨了多孔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等理化性能与其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碳前驱体,Na<sub>2</sub>CO<sub>3</sub>作为造孔剂,通过一步制备法成功地制备了孔隙发达的多孔炭,样品最高表面积可达1357m<sup>2</sup>g<sup>-1</sup>,总孔容为0.80cm<sup>3</sup>g<sup>-1</sup>。0.05Ag<sup>-1</sup>电流密度下的质量比电容为206Fg<sup>-1</sup>,20Ag<sup>-1</sup>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为63%,显示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2Ag<sup>-1</sup>下连续充放电5000次后,电容保持率为97.5%,循环稳定性良好。研究了Na<sub>2</sub>CO<sub>3</sub>作为造孔剂的成孔机理:当炭化温度在850℃以下时,Na<sub>2</sub>CO<sub>3</sub>只是作为硬模板形成微孔;当炭化温度继续升高,Na<sub>2</sub>CO<sub>3</sub>开始发挥活化作用。在这种多重造孔的作用下,最终制得多孔炭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的三维层次孔结构。该方法工艺简单,最终炭化收率较氢氧化物活化法有较大提高。(2)使用溶解度更大的有机盐(乙酸钠、乙酸钾、柠檬酸钠)为造孔剂,酚醛树脂为碳前驱体,制备了多孔炭。与碳酸钠为造孔剂相比,有机盐为造孔剂制得的多孔炭材料比表面积更高,孔结构更易于调节。其中,乙酸钠作为造孔剂得多孔炭材料比表面积可达1434m<sup>2</sup>g<sup>-1</sup>,且兼具大量微孔及部分中大孔。在0.05Ag<sup>-1</sup>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可达236Fg<sup>-1</sup>。20Ag<sup>-1</sup>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保持率为75%,倍率性能优异。乙酸钠400-500℃下分解成为Na<sub>2</sub>CO<sub>3</sub>,生成的Na<sub>2</sub>CO<sub>3</sub>在树脂炭化过程中可以发挥多重造孔作用。与直接使用Na<sub>2</sub>CO<sub>3</sub>不同的是,乙酸钠在分解为Na<sub>2</sub>CO<sub>3</sub>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也会发生造孔作用,这使得在乙酸钠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高的比表面积和大孔容。(3)以乙酸钠为造孔剂,六次甲基四胺为氮源,制备了氮掺杂酚醛树脂基多孔炭。所得样品最大比表面积为1591m<sup>2</sup>g<sup>-1</sup>,N含量高达6.2%。由于具有较高氮含量和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在三电极体系下的比电容高达352Fg<sup>-1</sup>,两电极体系下为281Fg<sup>-1</sup>,在10000次循环之后,容量保持率为95.3%,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4)使用乙酸钠和纳米氧化锌协同造孔制备了高中孔率的多孔炭。在两种造孔剂的协同作用下,所制得的多孔炭比表面积最高达1949m<sup>2</sup>g<sup>-1</sup>,总孔容为1.53cm<sup>3</sup>g<sup>-1</sup>,中孔率大大提高,达到51.6%。当电流密度从0.05Ag<sup>-1</sup>增加到100Ag<sup>-1</su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