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军队文职人员(教育学)招聘考试题库大全-教育心理学一、单选题1.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A、桑代克——联结说B、格式塔——场论C、勒温——完形说D、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答案:A解析:桑代克的联结说、华生的习惯说、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联想——反射说、格式塔的完形说、勒温的场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等等。2.以下对应错误的是()A、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B、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C、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D、巴甫洛夫的学习活动答案:D解析:巴甫洛夫的联想——反射说,加里培林的学习活动。3.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教育心理学处于()A、教育心理学的起源阶段B、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C、成熟与完善阶段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处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4.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赫尔巴特B、莫依曼C、詹姆斯D、桑代克答案: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C、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答案:A解析: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6.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巴普洛夫B、奥苏伯尔C、皮亚杰D、桑代克答案:D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A、《教育心理学》B、《科学儿童心理学》C、《实用教育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答案:A8.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A、18世纪中期B、18世纪后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D解析: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9.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为信条A、从游戏中学B、从做中学C、从知识中学D、从活动中学答案:B10.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的任务是()A、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B、阐明学习的过程C、阐明有效学习的环境D、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而非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11.下列哪个对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没有产生作用?()A、赞可夫的改革小学体制的运动B、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改革C、斯金纳倡导程序教学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D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A、研究心理现象B、对心理进行测量C、获取心理数据,区分心理高下D、研究、揭示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等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13.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的是()A、教育教学设计B、改革教育教学内容C、优化教育教学系统D、扩大教育内容答案:D解析:扩大教育内容不是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14.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时间是在()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答案:A15.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A、实验教育学B、教育社会学C、心理测量学D、程序教学答案:C16.教育心理学在40年代()A、行为主义占优势B、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C、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D、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答案:C解析:在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优势。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17.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A、学生的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教师的工作压力D、教师的社会地位答案:D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8.维果茨基强调()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A、教育与教学B、内化C、结构认知D、情感教学答案:A解析:维果茨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答案:A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0.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A、1879年B、1903年C、1907年D、1913年答案:B21.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A、廖世承B、陈鹤琴C、潘菽D、朱智贤答案:C22.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霍普金斯C、桑代克D、卡普杰列夫答案:D解析:卡普杰列夫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1903年出版的,它标志了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23.以下关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C、科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D、科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的这种研究是根据美国的社会情况作出的划分,向我们勾画出了道德发展是一种连续变化过程。科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24.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A、匈牙利B、瑞士C、瑞典D、美国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25.有关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B、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C、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答案:B解析:智力由于性别差异也有所不同,但无高低之分。有人认为男孩比女孩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男生的成绩偏于优秀和差两端,女孩成以中等居多。就平均成绩来看,男女没有明显差异。26.以下几位心理学家哪一个属于认知心理学派()A、皮亚杰B、艾里克森C、弗洛伊德D、华生答案:A解析:识记性知识。27.前运算阶段的儿童()A、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B、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C、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D、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答案:B解析:记忆并需要结合各个不同阶段加以理解、分析。28.以下著名的心理学成果,哪一个不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A、认知地图B、内化学说C、最近发展区D、高级心理机能答案:A解析:认知地图是托尔曼提出来的。29.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的心理学家是()A、威特金B、斯金纳C、卡根D、弗洛伊德答案:C解析:识记性知识。30.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具体运算阶段④形式运算阶段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解析: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1.心理学家()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A、德国的赫尔巴特B、美国的艾里克森C、美国的科尔伯格D、德国的科尔伯格答案:C解析:科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其中,典型的故事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32.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发展因素,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成长B、练习和经验C、社会性经验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答案:A解析:识记性知识。33.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答案:D解析:人格的结构包括: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世界观等;自我调控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34.艾里克森是()学派的心理学家A、美国行为主义B、法国精神分析C、美国精神分析D、德国行为主义答案:C解析:识记性知识。3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映的是人格的()A、统合性B、独特性C、复杂性D、功能性答案:C解析:人格特质的不同方面反映的是不同的特点,一方面冷对千夫指,而另一方面又甘为孺子牛,可见人格的复杂性。功能性如“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稳定性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36.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八个阶段答案:D解析:识记性知识。37.在研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时发现,奠定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习惯的基础是在()A、小学低年级所获得的经验B、小学中年级所获得的经验C、小学高年级所获得的经验D、从出生到五、六岁在家庭中所获得的经验答案:A解析:小学低年级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从而形成一种压力,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38.根据信息发展的加工理论,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A、工作记忆容量增大B、操作空间效率提高C、短时储存空间增大D、工作记忆能力整体提高答案:B解析: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操作空间效率提高。39.艾里克森接受了()的人格结构说,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布鲁纳答案:A解析: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的方面。40.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实现的A、动作B、言语C、劳动D、活动答案:B解析: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言语实现的。41.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B、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C、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D、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答案:C解析: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又称命题运算阶段。4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B、现有的发展水平C、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答案:A解析: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43.皮亚杰的理论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解析: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44.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准备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D、以上三项都正确答案:D解析: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准备,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45.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答案:B解析:习俗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或称因循水平。此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好孩子取向和权威与社会秩序取向两个阶段。46.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辐合型答案:B解析:具有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47.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48.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答案:A解析:艾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信任对怀疑、自主对羞怯、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友爱亲密对孤独、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繁殖对停滞。49.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A、定势B、功能固着C、认知风格D、顿悟答案:B解析:功能固着常常使人们对某一事物或工具只想到其固定基本功能,执着于某一方面。50.()形成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对人格起控制作用A、世界观B、价值观C、动机D、需要答案:B解析:价值观对人格起控制作用,其他三项不起这种作用。51.内倾者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A、材料太难B、能力不足C、运气太差D、教师太差答案:B解析:内倾者往往是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评价外部事件。内倾者的思维是受个人对事务的理解和看法影响的,甚至因为它们而困惑。52.科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这六个阶段的顺序是()①寻求认可取向阶段②惩罚服从取向阶段③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④社会契约取向阶段⑤普遍伦理取向阶段⑥遵守法规取向阶段A、④①②③⑤⑥B、②③①⑥④⑤C、②③⑥⑤④①D、③②①⑥④⑤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把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这六个阶段的顺序是选项B。53.男女两性在()四个方面的差异已基本得到确认①言语发展②空间知觉③想像能力④数学能力⑤行为的攻击性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识记性知识。54.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的阶段是()A、惩罚和服从取向B、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C、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D、好孩子取向答案:B解析:这个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55.心理过程不包括()A、认知B、情绪情感C、意志过程D、行为过程答案:D解析:行为过程不包括在心理过程之中。56.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为中介的心理机能A、符号系统B、语言C、环境D、认知答案:A解析:记忆性知识。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57.心理发展的差异表现不包括()A、智能差异B、人格差异C、性别差异D、气质差异答案:D解析:心理发展的差异表现在:智能差异、人格差异、性别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58.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所不具有的一项特征是()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答案:D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59.艾里克森认为,小学阶段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A、信任对不信任B、勤奋感对自卑感C、亲密感对孤独感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60.下面有关个体心理的性别差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婴儿一出生就存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B、在思维发展方面,男性的思维水平明显比女性的要高C、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的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D、女性的理解记忆和长时记忆优于男性答案:C解析:婴儿出生时只有生物学意义的性别差异,没有心理行为的性别差异。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女性心理发展占优势;青年发育期开始,男女心理发展总体上趋于平衡,但心理发展的性别特征和性别差异是明显的。男女的思维发展总体上是平衡的,言语发展的差异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61.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场依存性占优势B、场独立性占优势C、情感型D、内倾型答案:A解析:场依存性占优势的人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62.()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A、赞可夫B、列昂捷夫C、鲁利亚D、维果茨基答案:D解析:识记性知识。6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反映了人格的()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复杂性答案:B解析: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了人格的独特性。64.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B、多鼓励学生自学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答案:D解析: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剐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65.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B、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C、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教学D、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答案:D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66.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并不是不成熟的表现,在皮亚杰看来是认知不成熟的表现A、自言自语B、自私自利C、自我中心D、利己行为答案:A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并不是不成熟的表现,并认为这种自言自语在其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儿童与自己的交流,并借以指导自己的行为。67.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对此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黏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答案:C解析:黏液质的人,踏实、顽强、认真,但容易优柔寡断。对黏液质的人,改变“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提醒他有错就改。68.维果茨基认为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主要的表现不包括()A、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B、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C、心理活动的个性化D、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答案:D解析: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而不是不变化。69.“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的A、乌申斯基B、赞可夫C、维果茨基D、科尔伯格答案:C解析:识记性知识。70.艾里克森认为儿童在三至六、七岁之间处于人生发展的()阶段A、主动感对内疚感B、勤奋感对自卑感C、信任对怀疑D、自主对羞怯答案:A解析:艾里克森把发展看做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信任对怀疑(0~1.5岁)、自主对羞怯(1.5~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繁殖对停滞(30~60岁)、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71.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方面有()A、桑代克的联结说B、华生的习惯说C、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D、勒温的场论答案:D解析:识记性知识。72.开始阶段所学的信息要比其他信息更易记住,这称之为()A、近因效应B、位置效应C、阶段效应D、首位效应答案:D解析:开始阶段所学的信息要比其他信息更易记住,这称之为首位效应。73.态度的学习不包括()A、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B、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C、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如爱国、助人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态度的学习包括以上三个方面,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74.要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A、编码B、检索C、复述D、提取答案:C解析: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持续二三十秒钟,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储存七个左右的信息组块,新信息的进入就会挤走原有的信息,因此,要想使某种信息得到保持就需要采用复述策略。75.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A、强化B、联结C、反馈D、迁移答案:D解析:识记性知识。76.强调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与“催化剂”,而不是权威的学习理论是()A、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格式塔的顿悟论D、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答案:B解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与“催化剂”,而不是权威的学习理论。77.规则的学习指的是()A、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B、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C、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D、对刺激进行分类,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规则的学习答案:A解析: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78.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D、维果茨基答案:C解析:社会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79.由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80.斯金纳发现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A、机体反应的倾向B、反应发生的概率C、刺激发生的频率D、反应发生的强度答案:B解析: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反应与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控制作用,并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81.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A、建构法B、发现法C、顿悟法D、接受法答案:B解析: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82.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A、知、情、意B、认知、情感、动作C、知、情、个性D、知、情、人格答案:B解析:布卢姆对学习进行分类是为了用于课程设计,因而是以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83.格式塔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A、S—RB、S—o—RC、S—o—o—RD、S—S’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84.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C、观察——模仿——练习——巩固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85.下列有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①信号学习和连锁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和多重辨别学习③语言的联合和解决问题④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答案:A解析:加涅对学习的分类:信号学习和连锁学习、语言的联合和解决问题、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和多重辨别学习。86.“认知地图”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A、皮亚杰B、考夫卡C、班杜拉D、托尔曼答案:D解析:托尔曼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机械的形成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形成“认知地图”。所谓认知地图是动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对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路线、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信息。这是个较模糊的概念。87.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A、“回避条件作用”B、“逃避条件作用”C、“解除处罚”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逃避了”,从题意来看也应选B项。88.社会建构主义所认为的“自上而下的知识”不是指()A、学习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形成大量的个体经验B、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C、儿童在与成人或比他成熟的社会成员的交往活动中,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自己还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理解体现在成人身上的知识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以上三项都是“自上而下”的知识。89.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A、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他两情境的变化程度答案:A解析: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90.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这是()A、条件反射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顿悟答案:B解析: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题中并无中性刺激,不符合条件反射,只是逃避条件作用的结果91.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局限性不包括()A、把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等同起来B、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C、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D、缩小了联结派的眼界答案:D解析:应该是扩大了联结派的眼界,是其优点,不是缺点。92.下列不属于布鲁纳提出的四条教学原则的是()A、结构原则B、序列原则C、强化原则D、学习原则答案:D解析:布鲁纳提出了四条教学的原则是: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和爿原则。93.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B、鹦鹉学舌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答案:B解析: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其次,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第三,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第四,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而且动物也存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只有B项。94.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强度最强答案:C解析:适中的动机强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大。95.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A、学习方法B、能力C、努力D、运气答案:C解析:避免失败的学生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而要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96.其目标是得到某种地位的学习动机是()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内部动机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奥苏伯尔对学习动机分类的概念。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赞许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97.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理论是()A、自我价值理论B、期望一价值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答案:B解析:期望一价值理论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98.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A、自我价值感B、需要的满足C、自己的兴趣D、适当的归因答案:A解析:自我价值论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为了体现自己能干,喜欢找高难度的挑战。99.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A、正比关系B、u型曲线关系C、倒U型曲线关系D、反比关系答案:C解析: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呈倒u型曲线关系,并非是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100.如果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则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C、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D、不利于团结同学答案:B解析: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容易造成学生的内在焦虑,不免形成压力过大的情况。101.韦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102.一种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称之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实现内驱力答案:A解析:认知内驱力是由于掌握知识的需要,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103.以下几种学习动机理论不属于认知理论的是()A、自由学习理论B、自我效能感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价值理论答案:A解析: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有: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10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A、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B、王丽每天独自看几小时书C、老师表扬爱学习的学生D、老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表示满意答案:B解析: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不需要外界的哥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B属于内在动机的情境。105.以下对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B、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C、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答案:A解析: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指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反馈作用。106.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最好是令其()A、产生成就感B、观察榜样C、相信自己D、认识自己答案:C解析: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107.一位普通市民花几百元购票看话剧,记者问他:“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他说:“值得。”从行为的动机理论看,其行为宜用()理论解释A、高层次需要说B、观念冲突论C、驱力说D、强化说答案:A解析: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108.一般来说,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的学习对动机的要求()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差异不同而不同答案:B解析:理解性知识。109.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自由学习理论答案:D解析: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自由学习理论。110.下面有关动机的错误论述是()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答案:B解析:动机不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111.自我价值理论代表人物是()A、韦纳B、卡芬顿C、班杜拉D、戴维·麦克利兰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112.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A、能力高低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任务难易答案:C解析:韦纳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113.根据归因理论,如果个人将成功归因于(),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A、外部因素B、人为因素C、自然因素D、内部因素答案:D解析: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114.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答案:B解析: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关系密切。高成就动机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115.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桑代克B、维果茨基C、班杜拉D、阿尔金森答案:C解析:班杜拉由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出发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116.一种学习对另一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A、强化B、联结C、反馈D、迁移答案:D解析:识记性知识。117.以下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A、关于袋鼠的定义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C、名人的自传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答案:D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原因,主要指是什么、怎么样,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118.知识的整合的含义是()A、整合旧知识B、既要整合新知识又要整合旧知识C、整合新知识D、将知识深化答案:B解析:知识的整合的含义是既要整合新知识又要整合旧知识。119.引发了认知冲突,还不足以使概念发生改变,这取决于()A、学习者的学习方式B、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C、学习者解决认知冲突的具体方式和途径D、材料的难度和水平答案:C解析:引发了认知冲突还不足以使概念发生改变,这取决于学习者解决认知冲突的具体方式和途径。120.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D、以上都对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121.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的是()A、加涅B、麦克利兰C、布卢姆D、维纳答案:A解析:识记性知识。122.“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又指()A、概念“丰富”B、概念“修订”C、概念“分析”D、概念“重整”答案:B解析:“修订”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原有理解、解释作出的调整、改造,而不是针对细枝末节的变化,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123.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A、对立性B、改造性C、累积性D、矛盾性答案:C解析:同上。124.自我效能感对概念转变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对自己原有概念的自信可能会妨碍概念转变的发生B、有利于概念转变C、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原有的观点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以上三项都正确。125.()把知识分为:具体的知识、方式方法的知识和普遍原理的知识A、加涅B、阿尔金森C、布卢姆D、布鲁纳答案:C解析:布卢姆的分类:具体的知识、方式方法的知识和普遍原理的知识。126.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表明,在确定知识类型时要考虑()A、学习所处的阶段B、学科特点C、测量的条件D、学习的内容答案:C解析: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表明,在确定知识类型时要考虑测量的条件。127.根据布卢姆的分类,下面属于“普遍原理知识”的是()A、日期B、中学生守则C、牛顿第一定律D、家庭地址答案:C解析:普遍原理知识,是把各种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体系和模式的知识。符合题意的只有C。128.先前学习中习得的原理和态度影响后面的学习。这是一种()A、逆向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普遍迁移答案:D解析:先前学习中习得的原理和态度影响后面的学习。这是一种普遍迁移。129.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不包括()A、更一般的信念和观念B、实例C、具体水平上的概念D、抽象逻辑答案:D解析:记忆性知识,前三项都是包括在其中的。130.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A、并列结合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派生归属学习答案:C解析:上位学习指的是在了解个别事物的概念后再来学习类事物的概念。131.掌握知识的三个阶段是()A、应用一练习一巩固B、学习一分析一应用C、领会一巩固一应用D、习得一巩固一运用答案:C解析:掌握知识的领会、巩固、应用三阶段。132.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答案:C解析: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其他是主观条件。133.以下现象,不属于学习的迁移的是()A、由于经常打篮球,小陈的跳高能力很不错B、学会骑自行车后,学骑摩托车的速度特别快C、由于画画得很好,小张在美术社表现很出色D、由于从小喜欢剪草,小王长大成了一名出色的理发师答案:C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C中这两种活动都属于学习,并且前者有对后者的影响。134.“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在见面时我能认得出来”,这种能力属于()A、回忆B、再认C、想像D、联想答案:B解析: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一次出现时,还能再认识的过程。135.同化和顺应的关系是()A、对立统一B、相互独立C、二者没有区别D、截然对立答案:A解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136.以下有关迁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迁移就是因为一种学习而使另一种学习更顺利B、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发生时,才能产生迁移C、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称为逆向迁移D、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的任务操作,这属于近迁移答案:B解析: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景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如不同学科间的迁移)。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137.卓别林每天从事拧螺丝的工作,时间久了后,他学习别的操作都很不麻利,这种现象是因()的作用导致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答案:D解析: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138.要培养心智技能首先要做的是()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反思答案:B解析: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原型定向。139.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提倡心理模拟法的是()A、兰达B、赫钦斯C、加里培林D、库恩答案:A解析:识记性知识。140.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不包括()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执行的内潜性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答案:D解析:以上三项都是正确的。141.以下不是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的是()A、动作结构的简缩性B、动作对象的观念性C、动作执行的内潜性D、动作内容的丰富性答案:D解析: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不用像动作技能那样一一出现,内部言语是可以合并、省略及简化的)。142.对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准确的示范与讲解B、尽可能多的练习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答案:B解析: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14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的阶段不包括()A、动作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D、外部言语动作阶段答案:D解析:不包括外部言语动作阶段。144.下列不属于冯忠良经过长期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而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的是()A、原型定向阶段B、活动定向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原型内化阶段答案:B145.闭合性操作技能()A、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对外界环境中的反馈信息的依赖程度比较低B、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据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即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来调整、控制并作出适当动作C、这类技能主要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D、这类技能主要靠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答案:A解析:B是开放性操作技能,C是细微型操作技能,D是粗放型操作技能。146.()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员可以在头脑内部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而且能够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行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控制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实验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概念。本题是原型内化的概念;原型操作指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147.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A、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B、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答案:B解析:按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148.下列不是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的是()A、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B、关键特征C、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D、旧知识的积累数量答案:D解析: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的是: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关键特征、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149.提出元认知的是()A、苛勒B、弗拉维尔C、威特金D、哈维斯特答案:B解析:识记性知识。150.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A、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C、边做功课边看电视D、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答案:B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学好而采取的措施。A和C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是元认知策略,D是资源管理策略。151.集中注意属于()A、监控策略B、计划策略C、调节策略D、认知策略答案:A解析:记忆性知识。152.看到美丽的风景会让人想起开心的事情,这是()A、心向、态度和兴趣的影响B、情境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的影响C、实施一在实践D、自动化答案:B解析:俗话说“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就是说相似的情境有助于回忆;同样。情绪状态的相似也大大影响了记忆。153.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表达不正确的是()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C、两者相互发生影响D、两者基本上不发生相互作用答案:C解析:课堂管理和教学二者是相互影响的。154.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A、作关系图B、列提纲C、运用理论模式D、画地图答案:B解析:组织策略主要指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等。155.司机开车的时候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看观后镜,这是注意的()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配即是将注意分于不同的事件。156.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顶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答案:C解析:精细加工策略包括限定词法(即联想法,如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因此选C。157.看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A、调节策略B、注意策略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答案:D解析: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158.一般说来,注意的()是一种技能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答案:C解析:理解性知识。159.当朋友给我念一列数字时,我只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做()A、首位效应B、近位效应C、登门槛效应D、门面效应答案:B解析:人们倾向于记住开始的事,是因为倾注了更多的注意,这造成了首位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最后的项目几乎不存在什么干扰,造成了近位效应。160.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瑟斯顿B、吉尔福特C、加德纳D、卡特尔答案: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61.以下对加德纳智力理论评价不正确的是()A、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B、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C、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D、它对我们认识智力结构的复杂性,把握各智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对智力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都具有积极意义答案:D解析:是对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的评价。162.下列不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的是()A、问题解决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B、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C、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D、问题解决是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问题解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答案:D解析: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包含四个要点:问题解决是以目标定向的;是在头脑内或认知系统内进行的;包括一系列心理运算;是个人化的。163.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属于()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言语智力D、操作智力答案:B解析: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164.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以下哪种智力?()A、语言B、匹配C、人际关系D、音乐答案:B解析: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的、逻辑一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一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165.如果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固定的程序,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属于()A、爬山法B、类比法C、启发式D、算法式答案:D解析:一个算法式就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步的程序。166.常常用纸拿来写字,却没想过用它当扇子扇,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答案:C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167.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答案:D解析:识记性知识。168.充分表明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的是()A、陆钦斯的“量杯实验”B、邓克尔的“蜡烛问题”实验C、桑代克的“猫逃出迷笼”实验D、科勒的“大猩猩获取栅栏外食物”的实验答案:A解析:陆钦斯的“量杯实验”充分表明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169.常用的启发式方法不包括()A、手段目的分析法B、逆向反推法C、爬山法D、对比思维答案:D解析:常用的启发式方法有:手段目的分析法;类比思维;爬山法;逆向反推法.170.()实际上是产生了顿悟,使人们打破了原来不恰当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酝酿效应D、思维启发答案:C解析:理解性知识。171.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依据和内在力量时,就成为()A、道德判断B、道德需要C、道德动机D、道德信念答案:D解析:道德信念不是单纯的一种道德认识,它是坚定的道德观点、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合金”。它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地改变。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引起、推动和维持人的道德行动,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172.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在校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中,存在较普遍、分布较广的是()A、过错行为B、品德不良行为C、品德问题行为D、犯罪行为答案:A解析:过错行为分布较广。173.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维果茨基D、弗洛伊德答案:B解析: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把道德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他律期、自律期。174.品德的结构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A、动机部分和行为部分B、认知部分和结果部分C、认知部分和行为部分D、动机部分和结果部分答案:A解析:品德的结构包含动机部分和行为部分。175.品德是一种()A、社会现象B、意识形态C、道德准则D、个体心理特征答案:D解析: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176.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A、13~15岁B、10~13岁C、15~18岁D、18~22岁答案:D解析:常识性知识。177.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A、1岁B、2岁C、3岁D、5岁答案:D解析:皮亚杰认为,5岁以前是“无律期”,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还谈不上道德发展。178.通过对认同及其特点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认同不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B、认同是规范内化的一种较低的接受水平C、认同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D、认同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答案:C解析: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认同社会规范的过程。认同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及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阶段;认同不是规范内化的一种较低的接受水平;内化是社会规范接受和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179.品德形成的标志是()A、道德信念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C、价值内化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答案:D180.以下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的是()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B、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过复杂D、学生自身意志薄弱答案:D解析: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方面的原因;学校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D是主观原因。181.社会规范学习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A、遵从一抗拒一妥协B、遵从一认同一内化C、抗拒一认同一遵从D、认同一遵从一内化答案:B解析: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包括:社会规范的遵从;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的内化。简答题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答案:【答案要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问世,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他以“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前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末)。在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学和心理学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此时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教学改革实验。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3)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4)完善时期(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大发展。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分歧越来越小。一方面,认知派理论和行为派理论都在吸取对方合理的东西,两派都希望填补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另一方面,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互补。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答案:【答案要点】(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年代到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的影响。在前苏联,维果茨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3)成熟与完善阶段:60年代到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至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大的分支,研究成果无数.对实践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任务。答案:【答案要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叉的产物,它既是一门心理学科,又是一门教育学科。它的产生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为此,本学科应以这种发展需要为根本任务,具体包括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1)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科学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本学科研究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揭示有关学生学习的一般性问题,同时要研究各种类型学习的特点。研究学习的规律,不仅要揭示一般规律,同时要研究各种特殊规律。(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应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所谓设计教育,即确定教育的目标系统、教材系统、教与学的活动系统以及教育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系统。当然解决教育系统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乃是所有教育学科的共同任务。教育心理学不可能去替代其他教育学科,包办所有教育系统的设计任务。本学科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依据有关学生学习的规律性知识去组建及优化教育系统所必需的心理学原则。依据以上观点,把教育心理学的任务说成仅仅是心理学知识或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是不恰当的、片面的。这种说法抛弃了本学科的主要任务,使本学科失去了独立性。这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4.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案:【答案要点】(1)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以本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独立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①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在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问题上,大体存在着两种不同见解。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于教育实际的心理学,其对象是教育实际中的心理现象。②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许多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实际内容是教师所需知识的各种心理学知识的汇编。奥苏伯尔对美国流行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的内容颇为不满,认为是不成体系的大杂烩。教育心理学至今体系庞杂零乱,主要原因在于其对象问题至今没有解决,研究对象不明确。③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由于教育心理学对象不明确,体系零乱,致使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清,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上,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或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附属部分。其次,在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上,许多学者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心理或本性的过程,因此教育心理学必然包括人类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第三,在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教育法等教育学科关系上。19世纪初,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倡导者裴斯塔洛齐与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必须依据心理学,因而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的基础。与传统意见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教育心理学要依据教育学。这种观点在前苏联1936年批判儿童学之后,曾相当流行。这样,这两门学科间的关系就颠倒过来了。④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研究对象不明确,内容庞杂,体系零乱,必然影响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人们把教育心理学当做是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时,必然会忽视本学科的特殊性,生搬一些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取得相当的成就。然而,一些科学方面的根本问题不客忽视。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求得教育心理学突破性的进展。(2)教育心理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①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被人们所接受。③对实践起着越来越明显的指导作用。(3)研究趋势:①在理论思想方面,教育心理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被人们逐渐克服;②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使教育心理学有了一定的基础I③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教育心理学走向成熟;④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为研究者开阔了思路;⑤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关注的层面加大;⑥分析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⑦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既注重质的研究也注重量的研究。总之,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等。5.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确立的理由?答案:【答案要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确定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的特殊性,否则就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体现本学科的特殊性。依据各学科科学的发展史,各种科学领域中各门独立学科的分出在于其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教育心理学是从教育科学与心理学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二级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定义理应反映本学科的特殊性,否则就难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明确临近学科的区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从教育科学与心理学中分离出的学科,其临近学科有母系学科,即普通教育学与普通心理学。还有从共同的母系学科中派生出来的姊妹学科,如教育史、教学设计等。(3)体现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不宜沿用早期的泛而不切的教育心理学对象定义,否则本学科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总之,严格确定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本学科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摆脱危机、走出低谷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6.简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答案:【答案要点】艾里克森把发展看做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像吃饭、穿衣、大小便)的责任感。针对这些特点,成人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关怀和保护,以帮助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果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体会到过多的怀疑和羞怯的个体,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像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年人禁止,可能会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显然,成年人鼓励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创造性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各种选择,从而使个体成功地获得角色同一性。(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他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7)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做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关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而害怕死亡。艾里克森把发展看做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的理论为发展危机论。这种理论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由于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有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网络云服务合同的技术支持细节
- 学生心理韧性与健康教育培养
- 2025年度紧急避难设施平移合同范本3篇
- 小学阶段心理行为问题游戏化解决方案
-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语法(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工程领域资质居间转让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版水滴型广告牌制作协议3篇
- 狂做19-铁盐与亚铁盐高一化学小题狂做(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 整形美容行业顾问工作总结
- 小学数学教育的国际合作项目案例分析
-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8 开花和结果
-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业务学习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材解读 PPT
- CSCEC8XN-SP-安全总监项目实操手册
-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00题直接打印
-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班会全文PPT
- 成都市产业园区物业服务等级划分二级标准整理版
- 最新监督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ASCO7000系列GROUP5控制盘使用手册
- 污水处理厂关键部位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