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西马的理论背景与发展概观二、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三、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四、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在20世纪的文艺理论家中,有一批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人,他们一般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他们中有:卢卡契、萨特、葛兰西、马尔库塞、阿多诺、伊格尔顿等一大批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不是一个十分严密的文学理论流派,其代表人物也以各自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为他们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的延伸。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虽各人的理解不同,观点也不一致,但他们都明确打出“重新研究”、“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此点却是一致的。当然,他们在实际研究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十分丰富复杂,其中既包含有新意和深刻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一些理论错误,需要认真分析和鉴别。
一、西马的理论背景与发展概观
1.社会历史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西方许多国家革命的失败战后西方社会发生的新变化对斯大林主义的不满2.理论背景与发展概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以卢卡契1923年出版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为标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除卢卡契外,还有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一出现,就遭到共产国际的抵制,被指责为“理论上的修正主义”。但西马思潮还是继续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法国的萨特等。西马理论家往往把马克思主义与某些当代哲学或社会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诸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新学说,并把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也作为创立新理论的一部分,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都努力按照各自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来研究文学理论问题:主张把文学作品放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理解,反对把文学作品与社会和历史割裂开来;注重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审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的社会功能高度重视等。
二、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卢卡契(1885—1971),匈牙利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出生于布达佩斯,1903年就读于布达佩斯大学,1909年获博士学位后前往柏林大学深造。1918年加入匈牙利共产党,曾因参加匈牙利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起义而于1919年被奥地利反动政府逮捕。卢卡契曾两次流亡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回到布达佩斯,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被迫流亡罗马尼亚,次年才被允许回国。卢卡契一生十分曲折,在世时对他的评价毁誉不一,在他死后却声名鹊起。
卢卡契著述丰富,主要有:《心灵与形式》(1911)、《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现实主义论文集》(1948)、《德国新文学史纲》(1953)、《审美特性》(1963)、等。卢卡契广泛涉猎哲学、美学、历史、文艺理论、文学史、政治理论等各个领域,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卢卡契的文艺理论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独树一帜。美国著名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将他与克罗齐、瓦莱里、英伽登并称为20世纪西方四大批评家,可见他的理论影响巨大。1.艺术本质——审美反映论卢卡契在研究文学艺术问题时,首先强调社会存在第一性,人的心理第二性,人的心理随社会历史变化而发展变化,他还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这些基本原则使卢卡契对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持一种鲜明的现实主义立场。卢卡契认为,文学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作为人们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的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一种能动(非机械)的反映。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反映是反映现实与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文学艺术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这种超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审美反映渗透着艺术家主观成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思想情感等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要伴随着整个审美反映过程,这样,艺术家对现实的反映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反映,这种反映也就超越了客观现实。第二,审美反映包含了主观辩证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超越客观现实。艺术家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有选择的反映,“某些作为基本的要素得到了强调,而其余的则完全或者至少部分地被忽视、被排斥到背景中去”。这是艺术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第三,审美反映是一种拟人化的反映。艺术与科学、日常生活活动的区别就在于这一点。科学反映不具有拟人化的特征,而审美反映则具有拟人化的特征。这种拟人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审美反映是以人为中心的;艺术作品是以人的世界为对象,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表现方式。艺术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类自我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2.艺术发生——劳动与巫术统一论艺术发生学是卢卡契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艺术起源的探讨中,卢卡契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他从劳动与巫术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了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首先,卢卡契指出人类劳动与文学艺术的产生密切相关。第一,因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条件是在劳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卢卡契完全赞同马克思提出的五官的发展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观点,认为艺术的形成史只能在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发展史、在“五官世界史”的范围内加以研究。第二,艺术创造的抽象形式是与劳动密切相联的。例如,节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素是与劳动分不开的。第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有了闲暇,从而也就有了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可能。同时由劳动的成功而获得的愉悦使人类的自我意识得到提高,这对艺术的历史生成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其次,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用。第一,在巫术活动中包含着尚未分化的、以后会成为独立的艺术态度的萌芽。卢卡契指出模仿的巫术与对现实的艺术反映之间具有共同的原理,审美活动的产生、发展长期不可分割地隐藏在巫术之中。第二,艺术从巫术中分化出来,是经过缓慢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才实现的。在卢卡契看来,原始人类借助巫术操演征服自然,而巫术操演在客观上把操演者激发得如醉如狂,它能激发思想感情;巫术活动还对现实生活进行模仿,从而具有现实生活的现象形式,这正是产生文学艺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巫术模仿活动成为文学艺术历史生成的重要中介。
评价: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坚持用唯物论的反映论探索文艺的本质,把文艺看成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他对艺术起源的看法别具一格,深化了劳动起源论和巫术起源论。当然,他以现实主义为批评标准衡量一切文艺作品,也充分暴露了其理论的狭隘性。三、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葛兰西(1891—1937),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1911年入都灵大学学习。1926年被意大利法西斯逮捕,入狱达11年之久。葛兰西在极其艰苦的铁窗生涯中,克服各种困难,写下了《狱中札记》(1947)、《狱中书简》(1947)两部著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也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1.倡导“民族——人民的文学”(1)重视文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葛兰西十分重视文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是为他对文学本质的基本看法所决定的。他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作者应该生活于观实世界,体验它的各种彼此矛盾的要求,而不可表达仅仅从书本上讨得的情感”。
而文学的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文学家就必须深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努力用自己的笔来反映社会生活。葛兰西既看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揭示文学反映生活要借助想象这一基本特性,这表明,他对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2)重视文学与政治的联系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葛兰西特别重视文学与政治的联系。他认为,文学总是表达着某种政治倾向,通过情感和伦理观念的表达,使欣赏者感受到作者特定的政治态度。
葛兰西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应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当然,葛兰西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文学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不能因此就把文学与政治等同起来。文学艺术之所以不能等同于政治,那是因为文学艺术还有自己的本质特点,即它们具有审美品质。
(3)“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提出“民族——人民的文学”的观点是葛兰西结合意大利的社会历史和现实而提出的。他认为,在意大利存在着大众偏爱外国作家而毫不重视本国作家的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原因是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隶属于“农村资产阶级”,他们的经济地位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削之上,因此与人民大众毫无联系,其作品也缺乏人民性而为人民所不屑一顾。
因此,葛兰西提出“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思想,要求培养一支人民的知识分子队伍(包括文学作家),并与人民结合在一起,想人民之所想,喜人民之所喜,体验人民大众的情感,与之融为一体,成为人民的代言人。
2.主张历史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1)强调文学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葛兰西重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有机联系,反对片面强调内容的机械观点,也反对只注重形式的形式主义观点。
葛兰西辩证地看待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优秀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应当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每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作品整体的变化。这种看法继承了西方文学理论上的“有机整体”说的优良传统,而又对这一传统加以发展。(2)主张从“审美的”和“历史的”两个层面认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葛兰西认为文学应当既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又能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把这些内容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使之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从而使读者能从中得到审美快感。这样,从历史的和审美的层面上认识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既有力地批评了文学创作中干巴巴的政治说教倾向,又对当时意大利文学中盛行的浮夸华丽、矫揉造作的文风进行了有力的针砭。评价:葛兰西结合意大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文学理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不过限于当时恶劣的写作条件,他对不少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未能充分论述,有些观点也存在着片面性。
四、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特里·伊格尔顿(1943—),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出生于工人家庭,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师从细绎派代表人物利维斯。
主要著作有:《审美意识形态》、《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1976)、《文学原理引论》(1983)、《批评的功能:从“观察家”到“后结构主义”》等。
1.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关于文学的性质问题,伊格尔顿认为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他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艺术之所以是意识形态,主要有两点:首先在于它们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属于复杂的社会知觉的一部分。其次,文学艺术又是以其特殊的方式与维护和再生的社会权力有着某种联系。因此,文学艺术也就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文学,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是观察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理解文学艺术作品首先就应当理解它们与其所处的意识形态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当然,伊格尔顿也认识到文学艺术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文学艺术也不仅仅是被动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文学艺术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尽管文学艺术本身并不能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版水泥砖年度供应协议
- 2024年度农业产品采购预付款合同
- 2024年度租赁融资与债务重组合同
- 2024年度企业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4年度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服务项目3篇
- 2024中国移动海南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石油运输限公司校园招聘16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河北衡水分公司校园招聘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烟草总公司海南省公司海口雪茄研究所招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答案解析
-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音乐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 DB36T+2036-2024地下病害体三维地质雷达探测技术规程
- 《中国税制讲座》课件
- 临床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教案 项目五 任务二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线路设计与安装
- 意识形态知识培训课
- 网络安全行业防火墙解决方案
- 医院消防安全岗前培训
- 2024固态电池需求趋势产业链发展现状及龙头企业布局分析报告
- JGJT46-2024《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