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省勐海县第三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抗维生素D佝偻病、多指、红绿色盲以及白化病是人类的四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B.可在多指患者的家系中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C.红绿色盲女性的一个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所以母亲一定是该病患者D.白化病的患病机理可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2.下列有关遗传的分子学基础,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转录的RNA聚合酶在细胞核内合成并执行功能B.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DNA的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的mRNA序列可能不同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性比例变大,则出生率变大B.“J”型增长曲线中也存在死亡的个体C.人为淘汰某种群生殖后期的个体,可提高种群的出生率D.年龄结构通常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4.取高产奶牛的耳部细胞,经核移植、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最终克隆出子代高产奶牛但是子代高产奶牛与提供耳部细胞的亲本高产奶牛的遗传性状却不完全相同。上述克隆过程可以说明()A.已分化的耳部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B.已分化的细胞丢失了部分遗传信息C.已关闭的基因可以再进入活动状态D.已缺失的基因还可以再重新产生5.如图为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结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组处理改为S型菌与DNA酶混合,则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B.若B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型菌,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若C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组处理,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D.若D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则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6.关于基因、DNA与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n个基因控制n个性状B.细胞内全部核基因的长度等于核DNA长度,也等于染色质长度C.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核DNA可多次复制,核基因可多次转录D.不同基因在转录时的模板链可能不同,但同一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相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图示过程无变异发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图谱中一定为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__,Ⅰ1的致病基因的传递过程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遗传特点。(2)如果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第Ⅲ代中__________的一个致病基因一定来源于Ⅰ1,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三代全部个体中的_______与正常人婚配,最容易验证基因A、a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其后代表现型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研究人员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并开展对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池塘水净化的实验,研究中设置了四组实验:组合型生态浮床植物对照组(仅等量美人蕉)、基质对照组(仅等量球形塑料填料)和空白对照组,图2是本实验测得的水体总磷量变化。请回答:(1)实验开始前,浮床所用的球形塑料填料先要进行灭菌处理,再置于待治理的池塘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4d(每两天换水一次),直到填料表面形成微生物菌膜。选用池塘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数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成分)。(2)生态浮床上美人蕉旺盛生长的根系有较强的泌氧能力,能为填料表面微生物提供适宜微环境,美人蕉与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美人蕉既能净化水体又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3)图2实验结果说明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总磷量去除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通过美人蕉和微生物吸收磷并同化为自身的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在生态系统中这些磷元素可能的去向有_________。在浮床种植植物的根部增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对水体磷去除具有_________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水体生态修复效率。(4)在将组合型生态浮床投入池塘进行污水治理过程中,常常会再向池塘中投入一定量的滤食性鱼类(如鲢鱼)和滤食性底栖生物(如河蚌)等,一方面可以完善池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捕获这些生物,降低生态系统总N、P含量。9.(10分)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面积约22400公顷,由大湖池、蚌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湿地组成,是鸿雁、白鹤等候鸟理想的越冬地。(1)保护区内不同的湖港、湖湾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这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种群的空间特征,原因是___________。(2)保护区内水草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网),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个渠道进行的。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里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___;未利用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3)该保护区非常适宜鸟类的生存,为了进一步监测鸟类的生存状况,研究人员运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每一种候鸟的数量进行预测。若某种候鸟第一代的种群数量为N1,第t代的种群数量为Nt,种群数量每一代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代是第一代的2倍,则第t代后种群数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研究人员又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鸟类的实际数量进行了统计,若被标记的鸟由于受到惊吓不易被捕捉,则计算出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4)保护区内丰茂的水草适当收割后可用于造纸和饲养家畜,同时该保护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梄息地,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鸟类爱好者拍照研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且该保护区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以上事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10.(10分)“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状元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下图为“状元红”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选料→?→粉碎→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1)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____________。(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填能、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的有关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6)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_____来鉴定,在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色。11.(15分)已知某种昆虫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每一对雌雄个体杂交后代有200个左右,其眼睛的颜色有红眼、粉红眼和白眼三种类型,且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和B同时存在时为红眼,无B但有A时表现为粉红眼,无A时表现为白眼。现有两个纯合的品系甲、乙,甲表现为红眼,乙表现为白眼,每个品系中都有雌雄。某人用一只甲品系的雌性个体与另一只乙品系的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实验,F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然后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粉红眼:白眼=9:3:4,仔细观察发现,粉红眼中只有雄性个体,其他眼色雌雄个体都有。回答下列问题:(1)由题中信息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2)经分析,对于A/a、B/b所在染色体的合理假设是________。(3)亲本中甲品系雌性个体、乙品系雄性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4)请根据已有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A/a、B/b所在染色体的假设的合理性(要求写出杂交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分析】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二、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题目详解】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A正确;B、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需分析致病基因在家系中的传递规律,故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B正确;C、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一个致病基因来自母亲,但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杂合子,所以母亲不一定是患者,C错误;D、正常人体内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患者体内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可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及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意义;识记调查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及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A【解题分析】
转录、翻译的比较转录翻译时间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0种游离的氨基酸条件酶(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产物一个单链RNA多肽链特点边解旋边转录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U
T-A
C-G
G-CA-U
U-A
C-G
G-C遗传信息传递DNA------mRNAmRNA-------蛋白质意义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题目详解】A、用于转录的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B、某人的肝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NA分子双链中,相邻碱基通过氢键连接,C正确;D、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的mRNA序列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A。3、B【解题分析】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题目详解】A、种群性比率变大,则出生率变小,种群密度相应变小,A错误;
B、“J”型曲线存在与理想条件下,但生物的寿命是有限的,故其增长曲线中也存在死亡的个体,B正确;
C、通过淘汰某种群生殖后期的个体,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组成,使其成为增长型,但短期内种群的出生率不一定提高,C错误;
D、年龄结构通常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类型,D错误。
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C【解题分析】
A、动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全能性受限,A错误;
BD、分化过程中细胞不会丢失基因,BD错误;
C、耳部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其中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将其核移植后培养成个体,则需要将已关闭的基因激活重新表达,C正确。5、B【解题分析】
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题目详解】A、S型菌的DNA在细胞内,DNA酶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A正确;B、若B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型菌,有些R型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突变菌可能使小鼠死亡,也可能不影响小鼠存活,B错误;C、若C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组处理,小鼠通过二次免疫可将S型菌及时消灭,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正确;D、若D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则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效率提高,所以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D正确。故选B。6、D【解题分析】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性状由多对基因控制,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题目详解】基因和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n个基因不一定控制n个性状,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并不全部由基因构成,也存在一些非基因区段,所以细胞内全部核基因的长度小于核DNA长度,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内全部核基因的长度也小于染色质长度,B错误;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细胞不分裂,核DNA不复制,C错误;基因选择性表达,不同基因在转录时的模板链可能不同,但同一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相同,保证同一基因表达形成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相同,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XAXA或XAXaⅠ2、Ⅱ2和Ⅱ4交叉遗传Ⅲ1Ⅲ1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其中一个基因a遗传自母亲,其外祖父I1患病,基因型为aa,而其母亲正常,故其母亲的基因a必然遗传自其外祖父(或Ⅲ1的外祖父患病,为隐性纯合子,母亲正常,基因型为Aa,所以Ⅲ1母亲的基因a遗传自其外祖父。Ⅲ1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故其母亲的基因a遗传给了Ⅲ1)Ⅲ3女孩均正常,男孩均患病【解题分析】
1、判断患病遗传方式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正常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正常非伴性。2、Ⅱ1和Ⅱ2正常,出生患病Ⅲ1,故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题目详解】(1)若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和Ⅱ2表现正常,Ⅲ1基因型是XaY,Ⅱ1和Ⅱ2的基因型是XAY和XAXa,所以Ⅲ2的基因型是XAXA、XAXa;由于Ⅲ3、Ⅱ3、Ⅰ1是该病的患者,所以Ⅰ2、Ⅱ2和Ⅱ4是杂合子;Ⅰ1将其患病基因传递至Ⅱ2,Ⅱ2将致病基因传递至Ⅲ1,体现了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交叉遗传的特点。(2)如果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Ⅲ1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其中一个基因a遗传自母亲,其外祖父I1患病,基因型为aa,而其母亲正常,故其母亲的基因a必然遗传自其外祖父(或Ⅲ1的外祖父患病,为隐性纯合子aa,母亲正常,基因型为Aa,所以Ⅲ1母亲的基因a遗传自其外祖父I1),所以第Ⅲ代中Ⅲ1的一个致病基因一定来源于Ⅰ1。(3)基因A、a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则选择患病女孩Ⅲ3(XaXa)和正常人XAY婚配,所生孩子女孩(XAXa)均正常,男孩(XaY)均患病。【题目点拨】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8、提供适合在待治理污水中生长的微生物分解者共生直接和间接核酸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促进营养结构(食物网)【解题分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题目详解】(1)池塘水可以提供适合在待治理污水中生长的微生物,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数是异养型,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2)美人蕉旺盛生长的根系有较强的泌氧能力,能微生物提供氧气,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可以为美人蕉提供无机盐,故美人蕉与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美人蕉既能净化水体改善环境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3)核酸、磷脂等生物大分子含有磷元素,美人蕉和微生物吸收磷并同化为自身的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在生态系统中这些含磷有机物可能流向下一营养级或分解者。在浮床种植植物的根部增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对水体磷去除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水体生态修复效率。(4)向池塘中投入一定量的滤食性鱼类(如鲢鱼)和滤食性底栖生物(如河蚌)等,一方面可以完善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捕获这些生物,降低生态系统总N、P含量。【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9、不能种群的空间特征体现的是同一种群的生物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体现出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N1×2t-1高直接和间接【解题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前者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及性别比例,后者包括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题目详解】(1)种群的空间特征体现的是同一种群的生物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体现出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故保护区内不同的湖港、湖湾中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这不能体现种群的空间特征。(2)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未利用的能量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中。(3)若某种候鸟第一代的种群数量为N1,第t代的种群数量为Nt,种群数量每一代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代是第一代的2倍,即增长倍数为2,则第t代后种群数量为N1×2t-1。研究人员又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鸟类的实际数量进行了统计,若被标记的鸟由于受到惊吓不易被捕捉,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鸟中带标记的数量偏低,故计算出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数值偏高。(4)水草用于造纸、饲养家畜及拍照等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该保护区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题目点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每个营养级用于呼吸散失的能量无法被再利用。10、冲洗不能因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因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适宜的温度、pH、通气量重铬酸钾溶液酸性灰绿【解题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题目详解】(1)由果酒制作过程可知,图中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为冲洗、过滤;(2)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因为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成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3)果酒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过程中有关反应式:。(4)果酒制作过程中需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数量。(5)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温度(18℃~25℃5)、pH(偏酸性)、通气量(先通气后密封)等条件。(6)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题目点拨】结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分析题图是解题的关键。11、基因自由组合(或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段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文创公司投资计划书
- “读”“解”“品”“拓”: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四个维度
- 关于成立化工公司创业计划书
- 江西公务员面试模拟5
- 天津申论模拟23
- 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 水电施工合同26篇
- 吉林公务员面试模拟17
-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7Filmsunit7话题写作专练
- 2021年中国环卫行业及环卫设备(环卫装备)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 《瑞幸咖啡营销研究(论文)》
- YS/T 1113-2016锌及锌合金棒材和型材
- 2022年喀什地区喀什市税务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兰州大学介绍课件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套课件
-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七年月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年月日》
- 样品打样申请单
- 2023年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