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西宁第二十一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A.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B.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C.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并不增多2.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元,只有能接受到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下来,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从而保证神经元与所支配的靶细胞数量相适应,实现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准确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量神经元的调整通过细胞凋亡过程实现B.神经元与靶细胞间可通过化学信号进行双向信息传递C.神经元凋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D.神经元的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功能来消灭该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都能对该病毒进行识别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吞噬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无论是否侵入细胞,都可以与抗体结合并被清除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下列有关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相关操作叙述,正确的是()A.用限制酶识别目的基因并与载体连接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目的基因是否导入C.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D.利用平板划线法在培养基上接种外植体5.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6.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与炎症反应相伴的特殊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一细胞焦亡。细胞焦亡在形态学上同时具有坏死和凋亡的特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诱导癌细胞裂解死亡受凋亡基因的控制B.mRNA和tRNA种类的变化都可以作为判断癌细胞是否凋亡的依据C.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酶的活性均降低D.发生炎症反应时,白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7.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B.t3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分别为t4和t6D.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强→弱8.(10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联会时期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组B.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C.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有时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而确诊D.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零二、非选择题9.(10分)菊花很美,但其害虫较多,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菊花是害虫防治的有效手段。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干扰昆虫的代谢,引起昆虫死亡,但对人体无害。科学家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通过农杆菌导入菊花细胞,培育成了抗虫菊花。图1表示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图2表示质粒,图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复制原点是质粒DNA复制的起点,使其能在受体细胞中存在和遗传。箭头表示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4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上述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填“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基因工程。(2)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限制酶)作用于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然后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3)用农杆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菊花___________(填“受伤的”或“完好的”)叶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选用这种叶片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会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转基因菊花叶片喂养某种菊花害虫,发现害虫死亡率显著增加。试从分子水平写出转基因和非转基因菊花的叶片细胞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我国从东北到西北基本上都有大麦的分布,尤其是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更是大麦的主产区。大麦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二倍体(2n=14)。因杂交去雄工作很不方便,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如图所示的6号染色体三体新品系,该三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I和II分离,染色体III因结构特殊随机分配。含III号染色体的花粉无授粉能力,雄性可育(M)对雄性不育(m)为显性(雄性不育指植株不能产生花粉),椭圆粒种子(R)对长粒种子(r)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大麦雄性是否可育和种子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填“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欲测定正常的大麦基因组的序列,需要对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3)该三体新品系自交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其中形状为_______种子种植后方便用来杂交育种。(4)在稳定遗传的大麦群体中由于隐性突变出现一株高产植株(研究发现高产与低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为判断该突变是否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R、r和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请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来判断(所选择的亲本需写明其基因型和表现型)。①实验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植物激素的一种,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_____运输。(2)与“瓜熟”以后“蒂落”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植物的矮化特性通常是由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阻导致的。为了确定某植物的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该种矮化植株幼苗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对照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植株的平均株高。若________,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有关;若__________________。12.油菜属于二倍体植物,具有两性花,其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A2>A3。油菜的育性杂合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其油菜籽产量远高于育性正常品系,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现有少量育性正常品系1、雄性不育系和育性正常品系3三个品系的种子,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上述三个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A1、A2、A3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2)去雄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利用上述雄性不育系(雄蕊异常,肉眼可辨)进行杂交育种制备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大致过程如下。①让上述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获得F1全为雄性不育株;再让F1与品系3杂交,获得F2;然后继续选择F2中雄性不育株与品系3杂交,获得F3;如此连续杂交n次,获得大量种子。②将最后获得的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_____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③在油菜刚开花时,拔除母本行中具有育性正常的植株,然后父本行与母本行杂交,获得兼具两种品系优良性状的可育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结合育种过程分析回答:a.步骤①中,连续杂交获得的Fn中雄性不育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b.步骤②中,父本行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c.步骤③中,若不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的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上述育种过程中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传粉前)通过观察雄蕊发育情况加以辨别,且操作时间短,易出现错辨漏拔等问题。有人设想:“利用油菜植株开花前长期、稳定表现的某一直观性状,对雄性不育植株加以辨别”,请用控制该性状的基因(E)及其与A基因的位置关系,展示此设想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题分析】
A.甲处噬菌体是利用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其一定含有放射性,A正确;B.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进行DNA的半保留复制,子一代噬菌体都含有32P,子二代噬菌体则不一定含有32P,故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B正确;C.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图2实验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D.由于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每个噬菌体复制n代,含32P的噬菌体占2/2n,即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D正确。故选C。2、C【解题分析】
该题属于信息题,神经元会过量产生但只有部分细胞“接受到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下来,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表明有的细胞会死亡,而这种情况属于人体发育过程中正常存在的细胞凋亡过程。【题目详解】A、未接受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最终会死亡,而这是生物体正常发育中存在的生理现象,应该是细胞凋亡,A正确;B、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可以作用于相关的神经元,后续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靶细胞,这是双向信息传递,B正确;C、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的凋亡的神经元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在凋亡基因的控制之下完成的,也受环境的作用,D正确;故选C。3、D【解题分析】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免疫系统除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可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题目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为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毒,A错误;B、吞噬细胞可以识别并吞噬病原体,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B错误;C、抗体只能结合细胞外的病毒,不能进入到细胞内,C错误;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时事热点,主要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作答。4、C【解题分析】
1、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A、限制酶可识别目的基因,但是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需要DNA连接酶,A错误;B、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基因,可用标记基因检测,B错误;C、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C正确;D、平板划线法是用来接种微生物的,外植体接种不需要平板划线,D错误。故选C。5、A【解题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一个共同点:第一阶段都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故A项错。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2个阶段产生的[H]都参与第三阶段与氧的结合,而第二和第三阶段均在线粒体中进行,故B对。对于C项,各位应记住一些特例,比如在讲化能合成作用时,就讲到了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项也对,因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为其暗反应阶段提供[H]和ATP,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化能合成作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重要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熟练,属基础题。6、A【解题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题目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效应T细胞可诱导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A正确;B、mRNA种类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癌细胞是否凋亡的依据,但tRNA种类的变化不能作为判断癌细胞是否凋亡的依据,因为不管癌细胞是否凋亡,tRNA的种类都不变,B错误;C、细胞凋亡过程中部分水解酶的活性增强,C错误;D、发生炎症反应时,白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肿胀,导致死亡,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特点,掌握细胞凋亡的实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7、B【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如果坐标的纵轴改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S"型增长曲线;t2和t5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值,t4和t6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题目详解】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表示为S型曲线,A正确;B、t3时,
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B错误;C、t4和t6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t4和t6分别为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的时刻,C正确;D、据图分析,t3时刻之前甲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t2时刻差值最大;t3时刻之后,甲种群的种群增大率小于乙种群,说明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弱→强→弱,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结合种群增长曲线分析题图。8、A【解题分析】
1、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3、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题目详解】A、减数分裂联会时期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A错误;B、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但人群中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相当,B正确;C、镰刀形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发的疾病,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进行确诊,C正确;D、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不断淘汰部分基因,所以可能使某种基因的频率降为零,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菊花细胞植物EcoRI和PstIDNA连接酶受伤的叶片伤口处的细胞释放出大量酚类物质,可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不抗氨苄青霉素,抗新霉素比较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两种菊花的叶片细胞,转基因菊花细胞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胰蛋白酶抑制剂的mRNA、胰蛋白酶抑制剂【解题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1)该基因工程需要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菊花细胞,使菊花具有抗虫性,所以受体细胞是菊花细胞,属于植物基因工程。(2)目的基因的两端含有EcoRI、TthIIII、PstI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自身环化,不能只用EcoRI这一种限制酶进行切割,若用EcoRI和TthIIII切割目的基因,相应的在对质粒进行切割时会将复制原点切去,因此、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最好选用EcoRI和PstI作用于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然后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3)用农杆菌感染时,应优先选用菊花受伤的叶片与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共同培养,选用这种叶片的理由是叶片伤口处的细胞释放出大量酚类物质,可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用EcoRI和PstI进行切割,PstI会破坏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质粒上保留完整的标记基因是新霉素抗性基因,据此可知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会表现为不抗氨苄青霉素,抗新霉素。(4)题意显示用转基因菊花叶片喂养某种菊花害虫,发现害虫死亡率显著增加,说明转基因菊花叶片中的目的基因成功表达出来胰蛋白酶抑制剂,进而干扰昆虫代谢,引起了昆虫死亡,因此,从分子水平可知转基因和非转基因菊花的叶片细胞的不同点是转基因菊花细胞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胰蛋白酶抑制剂的mRNA、胰蛋白酶抑制剂。【题目点拨】熟知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题目中获得关键信息并能合理利用关键新进行试题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限制酶的选择是本题的易错点。10、不遵循7雄性可育椭圆形∶雄性不育长粒=1∶1长粒低产雄性不育植株(mmBB)与高产可育植株(MMbb)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种植F2各植株,最后单株收获F2的种子并统计其数量比若F2低产量植株∶高产植株=2∶1,则高产突变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若F2低产量植株∶高产植株=3∶1,则高产突变发生在其他染色体上。【解题分析】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基因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示中两对基因连锁,故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花粉,故可用mm基因型的个体做母本进行杂交实验,可免去了对母本去雄的操作。【题目详解】(1)由图示可知,控制大麦雄性是否可育(M、m)和种子形状(R、r)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6号染色体上,表现为连锁,故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大麦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二倍体农作物,没有性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14,故测定大麦基因组的序列,需要对7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测序。(3)该三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Ⅰ和Ⅱ分离,染色体Ⅲ因结构特殊随机分配。可知该个体产生的花粉为MmRr、mr,由于含Ⅲ号染色体的花粉无授粉能力,故能参与受精的花粉为mr,该个体产生的雌配子为MmRr∶mr=1∶1,且都能参与受精,故该三体新品系自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MmmRrr∶mmrr=1∶1,由于雄性可育(M)对雄性不育(m)为显性(雄性不育指植株不能产生花粉),椭圆粒种子(R)对长粒种子(r)为显性,故F1表现型及比例为雄性可育椭圆形∶雄性不育长粒=1∶1。其中形状为长粒的种子由于雄性不育,故种植后杂交时无需去雄,即方便用来杂交育种。(4)设控制高产的基因为b,则突变体高产的基因型为bb,则题(3)中方便用来杂交育种的植株基因型为mmBB,其与高产植株(MMbb)杂交得到F1(MmBb),F1自交得到F2,单独种植F2各植株,最后统计F2的产量(不考虑交叉互换)。若高产突变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则F1(MmBb)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Mb:mB=1∶1,F2的基因型为1MMbb∶2MmBb∶1mmBB,由于mm表现雄性不育,故mmBB不能产生后代,F2植株MMbb、MmBb分别表现为高产、普通产量,比例为1∶2,所以若F2普通产量植株:高产植株=2:1,则高产突变发生在6号染色体上;若高产突变发生在其他染色体上,则后代配子比例不受雄性不育的影响,F1(Bb)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b∶B=1∶1,F2的基因型为1b∶2Bb∶1BB,F2植株表现为高产、普通产量,比例为1∶3,所以若F2普通产量植株:高产植株=3:1,则高产突变发生在其它染色体上。【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三体杂交的情况以及连锁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判断,最后一小题实验设计需要学生对连锁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较熟悉。11、色氨酸非极性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喷施适量的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等量的燕馏水或清水实验组植株的平均株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植株的平均株高大致相同,则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无关【解题分析】
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题目详解】(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与“瓜熟”以后“蒂落”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脱落酸。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为了确定某植物的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有关,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为矮化植株的株高;若矮化特性与赤霉素含量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咨询员报考条件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投资合同标的投资额度3篇
- 二零二四年文化艺术交流与推广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出版合同
- 2024存量住宅装修设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产业技术合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数据中心装修工程安全标准合同
- 二零二四年智能电网用特种电缆订购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汽车采购代理合同
- 存量航空器材租赁合同04年专用
- 消防检测维保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方案
- DT电动推杆说明书
- WOMAC评分量表资料
- 事业部管理办法
- 第20课纸杯变变变
- 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短文填空+(无答案)
- 公司英文对账单参考模板
- 幼儿园建构区综合评价表
- 户外环网柜安装与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土壤板结与改良方法.ppt
- 盘县地域分异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