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仙游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仙游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仙游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仙游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仙游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2.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上标记的各部件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金属杆 B.瓷筒 C.电阻丝 D.金属滑片4.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探测鱼群所在的位置和距离5.有关参照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运动的物体才能选做参照物B.一定是静止的物体才能选做参照物C.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以有利于研究运动情况的物体为好D.对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不变的6.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蒸发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8.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9.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10.某新护士由于忙碌忽略了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她用新的水银体温计先为甲病人测体温,示数为39.2℃;接着直接为病人乙测体温,示数仍是39.2℃;然后马上为病人丙测体温,这时示数为40.2℃.这三位病人中,体温显示准确的是A.只有甲 B.甲、乙、丙 C.只有乙 D.甲和丙11.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A. B. C. D.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现象的是()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物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淋到雨水会生锈二、填空题13.汽车发动机的水箱中贮有10kg的水,当汽车发动后使水箱中的水温升高1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若要获得这些热量,至少需要燃烧______kg的汽油。[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1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某护士为病人测量的体温示数,为______℃。15.如图所示,某人设计了一个装置,他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来带动水轮机转动,再用水轮机将下水池的水抽回上水池,同时带动砂轮机工作,循环往复,使砂轮机永远工作下去。他的设想_______(填“能”或“不能”)实现,因为___________。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A瓶中所装气体应是________(选填“空气”或“二氧化氮”),当抽去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出现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三、实验题17.(8分)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叔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叔请小燕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小燕将菜籽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a.将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______,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菜籽倒入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使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图所示,菜籽质量为______g;c.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______,读出体积为80cm3;d.计算出菜籽密度为______kg/m3,王叔家仓库菜籽的总质量为______kg。18.(8分)小明利用图所示的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关系”。‍‍甲、乙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____,丙、丁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测量____,科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阿基米德原理,该原理____(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气体。19.(8分)小明做钟罩实验,如图所示:(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4)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或“推理法”)(5)若在月球上敲击右边的乙音叉,则左边靠在甲音叉的乒乓球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跳起。四、作图题20.(8分)完成图的光路图。(_____)21.(8分)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____)五、计算题22.(10分)一小段木头的质量为2kg,放入水中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求:(1)木头受到的浮力;_____(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g取10N/kg)______23.(12分)便捷的交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下表是西安北站开往北京的G652次高铁列车运行时刻表。站名西安北郑州东石家庄北京西G652到站时间﹣﹣09︰5811︰5913︰27发车时间07︰5210︰0112︰01﹣﹣(1)若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的平均速度为249km/h,西安北到郑州东的路程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2)G652次高铁列车车身长200m,在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详解】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即调节琴弦的松紧,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故选A。2、B【详解】沥青为非晶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它的熔化曲线不会出现平直段,沥青熔化吸收热量,温度随着时间增长而上升,故B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ACD.金属杆、电阻丝和金属滑片的材料是金属,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CD不符合题意;B.瓷筒的材料是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符合题意。故选B。4、A【详解】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听到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合题意;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合题意;

D.超声波探测鱼群所在的位置和距离,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5、C【详解】ABC.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一般以有利于研究运动情况的物体为最佳,故AB错误,C正确;D.当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时,判断其运动情况是根据它与不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判断的,则运动情况视不同参照物而定,故D错误.6、C【详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C。7、A【分析】(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3)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详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A错误,A符合题意;B.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树木和花草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固体传播声音比气体快,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和减弱噪声的方法的理解,都属于基础知识。8、D【详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这是光的折射的缘故,故C不符合题意;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9、B【详解】根据题意知道面包被挤扁,形状发生变化,是体积变小、密度和硬度都变大了;哥哥所说面包没变,是面包的质量没变,即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难度不大。10、D【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详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用已经甩过的温度计先为甲病人测体温,读得数据为39.2℃,测量是准确的;没有甩的体温计原来的读数是39.2℃,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9.2℃,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9.2℃,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2℃,所以这三位病人中,体温显示准确的是甲和丙,体温记录不一定准确的是乙.11、A【详解】A.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路图正确,故A符合题意.B.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故C不符合题意;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且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教练看水中的小明,则是小明发出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据此此分析解答.12、D【详解】A.骑自行车遇到障碍时,刹一下车,自行车就慢下来了,改变的是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是物理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不见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物理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在寒冷的冬天,使用电热毯睡觉更暖和,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是物理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建筑工地上的钢筋被淋到雨水会生锈,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化学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3、【详解】[1]水吸收的热量[2]需要燃烧汽油的质量14、热胀冷缩37.6【详解】[1]体温计、常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最末端在37℃后面6个小格处,示数为37℃+6×0.1℃=37.6℃。15、不能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详解】[1][2]此装置的砂轮机工作时会消耗水的机械能,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的机械能总量会变少,所以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的设想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16、空气红棕色气体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详解】[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由沉与浮可知,密度大的二氧化氮在重力作用下会下沉到底部,故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A瓶中所装气体是空气,B瓶中所装气体是二氧化氮。[2][3]当抽去玻璃片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上面的瓶子里出现红棕色气体,而下面瓶子里气体颜色变淡,直到混合均匀,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三、实验题17、零刻度线处72平整【详解】[1]天平使用的第一步骤是:将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直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表明衡量平衡。[2]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菜籽倒入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使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图所示,游码示数为2g,菜籽质量为[3]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平整,读出体积为80cm3。[4][5]计算出菜籽密度为王叔家仓库中菜籽的总体积为V总=10m×8m×1m=80m3仓库菜籽的总质量为18、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适用【详解】[1]由图甲、乙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排开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然后再测出物体的重力,并直接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水和小桶的总重,求排出的水的重力。因此图丙和丁实验操作中,是为了测量排开水的重力;比较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可得出结论。[3]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19、变小变大小推理法不能【分析】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用理想实验法或推理法得出结论。【详解】(1)[1]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则正在响铃的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2)[2]打开阀门,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的响铃又逐渐变大。(3)[3]由以上两次实验可得,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