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散斑干涉电子测量_第1页
激光散斑干涉电子测量_第2页
激光散斑干涉电子测量_第3页
激光散斑干涉电子测量_第4页
激光散斑干涉电子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激光散斑干涉电子测量技术摘要:激光散斑干涉测量就是根据与物体变形有内在联系的散斑图,将物体表面位移或变形测量出来。介绍了激光散斑干涉技术的物理学基础、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说明它是一种非常便捷、先进、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光测技术。1.引言用相干激光照射表面粗糙的物体,按照惠更斯的原理,在物体表面散射的光,尤如无数新的点光源发出相干子波,它们相互之间将产生相长或相消干涉。在物体表面的前方空间出现无数随机分布的亮点与暗点,形成一幅很复杂的散斑图。人们发现,散斑的尺寸和形状,与物体表面的结构、观察位置、光源和光源到记录装置之间的光程等因素有关。当物体表面位移或变形时,其散斑图也随之发生变化,物体散斑虽为随机分布。但物体变形前、后散斑有一定规律,且常有物体表面位移或变形的信息。散斑干涉计量就是根据与物体变形有内在联系的散斑图,将物体表面位移或变形测量出来。2.散斑干涉实验装置及原理散斑干涉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2-1所示,它将激光经过分光镜B分出的两束激光经扩束后照射到另一块反射镜而与物体漫射光相汇合而形成干涉,前者是参考光,后者是物光。待测物体图2-1待测物体图2-1散斑干涉实验原理示意图如1J1r\■*-1(1)(1)①o(r)是经物体漫射后的物体光波的相位。参考物光的光强分布为:U(r)二u(r)exp①(r)ooo其中Uo(r)是光波的振幅,光的光强分布为:U(r)二u(r)exp①(r)RRR

物光与参考光在CCD靶面上汇合形成光强1(r)为:I(r)=u2+u2+2uucos©-Q) (3)oRoRoR(3)当被测物体发生变形后,表面各点的散斑场振幅uo(r)基本不变,而位相Qo(r)将改变为Qo(r)-AQ(r),即U'=u(r)expIQ(r)-AQ(r)1Oo o(4)其中A①(r)为由于物体变形产生的相位变化。变形前后的参考光波维持不变。这样,变形后的合成光强"(r)为:(5)I'(r)=u2+u2+2uucosIQ-Q-AQ(r)1(5)oRoRoR对变形前后的两个光强进行相减处理:u2+u2+2uucost|)—Q—AQ(r)1—Lu2+u2+2uucost|)—Q—AQ(r)1—L2+u2+2uucos(Q—Q)oRoR oR oRoR oR4uusin】Q-Q)-彎)-.Ap(r)sin oRo R 22(6)由式(6)可见,相减处理后的光强是一个包含有高频载波项sin(Q—Q)—sin如⑷LoR2」的低频条纹 2。该低频条纹取决于物体变形引起的光波相位改变。这个光波相位变化与物体变形关系从光波传播的理论可以推导出来,即有:AQ= (1+cos0)+dsin01(7)九1 2(7)其中九是所用激光波长,0是照明光与物体表面法线的夹角,d1是物体变形的离面位移,d2是物体变形的面内方向位移。为了使光路对离面位移敏感,应该使照明角0比较小卩'OS0〜1,sin0〜0,则由(7)式可以得到:aQ4兀AQ=d九1有(6)式可知,在暗条纹处,AQ=2k兀由(8)式和(9)式可得到:[k九d=-12 (10)即暗条纹处的离面位移是半波长的整数倍。3.实验结果与分析搭建图2-1所示的光路图,然后给测量物体加压,调节物品架上的旋钮给物品加压,随着旋钮的调节,电脑的屏幕上出现的干涉条纹越来越多,且为同心圆

环。给物品加上适当压力,并拍摄下其变形后的干涉条纹,如图3-1所示。环。给物品加上适当压力,并拍摄下其变形后的干涉条纹,如图3-1所示。图3-1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干涉图像中央部分是里面位移最大的地方,分别取靠近干涉条纹中央的5个黑色圆环进行分析,得到被测物体受压后的立体图,如图3-2所示,同时也可以看到被测物体在X和Y方向的离面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物体中心处的里面位移最大,其次向外的离面位移依次减小。4.结论4图3-2(4.结论4图3-2(1)物体变形的立体图(2)X和Y方向的离面位移图本实验系统中利用CCD摄像头、视频图像采集卡,以及图像处理软件来对光学干涉条纹图进行采集与处理,实现光学图像数字化,以便更可靠迅速地分析光学干涉条纹图的数据,其关键在于通过采集图像,得出相应的干涉条纹强度分布图,进一步利用干涉条纹图处理软件对受力变形后的测试表面进行3维图像重构,得出变形后3维立体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被测物品在任何一点的离面位移量。5.参考文献[1]LeendertzJA.InterferometricDisplacementMeasurementonScatteringSurfacesUtilizingSpeckleEffect,J.Phys.E(Scient.Instrum),1970,3:214〜218[2]ButtersJNandLeendertzJA.SpecklePatternandHolographicTechniquesinEngineeringMetrology,Opt.LaserTech.,1971,3(1):26〜30秦玉文,王金起,张福根.电子错位散斑研究,力学学报,1990,22(6):725〜731何世平,汪柳生,伍小平.电子散斑干涉和Video全息干涉,实验力学,1990,5(4):387〜395[5]HungYY.ElectronicShearographyforMeasurementofTime-DependentDeformation,Proc.WInt.Conf.onExp.Mech.,1992,1:674〜678⑹张海波,伍小平.光学方法用于无损检测,实验力学,1992,7(1):100〜109郑文,谭玉山.数字散斑干涉技术在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光学学报,1992,12(27):642〜646戴嘉彬,王金起,秦玉文.电子剪切散斑图像处理的相移技术,实验力学,1992,7(2):153〜158金观昌,唐寿鸿.偏振相移技术及其应用于弯曲板的曲率测量,应用激光,1992,12(1):29〜31QinYuwenandDaiJiab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