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01隧道衬砌及洞门技术标准02隧道防水及排水技术标准03隧道通风及电源插座技术标准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1.隧道衬砌及洞门技术标准第3.10.1条Ⅰ、Ⅱ级围岩地段应采用曲墙带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二次衬砌;地下水发育的Ⅱ级围岩和Ⅲ、Ⅳ、Ⅴ、Ⅵ级围岩应采用曲墙带仰拱二次衬砌,且Ⅳ、Ⅴ、Ⅵ级围岩拱墙和仰拱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2条软、硬地层分界处及对衬砌受力有不良影响处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宜在20~30mm。施工缝、变形缝应符合国家《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要求的一级防水等级,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3条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拱墙、仰拱不应小于5cm,底板不应小于4cm,沟槽不应小于3.5cm。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4条二次衬砌厚度应符合以下规定:1Ⅰ、Ⅱ级围岩拱墙厚度不应小于35cm,底板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cm,仰拱厚度不应小于35cm(250km/h)、45cm(350km/h)。2Ⅲ级围岩混凝土拱墙厚度不应小于40cm,仰拱厚度不应小于50cm。3Ⅳ级围岩混凝土拱墙厚度不应小于45cm,仰拱厚度不应小于55cm;对黄土隧道,拱墙厚度不应小于50cm,仰拱厚度不应小于60cm。44.Ⅴ级围岩混凝土拱墙厚度不应小于50cm,仰拱厚度不应小于60cm;对黄土隧道,拱墙厚度不应小于60cm,仰拱厚度不应小于70cm。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5条隧道应双侧设置沟槽,双线隧道每侧设一沟两槽,加中心水沟(管)。干燥无水的隧道,可不设中心水沟(管)。单线隧道每侧设一沟一槽。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6条隧道沟槽边缘至同侧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2.2m,沟槽上方作业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6m,作业通道顶面高出轨面应在30cm。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1.电缆槽、侧沟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厚度不小于6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5,单面配筋时,正面应标记永久性标志,以免倒置。电缆槽盖板也可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中心水沟盖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顶面应与衬砌底板和仰拱填充混凝土顶面齐平(不应高出),且盖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放稳固,有砟轨道时应避免盖板变形、漏砟、振动等影响道床的稳定性。有砟轨道的中心水沟盖板厚度不小于8cm,无砟轨道的中心水沟盖板厚度不小于6cm,单面配筋时,正面应标记永久性标志,以免倒置。中心水沟盖板也可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第3.10.6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7条隧道洞门宜采用斜切式或帽檐式结构,不宜扰动原有坡面。当洞口附近有建筑物或特殊环境要求时,宜设置洞口缓冲结构。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1.建筑物距隧道洞口距离在50m以上,建筑物对环境有特殊要求,且洞口外20m处的微压波峰值大于50Pa,应设有洞口缓冲结构。2.距隧道洞口50m范围内有建筑物,建筑物对环境无特殊要求,但建筑物处的微压波峰值大于20Pa时,应设有洞口缓冲结构。3.距隧道洞口50m范围内有建筑物,建筑物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应设有洞口缓冲结构,将微压波峰值降低到能接受的程度。4.洞口缓冲结构设置,应根据列车型号及编组长度、隧道长度及净空有效面积、轨道类型、洞口附近地形、居民情况,宜采用与隧道衬砌内轮廓相似的开孔减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10.8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洞门、缓冲结构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土质地基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0m,并应在冻结线以下0.25m。第3.10.9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洞口顶露出仰坡坡脚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0m,洞门前端墙或上翘高度应高出坡脚不小于1.5m。洞口仰坡周围须设置排水、截水设施。第3.10.11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隧道应保持状态完好,如发现下列病害,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拱部衬砌压溃、掉块;衬砌严重风化、腐蚀造成衬砌崩塌、剥落;1仰拱或无砟轨道变形损坏,导致基床下沉、轨道板上拱、道床翻浆;2拱部滴水,边墙淌水,基床冒水。严寒地区渗漏水结冰危及行车安全;3衬砌开裂、变形、损坏:衬砌裂缝宽度>3mm,且有发展;4第3.10.11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衬砌腐蚀疏松深度大于衬砌厚度的1/10、面积在0.1m2以上;5洞内、外排水设施损坏、失效;6洞口边、仰坡有剥落、坍塌可能时。7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12条隧道内应保持整洁,无杂物。第3.10.13条隧道洞门、洞口缓冲结构、衬砌建筑材料可按表3.10.13-1和表3.10.13-2选用,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砂浆等级不应低于表列规定。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二次衬砌初期保护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喷射素或纤维混凝土拱圈C30C35C25边墙C30C35C25仰拱C30C35C25底板—C35—仰拱填充C20——底板混凝土找平层C20水沟、电缆槽身C30C35—水沟、电缆槽盖板RPC,120MPaC35—钢筋混凝土排水管C30无砟轨道踏步C20材料种类部位衬砌建筑材料表3.10.13-2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三级管标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喷射素或纤维混凝土斜切式洞门C30C35C25东门缓冲结构C30C35C25洞门挡墙C30C35C25侧沟、截水沟—C35—护坡C20——材料种类部位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洞门建筑材料表3.10.13-1注:1.护坡材料也可采用C20喷射混凝土,但土质及风化岩边坡不应采用。2.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5℃的地区,表列水泥砂浆强度应提高一级。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14条选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根据结构功能的需要还应满足抗冻、抗渗、抗侵蚀的要求。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0.15条在寒冷及严寒地区隧道受冻害影响的地段,应适当提高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10。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2.隧道防水及排水技术标准第3.11.1条隧道内、外应有完善的防排水设施,防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衬砌表面、施工缝、变形缝、设备安装孔眼不漏、不渗、无湿渍;2.排水系统不应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冻结、冲刷,在有冻害地段的衬砌背后不积水;3.瓦斯隧道、机械排水隧道必须设置全包防水。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2条隧道排水系统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天然水系顺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1.隧道全长范围内均应设置纵向盲沟、环向盲沟、侧沟、泄水槽、横向导水管、中心水沟或中心水管(干燥无水隧道除外)和检查井等。2.洞外应设置洞外排水沟、洞口截水横沟(单面坡隧道)、洞顶截水天沟、仰坡排水沟等;必要时,洞外应设置缓冲池(井)。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2条隧道排水系统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天然水系顺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3.机械排水隧道必须设置排水设备控制系统和备用排水管路、水泵、电源,以及监控系统。集水井宜与正洞隔离,机械排水系统检修通道与隧道外直接连通,集水井应根据最大出水量确定容量,并留有足够余量。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2条隧道排水系统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天然水系顺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第3.11.3条隧道应每侧设侧沟,侧沟宽度不应小于30cm,深度不应小于75cm;靠近道床一侧沟、槽墙厚度不应小于20cm,墙身应增设构造钢筋。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中心水沟应符合下列规定:第3.11.4条1中心水沟宽度不应小于60cm,深度不应小于80cm(无砟轨道)或100cm(有砟轨道)。2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时,轨顶至中心水沟底面高差不应小于1.5m;钢筋混凝土侧壁和底板厚度分别不应小于20cm和25cm。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中心水管和检查井应符合下列规定:第3.11.5条1.中心水管内径不应小于40cm,当排水量较大时内径不应小于60cm,管壁厚度不应小于内径的1/10。2.轨顶与中心水管管底高差不应小于1.35m,排水量较大时不应小于1.5m。水管中心上方顶面设置顶宽不小于16cm,深度不小于8cm的弧形排水凹槽。3.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时,管座以上(不低于管中心高度)中心水管布设梅花形泄水孔。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4.当采用中心水管时,必须设置检查井。检查井顶面不应高出衬砌底板和仰拱填充混凝土顶面,间距不应大于50m;检查井纵、横向宽度均不应小于1.0m;轨顶与检查井底高差不应小于1.55m,检查井底部沉沙池高度不小于20cm。检查井不应设置在施工缝、变形缝处,距衬砌变化断面不应小于1.0m。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5.检查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设爬梯。6.无砟轨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厚度不小于30mm的铸钢镂空盖板;有砟轨道的检查井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厚度不小于10cm,或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厚度不小于5cm盖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放稳固,避免盖板变形、漏砟、振动等影响道床的稳定性,并在隧道边墙设置明显永久性标志。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寒冷及严寒地区,冬季有水的隧道,水沟应符合以下要求:第3.11.6条1.当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0℃~-15℃时,应设双侧保温水沟和中心保温水沟(管);2.当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5℃~-20℃时,应设中心深埋水沟;3.当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20℃时,应设防寒泄水洞;4.配套排水设施应防寒。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独立明洞洞身应设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坡,隧道洞口接长明洞、排水沟应与隧道洞身设置相同。第3.11.7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隧道内排水沟坡度宜与线路坡度一致。在隧道中的分坡平段范围内和车站内的隧道,排水沟底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横向排水坡不应小于2%。第3.11.8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9条侧沟和中心水沟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侧沟应与衬砌背后的纵、环向盲管连通,连通管直径不应小于10cm,间距应在5~10m。01侧沟与中心水沟(管)之间设置横向导水管,间距不应大于50m,直径不应小于10cm。02中心水管布设梅花形泄水孔时,泄水孔间距不大于40cm,管外回填粒径在20~30mm的卵(碎)石滤层,且回填密实。03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检查井连通上下游排水管,两侧设置直径不小于10cm的横向引水管。04电缆槽沟底应设宽度4cm、高度3cm的泄水槽,间距不应大于5m。05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0条排水型、防水型隧道纵向盲管分段长度分别不应大于15m和30m,并直接与侧沟连通,盲沟上部设高度不小于30cm、厚度在10~15cm、碎石粒径10~30mm的无砂混凝土反滤层;环向盲管通过泄水管与侧沟相连,泄水管直径不应小于10cm。第3.11.9条排水型隧道环、纵向排水盲管设置在初期支护与防水板之间;防水型隧道环、纵向排水盲管设置在防水板与二次衬砌之间。环向设置直径不小于5cm的排水盲管,间距一般在5~10m;在仰拱与拱墙施工缝高度、无仰拱衬砌的边墙基础距侧沟底30cm左右高度,两侧对称设置直径不小于8cm的纵向排水盲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2条
隧道防水板应采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CB(乙烯、醋酸乙烯与沥青共聚物)或PE(聚乙烯)材料,并符合以下要求。1防水板厚度不应小于1.5mm。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防水板应采用无焊点铺设,双焊缝搭接、单条焊缝宽度不应小于2cm,焊缝应连续,不得漏焊、虚焊、焊焦、焊穿;双焊缝间气密性应达到0.20MPa加压5min,压力降低不大于20%。2防水板接缝与二次衬砌施工缝、变形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cm。3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3条二次衬砌施工缝、变形缝应设置止水带,并根据缝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止水带或止水带组合。止水带应符合下列规定:01中埋式、背贴式止水带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02止水带橡胶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作,不得采用再生橡胶。03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4条01环向施工缝,Ⅱ、Ⅲ级围岩地段可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止水带,Ⅳ~Ⅵ级围岩地段应设置中埋式橡胶和背贴式止水带。排水型隧道施工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要求:02纵向施工缝,应设置钢板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5条01变形缝应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排水型隧道变形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要求:02变形缝在二次衬砌内缘不小于3cm范围内,应采用聚硫密封胶封堵。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5条03变形缝其余空隙应采用沥青木丝板填缝料填塞密实。排水型隧道变形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要求:04仰拱部位变形缝应设双层抗剪钢筋,直径应不小于50mm。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6条防水型隧道施工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环向施工缝,应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双重防水,拱墙应设置可维护注浆止水管。2.纵向施工缝,应设置止水钢板和遇水膨胀止水条双重防水。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7条防水型隧道变形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要求:变形缝应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双重防水。变形缝在二次衬砌内缘3cm范围内,应采用聚硫密封胶封堵。聚硫密封胶与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间设置直径20mm打孔PVC波纹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17条防水型隧道变形缝,防水应符合以下要求:变形缝其余空隙应采用沥青木丝板填缝料填塞密实。仰拱部位变形缝设双层抗剪钢筋,直径应不小于50mm。45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隧道内有漏水时,应查明水源、漏水位置及漏水量,查阅原防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资料。遵循“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整治。第3.11.18条有降水和排水条件的隧道,整治前应做好降水、排水工作。第3.11.19条整治施工时应按先拱墙后底板(仰拱)的顺序进行,应少破坏原结构和防水层,应选用无毒、低污染且耐久的材料。第3.11.20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整治部位均应设置临时堵漏、柔性防水、刚性防水等防水措施,以防止堵水材料收缩而渗漏。第3.11.21条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22条整治隧道渗漏水,视渗漏水部位和渗漏水量,可选用以下措施:1衬砌渗漏水宜采用衬砌内压注速凝止水化学浆液。2边墙淌水,宜采用边墙内设环向排水暗槽、衬砌后围岩注浆等措施;必要时边墙背后增设竖向盲沟。3设置分区防水技术的防水板,可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堵漏。4施工缝渗漏水采用在缝内压注速凝止水化学浆液、嵌填弹性防水橡胶条、橡胶止水带等,当埋设有可重复注浆管时,可通过重复注浆管进行注浆堵漏。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22条整治隧道渗漏水,视渗漏水部位和渗漏水量,可选用以下措施:5变形缝渗漏水宜采用嵌填弹性防水橡胶条、橡胶止水带等。6隧底冒水宜采用压注速凝材料、加深或增设排水沟,翻修隧底仰拱或铺底等。7隧道内渗漏水结冰危及行车安全时,应及时刨除,并彻底整改。隧道衬砌、洞门、防排水等技术标准第3.11.23条增设明洞时,其防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明洞顶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2靠山侧边墙后,应设置纵向或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设置纵坡不小于2‰的纵向盲沟。3衬砌外壁应敷设外贴式防水层,防水层的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4洞门与既有隧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环氧漆稀释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快速软帘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室外三基色显示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石油管道安装施工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10篇)
- 中学生遵纪守法演讲稿1000字(31篇)
- 2025年中国医用干式激光相机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前景展望报告
- AR游戏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2024河南道路货物运输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租赁房屋押金退还服务合同-@-1
- 2022-2023学年广州市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设备维护服务方案(2篇)
- 2024中国AI应用开发者生态调研报告-易观分析
- -中国传统节日之春节习俗介绍主题班会14
- 2024年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作文“成长的必经之路:责任与选择”审题立意及范文
- 诺如病毒应急演练汇报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生物质颗粒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三创赛获奖-非遗文化创新创业计划书
- 2024届新高考二轮复习 以“防”突破无机制备型实验综合题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