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比“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地理大发现”异同NO.1分别介绍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主要航线
NO.2对比目的之不同NO.3对比中西方开辟航线社会背景之不同NO.4对比中西方航海前提条件之不同NO.5对比中西方意义与影响之不同NO.6两者最后发展的结局NO.7提问环节目录名词解释:
西洋是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标题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明帖木兒帝國韃靼青藏高原印尼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⒈宣扬明朝国威树立天朝大国形象,扩大明朝在海外的影响(政治目的为主);⒉扩展朝贡贸易,通过贸易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经济目的);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⒋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6]
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欧洲航海家进行“地理大发现”的目的1.主要目的是在经济上,而非政治上的。2.绕过东地中海地区的穆斯林势力,开辟到印度、东南亚、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直接与他们做生意,获得黄金和香料郑和下西洋的社会背景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14—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马可波罗行记》说: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其次,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为工业品寻找新的市场。政治上:葡萄牙王室包括教皇统治者在内等对航海的支持
宗教文化上:,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政治上,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都完成了政治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科技上,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西方地理大发现的社会背景政治方面:皇位继承,加强边防外交:郑和的宝船每次都载了许多宝物,送给访国国王,做为“礼物贸易方面:朝贡贸易”“厚往薄来文化方面:原为中国东南沿海区的妈祖海神,保佑船事之信仰对郑和下西洋人员是很重要的郑和下西洋的前提和条件:
1.中国唐宋元朝以来发达的造船技术;
2.罗盘,火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3.永乐帝明成祖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
4.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元朝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4]
,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
5.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
6.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这三幅图是如何体现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一,船队编制首先,人数多。-----人力耗费多,人力资源充足!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约明朝军队5个卫,每个卫5000-5500人;从《武职簿》来看,主要是来自沿海卫所。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分别在90-150人之间;170多;265人。我这里不是单纯地谈数量,而是说明一个科学道理,航海人数的多少,反映了一种实力,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它需要各方面物质保障,很不容易。其次,船队编制。----在人员组织上井然有序!从对郑和船队人员组成研究,编制是完善的、严密的,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航海经验,确保郑和下西洋的实现。二,朝贡贸易事实上,郑和船队,又名取宝船,他所率领的部属,本就是押送朝廷物资的军队,从西洋各国猎取珍珠、玛瑙、香料、奇禽异兽等“宝物”,运回国之后,主要是供皇帝和贵族享受。这些宝物,并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库收入。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造船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多!三,航海技术体现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天文航海技术:“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2、地文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3、《郑和航海图》: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西方地理大发现前提和条件:
对于航海家而言,他们能够在海上活动,除了宗教信仰以外,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来自各地的科技:由占星术发展的方向辨识、指南针,从穆斯林的独杆三角帆船发展的大三角帆技术——这项技术将三角帆从横帆的替代物转化为推进船只的重要附加物,还有本国发达的造船业才是在海上最可信赖的依靠。而在这些科技流传至欧洲之前,没有人会打算到世界“边缘”去冒险,地圆说的出现打消了航海家从地球摔向地狱的担忧。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便开始制造用于航海的大型船只。(人力,物力,财力)1200年至1500年间,欧洲普通船舶的吨位普遍增加了一到二倍。(财力)在短短的几个世纪之内,他们或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或是自己动手发明改造了诸如罗盘(中国)、六分仪、海图、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使得欧洲人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物力)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和影响:
1.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领土,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2.由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黄金流入西班牙。)
3.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对中国: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外交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行,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文化上,“西学东渐”开始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国》徐光启--《农政全书》)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以长远影响来看,最重要的是操纵马六甲海峡(往来中国及海洋贸易的要道),选择扶植强盗头子拜里迷苏剌,于1409年郑和授与其国玺及皇袍。拜里迷苏剌曾亲自往中国朝贡,使其在马六甲沼泽地的据点成为日渐富庶繁荣的商业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大国崛起》台词历史的天平曾经为我们的辉煌而倾斜,但在大航海时代动人心魄的恢弘旋律中,我们的华夏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3.4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立教学设计
-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六节《评价交流》教学设计
- 玩具的购销合同(3篇)
- 第三单元第15课《物联系统原型的运行与调试》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兼职员工兼职合同标准
- 2025年别墅社区绿化工程合同样本
- 2025年汽车抵押电子合同官方范例
- 2025年二手房产出租托管合同模板
- 2025年作物种子生产合同
- 2025年公寓停车场车位租赁合同
- 《空调工作原理》课件
- 早餐店员工管理制度
- 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设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分条机作业指导书
- 《客户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 幼儿园大班阅读《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微课件
-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 二孩同校政策申请书
- (完整版)山东春季高考信息技术类技能考试题目
- (完整版)土的参数换算(计算饱和重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