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继续教育《知识产权读本》讲座_第1页
2023继续教育《知识产权读本》讲座_第2页
2023继续教育《知识产权读本》讲座_第3页
2023继续教育《知识产权读本》讲座_第4页
2023继续教育《知识产权读本》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着教化——学问产权爱护

第一章学问产权绪论

第一节学问产权

一、学问产权的基本概念

学问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建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

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学问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问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

权、商号权、商业隐私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各种权利。

狭义的学问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学问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

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狭义的学问产权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一类是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权及及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

文学产权是关于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和传播者全部的权利。

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

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好用经济意义

的一种无形财产权。

二、学问产权的特征

学问产权是是一种有别于财产全部权的无形财产权。

学问产权的客体即学问产品(或称为智力成果),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

宝。

学问产权及相关权利的本质区分,在于其权利客体即学问产品的非物质性

特征。

二、学问产权的特征

(一)学问产权的专有性

(二)学问产权的地域性

(三)学问产权的时间性

学问产权的上述特征,是及其他民事权利特殊是全部权相比较而言的,

是具有相对意义的概括和描述。这并不意味着各类学问产权都具备以上全

部特征,例如,著作权不具有国家授予的特点,商业隐私权不受时间性限

制,产地标记权不具有严格的独占性意义。

(一)学问产权的专有性

第一,学问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爱

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运用权利人的学问产品。

其次,对同一项学问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学问产权

并存。

(二)学问产权的地域性

学问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是要受到地域

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

(三)学问产权的时间性

学问产权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权利,时间性的特点表明:学问产权仅

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爱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

就自行歼灭,相关学问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宝,为全人类所共同

运用。

三、学问产权的主体

学问产权的主体即为权利全部人,包括著作权人、专利权人、商标权人等。

这里所说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在肯定条件下还包括非

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以至国家。

(一)学问产权的原始取得,以创建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以国家相关管

理部门认可或授予为条件。

(二)学问产权的继受取得,往往是不完全取得或有限制取得,从而产生

数个权利主体对同一学问产品共享利益的情形。

(三)学问产权法对外国人的主体资格,主要奉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

四、学问产权的客体

学问产权的客体,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学问形态领域中所创建的

精神产品,即学问产品。

学问产品的基本特点

第一,创建性

其次,非物质性

其次节WTO框架下的学问产权

《TRIPS协议》及学问产权的国际爱护

1994年的《及贸易有关的学问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生效,标记

着学问产权的国际爱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达到一个新高度。

依据学问产权协议,学问产权范围应包括版权及相邻权、商标、地理标记、

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隐私及制止不正值竞争。

(1)它接受了国际贸易中通行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2)它规定了较高的学问产权爱护标准。

在版权及相邻权领域,将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作为文字作品加以爱护,新

增加了出租权;

在商标领域,规定了作为商标(包括服务商标)赐予爱护的标记及其权利,

特殊规定了驰名商标的爱护;

在原产地标记领域,规定了成员国负有禁止混淆原产地标记(尤其是酒类

及酒精类商品)的义务;

在外观设计领域,规定受爱护的外观设计全部人有权在10年内禁止他人

制造、销售或进口含有该设计的产品;

在专利领域,规定任何技术方面新奇的、具有创建性步骤和工业好用性的

产品及工序,都应享有20年的专利权;

植物品种专利可作为专利赐予爱护;并具体地限定了强制性许可或政府利

用专利的条件;

在集成电路图领域,规定集成电路图的学问产权爱护期限至少为10年;

在商业隐私及专有技术领域,规定这类学问产权爱护应包括药品及农业化

学产品;

在及合同许可有关的反竞争法领域,规定WT0成员国须实行必要措施,避

开滥用合同许可中的学问权利及其对竞争产生的消极作用。

(3)特殊规定了爱护学问产权的实施。

包括成员国有义务依据其国内法供应必要的程序及补救,以保障上述学问

产权得以有效爱护;

这种程序必需是能够确保对侵权行为实行有效地行动,并且是公正的;

还规定了边疆措施等。

(4)它规定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实施《TRIPS协议》的不同时辰表。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经济转型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分别从1996

年1月1日、200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全部成员国从1996年1月1日起都必需履行适用《TRIPS协议》规定的国

民待遇及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义务。

第三节学问产权爱护及学问产权法

一、学问产权爱护制度的产生

(一)学问产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二)学问产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二、学问产权的法律爱护

学问产权法是调整因智力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是国际上通行的确认、爱护和利用著作权、工业产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

专有权利的一种法律制度。

三、侵扰学问产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第一,提请行政主管机关处理。即受侵害人通过行政程序,恳求版权局、

专利局或商标局对其权利赐予爱护。

其次,提请民间学问产权组织解决。这主要见之于著作权领域,即通过著

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处理版权纠纷和争议。

第三,提请诉讼爱护。包括通过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追究侵权人的法律

责任。

四、学问产权法律体系

⑴著作权法律制度

(2)专利权法律制度

(3)工业版权法律制度

(4)商标权法律制度

(5)商号权法律制度

(6)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

(7)商业隐私权法律制度

⑻反不正值竞争法律制度

学问产权国际爱护的主要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

⑵优先权原则

⑶独立性/独立爱护原则

⑷最低限度爱护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

所谓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各缔约成员国之间在学问产权的爱护上相互赐予

同等待遇,使缔约国国民在全部缔约国享受其国民的同等待遇。

优先权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工业产权的国际爱护。它是指某缔约国国民就一项独

创首先在任何一个缔约国中提出专利申请或就一项商标提出了注册申请

时,自该申请提出之日起肯定时间内,他假如向别的成员国也提出了同样

的申请,则别的成员国都必需承认该申请在第一个国家中递交的日期,并

把它看作是在本国递交申请的日期。

独立性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工业产权的国际爱护。它指缔约国国民就同一项独创

或商标在数国取得的专利权或商标专用权,相互独立,各不相涉。

独立爱护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适用于著作权的国际爱护。它是指各缔约国在遵守有关公约

规定的最低限度爱护标准的前提下,可自行确定本国著作权的爱护对象、

范围、期限、作者的专有权利及其限制、侵权行为及补救方法等。

最低限度爱护原则

它是指各缔约国国内法规定的对有关外国作品的爱护水平,不能低于国际

公约规定的标准。

例如《爱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规定的爱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

及其死后50年内”,各缔约国对公约爱护范围内作品的爱护期限,只能

等于或大于公约规定的期限,而不得少于上述期限。

其次章专利法概述

第一节专利概述

专利权的特点:

第一,专有性。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独创创建享有独占

性的制造、运用、销售和进口的权利。

其次,时间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其独创创建拥有法律赐予的专用权只是在

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人对其独创创建就不再享有

专有权。

第三,地域性。是指一个国家的专利局依照本土的专利法所授予的专利权,

只在本国法律管辖范围内有效,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是无效的。

二、专利的种类

在国际上,专利一般是指独创专利。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分

为独创、好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一)独创专利

独创,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独创是人们

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独创分为产品独

创和方法独创两大类型。

(二)好用新型专利

好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态、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好用的新的

技术方案。

好用新型及独创的不同之处是:

第一,好用新型仅限于具有肯定形态的产品,不能是一种

方法,例如生产方法、试验方法、处理方法和应用方法等。

其次,对好用新型的创建性要求不太高,而好用性较强。

针对后一特点,人们一般将其称为“小独创”。

(三)外观设计专利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态、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调及形态、图案的

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及新型都可以涉及产品的形态,但不同的是,好用新型是一种技

术方案,所涉及的形态及产品的技术效果和功能有关;而外观设计是一种

设计方案,它所涉及的形态及产品的美感有关。

其次节专利爱护的客体

一、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爱护的客体,是指专利爱护的对象,即可以取得专利爱护的独创创

建。

(一)独创: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独创是独创人的一种技术思想,他是利用自然规律做出的能够解决

技术领域某一特定问题的新技术方案,或称技术构思。独创又可分为产品

独创和方法独创,其相应的专利通常分别称为产品独创专利和方法独创专

利。

(二)好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态、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好用

的新的技术方案。

好用新型及独创的区分:

1)好用新型仅限于对产品的形态、构造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独创,也就

是说,它只能是对机械、设备、装置、器具、日用品等产品的新的设计,

因此,工艺方法独创不能以好用新型专利爱护。

2)好用新型一般比独创的创建性要第一些,独创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

点和显著的进步,好用新型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是在对好用新型的爱护方式上,有的国家是以注册或登记的方式爱护。

我国对好用新型的爱护方式上,有的国家是以注册或登记的方式,因为我

国《专利法》虽然规定了好用新型应当具备的专利性条件,但同时又规

定对好用新型专利申请只进行初步审查(形式审查)而不进行专利性审查,

只要经形式审查合格及可授予好用新型专利权,至于其是否符合

专利条件,一般是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解决。

4)是法律对好用新型的爱护期限比独创要短的多。

(三)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态、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调及形态、

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综上所述,我国专利法爱护独创、好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客体。对好用

新型和独创是爱护工业品的技术方案或技术构思,对外观设计更准确地说

是爱护工业品的外表的艺术造型。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一)科学发觉;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独创创建,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得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靠该遗传资

源完成的独创创建,不授予专利权。

第三节专利权的内容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1)专利权人享有自行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依法

享有的进行制造、运用、销售、允许销售、进口的权利,或者专利权人运

用其专利方法以及运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干脆获得

的产品的权利。

2)专利权具有排他权的属性,独创和好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

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

3)专利权人有权通过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收取专利运用费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1)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起先缴纳年费。

2)专利权人应当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其利用专利权

的方式并适度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滥用专利权,不得

损害他人的学问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三、专利权的限制

对专利权的限制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1、安排许可

2、强制许可

3、不视为侵权行为

1、安排许可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独创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

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

准,可以确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

位依据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运用费。

2、强制许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

人的申请,可以赐予实施独创专利或者好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

满四年,无正值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

(二)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退或者削

减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特别状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

专利行政部门可以赐予实施独创专利或者好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赐予

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

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独创或者好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独创或者好

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是又有赖于前一独创或者

好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

赐予实施前一独创或者好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赐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据前

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赐予实施后一独创或者好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3、不视为侵权行为

(-)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干脆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

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运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运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

造、运用的必要打算,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接着制造、运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

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

具自身须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运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探讨和试验而运用有关专利的;

(五)为供应行政审批所须要的信息,制造、运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

利医疗器械的,以及特地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第四节专利权的爱护

一、专利的申请和审查

专利权是不能自动取得的,就是对于符合新奇性、创建性、好用性的独

创或好用新型,也必需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

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终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申请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1)恳求书。其中包括:独创或好用新型的名称;关于及独创创

建及

专利申请有关系的人和机构;申请文件及附

加文件的清

单;以及一些其他事项。

申请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2)说明书。

第一,说明书是一个技术性文件,是专利申请文件最

重要的一部分,是申请专利的核心文件。

其次,说明书是一个法律性文件,实践当中,说明书撰

写得好及差,将会影响到专利权是否能够获

得。

第三,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独创或好用新型的名称、独创或好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

有用的背景技术、独创或好用新型的独创目的、

独创的内容、独创的优点及主动效果、

有关附图及说明、独创或者好用新型的实施以及最佳实施方

案。

3)权利要求书。(最重要,最关键)

权利要求书用以确定申请人恳求专利爱护的范围,也就是再

次用简明方式写明独创或好用新型的技术特征。

4)摘要。摘要是对说明书内容的简短说明。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的文件:

1)恳求书。

恳求书是申请人向专利局表示恳求授予专利权的愿望的文

件。

2)图片或者照片。

为了清晰而精确地显示恳求爱护的对象。

二、专利权的爱护范围

独创或者好用新型专利权的爱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

附图可以用于说明权利要求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爱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

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说明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

计。

三、专利侵权行为

⑴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其专利的行为。①制造

专利产品;②运用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干脆获得的产品;③许诺销售、

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依照专利方法干脆获得的产品;④运用专利方法。

⑵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即违反专利权人的意愿,以欺瞒他人获得高额利

润为目的而冒充他人获得专利权的独创创建。

如在自己的非专利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标记或专

利号等。

四、专利侵权的处理机关

专利管理机关和各级人民法院。

五、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二)赔偿损失

(三)没收侵权人的侵权产品,解除阻碍

(四)消退影响

(五)刑事惩罚

对于假冒专利的,除了依法担当民事责任外,由专利机构责令其改正并

允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违法所得4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

得的可处于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状况严峻构成犯罪的,要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商标法概述

第一节商标概述

一、商标的概念

商标是经营者在其产品或供应的服务上接受的,能够及他人的商品或者服

务区分开的标记。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及他人的商品区分开的可视

性标记,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记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

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二、商标的种类

依据商标构成,可将商标分成:

文字商标

图形商标

组合商标

依据商标的用途,可将商标分为:

商品商标:区分商品运用的标记

服务商标:区分服务运用的标记

集体商标:表明运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记。

证明商标: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

他特定品质的标记。

三、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是指运用时间较长、声誉卓著,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驰名商标作为专出名词最早出现于《爱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

可口可乐、奔驰、雀巢、索尼,我国的茅台、海尔、同仁堂(中药)、同

仁(眼科医疗服务)等驰名商标名闻遐迩,这些久负盛名的名牌反映了驰名

商标的共同特征。

驰名商标的特征:

第一,驰名商标历史悠久,知名度高。

其次,驰名商标品质恒久保障,声誉卓著。

第三,驰名商标商品德销面广,市场占有率高。

第四,驰名商标是独立的无形财产权。

第五,驰名商标易受侵害。

驰名商标的认定的方式

必需由法定的权威机关来认定。

目前大体有三种认定驰名商标的方式:

一、由商标主管机关确认;

二、由法院认定;

三、由民间权威机构通过消费者推选。

驰名商标的认定的标准

(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该商标运用的持续时间

(三)该商标的任何宣扬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爱护的记录

(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认定机关

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人民法院

其次节商标注册的申请和审查

一、商标注册的申请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

须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自然人、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对其供应的服务项目,须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

局申请服务商标注册。

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运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

品名称。商标注册申请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申请注册同一商标的,应当

按商品分类表提出注册申请。注册商标须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运用

的,应当另行提出注册申请。为申请商标注册所申报的事项和所供应的材

料应当真实、精确、完整。

申请注册的商标,凡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的,由商标局初步审定,予

以公告。申请注册的商标,不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

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

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

商标局进行商标审查,通常具有以下三类审查:

1、是否可以作为商标标记的审查;

2、关于商标显著性特征的审查;

3、商标相同和近似的审查。

(一)不得作为商标的标记的审查

下列标记不得作为商标运用:

(1)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

近似的,以及同中心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记性建筑物的

名称、图形相同的

(2)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

府同意的除外

(3)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

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4)及表明实施限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记、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

但经授权的除外

(5)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记相同或者近似的

(6)带有民族卑视性的

(7)夸大宣扬并带有欺瞒性的

(8)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

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

册的运用地名的商标接着有效。

(二)商标显著特征的审查

商标的显著特征,是指商标应当具备的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来源的

特征。商标显著特征的判定应当综合考虑构成商标的标记本身(含义、呼

叫和外观构成)、商标指定运用商品、商标指定运用商品的相关公众的认

知习惯、商标指定运用商品所属行业的实际运用状况等因素。

这里所说的商标的显著性特征指,当消费者看到了这个商标的时候,能够

将其及其他产品的标记、商标加以区分,在考虑商品、商标具有显著性的

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商标本身的含义,它的独一、它的构成,还须要看商

品商标所指定的商品的类型,以及运用该商品的相关公众的认知习惯。

对于下列标记考虑到商标的显著性问题不得作为商标运用:

(1)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2)仅仅干脆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

其他特点的

(3)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类所列标记假如通过运用已经具有了显著性的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

以作为商标运用。

(三)商标相同、近似的审查

商标相同是指两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运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

者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

商标近似是指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近似,商标图形的构图、着色、

外观近似,或者文字和图形组合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近似,立体商

标的三维标记的形态和外观近似,颜色商标的颜色或者颜色组合近似,运

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

源产生误认。

商标近似和相同的判定:

首先,须要认定指定的商品或服务,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类似种类;

其次,同商标本身的音、形、意等整体来进行考虑。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

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

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运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

不予公告。

第三节商标权的内容

一、商标权人的权利

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自己在指定商品或服务项目上独占

运用的权利。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运用的商品为

限。

商标注册人运用注册商标,有权标明“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注册标记。

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运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运用其注册商标。

商标权人可以将其注册商标依法定程序和条件转让给他人。

商标权人在其注册商标有效期届满时,依法享有申请续展注册,从而延长

其注册商标爱护期的权利。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I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

起计算。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须要接着运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

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赐予6个月的宽延期。

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

宽延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

二、商标权人的义务

对侵扰注册商标专有权行为所引起的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

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

可以恳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扰

其注册商标专有权的行为,如不刚好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

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实行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

保全的措施。

商标权人的权利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运用自己商标的权利,这是自行运用的权利;

2、在所运用的产品、所供应的服务上,标明自己

的注册商标并且标明注册商标的字样;

3、商标权人可以将自己的商标许可给他人运用签订许可合同,这是许可

他人运用的权利;

6、商标权人发觉自己的商标遭到侵权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可以恳求

工商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爱护处理,同时在起诉之前可以法院实行相

关禁令还可以实行财产保全

商标权人应当依法运用注册商标。注册商标连续三年停止运用的,由商标

局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撤销其注册商标。

商标权人运用注册商标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运用的商品为限。

依据《商标法》相关规定,商标运用人应当对其运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商标管理,制止欺瞒消费者的行为。

商标运用人应当对其运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

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运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第四节商标权的爱护

一、商标权爱护概述

商标行政机关依法确认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全部权。

通过商标审查程序爱护注册人的在先权利。商标局对及注册在先的商标相

同近似的申请不予核准。对侵扰注册在先权利的商标注册,注册人可在其

注册之日起5年内提出争议,还可以通过撤销程序维护自己的注册在先权

利。

制止侵扰商标权的行为,禁止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擅自运用他人商标等

侵权行为,并对已实施的侵权行为进行制裁

二、商标权爱护的范围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的商标和核定运用的商品或服务为限。

以核准注册的商标为准,就是要求商标注册人在商品上和经营活动中运用

其注册商标时,应及商标局注册在案的标记相一样。

运用的商品应以核定运用的商品或服务为限,即应在商标局核定的具体商

品和服务范围内。

商标主管机关将依据《商标注册法》这一法

律文件所载明的商标权人、商标权的爱护范围和

爱护期限进行爱护。

三、商标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以下五类:

1)未经注册商标全部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

类似商品上运用及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

商标行为。

2)销售侵扰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

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

4)未经注册商标全部人的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

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及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的标记作为商标名称或者商品装潢好用,误导公众。

2>有意为侵扰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供应仓储、运输、邮寄、

隐匿等便利条件。

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马上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特地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并可处以罚款。

依据当事人的恳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就侵扰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

进行调解。

对侵扰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涉嫌犯

罪的,应当刚好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刑事责任

有意侵扰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情节严峻,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制裁的犯

罪行为。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商标犯罪行为有三类: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运用及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

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

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

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里我们看到,对于商标侵权责任有这样三种类型: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四、驰名商标的特殊爱护

对驰名商标的特殊爱护,就是实施优于一般商标爱护的法律措施,主

要体现在注册的扩大爱护和侵权行为的肃穆处理上。

(1)对未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爱护

(2)放宽驰名商标注册显著性的要求

(3)赐予驰名商标广泛的排他性权利

(4)赐予驰名商标特殊注册的制度

(5)赐予驰名商标广泛的爱护

第四章版权法概述

第一节版权概述

一、版权和作品

版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版权是指作者及其

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在我国版权通常被成为“著作权”。

作品要能够获得著作权爱护,必需满意下列条件:

⑴作品应当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现,不具有此特征的作品不能成为作

品。

(2)作品应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即作品应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而不是

抄袭的。

(3)作品应依据法律允许的表现形式加以表现。

二、版权主体和作者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

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依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常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

的协议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爱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及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与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

作品首次在中国参与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

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爱护。

其次节版权爱护的客体

一、版权法爱护的对象

包括以下列形式的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A)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邻接权也受著作权法爱护。这些权益包括:

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

二、版权法不爱护的对象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确定、吩咐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

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三)时事新闻;

(四)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三节版权的归属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著作权属于作者,是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在法律上,这里的作者既

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著作权》规定,作者以外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由于著作权人这一

民事权利是基于创作出文学艺术或其他作品这一事实而依法产生的,所以

未成年的作者也可以成为著作权人。

二、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与创作的

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运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

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扰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通常确定一件作品是否属合作作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作者之间应有共同从事创作某一作品的意思表示。

(2)在创作过程中合作作者始终贯彻了合作创作的意图,相互探讨、留

意创作中的连接、协调的统一。

(3)每个合作所完成的文学艺术形式,应当达到著作权法所要求的作品

的标准。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与

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又可分为不行分割作品和可分割

作品。合作作品不行以分割运用,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过

协商一样行使;不能协商一样,又无正值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挡他方

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安排给全部合作作

者。合作作品可分割的,作者对自己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行使著作权,但

是行使该权利时,不得构成对合作作品整体的侵害。

(二)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依据

《著作法》规定,职务作品应具备以下特点:①职务作品的作者及该单位

应当具有劳动关系;②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职责范围;③对作品的运

用应当属于作者所在单位的正常工作或业务范围内。

第一,一般状况下,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即创作该作品的公民

作者享有著作权。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运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

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及单位运用的相同方式运用该作品。

其次,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其他

组织担当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证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

职务作品,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作者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

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赐予作者嘉

奖。

第三,依劳动合同约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职务作品是依据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的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担当责任,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被视为作者的职务作品,著作权由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享有。

(三)编辑作品的著作权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

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

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扰原作品的著作权。

编辑实际是一种汇编,及出版社的编辑应加以区分。编辑著作权属编辑人。

一张报纸的著作权属报社或者编辑部。百科全书著作权属于整个百科全书

的编辑人。但里面每一个词条的作者,又对这个词条享有单独的著作权。

由于被汇编的作品的著作权状况不同,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关系也不想同。

①对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汇编,要受到著作权人汇编权的制约,即汇编他

人作品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要担当侵权的责任。一方面,汇编作

品事实上受到两重著作权爱护,即原作品著作权和汇编作品著作权,另一

方面,作品并不因为被其他人汇编失去了其他利用权。

②汇编不受著作权爱护的作品而形成的汇编作品,汇编人仅就其设计和汇

编的结构或形式享有著作权。

(四)托付作品的著作权

托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由托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

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则属于受托人。

(五)电影等视听作品的著作权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

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依据及制片者

签订的合同获得酬劳。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

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运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第四节版权的爱护期

一、版权的取得和期间

(一)著作权的取得

①实质条件,是法律对作品的要求。依据《伯尔尼公约》规定,对以物质

载体方式固定下来的作品是否供应著作权法爱护,由各国自行确定。依据

我国的《著作权法》,只要特定的思想或情感被赐予肯定的文学艺术形式,

这种形式无论是作品的全部还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无论该作品是否已实行

了肯定物质形式被固定下来,都可以依法被认为是受爱护的作品。

②形式条件,是指作品完成后,是不附加其他条件就享有著作权,还是附

加肯定的条件或是履行肯定法律手续才能取得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

接受自动爱护的方法,作品一经产生,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只要具备了

作品的属性,就自动产生著作权,既不要求登记,也不要求发表,也无须

再复制物上加注著作权标记。

二、著作权的爱护期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爱护作品完整权这三项著作权人身权的爱护期

是不受限制的,具有永恒性。

公民作品为作者终身及其死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

31日;假如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终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

31日。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为50年,截止于首次发表后的第50年的12月31

日。

第五节版权的内容和限制

一、著作权

(一)著作人身权

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是及著作权相对应的

人身非财产权。人身权是作者人格的体现,在作品中往往包含作者的思想、

气质、性格等,对人身权的敬重就是对作者人格的敬重。

在我国,著作人身权有以下特点:

(1)法人及其他组织在肯定条件下可以视为作者,因而法人和其他组织

也可以享有著作人身权。

(2)著作人身权具有肯定专属性,通常不得转让、继承和放弃。

(3)著作人身权不同于民事权利的其他人身权。

包括以下内容:

⑴发表权:是指作者确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即有权确定自己所

创作的作品是否发表,何时发表,何地发表和以什么方式发表。

发表权具有以下特点:①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②发表权通常不能转移;

③假如因作品而产生的权利涉及第三人的发表权,往往还受到第三权利人

的制约;④《实施条例》规定,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假如作者未明确

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

使;没有继承人又无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全部人行使。

⑵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指作者修改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者授权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的权利。

(4)爱护作品完整权:是爱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著作权法的爱

护,只及于思想或情感的表现形式,而不延及其思想和情感本身。

(二)著作财产权

著作财产权指著作权人基于对作品的利用给其带来的财产收益权。

(1)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

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及方式向公众供应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

的权利;

(3)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运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

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

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设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

权利;

(6)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

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7)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

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

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8)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供应作品,使公众

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9)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

体上的权利;

(10)改编权,即变更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11)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12)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合成新作

品的权利;

(13)整理权,即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作品或者材料进行条理化、

系统化加工的权利。

二、邻接权

就是表演者对其表演、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广播电视

组织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所享有的专有权利,通称为“及著作权邻接

的一些权利”,一般简称为邻接权

及著作权邻接的一些权利,一般简称为邻接权。

(一)表演者的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三)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四)出版者的权利

(一)表演者的权利

表演者对运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酬

劳。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酬劳。

著作权人声明不许运用的不得运用。

表演者有这样五项权利:

⑴表明表演者身份。表演者对其表演行为,或对播放含有其表演的音像

制品,均享有表示自己姓名、身份的权利。(2)爱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表演形象不是表演者的平常形象,而特指表演者在表演时的艺术形象。

(3)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酬劳。即许可

他人通过无线电广播或电视系统等通信手段把现场表演传送给用户的权

利。(4)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复制和发行录音录像及其制品,并获得酬劳。

及现场直播相比,录音录像及其制品具有可反复重现性,而现场直播通常

是一次性的。

(5)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路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酬劳。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录音录像运用者运用他人的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

可,并支付酬劳。录音录像制作者运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

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

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酬劳。

运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录音录像制品的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可以不经

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依据规定支付酬劳;著作权人声明不许运用的不得

运用。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

付酬劳。

录音录像制作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

通过信息网路向公众传播并获得酬劳的权利;权利的爱护期为50年,截

止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被许可人复制、发行、

通过信息网路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

可,并支付酬劳。

(三)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运用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以及同

表演者的关系,及录音录像制作者大致相同。

此外,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

第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其次、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书目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四)出版者的权利

对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酬劳。图书

出版者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依据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

爱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合同约定图书出版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为

10年。

图书出版者应当依据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图书出版者不

依据合同约定期限出版,应当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担当民事责任。同

时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酬劳。图书

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脱销”

指著作权人寄给图书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在6个月内未能得到履行,视为图

书“脱销”。

三、著作权的限制

著作权人的权利不是肯定垄断的权利,也不是永恒的权利。它要受到著

作权的合理运用、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等制度的限制。

(一)著作权的合理运用

各国版权法都规定在肯定的条件下为了个人学习或从事科学探讨的目

的,或者为了教学活动、学术探讨、公共借阅、宗教或慈善性质的活动等

社会利益,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酬劳而自己运用。

这种法律允许的自由运用,即称为“合理运用”。

在下列状况下运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酬劳,但应

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扰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

权利:

(1)为个人学习、探讨或者欣赏,运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

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行

避开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

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

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

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探讨,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

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运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运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设或者保存版本

的须要,复制本馆保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

者支付酬劳;

(10)对设置或者陈设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

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

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

的权利的限制。

(二)著作权的法定许可运用

法定许可运用是指依据法律的干脆规定,以特定的方式运用他人已经发表

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酬劳。

例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但应当支付酬劳。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

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酬劳。

(三)著作权的强制许可运用

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化和国家教化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

声明不许运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

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但应当依据规定支付酬劳,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扰著作

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第六节版权的爱护及侵权责任

一、著作权民事侵权行为

应当担当民事责任的11种著作权侵权行为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及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

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与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运

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运用作品的;

(七)运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酬劳而未支付的;

(A)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

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及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

者录音录像制品的;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运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

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扰著作权以及及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二、侵扰著作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担当停止侵害,指责令侵权人马上停止正在实施的侵扰他人著作权的行

为,爱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消退影响和赔礼致歉,指侵扰著作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人身权利侵害而

适用的责任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及其他方式一起适用。

赔偿损失,侵权损害的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赔偿损失又是担当财产

责任的主要方式,确定侵扰著作权行为赔偿责任遵循如下原则:全部赔偿

原则;实事求是、公允合理的原则。

三、侵扰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峻的,著

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

备等。

以下8种侵扰著作权的行为应当担当行政责任:

⑴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

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

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

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

(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有意避开或者破坏权

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实行的爱护著作权或者及著作权有关的权

利的技术措施的;

(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及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有意删除或者变更

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四、侵扰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侵权行为已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

“侵扰学问产权罪”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扰著作权情形之一,

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惩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殊严峻情节的,处三

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惩罚金。

担当刑事责任的行为有: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

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第五章反不正值竞争法概述

第一节反不正值竞争法概述

一反不正值竞争法的渊源

“反不正值竞争”的概念,起源于1850年的法国。它的立法来源是《新

西兰民法典》第1382条。

1896年德国颁布了《反不正值竞争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制止不正

值竞争行为的特地法。

《建立世界学问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学问产权包括版权、

邻接权、及独创有关的权利、科学发觉权、标记权、反不正值竞争权、商

业隐私权等等。即对反不正值竞争活动赐予爱护是“学问产权”的一项内

容。

《巴黎公约》第10条之二规定,本同盟成员国必需对各该国国民保证予

以取缔不正值竞争的有效爱护。并且规定:凡在工商业活动中违反诚恳经

营的竞争行为即构成不正值竞争的行为。

特殊禁止下列状况:

(1)接受任何手段对竞争对方的企业、商品或工商业活动造成混乱的一

切行为;

(2)在经营商业中利用谎言损害竞争对方的企业、商品或工商业活动的

信誉的;

(3)在经营商业中运用会使公众对商品的性质、制造方法、特点、运用

目的或数量发生混乱的表示或说法。

中国“反不正值竞争法”首次出现在1982年的《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第9

条,该条其次款规定,“禁止广告的垄断和不正值的竞争”

其后在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的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中分别规

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允、等价有偿、诚恳信用的原则。”“公

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爱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扰。”“民

事活动应当敬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安排,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尽管没有干脆出现“反不正值竞争”的概念,上述

三条均反映出反不正值竞争的原则。

二反不正值竞争的法的立法宗旨

首先,不正值竞争法维护市场公允正值的交易秩序,维护公共利益。爱护

竞争者公允竞争,为社会供应货真价实的服务和商品。良好的竞争秩序是

整个社会秩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次,不正值竞争法的重要爱护对象是竞争者的利益,它爱护竞争者的商

誉、商标、经营阅历、商业隐私以及其他独特的成果,以确保竞争者能平

安地享用他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不被他人剥夺。同时,不正值竞争法保证

竞争者有施展其经营本事的自由,保证每个竞争者应有的扩张机会的发展

空间。

第三,不正值竞争法爱护消费者利益。作为市场的重要参及者,消费者的

利益也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

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激励和爱护公允竞争,制止不正值竞

争行为,爱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反不正值竞争法调整的是市场竞争中各方面主体的合法利益。

其次节中国反不正值竞争法

不正值竞争行为的界定

不正值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值竞争法》规定,损害其他经

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对不正值竞争行为的理解应当把握如下三点:

首先,不正值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依据《反不正值竞争法》规定,

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

人。

其次,不正值竞争行为是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的行为,这是不正值竞争行为的共同特点。

第三,不正值竞争行为必需是违反《反不正值竞争法》规定的行为。

依据《反不正值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值竞争行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十一种

类型。

(一)仿冒行为

仿冒行为是指经营者从事不正值市场竞争,将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同其他

经营者的产品或者服务相混淆,并造成或可能造成消费者的误认或误购行

为。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运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运用及知名商品

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

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运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所谓“知名商品”指在市场上具有肯定的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悉知的商

品。人民法院在认定知名商品时应当考虑该商品的销售时间、销售区域、

销售额和销售对象,进行任何宣扬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域范围,作为知

名商品受爱护的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推断。原告应当对其商品的市场知

名度负举证责任。

(二)虚假标示行为

虚假标示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其产品或者产品的包装上,对产品的质量标

识、原产地或者其他能够反映产品品质的各种因素作不真实的标注,以欺

瞒消费者、获得不正值的利益。

《反不正值竞争法》禁止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记、名优标记等质

量标记,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会的虚假表示。

(三)限制竞争行为

1、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1)行为主体的特定性: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2)行为的特定性:即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

他经营者公允竞争的行为。行为的核心在于排斥他人参及竞争。

2、政府机关的限制竞争行为

行政性强制经营行为,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

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值的经营活动。

地区封锁行为,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

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四)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或服务而接受财务或者其他

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即经营者接受财物或者其他手段

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包括在帐外暗中赐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

扣的行为。

(五)虚假宣扬行为

即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

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会的虚假宣扬的行为。

(六)侵扰商业隐私行为

侵扰商业隐私的行为是指经营者接受非法手段获得、披露或运用(包括允

许他人运用)他人商业隐私的行为。

《反不正值竞争法》禁止的侵扰商业隐私的类型包括: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值手段获得权利人的商业隐私。

(2)披露、运用或者允许他人运用以前项手段获得的权利人的商业隐私。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隐私的要求,披露。运用或

者允许他人运用其所驾驭的商业隐私。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上述所列违法行为,获得、运用或者披露他人

的商业隐私,视为侵权商业隐私。

(七)低价倾销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

品。认定不当低价销售行为应当考察经营者客观上是否实施了低于成本的

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且主观上是否存在排挤竞争对手的目的。

《反不正值竞争法》规定以下四类行为不属于正值竞争行为。

(1)销售鲜活商品。

(2)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偿还债务、转产、歇业降价的销售商品。

(A)不正值附条件销售行为

即经营者销售商品,违反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

件的行为。这种行为强调“违反购买者的意愿”,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

的合法权益和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

附加的不合理交易条件主要包括:限定价格、划分销售区域、划分顾客、

独家销售等。

(九)不正值有奖销售行为

不正值有奖销售行为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供应服务时,利用物质、金钱

或者其它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及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1、接受谎称有奖或者有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瞒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十)低毁商誉行为

诋毁他人商誉行为,即商业诽谤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针

对同类竞争对手,有意捏造和散布有损其商业信誉和商业声誉的虚假事

实,以减弱其市场竞争实力,使其无法正常参与市场交易,从而使自己在

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行为。

留意,这里的行为人是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其他非经营者实施的侵害

他人商誉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值竞争行为,但可构成共同侵权人。如,新

闻机构被利用诋毁他人商誉,仅构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而非

不正值竞争行为。其次,捏造散布行为应当为第三人所知晓,否则不能认

定为损害。同时、散布的事实必需是虚假的。假如是真实的事实,则该行

为不能构成不正值竞争行为。

(十一)串通投标行为

串通投标行为是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者之间恶意通谋、抬高或者

压低标价,共同损害招标者的利益;或者招标者和投标者勾结,共同排挤

其它投标者的行为。

二、反不正值竞争的法律责任

(一)损害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是民事侵权责任的主要担当方式,起到损害补偿、惩戒和教化的

功能。《反不正值竞争法》其次十二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

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担当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

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

担当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值竞争行为

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不正值竞争行为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为:

(1)主观过错要件

(2)损害结果要件

(3)违法行为要件

(4)因果关系要件

(二)具体不正值竞争行为的侵权责任

1虚假标示行为的侵权责任

依据《反不正值竞争法》其次十一条,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

运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记、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