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音樂与绘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一个见胜于心情勾勒,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感官;一个擅长于外表造型,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然而,两者的关系又尤为紧密,“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作为美化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重要渠道,小学音乐教学除了给学生传递基本乐理知识,更要注重塑造他们美好、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能从音乐中发现美、创造美,提升个人素养。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音乐毕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制约了他们对美的感受,因此,引入视觉元素,将画面美与听觉美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感悟。从现实生活、情境互动、影视资料以及社会实践中,多方采集画面感资源,以画入音,音画协同,结合本人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内外的一些思考与尝试,现将点滴体会赘述如下。【关键词】小学音乐;画面感;教学方法一、画在蓝天白云下——从生活中撷取画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从生活中产生,并在生活中获得发展。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发现音乐的身影,如鸟鸣声会让人想到笛子,轮船的汽笛声会让人想到长号,从模仿生活中的碰撞声产生了打击乐等。尽管音乐高于生活,不只基于生活的模仿,更多了相对抽象的内涵,但音乐最终将回归于生活。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时,我们不必拘泥于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内涵剖析,应当带着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撷取画面,帮助学生从立体的、鲜活的生活画面中感受音乐的美,通过生活场景将音乐的画面感勾勒出来,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全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赋予学生对音乐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教师在教授歌曲《春天来了》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理解歌曲内涵,继而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情绪,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在家长指导下寻找春天,拍摄身边的春色美景,形成照片集,并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教师谈话引入:“春天让我们的祖国变得如诗如画,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无比舒畅。它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发现了它吗?”学生结合画面说一说,如“大地一片绿色,花开了,柳枝也发芽了。”“冰雪融化了,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停在树枝上快乐地唱着歌。”……教师启发:“春天找到了,我们想不想歌唱一下春天呢?”带着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春景中,带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春天,使乐曲中的力度、音色、旋律的变化,在画面感的支撑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使音乐变成了流动的画面,歌曲中的每一个音符仿佛都有了色彩,整节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画在角色互动间——从情境中提炼画面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加深体验,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学习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演”的形式,再现音乐画面感,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其中,有机地将音乐知识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从模仿走向创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内容特点和形式特征,巧妙地设计音乐中相关的角色形象,引导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展开个性化演绎,将音乐中原本平面、抽象的形象,内化为具有活力的、生动的“自己”,推动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角色加深体验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形式活泼,适应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加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音乐作品的互动,提升了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角色扮演形成的情境,立体地展示了音乐中的画面和场景,突破了学生想象的限制,点燃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在欣赏壮族民歌《猴子蒸糕》一课时,歌曲风趣、活泼,具有极大的故事创编与表演空间,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真理,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教师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猴子和小狗的头饰、蒸粉糕的道具以及故事情节的图片。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介绍了歌曲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扮演猴子和小狗,伴随着旋律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尝试着进行人物之间的对话,丰富不同角色的表情。同时,教师出示情节相关的五张图片,启发学生根据歌曲中的故事发展,为这些图片排序。在角色扮演的情境中不断提升画面感,在音乐与图画的推动下越发表演得活灵活现,让这门学科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得以充分彰显,营造出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打造出一个可参与、可互动的趣味化环境。学生在自主性感受、想象和表演中,主动地欣赏与感悟,使学生在整节课情感高涨。三、画在音影资源里——从影视中择选画面课程资源是当前课改的重要标志,充分地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以及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适应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我们要建立起更开放、更多元的课程资源观,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途径。影视音乐是音乐体系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分支,对人的成长影响超乎想象,反映了不同民族风格、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对帮助学生建立音乐画面感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当前学生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选择与之贴合的影视作品,将音乐中所蕴含的画面呈现出来,伴随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中刻画的屏幕形象,感受音乐旋律中的强弱和节奏快慢,结合自身丰富的联想,突破实际阅历的限度,实现音乐的“可视化”。在欣赏童声合唱《在少年英雄纪念碑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体会歌曲中庄严肃穆的情绪,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少年革命烈士?你们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播放经过精心剪辑的影视片段,为学生呈现王二小、刘胡兰等英勇形象,感动和激励学生,触发他们对这些少年英雄的崇敬和感佩,再将这些情感转化到歌曲的旋律中,让学生在热泪盈眶中听赏歌曲。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少年烈士的童年和我们相比有什么不同?你今后应该怎样做?”在清明时节的扫墓活动中,学生脑海中浮现出课堂上的影视画面与感人旋律,由衷地体会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由此而衍生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继承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庄重的氛围中、在情感的激荡下、在音画的交融中,学生对祖国的革命历史、锦绣山河以及祖国命运进行憧憬,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对祖国的忠贞和甘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强烈愿望。四、畫在情感共鸣时——从联想中丰富画面教育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情绪对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形成共鸣,从而展开联想,在脑海中丰富画面,获得音乐的熏陶和心灵洗礼。教师在教授《蜗牛和黄鹂鸟》时,因为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较难理解歌曲中所描绘的相应情境,因此,教师为学生相机展示葡萄园的图片,并适时在相应位置添加蜗牛和黄鹂鸟,在音乐的旋律下,学生联想画面,并情不自禁地做起动作,也渐渐地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整个学习过程和谐自然。小学音乐教材有很多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一个个跳动音符所蕴含的意义;还可以将音乐与生活联结起来,体会音乐是情感的真切表达。欣赏音乐《我们多么幸福》时,聆听着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联想美好的生活,脑海中一个个幸福而温馨的画面依次浮现,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刚才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学生们争先发言:“我过生日那天,全家聚在一起为我祝福,我好开心哦!”“每天晚上,爸爸妈妈和我都会在小区里手拉着手聊天、散步……”“上个周末,我们刚搬新家啦!”……孩子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一定会产生很深的情感体验,更能体会作品表达的深刻内涵,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五、画在实践活动中——从体验中生成画面《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不宜追求音乐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音乐教材,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掌握运用。”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与成长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就必须正常、有序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补足课堂教学的单一和不足,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学生切身的实践活动中提炼画面,所形成的音乐画面感最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其中所折射出来的多彩童年、时代变迁,蕴含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特质。一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与空间,正常有序地开展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弥补课内教学的先天不足,如兴趣小组类舞蹈组、合唱组、器乐组等,如比赛类歌咏比赛、器乐比赛等,能有效地缓解繁重的学习压力,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抓住节日契机如庆五一、迎国庆等,开展各级各类音乐活动,如优秀红色经典歌曲传唱活动等,让学生在自我展示的同时,得到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竞争意识。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将音乐中蕴含的画面用行动再现出来,并以更直观、更直接的方式,将音乐中的美与各种情感、行为中的美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印象深刻的画面,在音画结合中将旋律、情感、体验等进行交融,长久地烙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音乐既可以仿声,也可以摹形。抓住音乐所带来的画面感,就抓住了音乐教学中的“第二灵魂”,能够更好地发挥音乐在育人功能中的独特作用。从生活中、情境中、影视中、联想中、活动中采撷各种鲜活、生动的画面将音乐与美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进行整合,代入音乐的学习与感受中,找到它们的相通点,即都是借助情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契合了小学生对艺术类学习的心理年龄特点,以优美的旋律、生动的画面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他们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的发展,更好地感受真善美的艺术真谛。当然,教师也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传统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供气合同范本
- 单位返聘合同范本
- 农村工程改建合同范本
- 农村住房贷款买卖合同范本
- 买卖股份合同范本
- 单位购买服装购买合同范本
- 劳动仲裁聘用合同范本
- 出售废钢 废铁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项目合同范本
- 中介甲乙丙方合同范本
- Unit 4 Time to celebrate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健康档案模板
- 筋膜刀的临床应用
- DB32-T 4790-2024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 2022年安徽阜阳太和县人民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反刍动物饲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
- 幼儿园大班《识字卡》课件
- 2024-2030全球与中国宠物医院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2认识研学旅行的参与方
- 安全警示教育的会议记录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