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安全管理-I_第1页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I_第2页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I_第3页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I_第4页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平安的定义及概念第二节平安管理及根本概念第三节本课程的研究内容第一章概述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一节平安的定义及概念一、平安的定义二、平安的重要性六、平安科学的开展历程三、平安与危险五、职业平安卫生与平安生产四、平安、平安性与系统平安第一节平安与平安管理一、平安的定义平安(safety),顾名思义,“无危那么安,无缺那么全〞,即平安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的传统平安观念相吻合的。随着对平安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人类对平安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从不同的角度给它下了各种定义。根据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82C《系统平安大纲要求》,给出平安的定义。即,平安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此定义自从1964年问世以来,历经882、882A、882B、882C、882D假设干个版本,对平安的定义也从开始时仅仅关注人身伤害,进而到关注职业病、财产或设备的损坏、损失直至环境危害,表达了人们对平安问题认识进化的全过程,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人类对平安问题研究的不断扩展。由上述定义可见,“平安〞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不发生人员伤亡和(或)设备财产损失;一是指不发生职业危害。因此又出现了分别针对这两方面情况的狭义的平安含义,对于前者常称之为狭义的“平安〞、“劳动平安〞或“职业平安〞。对于后者那么称之为“劳动卫生〞或“职业卫生〞。本书所提到的平安,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指前者这种含义。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二、平安的重要性平安问题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在社会的不断开展中被人们所认识的,它主要表达征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损失大。事故是平安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据ILO(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大约为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2.8万起,每分钟475.6起。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110万人(其中25%为职业病引起的死亡),死于交通事故99万人,死于暴力56.3万人,死于局部战争约50.2万人。同时有1500万人受到失能伤害,有35%的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各类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国民生产总值(GNP)的5%,有些开展中国家还要更高。许多重大事故更是损失惊人。我国1993年发生的深圳清水河地区化学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人民币。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化学气体泄漏事故,几天之内就造成2500人死亡,总计近2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二是社会影响大。不可否认的是,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对家庭,对企业,甚至对国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三是影响周期长。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重大、特大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动乱更是久久难乎,克拉玛依友谊宫的一场大火至今已过去7年,受害者家属心中的悲哀依然难以平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此外,值得指出的是,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对企业、社会造成损失和影响,还意味着企业管理水平不佳,意味着企业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没有到达最好水平。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大小,都存在一个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财务、人事、生产、采购、销售、平安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管理者疏忽、失误或管理系统存在缺陷所造成的,而这种失误、疏忽或缺陷的发生或存在那么不仅仅会造成事故及损失,也会产生其他问题,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讲,事故是企业管理不佳的一种表现形式,即通过事故的发生,告知我们企业中还存在着管理上的缺陷。因而,控制事故,搞好平安管理,不仅是通过减少事故损失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后者比前者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更有意义。只有企业管理者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平安生产水平才有可能产生质的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三、平安与危险的关系平安与危险在所要研究的系统中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伴存在。平安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平安的相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绝对平安的状态是不存在的,系统的平安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其次,平安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抛开社会环境讨论平安是不现实的;再次,人的认识是无限开展的,对平安机理和运行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即平安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具有相对性。危险的绝对性表现在事物一诞生危险就存在,中间过程中危险势可能变大或变小,但不会消失,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不管我们的认识多么深刻,技术多么先进,设施多么完善,危险始终不会消失,人、机环境综合功能的残缺始终存在。平安与危险是一对矛盾,它具有矛盾的所有特性。一方面双方互相反对,互相排斥、互相否认,平安度越高危险势就越小,平安度越小危险势就越大;另一方面平安与危险两者互相依存,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平安与危险这对矛盾的运动、变化和开展推动着平安科学的开展和人类平安意识的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四、平安、平安性与系统平安平安一词在英语中主要对应两个单词,即Safety和Security。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指职业平安、意外伤害、家庭平安等平安问题,即大多为平安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平安、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平安问题。虽然现在对这两个词有混用的现象,但总体上两者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必须指出的是,safety一词在英语中还有一个涵义,即平安性,这是个不同于“平安〞的概念。所谓平安性,与可靠性,可维修性等一样,是系统所具备的一种性能。我们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平安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也有的将平安性定义为“不发生事故的能力〞。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看出,平安与平安性的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是系统的状态或条件,后者那么是系统的一种性能,而平安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结合管理和技术等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提高系统的平安性,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平安性是系统的重要品质之一,且与可靠性联系密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二者有时是一致的。因而,常有人将两个概念相混淆,错误地认为“系统可靠,就一定平安〞,无需专门对平安性进行分析,这显然是错误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可靠性(Reliability)与平安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而平安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平安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日的某些功能的丧失(或称非预期状态),可能不会造成损失。例如室内裸露的电线,没有失效时是可靠的,但存在着人触电的危险,是不平安的。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平安,可靠性与平安性不能等同。当然,失效或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系统发生灾难性的事故,如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发动机因故障停车就可能导致发生飞机坠毁的严重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系统的平安性。所以,系统平安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行系统平安性分析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平安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现代企业安全管理而对于系统平安(Systemsafety),我们那么定义为: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本钱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那么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正确的平安性。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平安是指为保证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的平安性所做的工作。这里主要有三点应该强调:其一,系统平安强调的是系统全寿命周期的平安性,而绝非仅仅是某个阶段的平安性。所谓全寿命周期,是指系统的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各个阶段的总称。作为系统的设计者,应当在设计阶段就对系统寿命周期各阶段的危险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并通过设计或管理手段保证系统总体风险的最小化,这也是系统平安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所在。其二,我们应当使系统在符合性能、时间及本钱要求的条件下到达最正确平安水平,而非一味追求平安,无视经济效益,使平安与效益相脱节。其三,我们应使系统总体平安效果最正确,即使系统的总体危险风险最小化,而非仅仅消除系统局部的危险。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五、职业平安卫生与平安生产职业平安卫生(OccupationalSafety&Health)(国内也称劳动平安卫生)是平安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平安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美、日、英等国均采用这种说法并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法规体系,如美国的职业平安卫生管理局(OSHA)和职业平安卫生法(OSHAct)等。而前苏联、德国、奥地利、南斯拉大和我国等那么称之为劳动保护(LaborProtection),并将其定义为: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平安、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可以看出,上述两个定义根本含义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根本一致,在各个国家实施时工作内容也根本相同,因而可认为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平安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平安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在平安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平安和健康的因素,保障员工平安、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平安;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平安。总之,平安生产就是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平安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以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及各种危险的发生,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平安和健康,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平安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前者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开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平安、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后者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平安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二者也可统称为“职业平安卫生〞或“劳动平安卫生〞。但从与国际接轨考虑和我国正在推行职业平安卫生管理体系(OHSMS)的现状来看,“职业平安卫生〞一词可能更具代表性。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六、平安科学的开展历程从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创造引起了一场工业革命,同时也揭开了平安科学研究的序幕。但是平安作为一门科学,是以1929年,美国的平安工程师海因里希〔W.H.Heinrich〕发表了著名的《工业事故预防》〔IndustrialAccidentPrevention〕一书为代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平安管理的思想和经验,根据当时的工业平安实践总结出“海因里希十条〞工业平安公理。数十年来,该理论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平安工作者的认可,成为他们从事事故预防和平安管理工作的理论根底。随着工业开展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和重大工业事故相继发生,职业危害也日益严重。与此同时,人们对职业平安与健康这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开展中的重大课题,越来越给予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与平安科学有关的组织和科研机构。从内容上看,涉及到平安原理、平安工程、卫生工程、人机工程、灾害预防处理、预防事故的经济学、职业病理论分析和科学防范等。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平安和劳动者健康,世界各国对平安科学的研究已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平安科学作为一门真正的交叉科学,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平安科学的开展从理论上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经验型阶段〔事后反响决策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平安仅仅以技术形式依附于生产,附属于生产,仅仅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和整改措施,以经验作为科学,平安处于被动局面,人们对平安的理解与追求是自发的,模糊的。事后预测型〔预期控制型〕:人们对平安有了新的认识,运用事件链分析、系统过程化、动态分析与控制等方法,到达防治事故的目的。总之,传统的平安技术建立在事故统计根底上,这根本属于一种纯反响式的。平安科学缺乏理性,人们仅仅在各种产业的局部领域开展和应用不同的平安技术,以至对平安规律的认识停留在相互隔离、重复、分散和彼此缺乏内在联系的状态。综合系统论〔综合对策型〕:认为事故是人、技术与环境的综合功能残缺所致,平安问题的研究应放在开放系统中,建立平安的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从事故的本质中去防治事故,揭示各种平安机理并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变成指导解决各种具体平安问题的科学依据。在这一阶段,平安科学不仅涉及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而且涉及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所有大的科学门类。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二节平安管理及根本概念一、管理的定义

二、平安管理的定义六、平安管理的开展历程及现状三、平安管理的性质五、平安管理的重要意义四、平安管理的分类七、平安管理的主要任务八、平安管理的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一、管理的定义任何集体活动都需要管理,在没有管理活动协调时,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行动方向并不一定相同,以致于可能互相抵触;即使目标一致,由于没有整体的配合,也达不到总体的目的。那么什么是管理呢?在管理理论的开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许多管理学派,都对管理的概念做了一些解释。科学管理学派的泰罗、法约尔等认为,管理(management)就是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行为科学学派的梅奥等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影响为中心,鼓励职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现代管理学派的两蒙等人认为,管理的重点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目前,管理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管理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二、平安管理的定义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含有多个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平安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子系统是由企业中有关部门的相应人员组成的。该子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管理的手段,实现控制事故、消除隐患、减少损失的目的,使整个企业到达最正确的平安水平,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平安舒适的工作环境。因而我们可以给平安管理(SafetyManagement)下这样一个定义,即:以平安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方案、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通俗的说,平安管理就是管理者对平安生产进行的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平安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到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建设的顺利开展。〕控制事故可以说是平安管理工作的核心,而控制事故最好的方式就是实施事故预防,即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不平安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平安。这也是“预防为主〞的本质所在。但根据事故的特性可知,由于受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有些事故是不可能不发生的。因此,控制事故的第二种手段就是应急措施,即通过抢救、疏散、抑制等手段,在事故发生后控制事故的蔓延,把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由于管理工作中时时处处都有平安问题,因此平安管理应该是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全面即所有方面,全员即所有人员,全过程即全部过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既然要有事故发生,必然要有经济损失。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个重大事故在经济上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而在实施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的根底上,通过购置财产、工伤、责任等保险,以保险补偿的方式,保证企业的经济平衡和在发生事故后恢复生产的根本能力,也是控制事故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平安管理就是利用管理的活动、将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与保险补偿三种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到达保障平安的目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在企业平安管理系统中,专业平安工作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平安工作者的工作可分为4个局部。(1)分析。对事故与损失产生的条件进行判断和估计,并对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价,即进行危险分析与平安评价,这是事故预防的根底。(2)决策。确定事故预防和损失控制的方法、程序和规划,在分析的根底上制订出合理可行的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及保险补偿的总体方案,并向有关部门或领导提出建议。(3)信息管理。收集、管理并交流与事故和损失控制有关的资料、情报信息,并及时反响给有关部门和领导,保证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更新,为分析与决策提供依据。(4)测定。对事故和损失控制系统的效能进行测定和评价,并为取得最正确效果做出必要的改进。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三、平安管理的性质平安生产是指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科学地从事企业的生产活动。平安管理就是对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进行的方案、组织与控制。它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根底局部,也是其重要组成局部。企业平安管理具有以下性质:1.长期性平安生产问题产生论产活动过程之中,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始终。因此,平安管理是一项经常的、艰苦细致的、长期的工作。2.科学性平安生产有它的自身规律性,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从而积累经验;反之,如果违反科学,便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因此,只有尊重科学,学习和掌握有关平安生产的科学知识,逐步掌握它的规律性,重视和加强平安管理,才能取得平安生产的主动权。现代企业安全管理3.系统性平安生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和工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平安管理形成了专业系统,既有自己的特点(特征),又渗透镕合于各项管理之中,反映出全面和全员、全过程的属性,充分表达出现代工业企业管理的特色。工业企业平安管理从内容要求显现出系统原理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突出的全局性。(3)清晰的层次性。另外,从平安管理内容来看,平安问题是伴随着生产问题的提出而产生,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而展开。如,厂址选择、工程和工艺设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试制、生产过程、检修施工过程,设备及物料的储存运输,以及干部和工人的招收使用、干部和工人技术知识、平安意识,身体素质、纪律性等,每一个环节都与企业的平安生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从而形成平安生产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和各项专业管理提出了客观要求,构成了平安管理的专业体系。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4.预防性也可称为超前工作性。平安管理重点就在于做好预防事故的工作,必须明确立足于防范事故的发生,树立项防在前的思想,把防止和防止事故的措施抓好,把工作做在前面,就可以杜绝事故的发生。所以,提高对平安管理预防性的认识,对于做好化工企业的平安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5.专业性平安管理在今天已经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工作和一般性事务管理工作所能够满足的。一个现代化工企业假设要长期实现平安生产目标,广阔职工和各项专业管理都必须遵循与平安生产有关的规章制度和规程、标准、标准,按平安生产的规律办事,从而使平安管理形成带有专业内容和自身特点的完整体系。6.群众性平安生产又是一项与广阔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工作,要做好它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根底上。只有广阔职工增强平安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平安知识和技能,自觉遵守备项规章制度,人人重视平安,平安管理才有一个坚实的根底。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四、平安管理的分类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狭义和广义,对平安管理加以分类。宏观的平安管理:从总体上看,但凡保障和推进平安生产的一切管理措施和活动都属于平安管理的范畴,即泛指国家从政治、经济、法律、体制、组织等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作为一个平安管理工作者,对国家有关平安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体制、组织结构以及经济措施等均应有深刻的理解、全面的掌福.微观的平安管理:指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的平安管理活动。狭义的平安管理:指在生产过程或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防止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管理活动。广义的平安管理:泛指一切保护劳动者平安与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管理活动。从这个意义讲平安管理不但要防止劳动中的意外伤亡,也要对危害劳动者健康的一切因家进行斗争(如尘毒、噪声、辐射等物理化学危害,以及对女工的特殊保护等)。在欧美各国,不叫平安管理,也不叫劳动保护,而称为职业平安与卫生。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五、平安管理的重要意义平安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阔职工的平安与健康,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平安管理、平安技术、劳动卫生。在这三者之中,平安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1.搞好平安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造成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概括起来不外乎人的不平安不卫生行为和物的不平安不卫生状态。然而在这些直接原因的背后还隐藏着假设干层次的背景原因,直到最深层的本质原因,即管理上的原因。2.搞好平安管理是贯彻落实“平安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根本保证为了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平安工作指导方针,有赖于良好的平安管理工作。设定目标,建立制度,方案组织,加强教育,催促检查,考核鼓励,综合各方面的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阔职工的平安生产积极性。3.平安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都有赖于有效的平安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毫无疑问,平安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平安生产是有巨大作用的。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根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方案、组织、催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平安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平安领域也不例外。现代企业安全管理4.在技术、经济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平安生产,更加需要突出平安管理的作用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技术装备本质的平安水平。但本质平安永远是相对的。物质力量和人的能动作用相辅相成,在物质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那么依靠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活动。5.搞好平安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平安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与生产管理二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平安是人生的根本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职工对平安的要求必将日益强烈。国家为了保证职工的平安与健康,也在不断强化平安管理。从平安立法、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等各方面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平安的开展。其中的某些措施是带有强制性的。平安具有否决权,而且是最有权威的否决权。人命关天,任何领导人都不敢漠然视之。在这种情况下,平安管理对改善企业管理和推动企业工作进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甚至可以以改善平安管理作为突破口来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大步前进。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六、平安管理的开展历程及现状1.平安管理的开展历程平安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生产而产生和开展的。在漫长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人类逐渐认识并积累了一些平安防护的经验。但平安问题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18世纪中叶,由于蒸汽机的引起的生产方式的改变。与此同时,由于一系列恶性事故的发生,也使得人们对劳动平安与卫生这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开展中的重大课题,越来越给予广泛的关注。1929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发表了著名的《工业事故预防》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厂平安管理的思想和经验。美、英等兴旺国家,也相继在70年代初建立了职业平安卫生法规,设立了相应的执法机构和研究机构,加大了平安卫生教育的力度,包括在高等院校设立平安类专业、开设平安类课程等,并通过各类组织对各类人员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培圳方式,重视平安技术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平安分析、危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平安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平安工作的飞速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开展〞的口号,人们也充分认识到了平安问题与可持续开展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又提出了职业平安卫生管理体系(OHSMS)的根本概念和实施方法,使平安管理工作走向了标准化和现代化。从平安管理的开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平安管理的开展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开展和人们的平安需求的逐步提高而进行的。初期阶段的平安管理,可以既是纯粹的事后管理,即完全被动地面对事故,无奈地承受事故造成的损失;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之后,管理者采用了条例管理的方式,即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或采取一定的平安技术措施控制系统或设备的状态,防止事故的再发生。这时已经有了事故预防的概念。而职业平安卫生管理体系的诞生那么成为现代化平安管理的重要标志。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我国的平安管理工作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平安卫生工作,在劳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平安法规和标准及较为严谨完善的平安管理体制,如平安生产责任制、平安一票否决制等等,确立了“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平安生产方针,建立、健全了各级平安管理组织机构。这些对促近我国平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使我国的平安管理水平及职业平安卫生研究工作有了较大提高。70年代末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需求,人们努力探索新的管理原那么和方法,引进了国外一些先进的平安管理理论、方法,并积极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平安管理模式,探索和推广了一系列的平安管理方法,如危险源辨识与管理、企业平安评价等等,特别是以鞍山钢铁公司的“0123平安管理模式〞为代表的、符合中国工业平安生产实际的平安管理模式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在平安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迅速进步。但另一方面,由于“十年动乱〞等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平安管理体制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得我国的平安卫生工作仍大大落后于兴旺国家。如事故死亡率比兴旺国家高出一倍以上,每年由于人为技术导致的意外事故(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致使l0多万人丧生,其中最严重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每年死亡8万多人;其次是矿山事故,每年近2万人死亡;而职业病那么更为严重,仅以尘肺病为例,我国尘肺病或疑为尘肺病的患者的数量从1992年起,就接近了世界其他各国的总和。近年来,更是恶性事故不断,在国际国内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与一个综合实力在国际上名列前茅的泱泱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我国平安形势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国际上共性的问题之外,以下诸因素也对我国平安工作形势有着相当大的影响。(1)社会舆论。(2)人的价值。(3)人员素质。(4)法律的完善。(5)总体管理水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冲击和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的平安管理工作将不得不面比照以往更大的挑战,在新世纪中尽快解决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相关问题,尽快缩短我国在平安管理工作方面与兴旺国家的差距,无疑是平安科学界近年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国才能真正保持可持续开展,平安水平才能跃上新的台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否那么,就会拉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甚至影响社会安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一问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七、平安管理的主要任务根据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平安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那么:1.平安第一,重在预防平安第一,是指在经营决策、组织生产、方案与措施安排、科技成果采用、技术改造、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等活动中,应该首先考虑到企业的生产平安问题。当生产和平安发生矛盾时,假设平安没有保障,应该是生产服从平安。重在预防,是指平安管理的着重点,控制和消除一切不平安因素,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平安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作环节和不平安因素,预先系统地采取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平安生产。2.平安生产,人人有责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各个部门都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实现平安生产负责目标。平安生产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平安生产必须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平安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平安管理建立在广泛的群众根底上,职工在自身的责任范围内,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地执行平安制度,严格劳动纪律,遵守工艺标准和操作(检修)规程,就能在最大范围内,防止和控制各类事故,实现平安生产。现代企业安全管理3.平安生产需要各项专业管理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平安,涉及的工作范围很广,它不仅与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的许多职能部门紧密相关,很多问题还必须靠劳动、教育、行政、生活、思想政治工作等部门协同解决,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科研、设计和规划等环节综合协调解决。4.必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就是明确企业厂长(或经理)是平安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平安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在保证平安文明生产的过程中,他最有权威,可调动力量,提供条件来搞好平安生产管理工作,有利于解决生产与平安的问题。5.重视科学技术,讲求经济效益平安生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平安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6.实行科学管理要使平安管理范围到达科学管理要求,至少要做三方面工作:第一,必须建立一个以厂长〔经理〕为首的统一的指挥系统,对平安生产进行方案、组织和控制,保证生产的平安、稳定运行。第二,要做好管理的根底工作。即健全和贯彻各项制度,如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平安技术规程以及平安生产责任制等;要加强信息管理,并做好原始记录的填写整理、加工分析工作,重视掌握生产中的违章、违纪情况,积累并定期分析异常状态和各种参数的数据资料,逐步摸索和掌握控制事故的规律,为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打下根底。同时,还要注意搜集国内外同类型生产企业的平安技术和管理的情报资料,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第三,加强职工培训。关键是对职工进行系统的、正规的平安技术、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紧急情况下应变能力的培训教育。同时,要注意培养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尊重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全体职工队伍的平安素质。随着工业的开展,客观要求平安管理尽快采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实现现代平安管理。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八、平安管理的主要内容平安管理要实现客观所赋予的任务,就需要在遵循正确的指导原那么下做许多工作。其主要内容大体分为4个方面:1.管理体制及根底工作2.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动态平安3.信息、预测和监督4.平安管理要逐步实现法制化、标准化、标准化、系统化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看,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法制化平安管理实现法制化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也是工业生产根本利益的需要。〔2〕标准化平安标准是指与人身、设备、操作、生产环境和生产活动等平安方面有关的标准、规程、标准。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根底。〔3〕标准化企业应根据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公布的条例、规定及其细那么的要求,制定出满足上述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各种规章制度,平安管理标准化是以保证生产平安为目的,是企业活动的行为准那么之一。〔4〕系统化企业平安管理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平安管理系统化,是从平安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的系统性特点提出来的。系统化的建立必须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确立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平安系统管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三节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平安是人类生存与开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现代企业,搞好平安工作,对于促进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稳固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平安科学的重要组成局部之一,平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导致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进而导致事故的最主要的间接原因-管理者的疏忽、失误和管理系统的缺陷及其控制措施。它旨在通过先进的职业平安卫生管理体制的建立和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和保险补偿三种手段的有机结合,到达在时间、本钱、效率、技术水平等条件的约束下实现系统的最正确平安水平之目的。同时还要求掌握我国现行的平安技术原那么、平安管理体制、法规和制度,以及现代企业平安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平安管理的根本概念、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与控制、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现代企业平安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和平安管理法规。第二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第三章事故预防与控制第四章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第五章现代企业平安管理模式第六章现代企业平安管理法规与制度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一节事故及其分类第二节事故的原因第三节事故致因理论第二章事故及事故致因理论第一节事故及其分类2.1.1事故的定义及特性一、事故的定义平安管理工作的目标是要控制危险、消除事故,因此必须对事故进行研究。根据美国军用标准882C,事故(accident)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作为过程工业平安管理研究对象的事故,主要是指在过程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因此,可以对事故做如下定义: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二、事故的特性大量的事故调查、统计、分析说明,事故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掌握和研究事故的特性,对于指导人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和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1〕普遍性〔2〕随机性〔3〕必然性〔4〕因果相关性〔5〕突变性〔6〕潜伏性〔7〕危害性〔8〕可预防性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1.2事故的分类一、按事故性质分类〔1〕生产事故——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当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的事故,称为生产事故。〔2〕设备事故——化工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及仪表装置、运输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损失或减产等的事故,称为设备事故。〔3〕火灾事故——凡发生着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称为火灾事故。〔4〕爆炸事故——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性或物理性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称为爆炸事故。〔5〕工伤事故——企业在册职工在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城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受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的一切事故,称为工伤事故。〔6〕交通事故——违反交通运输规那么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称为交通事故。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二、按事故类别分类根据《企业职工伤害事故分类》〔GB6441-1986〕,按致害原因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详见表2-1。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表2-1按致害原因的事故分类三、按伤害程度分类在伤亡事故统计的国家标准GB6441—1986中,把受伤害者的伤害分成3类。(1)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d的失能伤害。(2)重伤。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105d的失能伤害。(3)死亡。发生事故后当即死亡,包括急性中毒死亡,或受伤后在30d内死亡的事故。死亡损失工作日为6000d。四、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为了研究事故发生原因,便于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调查处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将事故按严重程度细分为6类。(1)轻伤事故。只发生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发生了重伤但是没有死亡的事故。(3)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4)重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5)特大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0人及10人以上的事故。(6)特别重大死亡事故。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的事故: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五、按事故经济损失程度分类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的规定,将事故分成以下4类:(1)一般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2)较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等于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3)重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等于10万元,但小于100万元的事故。(4)特大损失事故: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的事故。①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②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③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④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⑤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⑥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二节事故产生的原因

根据事故的特性可知,事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所以研究事故最重要的是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的原因分为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一、事故的直接原因二、事故的间接原因三、事故的根本原因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二节事故产生的原因

根据事故的特性可知,事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所以研究事故最重要的是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的原因分为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一、事故的直接原因所谓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少数学者,如美国的皮特森(DenPeterson)那么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管理失误和物的不平安状态。为统计方便,我国国家标准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作了详细分类。现代企业安全管理1)物的不平安状态方面的原因〔待续〕(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①无防护。②防护不当。(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①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平安要求。②强度不够。③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④维修、调整不良。(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①照明光线不良。②通风不良。③作业场所狭窄。④作业场所杂乱。包括: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平安;其他。⑤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平安。⑥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平安。⑦地面滑。包括: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⑧贮存方法不平安。⑨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人的不平安行为方面的原因〔待续〕(1)操作错误、无视平安、无视警告。①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②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③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④

忘记关闭设备。⑤

无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⑥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⑦

跑动而不是走动。⑧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⑨

机器超速运转。⑩

违章驾驶机动车。⑪

酒后作业。⑫

客货混载。⑬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⑭

工件紧固不牢。⑮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⑯

其他。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人的不平安行为方面的原因〔待续〕(2)造成平安装置失效。①撤除了平安装置。②平安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③因调整的错误造成平安装置失效。④其他。(3)使用不平安设备。①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②使用无平安装置的设备。③其他。(4)手代替工具操作。①用手代替手开工具。②用手去除切屑。③不用夹具固定,手持工件进行加工。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人的不平安行为方面的原因〔待续〕(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①

冒险进入涵洞。②

接近漏料处(无平安设施)。③

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开危险区。④

未经平安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⑤

未做好准备工作就开始作业。⑥

冒进信号。⑦

调车场超速上下车。⑧

易燃易爆场所有明火。⑨

私自搭乘矿车。⑩

在绞车道行走。⑪

未及时瞭望。(7)攀、坐不平安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人的不平安行为方面的原因〔待续〕(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无视其使用。①未戴护目镜或面罩。②未戴防护手套。③未穿平安鞋。④未戴平安帽、呼吸帽。⑤未佩戴呼吸护具。⑥未佩戴平安带。⑦未戴工作帽⑧其他。(12)不平安装束。①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时穿肥大服装。②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③其他。(13)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置错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据统计,某年全国休工8d以上的事故中,有96%的事故与人的不平安行为有关,有9l%的事故与物的不平安状态有关。日本全国某年休工4d以上的事故中,有94.5%的事故与人的不平安行为有关,83.5%的事故与物的不平安状态有关。这些数字说明,大多数事故既与人的不平安行为有关,也与物的不平安状态有关,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好其中之一,即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中有一个不发生,或者使两者不同时发生,我们就能控制大多数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控制两者和控制两者之一的代价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二、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那么是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7种: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上有缺陷;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历史原因。其中前5条又称二次原因,后2条又称根底原因。1)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是指从平安的角度来分析,在设计上和技术上存在的与事故发生原因有关的缺陷。其包括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控制方法、维修检查等在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中存在的缺陷。这类缺陷主要表现在:在设计上因设计错误或考虑不周造成的失误;在技术上因安装、施工、制造、使用、维修、检查等达不到要求而留下的事故隐患。现代企业安全管理(1)设计违反标准、标准、规程。如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生产设备平安卫生设计总那么》等标准及其他专业标准、标准等的要求。(2)设计错误。具体表现在图纸、公式的使用及计算中的错误,材料、设备选择错误。(3)总体布局不合理。不符合规定或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造成设计不符合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要求。(4)设备平安不符合《设备安装验收标准》等标准的要求。(5)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差,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6)检测、检验技术落后,未能发现隐患。(7)因操作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而造成事故的,也属技术上的缺陷。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教育培训不够“教育培训不够〞是指形式上对职工进行了平安生产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但是在组织管理、方法、时间、效果、广度、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职工对党和国家的平安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不了解,对平安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纪律没有完全掌握,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工作原理和平安防范措施等没有学懂弄通,对本岗位的平安操作方法、平安防护方法、平安生产特点等一知半解,应付不了日常操作中遇到的各种平安问题,对平安操作规程等不重视,不能真正按规章制度操作,以致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此外,教育培训是否足够,不仅要考虑培训内容是否满足要求,还应当注意到员工在培训中所接受的知识有些是要随时间而衰减的,也就是说,即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员工所具备的平安知识和技能还有可能低于从事本职工作的最低要求。因此,必须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并到达相应的水平。否那么,仍有可能因此而引发事故。现代企业安全管理3)身体的原因“身体的原因〞包括身体有缺陷。如眩晕.头痛、癫痫、高血压等疾病,近视、耳聋、色盲等残疾,身体过度疲劳、酒醉、药物的作用等。4)精神的原因“精神的原因〞包括怠慢、对抗、不满等不良态度,烦躁、紧张、恐怖、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偏狭、固执等性格缺陷等。此外,兴奋、过度积极等精神状态也有可能产生不平安行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5)管理上有缺陷“管理上有缺陷〞包括劳动组织不合理,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平安生产的责任心不强,作业标准不明确,缺乏检查保养制度,人事配备不完善,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健全的操作规程,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等。劳动组织是对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合理组织和使用劳动力的全部工作的总称。劳动组织可分为社会劳动组织和企业劳动组织两个层次。这里主要是指企业劳动组织。企业劳动组织不合理影响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协作,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平安。劳动组织不合理主要包括以下10点:(1)劳动分工不明确,任务分派不具体。(2)作业岗位之间不协调,各生产环节之间缺乏统一配合。(3)安排人员不科学,造成有的岗位、工种人浮于事,有的那么超负荷劳动。(4)生产作业现场指挥不当或指挥信号不明确,造成指挥失误。(5)劳动定员、定额不合理,工作量与职工的劳动能力不相适应。(6)劳动时间或作业班制不合理,致使工人连续加班加点,得不到充分休息。(7)指派不具备岗位技能或作业条件的职工从事该岗位工作。(8)工作场地或作业秩序混乱。(9)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企业管理不严格,职工劳动纪律松弛。(10)其他。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包括检查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没有进行检查或检查的次数太少,间隔时间太长;另一方面是指对某一特定的设备、设施、场所等,虽已进行了检查,但查得不细、不深,未能发现问题,因而未能防止事故发生。“指导失误〞是指对生产的组织管理、工艺技术等的指挥决策和对事故抢救的指挥考虑不周,处理措施不当,发出不正确的指令,未能防止事故发生或未能控制事故的蔓延。事故统计说明,85%左右的事故都与管理因素有关。换句话说,如果采取了适宜的管理措施,大局部事故将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可以说,管理因素是事故发生乃至造成严重损失的最主要原因。现代企业安全管理6)学校教育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是指各级教育组织中的平安教育不完全、不彻底等。学校,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担负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任。素质中当然包括平安素质。而且学校老师的思想、观点对学生的影响甚至终生都难以消除。许多事件说明,正是由于学校教育中在平安教育方面的不完全、不彻底,大多数还停留在常识式的初级阶段,使得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突发性事件,不知所措,遭受了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7)社会历史原因“社会历史原因〞包括有关平安法规或行政管理机构不完善,人们的平安意识不够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无不在其长期开展的过程中对人们打下深深的烙印,形成各种传统的观念或模式,人民生活水平的上下所反映出来的平安意识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局部。法律意识,受教育水平,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都无所不在地对人们造成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近年来我国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事故受损后索赔案例的迅速增加,索赔金额的攀升,都是整个社会对人们的影响所致。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三、事故的根本原因—缺乏控制间接原因滋长了低标准行为和条件,然而,这些不是“原因—结果〞这一关联的开端。因果链说明支配事故/事件的根源是缺乏控制,这是根本原因。因此,必须针对根本原因建立一套标准,并按照此标准进行系统地检查。管理人员要对平安标准和管理失控程序进行专业管理;知道标准、方案及如何组织工作以满足标准;直接给人们提供要到达的标准;监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这些是管理者控制的。如果没有这些,根本原因就会开展,事故就会开始开展并且引发间接和直接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造成损失。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三节

事故致因理论一、什么是事故致因理论二、事故致因理论的开展过程三、几种常用的事故致因理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第三节

事故致因理论一、什么是事故致因理论从事故的定义和特性可知,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而且事故具有明显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因而,要想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而预防和控制事故,就必须在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事故中发现共性的东西,把其抽象出来,即把感性的认识与积累的经验升华到理论的水平,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此根底上,制定出事故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案;否那么,只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跟在各类层出不穷、形式各异的事故后面疲于奔命。这类说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事故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或事故发生及预防理论。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平安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开展水平的产物。在生产力开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平安问题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形式的变化,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引起人的平安观念的变化,使事故致因理论不断开展完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二、事故致因理论的开展过程事故致因理论是平安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而与平安科学一样,事故致因理论也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开展而开展,随着人们对于平安问题的逐渐深入而深入的。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Woods)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其根本观点是:从事同样的工作和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这些人即为事故倾向者,他们的存在会使生产中的事故增多,如果通过人的性格特点等区分出这局部人而不予雇佣,就可以减少工业生产中的事故。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个性研究中量度界限难于确定,及不能解决危险的同等暴露等原因,该理论一直得不到证实。在现代社会中,该理论主要应用于工作任务分配、工作选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29年,美国人海因里希(W.H.Heinrich)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并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因果关系。这一理论建立了事故致因的事件链的概念,为事故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方法。但是该理论也和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样,仅仅关注人的因素,把大多数的工业事故责任都归因于工人的不注意等方面,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现代企业安全管理1949年,葛登(Gorden)利用流行病传染机理来论述事故的发生机理,提出了“流行病学方法〞。葛登认为流行病病因与事故致因之间具有相似性,可以参照分析流行病因的方法分析事故。对于事故,一要考虑人的因素,二要考虑环境的因素,三要考虑引起事故的媒介。显然,这种理论比只考虑人的因素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有了较大的进步。它明确地提出了事故因素间的关系特征,认为事故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推动了关于上述三种因素的研究和调查。但是,这种理论也有明显的缺乏,主要是关于致因的媒介。因而较大地限制了该理论的进一步开展。1961年由吉布森(Gibson)提出,并由哈登(Hadden)引申的能量释放论,是事故致因理论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该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构成了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并提出了防止能量逆流人体的措施。1969年由瑟利(J.Surry)提出的瑟利模型,以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为根底描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该理论认为,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人的行为失误,进而引发事故。而1970年海尔(Hale)的“海尔模型〞,1972年威格里沃思(Wigglesworth)的“人失误的一般模型〞,1974年劳伦斯(Lawrence)提出的“金矿山人失误模型〞,以及1978年安德森(Anderson)等人对瑟利模型德扩展和修正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失误与事故的关系问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1972年,本纳(Benner)提出了扰动起源事故理论,即P理论,指出在处于动态平衡的系统中,是由于“扰动〞的产生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此后,约翰逊(W.G.Johnson)于1975年提出了“变化一失误〞模型,塔兰茨(W.巳Talanch)在1980年介绍了“变化论〞模型,佐藤吉信在1981年提出了“作用一变化与作用连锁〞模型,都从动态和变化的观点阐述了事故的致因。80年代初期,人们又提出了轨迹交叉论。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人、物两大系列时空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所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就是设法从时空上防止人、物运动轨迹的交叉,使得对事故致因的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开展。但值得指出的是,到目前为止,事故致因理论的开展还很不完善,还没有给出对于事故致因进行预测、预防的普遍而有效的方法。某个事故致因理论只能在某类事故的研究、分析中起到指导或参考作用。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过对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事故发生的机理,指导我们的事故调查分析乃至预防工作,为系统平安分析、危险风险评价和平安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依据,最终促使对事故的研究从定性的物理模型向定量的数学模型开展,为事故的定量分析和预测奠定根底,真正实现平安管理的科学化。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三、几种常用的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述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博德〔FrankBird〕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的根底上,提出了反映现代平安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后来亚当斯〔EdwardAdams〕提出了与博德连锁理论类似的因果连锁型理论。日本的北川彻三也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1929年由美国海因里希〔〕提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开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平安行为;②物的不平安状态。其中,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而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M〕遗传因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阻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开展。〔2〕人的缺点〔P〕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平安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平安状态的原因,它包括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的缺点,以及缺乏平安生产知识和技能等后天的缺乏。〔3〕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H〕即事故的直接原因,该局部前面已经介绍,本局部不再赘述。〔4〕事故〔D〕即由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5〕伤害〔A〕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图1-1海因里希连锁论遗传大环境管理人的缺点事故伤亡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1-1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那么将发生连锁反响,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那么连锁被破坏,事故发生过程被终止。该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任一块骨牌,那么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即到达控制事故的目的。海因里希还强调,企业平安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即防止人的不平安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平安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当然,通过改善社会环境,使人具有更为良好的平安意识,加强培训,使人具有较好的平安技能,或者加强应急抢救措施,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移去事故连锁中的某一骨牌或增加该骨脾的稳定性,使事故得到预防和控制。当然,海因里希理论也有明显的缺乏,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描述过于简单化、绝对化,也过多地考虑了人的因素。但尽管如此,由于其的形象化和其在事故致因研究中的先导作用,使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现代事故因果连锁论现代平安观念认为,发生在生产现场的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作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须加以追究。但是,它们只是一种外表现象,是其背后的间接原因的征兆,是根本原因—管理失误的反映。这种管理失误论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图1-2所示。管理失误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加害物事故人物行为人图1-2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现代企业安全管理该模型中把物的因素进一步划分为起因物和加害物。前者是引起事故发生的物体;后者是作用于人体导致人员伤害的物体。模型明确人的不平安行为是指行为人〔事故肇事者〕的不平安行为。在该事故因果连锁中,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的发生是由于个人原因及工作条件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平安工作中只有找出这些间接原因,采取恰当措施消除它们,才能防止不平安行为或不平安状态的出现,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管理失误是该事故因果连锁中最重要的原因因素。平安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局部。在方案、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机能中,控制是平安管理的核心。它从对间接原因因素的控制入手,通过对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的控制,到达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目的。所谓管理失误,主要是指在控制机能方面的缺欠,使得最终能够导致事故的个人原因及工作条件方面原因得以存在。按此理论,加强企业管理和平安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管理失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管理失误反映企业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工作,确定怎样的管理目标,以及如何方案、实现确定目标等方面的问题。企业应该建立并不断完善反映现代平安观念的管理体系。现代企业安全管理2.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19年由英国M.Greenwood提出,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故频繁倾向〔AccidentProneness〕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1919年,格林伍德和伍兹对许多工厂里伤害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三种统计分布进行统计检验:泊松分布、偏奇分布〔BiasedDistribution〕、非均等分布〔DistibutionofUnequalLiability〕。为了检验事故频发倾向的稳定性,他们还计算了被调查工厂中同一个人在前三个月里和后三个月里发生事故次数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且前、后三个月事故次数的相关系数变化在0.37±0.12至0.75±0.07之间,皆为正相关。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事故频发倾向者往往有如下性格特征:〔1〕感情冲动,容易兴奋;〔2〕脾气暴躁;〔3〕厌倦工作、没有耐心;〔4〕慌慌张张、不沉着;〔5〕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6〕喜怒无常、感情多变;〔7〕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8〕极度喜悦和悲伤;〔9〕缺乏自制力;〔10〕处理问题轻率、冒失;〔11〕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预防事故措施:〔1〕人员选择。即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2〕人事调整。把企业中的事故频发倾向者调整岗位或解雇。现代企业安全管理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961年由吉布森(Gibson)提出,并由哈登(Hadden)引申的能量释放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几乎毫无例外地,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造成的。即,人的不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使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线。美国矿山局的扎别塔基斯〔MichaelZabetakis〕依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建立了新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见图1-3〕。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图1-3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管理失误个人原因、环境原因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发生事故或经济损失作业安全分析教育训练思想工作人员选择调查研究作业安全分析设计检查技术维修审查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减小数量保护装置及构造急救、修理更换、调查危险分析安全意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1〕事故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害的直接原因。为防止事故发生,可以通过技术改进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通过教育训练提高职工识别危险的能力、佩带个体防护用品来防止伤害。2〕不平安行为和不平安状态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是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缺欠、控制不力,缺乏知识、对存在的危险估计错误,或其它个人因素等根本原因的征兆。3〕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1〕企业领导者的平安政策及决策。它涉及生产及平安目标,职员配置;信息利用;责任及职权范围、职工的选择、教育训练、安排、指导和监督;信息传递、设备、装置及器材的采购、维修;正常时和异常时的操作规程;设备的维修保养等。〔2〕个人因素。能力、知识、训练;动机、行为;肉体及精神状态;反响时间;个人兴趣等。〔3〕环境因素。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根本原因采取对策。现代企业安全管理预防事故思路:©

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

约束、限制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叫做屏蔽。事故预防措施:©

用平安的能源代替不平安的能源;©

限制能量;©

防止能量蓄积;©

缓慢地释放能量;©

设置屏蔽设施;©

在时间和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信息屏障。现代企业安全管理4、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是一种从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出发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论。其根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开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可分为人和物〔包括环境〕两个开展系列。当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在各自开展过程中,在一定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发生意外交叉,即人的不平安因素和物的不平安状态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相遇时,那么将在此时间和空间发生事故。轨迹交叉论的事故模型如图1-4所示。轨迹交叉论反映了绝大多数事故的情况。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