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微专题1古代中国的地方治理古代中国,统一是主流,辽阔的疆域和相对落后的交通给地方治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秦朝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历代统治者对地方治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较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很多做法值得借鉴。主干整合一、地方机构的设置——地方权力的分配1.集权与分权的反复(1)商周时期的分权体制:商周时期生产力较为落后,中央政府无力直接控制地方,从而实行地方分权制度。(2)秦至唐集权与割据的较量①郡县制:秦朝“行郡县”,中央直接管辖地方政府,形成中央集权体制。②割据势力:秦至唐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仍然薄弱,地方割据势力时常出现,比如,西汉的封国、东汉的豪强地主、唐朝的藩镇等。(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初,通过分化事权、崇文抑武的措施,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但是,也造成了地方力量过小、治理难度加大的弊端。2.元明清地方机构的创新(1)元朝:创立了行省体制,相对集中了地方的权力,又从体制上确立了行省为中央派出机构的性质,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集权与效率的平衡问题。(2)明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权力分别由三司掌握,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出现了与宋代同样的问题。(3)明清:为解决地方权力分散、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明朝中后期,开始设立权力相对集中的督抚制度,清朝统一全国后,继续沿用这一体制。3.地方权力的考核与监察:秦代以后历朝都非常重视地方官吏的考核和监察,有利于改善吏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规律总结:地方权力相对集中,地方权力较大,有利于提高地方治理效率,但是也容易造成地方割据问题;地方权力分割过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容易造成地方空虚。在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中,元明清的地方体制相对较好地解决了地方治理效率与中央集权的平衡。二、乡里与保甲——乡村的稳定与组织1.政府的乡里机构:从秦汉至明清,县以下设置直接管理民众的乡里组织,各朝稍有变化,但基本原则变化不大,负责基层治安和征收赋役。2.民间自治的设计:中国古代历朝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的保甲制度;乡约、族规也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具有一定的自我治理作用。3.乡里保甲的合一:清朝时期,保甲管理人员官僚化,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户籍编制与赋役——基层治理的核心1.目的: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2.演化时期赋税户籍秦汉到隋唐赋役征收以人口税为主主要以登记人口状况为主宋、元、明赋役征收逐渐以财产为主户籍登记增加了财产、田产等内容,甚至以职业登记户籍清代废除了人头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甚至户籍“永停编审”四、基层教化与优抚——思想控制的基石1.基层教化(1)最初: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后,基层教化逐渐受到各朝的重视,但是,宋代之前,主要以家训来教化百姓,效果有限。(2)发展: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百姓,乡绅成为基层教化的楷模。(3)官化:明清时期,乡约逐渐演变为由官方制定的“圣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与法律合流。2.救济优抚(1)救济: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国历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政府主要负责救灾,民间组织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2)优抚:优抚老弱贫苦群体、尊重与赡养老人是中国的传统,中国历朝都重视对老弱病残的优抚,以宣扬政府的合法性。对应训练1.(2023山东青岛模拟)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激化了社会矛盾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
D.加重了民众负担A解析
由材料可知,户籍制度相较于名籍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收取赋税和征派兵役,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故选A项;户籍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途径,并未加重民众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排除B、D两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2.(2023江苏南京二模)西汉时期,地方第一级行政区所辖土地人户众多,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雄厚。因此,中央政府设“州”来控制地方第一级行政区。东汉灵帝时,原本作为监察区的“州”却又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性质的变化是由于(
)A.地方行政层级的调整
B.郡国势力的不断壮大C.镇压地方叛乱的需要
D.铲除外戚势力的斗争C解析
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雄厚”,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后来,“州”性质的变化体现了地方第一级行政区的重要性,这样做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地方叛乱,故C项正确。“地方行政层级的调整”
是“州”性质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A项错误。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2023辽宁营口高三期末)秦统一后,规定典、老由年长、无爵、免丁的平民男子担任;汉初,废除里中的典、老,“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者为善,置以为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变化体现了秦汉(
)A.治国理念的根本变化
B.基层统治政策的调整C.社会治理体系的健全
D.官僚政治的逐渐形成B解析
由秦朝设置典、老到汉初废除典、老,体现了秦汉基层统治政策的调整,故选B项;材料仅表明基层政策的调整,不能完全反映治国理念或者社会治理体系的变化,排除A、C两项;郡县制的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排除D项。4.(2023云南曲靖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古代中国的严厉管控,主要针对官僚体系与地方政府,对于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以自主自立自治的模式实现社会治理。下面是民间主体与基层自治关系示意图。——据龙登高等《论传统中国的基层自治与国家能力》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示例论题:传统中国注重基层民众自我管理。论述:在传统中国的基层治理中,民间组织、保甲制度等提供了许多公共服务,如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教育、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赈济族人,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出现的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救助了民间的鳏寡孤独,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这些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使中央政府能够低成本地实现对广大民众的有效统治。微专题2古代中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古代中国又是一个东方大国,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朝贡体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即受中国国力的影响,也是基于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带有鲜明的东方特色。主干整合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政策内容羁縻政策中国古代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和亲联姻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昭君出塞,恢复和亲②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③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册封政策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②清朝顺治皇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政策内容会盟议和①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史称“长庆会盟”②1005年初,宋辽澶渊会盟,约为兄弟之国③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④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史称“绍兴和议”2.民族交往
交往内容民族间的战争民族之间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之间的交往。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曾多次袭扰中原经济文化交流①汉朝:与西域地区、匈奴进行物种和技术的交流,开展互市贸易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③两宋: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④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朝互市民族迁徙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交错居住,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形成②南宋时期,大量女真族和契丹族进入中原,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③元朝时期,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逐渐与汉族交融3.民族交融(1)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各国与戎狄蛮夷频繁往来,戎狄蛮夷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2)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随着民族大迁徙,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孝文帝改革促进了这一历史进程。(3)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封建化: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他们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儒家思想等,逐渐走向封建化。二、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1.基本模式:朝贡体系(1)形成背景:中国的强大和繁荣稳定;统一的封建王朝;“厚往薄来”的招徕政策;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2)政策内涵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各藩属国与中国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经济上“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3)历史影响①对中国来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但是,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②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友好往来;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基本特点(1)发展趋势:由开放走向封闭。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渐走向闭关自守。(2)交往路线:由陆路为主逐渐转向以海路为主,唐代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以海路为主。(3)交往形式:以和平交往为主要形式,其中的经贸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宗教的传播也是中外交往的重要桥梁。(4)后期变化:明清时期,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我国,中国出现了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对应训练1.到隋朝时,汉中地区“杂有獠户,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不别”;原荆州和雍州地区也“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
)A.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B.大一统下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
D.边疆管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到隋朝时,汉中地区的獠户,也就是原来的蛮夷之人,与汉族通婚,衣服、居处、言语,没什么不同,而原荆州和雍州地区也出现类似的现象,说明在大一统下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项正确;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是在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发生在两晋南北朝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边疆管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2.(2023广东惠州摸底)辽人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援引汉儒学说,自称“中国”,但也没有将宋人排除在“中国”之外。这说明(
)A.中原文明得到广泛认同
B.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C.民族多元一体意识增强
D.民族关系受理学影响C解析
辽人、金人都自称“中国”,体现了当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说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意识增强,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认同,并不代表中原文明得到广泛认同,排除A项;“日益频繁”是一个渐进过程,材料仅仅阐述了一种现象,排除B项;宋明理学对民族关系影响不大,排除D项。3.(2023云南曲靖一模)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日本国仅见20种;而据《皇明永乐志》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到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当时(
)A.官方严格奉行海禁政策
B.民间贸易占有重要地位C.朝贡贸易阻碍经济发展
D.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B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代贡品与商品并存,因此出现“正贡”记载少于物品清单的记载,说明当时民间贸易占重要地位,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没有涉及海禁政策的信息,排除A项;朝贡贸易推动了日本与中国贸易的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排除D项。4.(2023湖南益阳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土司制度产生于元朝,是元朝“因俗而治”的制度创新。元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在总结了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唐宋以来推行的“羁縻政策”的基础上,创立了“蒙、夷参治之法”,官有“流”“土”之分,于是开创了土司制度。明随元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土司制度,并在西南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中期,雍正帝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土司制度衰落,但仍有大量土司一直存在。——摘编自切排、赵志浩《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利弊得失:基于土司制度的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司制度的演变历程。
元朝创立土司制度;明朝完善土司制度并进行改土归流;清朝雍正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观点:边疆治理要根据现实的变化而调整。论述:元朝因俗而治,尊重民族习俗,实行土司制度,在一定时期维护了西南地区的稳定与开发;明朝继承元朝的基本制度,在规范土司制度的同时,于条件成熟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清雍正帝大规模改土归流,基本上解决了土司割据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培育了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之,民族政策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促进边疆地区全面进步,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微专题3古代中国的经济治理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农业是基础产业,是国家获取社会资源的主要来源,历代政府基本秉承了重农的政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国家将中央集权制度延伸到工商业,一般实行抑商的政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最大限度地攫取富国强兵的资源是国家政策的出发点。主干整合一、封建国家的农业措施1.发展农业的措施(1)土地资源①国有土地:从中国古代整体上来看,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但是,北朝、隋唐实行土地国有制,国有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民使用。②私有土地:在大部分时间里,失去土地的农民通过租佃地主的土地进行生产,政府保护这种租佃关系。(2)生产时间:唐朝的租庸调制中设置了“庸”,农忙时农民可以纳绢代役,保证了农业的生产时间,这一制度后世王朝基本上沿用。(3)兴修水利: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水利的兴修,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4)技术改进①良种: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南北农业作物的交流,并引进域外优良品种。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②农具:西汉政府大力推广铁犁牛耕、唐朝推广曲辕犁等都体现了古代封建政府对生产工具改良的重视。2.制约农业的因素:沉重的封建剥削、动荡的政治局势、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3.农业发展的趋势: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经济作物种植的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日渐明显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二、封建国家控制手工业生产的手段1.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式(1)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产物,主要满足于家庭消费,很少与市场发生联系。(2)私营手工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规模较大,有一定的分工,产品质量较高,代表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方向。(3)官营手工业:为军队的装备、政府办公的需求、宫廷的生活而生产,政府投资,不计成本,很长时间里代表着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2.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趋势(1)格局: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在明朝中后期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2)水平: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丝绸、瓷器等,成为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3)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明朝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国家控制手工业的手段(1)垄断: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以后历朝基本沿用这一做法,由国家控制利润丰厚的手工业生产。(2)匠籍:为保证官营手工业的技术优势,政府将手工业者编入匠籍,技术世代相传。(3)抑商:抑制私营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历朝的普遍做法,封建政府通过征收重税、限制生产等措施,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三、封建国家对商业活动的干预1.私商与官商的竞争与合作(1)私商与官商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矛盾,封建国家利用国家权力垄断部分高利润商品的买卖,食盐、铁器、茶叶等曾经实行过专卖制度。(2)很多时候,官商与私商也有合作的一面,在一些专卖商品的末端市场,政府允许私商承包经营,以降低流通成本。(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委托特权大商人为国家购买粮食等大宗军需物资,这是官商合作的表现。2.国家对货币和市场的管理(1)货币的使用①从汉武帝开始,国家基本垄断了金属货币的铸造与发行,但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实物货币也大量流通。②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并行。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2)市场的管理①城市商业:唐朝之前,城市的商业活动严格限制在“市”里,与居住区“坊”分开,宋代坊市界限打破,政府放松了对城市市场的限制。②农村草市:唐朝以后,不受政府控制的民间市场逐渐兴起,被称为“草市”或“集”,很多演化成工商业城镇。③均输平准:汉武帝时期,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3.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政策(1)重农抑商:战国以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成为中国历朝的基本国策,宋元有所松动,但是,这一政策被废止是在近代。(2)朝贡贸易:是宗藩体系在经济领域上的表现,因为执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决定了这一贸易形式的不可持续性。(3)闭关自守: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贸易上的表现,国家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应训练1.(2023山东青岛一模)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公元前144年,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转变(
)A.反映国家指导思想发生转变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迅速膨胀C.推动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D.有利于铸币权逐步收归中央D解析
据材料可知,汉景帝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转变为汉武帝时期禁止郡国铸币,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汉景帝时期国家指导思想仍是黄老之学,排除A项;汉景帝之前就允许民间和郡国铸币,地方郡国势力并未增加,排除B项;汉代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2.(2023重庆一模)碾硙是古代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机械。655年,有大臣上奏:“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余顷,今为富商大贾竞造碾硙,堰遏费水,渠流梗涩,止溉一万许顷。”于是唐高宗令人分检渠上碾硙,尽毁撤之,此举旨在(
)A.打击商业经济
B.改进手工业生产技术C.保障农业生产
D.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C解析
材料反映了在唐代富商利用郑、白渠的水使用碾硙来加工粮食,导致部分田地灌溉水不足,唐高宗下旨“尽毁撤之”,这反映了唐朝重视和保障农业生产,故选C项;唐高宗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并不是为了打击商业经济,排除A项;材料中唐高宗把碾硙“尽毁撤之”,这并不能改进手工业生产技术,排除B项;撤掉碾硙并不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排除D项。3.(2023山东潍坊高三期中)宋朝地方官员在奏议中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在外。”“近世之民,离乡轻家,东西南北转徙而之四方,固不以为患,而居作一年,即听附籍。”这反映了宋朝(
)A.土地兼并加速了人口的流动
B.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百姓摒弃了安土重迁的观念
D.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D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宋朝,农民的流动性增强,国家也承认这种流动的合法性,居住满一年即可编入当地户籍,反映了宋朝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D项正确;材料人口的流动是“作商旅”造成的,没有涉及土地兼并,排除A项;宋朝仍然是传统的农耕经济,经济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古代中国农民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一直比较浓厚,排除C项。4.(2023广东名校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商鞅主持变法,主张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秦统一前夕,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记载:“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齐国多濒海之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管仲改革期间,设工商之乡六,将士、农、工、商并列为国之四民。战国时期,齐国没有实行郡县制,地方行政偏向于分权,商业政策得以延续。——摘编自周振鹤《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材料二
元朝政府曾四次“禁商泛海”,但加起来不过十年时间,元朝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的方针。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禁海外互市”,郑和下西洋停止后,朝贡贸易走向衰落,私人海外走私贸易成为主要形式。1567年,明朝开放海禁,但对船只数目、贸易地点仍有严格规定,并严禁与日本贸易。清朝初年,为消灭郑成功势力,清廷实行禁止沿海人民出海贸易的政策。随着台湾被纳入清廷统治,海禁开放,同时朝廷又先后颁布了各种管理条例,对船的长宽、载量和可载人数等予以限制。——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经济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和齐国商业政策的不同,并概括导致两者差异的因素。秦国:采取抑商政策。齐国: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商业发展水平;统治者治国理念;政治体制。(2)有观点认为,元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是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请表明你对此观点的态度,并结合材料二和元明清相关史实作简要说明。(1)示例一:持肯定态度。元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这是海禁政策的物质前提。从元到明清,随着小农经济逐渐发展,海外贸易政策从大体鼓励、支持转为基本维持限制,后趋于闭关自守。该观点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规律。示例二:持否定态度。元朝小农经济虽占据主导地位,但大体奉行鼓励、支持海外贸易的方针。明清海禁政策与外交关系和政治局势(朝贡体系、倭寇问题和维护统一)关系密切,并非经济形态的必然产物。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作为主流思想,鼓吹重义轻利,不宜轻视文化因素的影响。示例三:对该观点需辩证分析。元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为海禁政策提供了物质前提。明清的海禁政策与外交关系和政治局势有密切关系,不完全是经济形态的产物。当时海禁政策强固了小农经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政治、政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形态发展。微专题4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是选择性必修2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是理解选择性必修2与必修经济史的不同的关键,从衣食住行的角度理解经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既是史学民主化的要求,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特点。近几年高考试题较为重视社会史学的成就,旨在考查考生通过对社会生活变迁的分析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主干整合一、古代的食物生产1.农业的产生(1)大约一万年前,原始农业产生,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2)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2.耕作模式的变化(1)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2)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小农经济诞生,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物种的交流:明朝时玉米、马铃薯、番茄和辣椒传入中国,提高了农业产量,缓解了人地矛盾。二、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1.村落和民居(1)村落的产生: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2)中国的民居①理念: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②结构: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③分类: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2.集镇的形成(1)集镇的分类①中国古代的集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②两宋时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③元朝时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④明清时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2)集镇的影响: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3.城市的产生(1)城市布局: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至西周,营建城市形成制度。(2)城市发展:唐朝中期以后,城市坊市的界限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三、古代交通的发展1.陆路交通(1)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2)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3)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4)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2.水路交通(1)运河: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2)灵渠: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四、古代的医疗1.古代的疫病: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明朝末年瘟疫横行,给明军、大顺军和大量民众均带来巨大影响。2.疫病的防治:中国古代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3.中医成就: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立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应训练1.(2023湖南邵阳二模)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令土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一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这体现了(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
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A解析
据材料可知,《氾胜之书》中记载了土地的播种密度和覆土状况,这说明西汉时期已经对农业生产经验进行总结,这体现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说明西汉已经出现了麦豆复种技术,但是,无法说明“开始”,排除C项;西汉依旧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突破”说法错误,排除D项。2.(2023辽宁锦州二模)山西平遥古民居的院落基本上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中间是个院子,正面是正房,左右是东、西厢房,东、西厢房高度都比正房低,西厢房更比东厢房低。此建筑格局主要反映了(
)A.重视风水的迷信思想 B.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C.严整和谐的儒家传统 D.左右对称的建筑理念B解析
材料中的“正房”“厢房”“东、西”都体现了居住者的等级贵贱,说明四合院建筑风格体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制,B项正确;北方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与重视风水的迷信思想无关,A项错误;“等级森严”与“严整和谐”往往不能统一,C项错误;“东、西厢房高度都比正房低,西厢房更比东厢房低”表明不是左右对称,D项错误。4.(2023辽宁锦州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他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物资的一种经济活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下表为中国古代几个时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概况及当时的漕运概况。时期代表性城市城市发展概况漕运概况隋唐扬州地“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以洛阳为中心,以“关东之漕”向“江淮之漕”的转折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蓬勃发展五代两宋汴梁以其转输中心的位置而迅速崛起,成为后周乃至北宋帝都之所在以汴京为中心,以“江淮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繁荣发展明清天津、德州、临清、济宁、淮安、苏州、杭州因漕运而使商业贸易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传统行政中心城市有很大不同的新兴运河城市体系大运河的重新开通和海运航道的开辟使江南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中心联接在一起,最终确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漕运体系——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历史现象:中国古代漕运体系随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阐释: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均在北方,漕运系统以北方为主,以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为中心,通过北方的河流或渠道构建漕运体系,以东西向运输为主,随着大运河的开通,东西漕运逐渐转向南北漕运。隋唐以后直到明清时期,政治中心主要在北方,但是经济重心则逐渐转移到南方,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漕运系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北方政治中心越来越依赖于南方的物资,漕运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随着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分离,漕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漕运体系对于巩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微专题5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融合了法家、道家、佛学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思想流派,但是,其基本的核心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主干整合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落魄的儒学——汉武帝之前(1)历史渊源:西周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成为儒学的历史源头。(2)初步形成①形成: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②发展: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③评价: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不被各诸侯国君重视。(3)遭遇挫折: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焚书坑儒”,儒学势力遭到沉重打击。2.儒法融合——两汉、魏晋、隋唐(1)新儒学:西汉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创立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新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盛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3.吸收佛道——宋明(1)儒学复兴运动:面对儒学的危机,唐宋大儒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在于佛道的批驳论战中,也逐渐吸收佛道的一些观点。(2)程朱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程朱理学影响逐渐增大,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的尊崇。4.遭受挑战——明清(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思想的诞生。(2)成就①陆王心学: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强调主观能动性,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②李贽的叛逆:深受陆王心学的影响,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③进步思想家: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儒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二、儒家思想的特点1.重视教化:儒学在治国思想上重视教化,反对严刑峻法。宋代以后,大批儒士投身于基层教化,制定乡约民规,并以身示范。2.以人为本: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学思想家大都恪守孔子的民本思想。3.家国情怀:历代儒学大家均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4.和而不同: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思想,对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有深远的影响。5.贵贱有序:儒家主张贵贱有别的等级秩序,提出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这是儒家思想保守的一面。三、儒家思想的影响1.对中国古代的影响(1)统治政策:儒学成为思想主流后,历代统治者无不以“仁政”标榜自己的统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暴政、暴君的出现。(2)官僚队伍:汉武帝以后,中国官僚队伍以文人儒士为主,官吏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信奉“为政以德”,强调官吏的模范作用。(3)法律制度: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渐融入法典,礼法结合。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4)伦理道德:儒家思想以“仁政”“仁爱”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强调贵贱有序的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秩序。(5)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深受儒学的影响,其内容大都以宣扬儒学伦理道德为宗旨,在社会教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对世界的影响(1)东亚:3—5世纪,儒学在东亚等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教学楼智慧校园系统安装合同
- 太阳能项目合同发电效率
- 剧院租赁合同模板
- 保安设备融资租赁合同示范
- 医疗设备安装工程总承包合同
- 农业设施保温施工合同
- 纺织服装展位租赁协议
- 珠宝首饰存储续约合同
- 生态工业园房产购置合同模板
- 真石漆施工合同私人会所外墙翻新
- GB/Z 44047-2024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 2024版统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 我向国旗敬个礼》教学课件
- 国开(内蒙古)2024年《汉语中的中国文化》形成性考核1-3终结性考核答案
- 司法临床司法鉴定培训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计算机软件测试项目样题
- 劳务合同保证金合同模板
- 小学足球课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7-05-04 消防设施操作员 人社厅发201963号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速记清单(统编版2024)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地理人教版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