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国家认同——古代中国的民族情感与家国天下情怀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个体或群体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为国家维系自身的统一性、独特性和连续性提供重要保障。“怎么认同”:即通过对心理过程的描述来定义。在明确自己所属国并逐渐认识这个国家的心理过程中,人们逐渐对国家产生认同、热爱之情,从而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支持与依赖。“认同什么”:由于“国家”的概念在社会文化层面包括领土、主权以及人口等要素,在政治制度层面则包括国家政体、权力机构等要素,所以“国家认同”的内容包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国家主权等相关内容。话题串讲·深化认知关注点1古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发展阶段民族实体民族精神先秦时期:华夏族形成夏、商、周三代更替,以疆域的形式巩固了华夏族农耕经济的共同地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形成华夏族商周时甲骨文和金文的创立,标志着华夏族已经确立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基础;三皇五帝古史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说明华夏族的共同祖源和族群认同意识已经产生秦汉时期:从华夏向汉族发展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氐、羌等民族内迁经济上,重视农耕;政治上,确立大一统观念;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正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早期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带来了血缘上的融合;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塞外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孝文帝改革统治者和民众逐渐改变传统民族观念,开始以“中华”来称呼这个融合的新族体,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初认同。内迁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和汉化五代至明清时期,早期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契丹、女真和蒙古接受中原文化,元朝实现疆域空前的统一;辽、金、西夏、大理与两宋的边界互市贸易;清朝实行“满汉一体”政策,对西南边疆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台湾建省等辽、金、元、清的统治者都认同汉族文化,实施中华传统的政治制度并有所创新,如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于治理地域广大的国家意义重大。辽、金、元、清时期,政治上的相互借鉴,文化上的相互交融,推动了中华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进程关注点2古代中国天下观和民族观的嬗变1.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下观和民族观(1)主要观点:华夏中心,华尊夷卑,华夷之辨观。(2)划分民族的方法:以文化上是否归附为标准,中国乃文明之国。(3)中外关系基础:世界秩序也不是独立、平等的民族国家集合体,而是以中国为中心,其他民族只是中国文化教化的对象。(4)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相信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因此,在中国人看来,维护民族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中国的文化和制度,特别是纲常名教上。2.中国古代“华夷秩序”的演进过程(1)秦汉王朝是“华夷秩序”的形成阶段①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大帝国。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大力开展对外经营,开辟丝绸之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化传播四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王朝将“华夷”观念作为对外交往的原则。②以“华夷秩序”为指导思想的东亚古代国际关系体系,在两汉王朝时期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最初纳入这一体系的国家,有东北亚的日本列岛上的倭奴国,朝鲜半岛上的三韩诸国,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的一系列小国。(2)隋唐王朝是“华夷秩序”的发展阶段①杨坚建立隋朝,使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与分裂割据而重新统一,为唐代中国的再度繁荣富强创造了条件。②大唐帝国是古代东亚乃至全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发达,国力最强盛的封建帝国。众多国家钦羡大唐的文明富强,纷纷遣使来朝,与唐朝进行政治交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加入“华夷秩序”体系。(3)两宋王朝是“华夷秩序”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两宋王朝在北方一直受到辽、金、西夏政权的威胁,始终处于守势。然而宋代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南移。海道贸易的发展和繁荣,带动了东南沿海港口的兴旺。对外交往也在东南方向得到扩展,使“华夷秩序”得到进一步充实。(4)元朝背离“华夷秩序”蒙元帝国疆域辽阔,盛极一时。但元朝的蒙古统治者虽然保留了“华夷秩序”的外表框架,但却未能真正领会这一体系的内涵真谛,严重背离了文化底蕴深厚的“华夷秩序”。(5)明王朝是“华夷秩序”的全盛阶段郑和七次下西洋,历经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壮举扩大了大明帝国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大明帝国则按厚往薄来的原则厚赠来使,使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纷纷被吸引加入到“华夷秩序”中来,从而使东亚这一国际关系网络发展到空前规模。(6)晚清“华夷秩序”的崩溃满清时期:外族入主中原,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满清统治者,背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使中国在自我封闭中日渐落后。而当时16世纪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欧崛起。17~19世纪,欧美各国相继完成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以西欧为中心,向全世界扩展。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华夷秩序”逐渐衰败。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术前沿·史学新论学术引领1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史学新论]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史记》的“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普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晋书》中的《刘元海载记》记述了匈奴人刘渊认同自己为刘汉后裔,所建政权以“汉”为号。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政权总体来说都非常重视汲取汉族先进文明制度,统治者都非常热心儒学,如北魏孝文帝就以汉化改革著称,对儒家道统极为认同,自觉捍卫华夏道统。——汪高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探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以何角度进行华夏认同,并说明这种民族认同的历史影响。(12分)答案:(1)角度:政治认同、制度认同、血缘认同、文化认同。(6分,每个角度2分,任答三个角度即可)(2)历史影响:强化了华夏认同;有利于巩固统治;促进了民族交融;传承了中华文明;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点拨]
注意材料出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是史学新论的主旨,分三个层次阐述了对华夏认同而言,强化了文化认同,传承了中华文明;对少数民族自身发展而言,有利于巩固统治,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对民族关系而言,促进了民族交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而言,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学术引领2古代中国的民间对外交往[史学新论]
闽台地区的百姓将护境保民、代天巡狩的历史上某位英雄或偶像称为“王爷”。由王爷崇拜发展起来的重要民俗活动“送王船”(如图),它包括一套完整的从迎王、造王船到王船化吉的仪式,借以匡扶正义、赏善罚恶,是闽南人热爱海洋、依赖海洋的生活传统和海洋带来的生死考验之间寻求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重要方式。历史上,随着闽南人的外迁、漂流,“送王船”流传到中国的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并在当地传承至今。2020年12月,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其相关实践”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孙秀锦《送王船》等[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送王船”这一民俗的积极作用。(12分)答案:(1)送王船仪式是大陆同台湾同胞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这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的表现。(8分)(2)送王船仪式是弘扬正气,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社区成员行为方式的作用。(4分)[点拨]
史学新论以叙事的形式,介绍了送王船仪式是大陆同台湾同胞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并深层次地阐释了“送王船”这一民俗有利于弘扬正气,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社区成员行为方式的作用。权威预测·创新应用1.[2023·山东枣庄期末]东周初期,士人游说出仕四方,但只要还在“华夏”范围内出仕,便不算违背道义。但后来被视为蛮夷戎狄的秦楚吴越广泛招揽人才的现象也不再被非议。这种变化表明(
)A.士人出仕推动诸侯国强大B.封建统治者极为重视人才C.百家争鸣推动士阶层崛起D.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加强答案:D解析:据材料大意可知,东周初期士人出仕有着浓厚的“华夏”民族观念,但后来曾经被视为蛮夷戎狄的地区广泛招揽人才也被认可,表明当时的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加强,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士人出仕对诸侯国的影响,无法推断是否推动诸侯国强大,排除A项;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统治者都比较重视人才,材料中无法体现封建统治者更重视人才,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百家争鸣”的信息,且结合所学是士阶层的崛起推动“百家争鸣”,排除C项。2.[2023·湖北孝感模拟]儒家提倡的“修文德以来之”的民族观,是历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儒家的民族观(
)A.与我们现代的民族观完全相同B.是各朝代实施羁縻政策的思想渊源C.消除历代边疆地区的割据隐患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答案:D解析:根据“修文德以来之”可得出,儒家所倡导的民族观主张统治者要实行德治,各民族和谐共处,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儒家的民族观与现代的民族观并非完全相同,而且完全相同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羁縻政策指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的政策,而“修文德”强调发扬文治教化,二者并无渊源关系,排除B项;C项中“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3.[2023·辽宁协作校高三上期末]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金人承认金、宋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不同政权,各有国号,互为外国,但作为“中国”,他们又认为金、宋都是“中国”,可见,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华夷共祖观念形成B.民族隔阂逐渐消失C.文化认同意识增强D.国家统一趋势渐强答案:C解析:据材料“辽人……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可知,辽、金皆不将宋排除于中国之外,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的心理认同,故选C项;“共祖”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对某个祖先的认同,如黄帝等,材料不涉及“共祖”,排除A项;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没有中断过,但“隔阂消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且题干不涉及民族隔阂,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辽宋夏金时期一直处于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并未出现明显的统一趋势,元朝实现了国家统一,排除D项。4.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上述历史现象表明(
)A.元朝时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项目式学习与探究能力考核试卷
- 时尚市场的市场细分与定位考核试卷
- 广告创作与互动媒体考核试卷
- 活动临时附加合同范例
- 政府工程欠款合同范例
- 熊猫居间协议合同模板
- 亲子服务合同模板
- 灯箱制作安装合同模板
- 抖音项目合同范例
- 改造光纤工程合同模板
- 2023年6月大学生英语四级真题试卷及详细答案(三套)
- 高一选科指导课件
-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家长会 (共31张PPT)
- 大学课件-机电传动控制(完整)
- 跌倒、坠床试卷(含答案)
-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 Linux操作系统实用教程-统信UOS 课件 第2章 国产操作系统图形化界面使用
- 祖国不会忘记歌词(黄鹭)
- 排水管网清淤疏通方案(技术方案)
- 喷锡工艺参数与流程培训
- 市场营销专业案例分析报告和实操实训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