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616页,共=sectionpages1616页试卷第=page1515页,共=sectionpages1616页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某学者认为,“仁爱”是孔子公共性思想的核心,“仁”既是个体内心存有,同时也是个体在公共交往,政治活动中所需要贯彻到底的原则。孔子希望怀有“仁”德的圣贤、君子,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品德,努力实现社会大同团结和个体自适其性的公共生活理想。可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

)A.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 B.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和谐C.实现了功名与道德的结合 D.提倡无差别无等级的爱【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仁爱是孔子公共思想的核心”、“孔子希望……努力实现社会大同团结和……公共生活理想”,可知孔子主张利用个体的“仁”,去实现社会的和谐,B项正确;儒学主流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功名”,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的“爱”是有等级差别的,排除D项。故选B项。2.在谈到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时,有学者说:“《秦律》中有‘如果保举被废除官籍的人为吏,就要受到交纳两副铠甲的处罚’。无独有偶,汉代律令中也有‘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和山阳侯张当居为太长时因荐举子弟多不符实而受到免职的处罚”的记载。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秦汉时期(

)A.地方政府把持了选官的权力 B.推行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C.国家注重所荐举官史的质量 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主要标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官员举荐过程中,举荐人和被举荐人存在连带责任关系,一旦被举荐人受到惩处,举荐人就会受到牵连,这是一种变相的监察,意在约束和督促举荐人举荐合格人选,体现了当时国家注重所荐举官吏的质量,C项正确;A项由材料无法得出,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外儒内法”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道德品质是选官的主要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3.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其实际最高长官尚书仆射为群相之首。贞观年间,唐太宗有意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并最终将其架空;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确立了三省长官并重的局面。据此可知,唐太宗时A.三省重新进行职能分工 B.三省体制已名存实亡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D.宰相权力最终被架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架空尚书省最高长官尚书仆射,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并设置政事堂议事制度,目的是牵制最初地位较高的尚书省,平衡三省权力,从而使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C项正确;“三省重新进行职能分工”是表面现象,排除A项;“三省体制已名存实亡”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三省长官同堂议事,地位相当,而且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宰相权力最终被架空”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两宋时期,越来越多的从事专业经济的农户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发展成商业性行业专业户。商业性行业专业户广泛活动于乡村与城郭之间,并根据各自从事的生产经营要素细分为匠户、盐户、坑冶户、船户、机户、园户、糖霜户等。这一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B.遏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C.标志着户口分类制度的确立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两宋时期,越来越多的从事专业经济的农户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发展成商业性行业专业户”,可以看出农户从事商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民间手工业,排除A项;宋朝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买卖,“遏制”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户口分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5.朱熹认为良知“乃出于天,不系于人”。王阳明说:“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岂复有加于毫末乎?今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反求诸其心。”由此可知,两人A.追求良知的途径有别 B.对儒学的世俗化认识一致C.都强调儒学的思辨性 D.都重视良知的外在化特征【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追求良知要靠天理,而王阳明认为要靠内心,故他们追求良知的途径有别,故选A;题意没有提及儒学世俗化,故B排除;材料没有提及儒学的思辨性,故排除C;只有朱熹重视良知的外在化特征,故D排除。6.明朝,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凡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明代此举(

)A.表明专制皇权已受到挑战 B.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C.标志着封建官僚政治形成 D.基于文官卓越的政治素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时,皇帝通过廷臣会议研商重大政事得失利弊,拟议文武大臣升补任用,其“廷议”“廷推”的做法,有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B项正确;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本质是服务专制皇权,排除A项;唐朝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封建官僚政治形成,排除C项;“基于文官卓越的政治素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在《封神演义》中,许仲琳(约1560—约1630年)刻画的姜子牙形象除具备前代的隐忍待时、文韬武略、聪明睿智等特征外,还剔除前代形象中的狡诈成分,塑造成了尊师重道、不恋富贵、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仁厚长者。姜子牙这一人物形象塑造A.顺应了忠君爱国的政治主题 B.凸显了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C.宣扬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D.迎合了下层民众的审美情趣【答案】B【解析】根据“除具备前代的隐忍待时、文韬武略、聪明睿智等特征外,还剔除前代形象中的狡诈成分,塑造成了尊师重道、不恋富贵、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仁厚长者”可得出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都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义理的要求,这体现出文学作品在社会教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并不仅只涉及到政治方面,排除A;材料与以人为本无关,排除C;“不恋富贵”与下层民众的要求并不相符,排除D。8.如下表反映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些著作的相关情况。这一情况表明作者代表作品主要观点魏源《海国图志》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提出“义民可用”的主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姚莹《康輶纪行》明确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开眼看世界。徐继畲《瀛寰志略》提出掌握西方国家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到欧洲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优越性。A.国人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深化 B.知识分子都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C.学习西方器物成为社会主流 D.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得到充分验证【答案】A【解析】根据“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到“认识到欧洲国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可以看出,当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从技术到制度方面,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民,排除B;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C;当时还没有开展洋务运动,排除D。9.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规定:“中国今后给予别国的一切政治、贸易及其他特权,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由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这表明A.俄国强烈反对英法侵略中国 B.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开始出现C.西方列强在华矛盾得到解决 D.中国边境的领土安全存在隐患【答案】D【解析】“由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体现了当时俄国意图通过不平等条约来侵占我国领土,中国边境的领土安全存在隐患,D项正确;“中国今后给予别国的一切政治、贸易及其他特权,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的规定意味着俄国可以通过英法对中国的侵略获得权益,排除A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就出现了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最大的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艺术,反而使程朱的真面目呈露出来。”这表明他认为新文化运动(

)A.是传统儒学的复兴 B.意在弘扬中国文化C.稳定了儒学的地位 D.有利于儒学新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于剔除传统糟粕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儒学的新发展,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要求剔除掉儒学的僵化部分,并不是传统儒学的复兴,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清扫封建思想参与,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动摇了儒学的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1.据如表可推知(

)1893—1920年表11893—1920年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

单位:%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年份合计机器及工具原料设备器材、半制成品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品18938.40.6—7.891.613.078.6191017.61.50.116.082.417.065.4192028.53.20.225.171.516.954.6A.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C.洋务运动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D.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据图表材料“1893-1920年中国进口商品比重”可知,甲午战后,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比重呈增加态势,特别是机器和设备的进口增多,有利于工业的近代化;同时期消费资料进口却在减少,表明民族轻工业有所发展,D项正确;进口商品不属于资本输出,且材料无法体现“加强”的趋势,排除A项;进口消费资料有所下降不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排除C项。故选D项。12.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要意在A.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B.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C.要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答案】A【解析】孙中山认为共和制是中国的传统,说明他是在中国的历史中为共和制的史实寻找依据,故选A;共和制并不是儒家的传统文化,排除B;孙中山是在为共和制的实行寻找历史依据,CD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13.1952年,在宋庆龄、李四光等人邀请下,来自太平洋沿岸37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北京,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一致通过了致联合国书、关于期鲜问题的决议、关于民族独立问题的决议、加紧争取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运动等决议。上述外交活动A.有助于塑造新中国和平形象 B.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交往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 D.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答案】A【解析】根据“一致通过了致联合国书、关于期鲜问题的决议、关于民族独立问题的决议、加紧争取五大国缔结和平公约运动等决议。”可得出这些外交活动,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有助于塑造新中国和平形象,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非洲国家,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排除C项;朝鲜问题并没有在这次会议中得到和平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14.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苏联现在不搞对子,只搞‘单干户’,说是只放香花,不放毒草,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存在。事实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有唯心主义,都有形而上学,都有毒草。”毛泽东的这一讲话意在A.为“双百”方针的提出造势 B.探索符合国情的文化道路C.吸收资本主义的文化成果 D.摆脱苏联文化体制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事实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有唯心主义,都有形而上学,都有毒草。”可得出,毛泽东强调在文化建设上不能照搬苏联的模式,而应该按照本同的国情开展文化建设,故B项正确;双百方针已经提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的文化,排除C;中国并没有受制于苏联的文化体制,因此并不存在摆脱一说,排除D。15.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A.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C.扫除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最大障碍 D.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答案】B【解析】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有利于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束缚,故选B;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排除A;1979年1月1日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16.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用大豆和抽签机来抽取执政官,抽签时,主持人先抽出一个候选人,在另一个箱子里拿一个豆子。如果拿到的是白豆,那么这个候选人就当选了,反之就是落选。这一做法(

)A.说明雅典民主实现了人人平等 B.蕴含着雅典民主衰落的倾向C.有助于保障雅典居民参政机会 D.说明雅典民主陷入多数暴政【答案】B【解析】雅典使用大豆和抽签机来抽取执政官,对于候选人能否当选执政,取决于主持人抽取豆子的颜色,这种做法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并未考虑到候选人的才能,这是直接民主的弊端,蕴含着民主衰落的倾向,B项正确;上述做法并不能体现出人在政治中的地位,无法反映人人平等,排除A项;雅典公民有参政权,排除C项;上述做法不能证明雅典已经陷于多数人的暴政,排除D项。故选B项。17.苏格拉底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他不知疲倦地向所遇到的任何人询问、讨论美与丑的含义。诘问方法不仅使人做有道德的事情,还使人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是道德的。这一方法A.普及了公民的理性意识 B.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变革C.挑战了公民大会的权威 D.有利于唤醒人们的良知【答案】D【解析】苏格拉底通过不断的诘问与人探讨,从而能够使人能够更加深入的明了道德的本质,这就有利于唤醒人们的良知,故选D;苏格拉底是在探讨道德,而不是普及理性,更没有推动社会变革,排除AB;苏哥拉底的行为并没有挑战公民大会的权威,排除C。18.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等思想家发起了“俗语运动”,这一运动让语言从中世纪的神学话语“下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将语言与人真正连接起来,使人能够在语言的帮助下掌握自身,从而构成真正的社会主体。这说明“俗语运动”A.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 B.有利于人权意识的觉醒C.推动了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萌发【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通过“俗语运动”,将语言与人真正连接起来,使人能够在语言的帮助下掌握自身,构成真正的社会主体,有利于人权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与天主教会即斗争又和解,并未动摇宗教神学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俗语运动”不能推动艺术的繁荣,排除C项;促进理性主义萌发的是科学革命,不是“俗语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19.加尔文认为,发财致富是神的意志,现实财富的分配不均完全是由神意天命决定的,贫富都是上帝的眷顾,是它对人的考验与磨练。加尔文的主张A.适应了新的价值体系建立的需要B.受到罗马天主教会禁欲思想的影响C.主要目的是肯定神的价值和作用D.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价值追求相吻合【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加尔文的先定论,认为发财致富是神的意志,鼓励人们努力奋斗追求财富,获得事业的成功,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进行辩护,适应了资产阶级价值体系建立的需要,故选A;加尔文的先定论冲击了对天主教会禁欲思想,排除B;加尔文的先定论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排除C;加尔文的先定论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价值观,排除D。20.据统计,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造船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落伍了,英国贸易的3/4被美国的船只承载……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这反映出(

)A.英国的优势地位在逐步丧失 B.英国新兴行业发展缓慢C.美国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 D.英德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造船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落伍了,英国贸易的3/4被美国的船只承载……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造船业与美国相比已经落伍,材料“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则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钢产量上远远落后于美德两国,这反映出英国的优势地位在逐步丧失,A项正确;造船业和钢铁行业仍属于传统行业,而且落后于美德不能得出“缓慢”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钢产量和造船业不能看出综合实力如何,而且一战前后,美国也只是在经济上超过英国,政治、军事仍然不及英国,排除C项;一战前的英德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殖民地上,且材料没有体现英德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A项。21.“正像哥白尼和伽利略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地位上贬谪下来一样,达尔文也把人类从堕落天使的冰冷而孤独的地位上拉下来,强迫他们认识他们与鸟兽有兄弟的亲属关系。”这是因为达尔文A.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 B.最早批判了封建神学C.构建了生物学新体系 D.科学解释了人类起源【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科学解释了人类的起源,从而否定了宗教中的“神创论”,“把人类从堕落天使的冰冷而孤独的地位上拉下来”,故选D;生物进化思想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被提出,排除A;B项错在“最早”,排除;达尔文进化论没有起到构建生物学新体系的作用,排除C。22.近代以来,随着玻璃磨制技术的改进,发明出望远镜,天文学得以空前进步;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此后才有了空气动力学;当下,伴随DNA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发展,基因组科学取得突破性发展。这说明了A.先有科学发展后有技术发明 B.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相辅相成C.科技革命在不断向纵深推进 D.技术的发明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飞机的发明推动了空气动力学的产生,DNA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工具的发展,推动了基因组科学突破性发展,说明技术的发明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故选D;A因果颠倒,排除;材料强调技术发明对科学发展的推动,无法体现二者相辅相成,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3.如表是苏俄(联)在1921—1923年农民骚乱的部分统计(据全俄肃反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档案)。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当时苏俄(联)(

)1921年9月车里雅宾斯克省在许多地方村社大会上,村民集体做出了拒绝纳税的决定。1923年8月后贝加尔斯克省阿克申斯克县农民在村社大会做出拒不纳税的决定,并坚决执行。1923年12月捷列克省征粮机关采取坚决措施,省内有5个巡回法庭,有的地方甚至使用武装征粮队。A.余粮收集制遭到农民的抵制 B.新经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C.政权面临被颠覆的严重威胁 D.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政策代替了余粮收集制,但还是有多地的农民做出恶劣拒绝纳税的决定,迫使征粮机关采用坚决措施征粮,说明粮食税政策有待完善,B项正确;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苏俄已经不再使用余粮收集制,排除A项;农民拒绝纳税不代表苏俄政权面临被颠覆的严重威胁,排除C项;此时还没有开始进行农业集体化,排除D项。故选B项。24.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与会国提出了尊重一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国家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内容;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强调各国应充分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应平等地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二战后A.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显现C.美苏两极格局的主导地位已被动摇D.第三世界左右国际政治格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万隆会议及不结盟运动的有关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冷战时期,独立、平等、合作和发展成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质上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B项;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一直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其地位虽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并没有被动摇,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25.《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诞生。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在色彩运用上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对这种创作风格表述正确的是A.追求深入挖掘人类感情世界 B.注重表达心灵的迷惘痛苦C.强调描绘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D.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B【解析】《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现代主义美术注重表达心灵的迷惘痛苦,故选B;A是浪漫主义的风格,C是现实主义美术的风格,排除;D属于超现实主义的绘画的风格,排除。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汉以来,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打,孔子原作已面目金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王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朝时发展为程朱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租,朱熹为集大成者,经明朝王阳明又发展为心学。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相当部分来自宋朝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摘编自盛文林《最经典的国学常识》材料二

清代汉学发韧于明末清初,是继宋明理学之后产生的一个学术流派。之所以称之为汉学,是指其经学研究与宋学相对而言,主张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说。就其学风和研究方法而言,普遍强调读书,注重实际,倡导以朴实的经学取代空疏的理学,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儒家学说。运动的倡导者从反对政治专制出发,对思想领域的文化专制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其焦点就是批判三纲五常,反对尊孔复古。——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至清代中叶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文化运动对儒家学说的批判。【答案】(1)特点:长期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多次与其他思想融合,形成新体系;逐渐与选官制度相结合。(答出两点即可)意义: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明末理学僵化,学风空疏;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朝代更选引发人们思考;君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丛生等。(答出三点即可)(3)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顺应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要求:推动了民主共和潮流等。但是新文化运动对儒家学说的完全否定,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自汉以来,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可知,长期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根据材料“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王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朝时发展为程朱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租,朱熹为集大成者,经明朝王阳明又发展为心学。后取得官方地位”可知,多次与其他思想融合,形成新体系;根据材料“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知,逐渐与选官制度相结合。意义:根据材料“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和所学知识,可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分析。(2)根据材料“就其学风和研究方法而言,普遍强调读书,注重实际,倡导以朴实的经学取代空疏的理学,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理学僵化,学风空疏;根据材料“清代汉学发韧于明末清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代更选引发人们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君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丛生等。(3)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儒家学说”“运动的倡导者从反对政治专制出发,对思想领域的文化专制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其焦点就是批判三纲五常,反对尊孔复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顺应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要求;推动了民主共和潮流等方面分析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消极影响是对儒家学说的完全否定,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三、论述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中,其工作重心有四次大转移:第一次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第二次为1949年到1978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第三次为1978年到2012年的“以经济建设为纲,以脱贫致富为中心”;第四次为2012年至今的“以民族复兴为纲,以信仰、精神、伦理、秩序、规则重建为中心。”——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22第1期根据材料,任选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赞成或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均可,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成理。)【答案】示例一:看法:赞成材料中“党的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观点。阐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即明确提出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奋斗目标。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实践中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进行土地革命,革命力量逐渐发展壮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经过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总之,从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党的工作重心是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是中国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示例二:看法:不赞成材料中“党的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为1949年到1978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的观点。阐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党的工作重心并不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只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甚至发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动乱,但这是探索中的失误,时间也是短暂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建设上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建设上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进行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虽然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存在“左”的错误,但建国29年来经济建设和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流。总之,把1949年到1978年党的工作重心概括为“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并不十分准确,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党忽视了经济建设,过渡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轻视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教训是深刻的。说明: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如:1927年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49年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78年第三次工作重心转移: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均可。【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如根据“第一次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可以赞成材料中“党的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的观点。结合中共一大的召开和奋斗目标的提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等信息展开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论述,言之有理亦可。四、材料分析题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格拉底是一个出身于雅典中产之家的公民,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但不像智者那样为了钱……苏格拉底始终一贯地坚持说他自己一无所知;但是他并不以为知识是不可得到的。正相反,他认为追求知识有着极大的重要意义。他坚持说,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柏拉图出身于雅典望族,雅典在与邻邦斯巴达的战争中战败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因此他主张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公民应该分为三个阶级: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只有最后的一种公民才能有政治权力。——摘编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材料二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这与意大利城市生活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意大利的城市以工商业和银行业致富,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世俗生活和个人的发展受到重视,这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沃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才辈出、众星云集。14世纪,佛罗伦萨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文艺复兴盛期出现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高层的阶梯,人们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拿破仑说:“大革命是思想家的业绩。”路易十六也曾哀叹:“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从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到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开明专制”,在世界各国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根据本国历史条件采取哪一条道路,都得从法国启蒙思想中找到理论武器。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政治口号,尽管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含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所有启蒙思想,包括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提出“意见支配世界”和“理性支配社会”都无例外地陷入唯心论。而且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想王国”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妙。——摘编自黄振等《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人的主要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