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就未来,新教育伴你成长联系电话:400-186-9786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徜徉语言家园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语文的一段感想,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的小题。语文学习,是美好的精神之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dù长江》,英雄A锐不可当的气势令人震hàn;在《国行公祭》的警钟长鸣令人B震耳欲聋;朗读《藤野先生》,我们一同感受了作为弱国子民的鲁迅对日本“爱国青年”C深恶痛疾;在居里夫妇的故事里读到他们的品格和精神,在无限敬仰中,为自己增添一笔精神财富;在古人的文字里徜徉祖国的大好山河,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深入其中,让人D流连忘返,引人无限的xiá思。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横dù()震hàn()xiá思()震耳欲聋()2.文中使用不正确的成语是()A.锐不可当 B.震耳欲聋 C.深恶痛疾 D.流连忘返3.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修改意见。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段中的“感受、敬仰、徜徉、净化”都是动词。解说:这个说法是正确的。B.这位同学的爸爸看了这段感想之后说,文章就像一杯美酒,还没喝,心已经热了。解说:这位同学爸爸的语言无意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C.骤雨猝至精神之旅勤劳一生终日劳碌解说:这里的短语类型是各不相同的。D.有人说语段中画线句“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中的两个逗号需要改成顿号。解说:原句中的标点符合不需要修改。【答案】1.①渡②撼③遐④zhèn2.B3.在“深恶痛疾”前面加“的”或者在“深恶痛疾”后面加“的感情”4.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横dù(渡):从江河的这一边渡到那一边。震hàn(撼):土层受到猛烈的撞击;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
xiá(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深长的思念。震(zhèn)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应用。A.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此处用来形容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善战,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望文生义,此处指警钟使人的思想受到震撼,应改为“振聋发聩”;C.深恶痛疾: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此处用来形容鲁迅对日本“爱国青年”的痛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流连忘返:原本指因迷恋于游乐,而忘了回去。现多指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此处用来形容沉醉于古代文人描绘的美好景物中,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朗读《藤野先生》,我们一同感受了作为弱国子民的鲁迅对日本‘爱国青年’深恶痛疾”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情感”或者在“深恶痛疾”前加“的”。【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性、修辞方法、短语结构、标点符号。C.“短语类型是各不相同的”的解说有误,“骤雨猝至”是主谓短语,“精神之旅”“终日劳碌”是偏正短语,“勤劳一生”是动宾短语;故选C。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写法各异。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新闻体裁是新闻评论,比如《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是通讯,如《“飞天”凌空》。B.《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人物传记,文中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对表现他的“伟大”没太大帮助的“粗劣”的长相也做了如实的描写。C.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通过帮助“我”修改讲义、修改解剖图、看电影事件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待学术赤诚、对鲁迅热诚、毫无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D.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其中的律诗极显格律之美。律诗四联八句,其中颔联、颈联是对仗句,常出佳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有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新闻体裁是消息,比如《消息二则》。《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的一种新闻文体;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的新闻体裁是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新闻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如《一着惊海天》;B.“对表现他的‘伟大’没多大帮助的‘粗劣’的长相也做了如实的描写”说法有误,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以平庸的外表来衬托灵魂的高贵。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反而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C.有误,“修改讲义”“修改解剖图”事件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看电影事件”使鲁迅感到自己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与无助。通过电影镜头,认识了当时国人精神的麻木与愚昧远比肉体上的营养不良要可怕,从而产生了“弃医从文”的念头。通过看电影时日本爱国青年的表现,能够反衬出藤野先生对鲁迅热诚、毫无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但是这件事不能表现藤野先生对待学术赤诚的品格;故选D。6.请根据你的积累,补全古诗文名句。分类诗文名句评点山川之胜(1)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群山隐退,原野铺展。(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晴日原野,草木茂盛。(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秋色宜人,流连忘返。(4)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春来,花草萌生情感之美(5)_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家园荒芜,流离失所。(6)风声一何盛,_________。(刘祯《赠从弟》)明志向,寄期望。(7)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鄙弃世俗,融入自然。【答案】(1)山随平野尽(2)芳草萋萋鹦鹉洲(3)山山唯落晖(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剧哉边海民(6)松枝一何劲(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7.综合性学习。(1)【探“诚信”之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信,会意。”由此推测,“信”的本义是语言真实,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下列成语中的“信”字最接近上述本义的是哪一项?()A.通风报信 B.难以置信 C.信笔涂鸦 D.言而有信(2)【展“诚信”之效】小明搜集有关“信”的资料时,看到了这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8月29日,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发布《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该《报告》记录了2021年以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了网络诚信领域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加强网络诚信建设的思考建议。《报告》首次从总体概况、履责情况、问题挑战、对策建议四个部分,对年度网络诚信建设情况进行系统阐述。针对网络诚信发展的新形势与新特点,报告指出,一是规范力度明显加大,二是诚信机制加快健全,三是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四是社会实践丰富多彩,五是失信惩治成效明显。(3)【做“诚信”之人】小语和朋友小文一起逛街,正好下雨。请你根据以下情境,运用所学的谚语或故事,补全对话。小贴士:一些公益服务中心,免费为广大市民提供“爱心伞”。“爱心伞”被放置在专用的伞桶中,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广大市民可无抵押免费取用,使用后再归还到任意取用点。小语:小文,我们把伞“顺”回家吧,反正又没收押金,也没人知道。小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语:你说得对,我一定会归还伞,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答案】(1)D(2)《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于8月29日发布。(3)示例:小语,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是为人处世的准绳,况且这个雨伞是给需要的人提供方便,是有情有义之举,我们为什么要去破坏这么好的事情呢?用完了还是及时放回去的好呀。【解析】(1)本题考查字义。由题干可知,“信”的本义是: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A.通风报信: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信:机密。B.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信:相信。C.信笔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或胡乱地写文章。信:听凭,随意。D.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信:信用。故选D。(2)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的导语是对标题的扩展,因此通常可从导语中筛选关键词作答。有的新闻在正文部分揭示了该事件的特殊性,因此,相应的关键词也不能漏掉。本题第一段是导语,其中“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发布《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是主要事件;第二、三段交代《报告》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据此可知,新闻标题可拟写为:《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于8月29日发布。(3)本题考查情景对话。针对小语想要把伞“顺”回家的不讲诚信的行为,我们要进行劝说,讲述诚信的重要性,同时要运用所学的谚语或故事,注意语言表达得体。示例:小语,我们不可以这样做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诚信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爱心伞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那些下雨天忘了带伞的人,市民可无抵押免费取用也体现了设置方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把“伞”送走了,那就是辜负了对方的信任。我们应该按时把伞送回去,你说呢?二、漫步多彩文苑(一)名著研读(12分)8.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小题。【甲】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A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乙】B貌不惊人,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说话轻声,目光和蔼,爱说笑话,每次总说自己五十六了。生活中与部下打成一片,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打球。乒乓球打得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他告状。长征途中,将马让给同志骑,自己大部分时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不十分忙的时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常常亲自从山下挑粮。【丙】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1)【甲】中的A是_________,【乙】段中的B是________。(均填人名)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2)【丙】中的“他们”被斯诺亲切地称为“”。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3)有人说,“长征已给中国的面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意识,使这个国家出现了许多世纪以来所缺乏的团结与精神”。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里关于长征的具体情节谈谈对“团结与精神”的理解。【答案】(1)①彭德怀②朱德③身体健康、爱好运动、兴趣广泛,天性温和、关爱士兵、平易近人,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共同点一点即可)。(2)红小鬼示例:红军历经重重磨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和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3)示例:在长征途中,像朱德和彭德怀这样的将领,都会把马让给走累或生病的同志,自己步行,可见红军领袖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团结一心。飞夺泸定桥时,英勇的红军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中前进,体现了红军战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根据甲段中“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可知,A是彭德怀。根据乙段中的“貌不惊人,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生活中与部下打成一片,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可知,B是朱德。根据甲段中的“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和乙段中的“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打球。乒乓球打得好,篮球打个‘不厌’”可知,两人都身体健康,爱好运动。根据甲段中的“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和乙段中的“生活中与部下打成一片,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可知,两人都天性温和,平易近人。(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第一问:由于他们参加红军的年龄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的少年”,埃德加·斯诺将军在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的第二节专门采访他们,埃德加·斯诺并亲切地称为“红小鬼”。“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题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共产党及其领导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第二问:解答此题结合本意和红军事迹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来谈。“勇者”本意是指从危机中拯救人们的、勇敢的英雄。在红军长征队伍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表现出了无所畏惧、乐观的品质。他们心中有信念,相信红军,相信革命,他们就是“勇者”。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有红军战士那种迎难而上,不畏挫折,越挫越勇的精神。(3)本题考查积累故事情节及其主旨的能力。示例一:在长征期间,朱德率领的红军在遭受敌人的围追堵截之后,处境十分困难。为了度过难关,朱德号召士兵们节约粮食,共渡难关。他自己也身先土卒,与士兵们一起同甘共苦。每当有士兵生病或受伤,朱德总是非常关心他们的病情和生活,亲自照顾他们。体现了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示例二: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红军开始向当地的藏族群众寻求帮助。这些藏族群众虽然也面临着困难和危险,但他们仍然毫不犹豫地帮助了红军。他们拿出自己的粮食和牛羊来支援红军,并为红军指路和提供情报。体现出红军与当地百姓团结互助的精神。(二)诗歌鉴赏。(6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9.展开想象,用生动优美的文字描绘第一、二两句所展示的画面。10.请结合三、四两句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答案】9.示例: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10.示例一: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牛背之上,寒鸦伫立,悠闲自在。大小相映,动静相衬。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平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流露出诗人村居生活的恬静闲适。示例二: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牛背之上,寒鸦伫立,悠闲自在。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可见,诗歌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作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示例: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三、四句的意思是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后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新颖的画面。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带”与“两两”用语质朴自然,写出了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以形传神动静相衬。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全诗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三)文言拾萃(14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副使失物李士衡为馆职①,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礼毕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②,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③藉船底,然后实④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副使仓惶,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一无所失。【注】①馆职,唐宋时一种官职。②疏漏,有缝隙漏水。③缣帛,丝绸。④实,填放。11.解释下列加点字。(1)李士衡为馆职()(2)不尔,船覆必难免()(3)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4)更不暇拣择()12.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2)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副使失物》)14.文中的士衡和副使分别是怎样的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答案】11.(1)担任,做(2)如此,这样(3)全,都(4)空闲12.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13.(1)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2)李士衡都不关注和在意,一切都委托给副手去处理。14.士衡:淡泊钱财
副使:自私自利启示:自私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损人利己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1)句意:李士衡在京朝昭文馆任编校书籍职务。为:担任。(2)句意:不这样,(由于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尔:如此,这样。(3)句意: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悉:全,都。(4)句意:更没有时间去拣择。暇:空闲。【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本句句意:船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慌,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全丢弃到海里去。“船欲倾覆”写出了船将要翻倒的危急形势,“舟人大恐”则写出船上人物的恐慌心情,分别在其后断开一处,故断句: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1)响:回声;哀传:悲哀婉转;绝:消失;(2)皆:全,都;关意:关注在意;委:委托;于:给。【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和主旨理解。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第一问:结合文中“高丽礼毕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可知,士衡将所有的财物交由副使保管,表现士衡不将财物放在心上,可见他是一个淡泊钱财的人;结合文中“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可知,副使注重自己的财物,表现副使的自私自利。第二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通过对比,表现了副使的自私,并以事情的结局,来劝诫世人:损人利己的行为和思想是不可以的,否则只会自食其果。参考译文:李士衡在京朝昭文馆任编校书籍职务期间,出使高丽,一名武官做他的副使,与他一起出使高丽。对高丽作为礼品赠送的财物,李士衡都不关注和在意,一切都委托给副使去处理。当时,船底破漏,装船时,这个副使把李士衡所得的细绢及其它丝织品垫在船底,这样以后才把自己所得东西放在上边,以避免漏落或浸湿。航行到海当中时,遇到了大风,船将要倾覆,船工们非常恐慌,请求把所装载的东西全丢弃到海里去,不这样,(由于船太重)必定难以免祸。副使在匆忙慌张间,把船里的东西全部投到海里去,更没有时间去拣择,大约投到一半的时候,风停了,船也平定了。过了一会点数、检查所投的东西,都是这个副使的东西。而李士衡所得的东西垫在船底,因此就一无所失。(三)社会观察。(10分)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那个染着粉色头发的女孩走了……”近日,一则新闻刺痛了大家的心。据报道,女孩小郑曾在网上分享自己和亲人的合影,但随后有账号盗用照片捏造谣言,大量恶劣的人身攻击,最终将她推上了不归路。②遗憾的是,小郑的悲剧并不是个例,种种事实警示着我们,整治网络暴力,清朗虚拟空间,已刻不容缓。③有效遏制网络暴力,仅靠网友举报与平台处理是远远不够的,法律更应成为长期悬吊在网络施暴者头上的一柄剑。《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深入推行网络实名制,以法律条文掀掉网暴者匿名的外衣;《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严处借网暴恶意营销炒作等行为,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的网站平台……④青少年网民由于三观尚处于成型期,若接触到海量负面网络信息,容易沦为“集火”的对象,成为网暴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受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影响,也有可能转变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因此,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应更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告诉孩子们如果不幸遭遇网暴,要勇于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网暴受害者的心理疏导。⑤惩治网络暴力需多方“出列”。家庭与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让他们明确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从小在心中树立道德与法律的红线。全社会需形成合力,重视网络暴力行为对青少年造成的现实危害,勒紧网络暴力躁动的缰绳,让抵制网暴成为社会共识,让施暴者无所遁形,望不再有人沦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摘编自“共青团中央”公众号)【材料二】①说到暴力,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传统暴力,但有了网络之后,不需要动手打人,敲敲键盘,就能够施暴。②首先,传统暴力心理成本很高,要动手,而且要直面惨烈的后果;网暴则不同,在施暴人这里发一条评论,就能够完成伤害,过程中,他根本看不到被害人,也看不到严重的后果,所以他的心理成本很低。其次,传统暴力的实施是在一个场地里发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暴则可以一直延续及时更新,就算某一个施暴者休息了,其他施暴者也会接力施暴。第三,传统暴力里面受害者可以找一个避难所,比如回家躲起来;网暴则不同,数字媒体可以进入一切空间,回家也不会放过你。③正是因为网暴的成本太低,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成为施暴者。还有一些人不认为自己对别人实施了暴力,还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摘编自《给孩子的国内新闻》,有删改)【材料三】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就治理“网络黑粉”“网络医闹”“网络审判”等网络暴力提出三条意见,再度引起热议。这是他第三次在两会上提出网络暴力治理的相关建议。李东生建议,一是出台《反网络暴力法》,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二是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建立快速举报通道;三是建立网络暴力黑名单机制与监察执法体系,将涉及网暴行为的个人或机构列入黑名单,对其采取限流、禁言、关闭账号等处理措施。(摘编自《凤凰周刊》)15.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交平台除了禁言、查封账号等举措,还应防患于未然,及时识别、处理问题,掐灭网络暴力的火苗。B.负面网络信息对于青少年网民的伤害更大,很容易形成不可逆的伤害。C.很多人之所以大肆在网络上施暴,是因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D.全国人大代表已多次提出要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的专门法。16.网络暴力与传统暴力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17.惩治网络暴力,我们能做些什么?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提出建议【答案】15.C16.网络暴力施暴人心理成本低;网络暴力施暴不受时空限制;网络暴力受害者无法避难;网络暴力施暴者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17.①自觉抵制和举报网络暴力行为;②遭遇网络暴力时,勇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③了解并向周围人宣传网暴的危害,提醒大家要理性面对网络信息,不要不自觉的成为施暴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C.根据材料二第③段“正是因为网暴的成本太低,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成为施暴者”可知,是因为网暴的成本太低,很多人就大肆在网络上施暴,此选项“是因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理解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概括。根据材料二第②段“首先,传统暴力心理成本很高,要动手,而且要直面惨烈的后果;网暴则不同,在施暴人这里发一条评论,就能够完成伤害,过程中,他根本看不到被害人,也看不到严重的后果,所以他的心理成本很低”可概括出:网络暴力施暴人心理成本低;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其次,传统暴力的实施是在一个场地里发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暴则可以一直延续及时更新,就算某一个施暴者休息了,其他施暴者也会接力施暴”可概括出:网络暴力施暴不受时空限制;根据材料二第②段“第三,传统暴力里面受害者可以找一个避难所,比如回家躲起来;网暴则不同,数字媒体可以进入一切空间,回家也不会放过你”可概括出:网络暴力受害者无法避难;根据材料二第③段“还有一些人不认为自己对别人实施了暴力,还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可概括出:网络暴力施暴者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提炼与概括。根据材料一第③段“有效遏制网络暴力,仅靠网友举报与平台处理是远远不够的,法律更应成为长期悬吊在网络施暴者头上的一柄剑”可得出:自觉抵制和举报网络暴力行为;根据材料一第④段“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应更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告诉孩子们如果不幸遭遇网暴,要勇于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网暴受害者的心理疏导”可得出:遭遇网络暴力时,勇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根据材料一第⑤段“家庭与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让他们明确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从小在心中树立道德与法律的红线。全社会需形成合力,重视网络暴力行为对青少年造成的现实危害,勒紧网络暴力躁动的缰绳,让抵制网暴成为社会共识,让施暴者无所遁形,望不再有人沦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和材料二的第③段“正是因为网暴的成本太低,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成为施暴者。还有一些人不认为自己对别人实施了暴力,还以为自己在主持正义”可得出:惩治网络暴力,我们可以了解并向周围人宣传网暴的危害,提醒大家要理性面对网络信息,不要不自觉的成为施暴者。(五)美文精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午休的父亲梁晓声①八月的北京处于近年少有的高温时节。月末那几天,气温很高,特别是中午,一丝风也没有,每一片树叶都静止着,看上去皱巴巴的。人置身户外,如在桑拿房中,片刻便会出汗,感到缺氧似的,仿佛空气中的氧气也被蒸发着。②我住的老旧小区从六月份就开始进行楼房改造了,我家在的那幢楼刚搭完脚手架。我因颈椎病重,不敢享受空调,所以不但开窗,连大门也开着,那样会使空气最大限度地对流,感觉能凉快点儿。③“嗨,吃了没?我也吃过了!大中午的还能干啥?歇着呗!好好好,小声点儿……”④一天中午,我在家边吃饭边看电视,竟听到门外一个男人在说话。受好奇心驱使,我起身走到门口,探头向外看了一次——但见一个裸着上身的四十余岁的男人仰躺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拐角处,身下垫着由废旧纸箱拆成的纸板,纸板上铺着脏兮兮的工作服。⑤我缩回门内,关了电视,继续吃饭。⑥“老婆,那什么,我那摩托,你要推到棚子里,以防下雨淋了它。不会下雨?万一半夜下了场大雨呢?再旧不也还能骑吗?不也是钱买的吗?别啰唆了!我也想家行了吧!想家不包括想你吗?多大人了,还耍娇有意思吗?我又不是第一次外出打工!女儿在吗?快让女儿跟我通话!……”⑦走廊拢音,那男人的话声,我听得更清楚了。⑧“乖女儿,每次听到你的声音,老爸的心情都是美美的!还不能返校?那就更要把网课听好。学习这事儿,不是为老师学的,也不是为我和你妈学的。我们反正就这样了,可你刚上高一,人生还长呢,学历高点儿将来找工作不是容易些吗?知道这个道理就好。钱不是问题!爸还是那句话,你将来能考到什么份儿上,爸妈就有能力供你到什么份儿上。我这儿一切都好。热!北京也热。老爸这会儿在午休。铺的新凉席,还有大风扇,凉快得很,特解乏……”⑨我想我再听下去似乎是一个偷听者了,顿觉害臊,便去关门,却不料见到了这样一幕——楼上上小学二年级的姗姗和妈妈上楼回家,她看到那男人的样子吃惊不小,呆立在台阶上。姗姗妈也不由“呀”了一声,却立刻对女儿说:“上楼啊,叔叔太热了。”⑩那男人旋即坐起,慌忙往身上披工作服,连说:“见笑见笑。”⑪姗姗妈说:“理解,有什么可见笑的呀。”她边说边牵着姗姗的手上楼去了。⑫那男人站起也不是,再躺下仍不是,样子恓惶极了。⑬我关上门正漱口,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姗姗拎着塑料袋在门外看我。我刚要开口,那女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小声说,里边的东西是她妈让她送给“午休的叔叔”的。⑭我也小声说:“那你送过去呀。”⑮她细声细气地说:“叔叔睡着了,爷爷过会儿替我送给他吧。”⑯我扭头看去,见那位午休的父亲,背朝楼梯,蜷着双腿,已睡实了。他的工作服也不垫在身下了,被他弄成一团接在了怀里。想必,起初是盖在身上的。⑰我接过塑料袋一看,装的是两瓶矿泉水,一瓶可乐,还有一个很水灵的刚洗过的大桃子。⑱“爷爷您轻点儿关门。”⑲小姗姗说完此话,踮起脚尖,悄没声儿地往楼上迈。我走到门前,看到姗姗在楼梯上往下看了一眼,竟又连退两段台阶,小心翼翼走到“午休的叔叔”身前——原来他装饮水的大可乐瓶子倒了,她替他扶了起来,放在他碰不到的地方。⑳她再次踮起脚尖上楼时,冲我一脸烂漫地笑。㉑有好邻居是种造化。(有删改)18.文中“开门”“关门”的细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请认真梳理,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19.结合语境,简析下列句子或加点词语的作用。(1)月末那几天,气温很高,特别是中午,一丝风也没有,每一片树叶都静止着,看上去皱巴巴的。(2)我刚要开口,那女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小声说,里边的东西是她妈让她送给“午休的叔叔”的。20.男人与妻女的通话内容占据了不少篇幅,这些内容读起来很“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1.假如你是“午休的父亲”的女儿,读了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感受和思考?【答案】18.A:“我”因偷听感到害臊而去关门:B:姗姗敲开“我”的房门托“我”帮忙;C:“我”看到姗姗去帮男人扶起水瓶。19.(1)环境描写,既交代出天气的炎热,又为下文写男人在楼梯拐角处午休做了铺垫。(2)加点词刻画了小姑娘的敛声屏气、生怕惊醒睡着男人的情形,突出了小姑娘的善良,可爱。20.①作者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男人的,展现大量细碎的通话内容符合旁观者视角,使描写显得真实可信,②“碎”体现在男人话语的细碎和所讲事情的琐碎,凸显出男人对家人深沉的爱,使男人心系家人、有责任担当的形象更立体生动。③细碎的通话内容透露出男人的家庭情况及其怕妻女担心而故意隐瞒自己真实处境的心理,反映出男人的坚忍乐观及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21.①体会到父亲的辛苦,感受到父亲对自己毫不保留的爱,因而要发奋努力,学好本领以回报父亲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下决心要积极努力以回报社会③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提醒自己要学会感恩和珍惜,要养成勤劳节俭的习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梳理和概括。题干提示“开门”“关门”的细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阅读所给导图可知,上面一行需要填写“我”因何去“开门”或者“关门”,或其他有关“开门”“关门”的细节;下面一行需要填写“我”开门或关门时看到或听到了什么。通读全文可知,据题干“‘我’看见姗姗母女回家,男人因赤着上身躺在楼道吓到母女俩而恓惶不已”及第⑨段“我想我再听下去似乎是一个偷听者了,顿觉害臊,便去关门,却不料见到了这样一幕”可知,A处是:“我”因“偷听”感到害臊而去关门;根据第⑬段“我关上门正漱口,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姗姗拎着塑料袋在门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城轨交通工程材料考试课模拟试卷A
- 《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 乡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排序题解题技巧》课件
- 《患者饮食护理》课件
- 道德讲堂课件-个人品德篇
- (部编版八年级《政治》课件)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高鼎《村居》课件
- 《精美培训小故事》课件
- 孔子与《论语》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
- 隧道工程移动脚手架平台施工专项方案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训练(附答案)
- 屈臂车及升降车施工方案
- 钢丝网围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银行外汇汇率管理办法模版
- 陕西西安市事业单位进校园招聘2023届毕业生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 数学实验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六朝旧事荷塘新解
- 电动葫芦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