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淮北市2023-2024学年八上数学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是真命题 B.假命题没有逆命题C.定理都有逆定理 D.不正确的判断不是命题2.如图,在△ABC中,AB=AC,∠BAC=45°,BD⊥AC,垂足为D点,AE平分∠BAC,交BD于点F交BC于点E,点G为AB的中点,连接DG,交AE于点H,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H=2DF B.HE=BE C.AF=2CE D.DH=DF3.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连接,若的周长为17,则的长为()A.6 B.7 C.8 D.94.对于一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图象经过点 B.它的图象与直线平行C.随的增大而增大 D.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6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12cm B.15cm C.12cm或15cm D.以上都不对6.如图,已知正方形B的面积为144,正方形C的面积为169时,那么正方形A的面积为()A.313 B.144 C.169 D.25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A.65° B.65°或80° C.50°或65° D.40°8.一个正多边形,它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该正多边形是()A.正六边形 B.正七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九边形9.若a+b=5,则代数式(﹣a)÷()的值为()A.5 B.﹣5 C.﹣ D.10.下列图形中:①线段,②角,③等腰三角形,④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中,,若,则___度(用含的代数式表示).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3,),点C的坐标为(1,0),且∠AOB=30°点P为斜边OB上的一个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中,,点为边的中点,点为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重合),将沿折叠使点恰好落在等边三角形的边上,则的长为_______cm.14.如图,在与中,,,,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15.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无解,则m的值为________.16.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1,22,23,25,28,213,…,若x,y,z表示这列数中的连续三个数,猜想x,y,z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17.如图,已知中,,,边AB的中垂线交BC于点D,若BD=4,则CD的长为_______.18.如图,在Rt△ABC中,∠B=90°,AB=3,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与点B′重合,AE为折痕,则EB′=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点A的坐标为(﹣4,3),点B的坐标为(﹣3,1),BC=2,BC∥x轴.(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2)求以点A、B、B1、A1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20.(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1.(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2.(8分)如图,已知AB=DC,AC=BD,求证:∠B=∠C.23.(8分)计算:[xy(3x—2)—y(x2—2x)]xy.24.(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平行于轴并交轴于,一块三角板摆放其中,其边与轴分别交于,两点,与直线分别交于,两点,(1)将三角板如图1所示的位置摆放,请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将三角板按如图2所示的位置摆放,为上一点,,请写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10分)阅读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两条直线l1:y=k1x+b1(k1≠0),l2:y=k2x+b2(k2≠0),①当l1∥l2时,k1=k2,且b1≠b2;②当l1⊥l2时,k1·k2=-1.类比应用(1)已知直线l:y=2x-1,若直线l1:y=k1x+b1与直线l平行,且经过点A(-2,1),试求直线l1的表达式;拓展提升(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0,2),B(4,0),C(-1,-1),试求出AB边上的高CD所在直线的表达式.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4,1)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B(,3),与轴相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D是点C关于轴的对称点,且过点D的直线DE∥AC交BO于E,求点E的坐标;(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分析】利用命题的有关定义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如图,是等腰三角形,,CE、BD分别是AB、AC上的中线则又,则此项正确B、每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此项错误C、定理、逆定理都是真命题,因此,当定理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时,定理就没有逆定理,此项错误D、不正确的判断是命题,此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有关定义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理解各定义与性质是解题关键.2、A【分析】通过证明△ADF≌△BDC,可得AF=BC=2CE,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G=BG,DG⊥AB,由余角的性质可得∠DFA=∠AHG=∠DHF,可得DH=DF,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H=BH,可求∠EHB=∠EBH=45°,可得HE=BE,即可求解.【详解】解:∵∠BAC=45°,BD⊥AC,∴∠CAB=∠ABD=45°,∴AD=BD,∵AB=AC,AE平分∠BAC,∴CE=BE=BC,∠CAE=∠BAE=22.5°,AE⊥BC,∴∠C+∠CAE=90°,且∠C+∠DBC=90°,∴∠CAE=∠DBC,且AD=BD,∠ADF=∠BDC=90°,∴△ADF≌△BDC(AAS)∴AF=BC=2CE,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点G为AB的中点,AD=BD,∠ADB=90°,∠CAE=∠BAE=22.5°,∴AG=BG,DG⊥AB,∠AFD=67.5°∴∠AHG=67.5°,∴∠DFA=∠AHG=∠DHF,∴DH=DF,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连接BH,∵AG=BG,DG⊥AB,∴AH=BH,∴∠HAB=∠HBA=22.5°,∴∠EHB=45°,且AE⊥BC,∴∠EHB=∠EBH=45°,∴HE=BE,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灵活运用知识点.3、B【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BD,AB=2AE,把△BCD的周长转化为AC、BC的和,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AB=2AE=10,
∵△BCD的周长=BD+CD+BC=AD+CD+BC=AC+BC=11,
∵AB=AC=10,
∴BC=11-10=1.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定理的应用.4、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A、当时,,
∴点(1,-2)不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A不符合题意;
B、∵,它的图象与直线不平行,B不符合题意;
C、∵<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C不符合题意;
D、∵<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D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分两种情况:底边为3cm,底边为6cm时,结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答案.【详解】底边为3cm,腰长为6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6=15cm,底边为6cm,腰长为3cm,3+3=6,不能以6cm为底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6、D【分析】设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由于三个正方形的三边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设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由于三个正方形的三边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以,故,即.故选:D7、C【分析】已知给出了一个内角是50°,没有明确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分类后还要用内角和定理去验证每种情况是不是都成立.【详解】当5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则底角为(180°﹣50°)×=65°;当50°是底角时也可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8、C【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因为是正多边形,所以每一个外角都是45°,即可得到外角的个数,从而确定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360÷45=8,所以这个正多边形是正八边形.故选C.9、B【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a+b=5,∴原式故选:B.【点睛】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减法法则以及除法法师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整体代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10、C【分析】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线段,是轴对称图形;②角,是轴对称图形;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④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理解定义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分析】由AD=BD得∠DAB=∠DBA,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CDB=2x°;由BD=BC得∠C=∠CDB=2x°;最后由三角形内角和求出∠ABC的值.【详解】∵AD=BD,∴∠DAB=∠DBA,∵∠A=x°∴∠CDB=∠DAB+∠DBA=2x°;∵BD=BC,∴∠C=∠CDB=2x°;在△ABC中,∠A+∠C+∠ABC=180°∴∠ABC=180°-∠A-∠C=(180-x)°.故答案为:(180-3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性质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详解】解:作A关于O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OB于P,连接AP,过D作DN⊥OA于N,则此时PA+PC的值最小.∵DP=PA,∴PA+PC=PD+PC=CD.∵B(1,),∴AB=,OA=1,∠B=60°.由勾股定理得:OB=2.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OA×AB=×OB×AM,∴AM=.∴AD=2×=1.∵∠AMB=90°,∠B=60°,∴∠BAM=10°.∵∠BAO=90°,∴∠OAM=60°.∵DN⊥OA,∴∠NDA=10°.∴AN=AD=.由勾股定理得:DN=.∵C(1,0),∴CN=1-1-.在Rt△DNC中,由勾股定理得:DC=.∴PA+PC的最小值是.13、或【分析】如图1,当点B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B'恰好落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上时,于是得到MN⊥AB,BN=BN′,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C,∠ABC=60°,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BN=BM=,如图2,当点B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B'恰好落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C上时,则MN⊥BB′,四边形BMB′N是菱形,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如图1,当点B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B'恰好落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上时,则MN⊥AB,BN=BN′,∵△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ABC=60°,∵点M为边BC的中点,∴BM=BC=AB=,∴BN=BM=,如图2,当点B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B'恰好落在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C上时,则MN⊥BB′,四边形BMB′N是菱形,∵∠ABC=60°,点M为边BC的中点,∴BN=BM=BC=AB=,,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4、40°【分析】先利用HL定理证明Rt△ABC≌Rt△DEF,得出∠D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得出的度数.【详解】解:在Rt△ABC与Rt△DEF中,
∵∠B=∠E=90°,AC=DF,AB=DE,
∴Rt△ABC≌Rt△DEF(HL)
∴∠D=∠A=50°,
∴∠DFE=90°-∠D=90°-50°=40°.
故答案为:4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定理.理解斜边和一组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解题关键.15、1【解析】分析:把原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由分式方程无解得到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求出x的值,两者相等得到关于m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m的值.详解:去分母得:x﹣2=m+2(x﹣3),整理得:x=4﹣m.∵原方程无解,得到x﹣3=0,即x=3,∴4﹣m=3,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分式方程无解就是分母等于0,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以及转化思想的运用.学生在去分母时,不要忽略分母为1的项也要乘以最简公分母.16、xy=z【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数列可发现所以这一列数据所揭示的规律是前两个数的积等于第三个数.根据规律x、y、z表示这列数中的连续三个数,则x、y、z满足的关系式是xy=z.考点:规律探究题.17、【分析】连接AD,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可得AD=4,进而得到,,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连接AD∵边AB的中垂线交BC于点D,BD=4∴AD=4∵,∴∴∴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中垂线的性质、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关键.18、1.5【解析】在Rt△ABC中,,∵将△ABC折叠得△AB′E,∴AB′=AB,B′E=BE,∴B′C=5-3=1.设B′E=BE=x,则CE=4-x.在Rt△B′CE中,CE1=B′E1+B′C1,∴(4-x)1=x1+11.解之得.三、解答题(共66分)19、(1)见解析;(2)14.【解析】(1)先求得C点坐标,再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坐标特征标出A1,B1,C1,然后连线即可;(2)过A点作AD⊥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D,然后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点C坐标为(﹣1,1),如图所示:则A1的坐标是(4,3),B1的坐标是(3,1),C1的坐标(1,1);(2)过A点作AD⊥BC,交CB的延长线于点D,由(1)可得AA′=2×4=8,BB′=2×3=6,AD=2,∴梯形ABB′A′的面积=(AA′+BB′)•AD=×(8+6)×2=14.【点睛】本题考查画轴对称图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等,解此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20、-2【解析】试题分析:先化简,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1=当x=时,原式==-221、,1【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当x=-2时,原式=24-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22、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AD,利用SSS判定△ABD≌△D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证.【详解】连结AD在△BAD和△CDA中∴△BAD≌△CDA(SSS)∴∠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23、.【分析】根据整式的除法和加减法法则即可得.【详解】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除法和加减法,熟记整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4、(1);(2)∠NEF+∠AOG=90°【分析】(1)延长AC交直线DM于点P,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OG=∠APD,再由垂直关系得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2)延长AC交直线DM于点Q,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OG=∠AQD,再根据及垂直关系得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1)如图,延长AC交直线DM于点P,∵DM∥x轴,∴∠AOG=∠APD,又∵∠ACB=90°∴∠PCB=90°,∴∠APD+∠CEP=90°,又∵∠CEF+∠CEP=180°,∴∠CEF-∠APD=90°,即.(2)如图,延长AC交直线DM于点Q,∵DM∥x轴,∴∠AOG=∠AQD,又∵∠ACB=90°∴∠QCB=90°,∴∠AQD+∠CEQ=90°,又∵∠CEQ+∠CEF=180°∴∠NED=∠CEQ,∴∠NED+∠AQD=90°,即∠NEF+∠AOG=9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角的运算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做出辅助线,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及垂直关系进行角度的运算.25、(1)y=2x+5;(2)y=2x+1.【分析】(1)利用平行线性质可知k值相等,进而将P点坐标代入l1即可求出直线l1的表达式;(2)由题意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求出直线AB的表达式,再根据题意设AB边上的高CD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mx+n,进行分析求出CD所在直线的表达式.【详解】解:(1)∵l1∥l,∴k1=2,∵直线经过点P(-2,1),∴1=2×(-2)+b1,b1=5,∴直线l1表达式为:y=2x+5.(2)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直线经过点A(0,2),B(4,0),∴,解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设AB边上的高CD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mx+n,∵CD⊥AB,∴m·()=-1,m=2,∵直线CD经过点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