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复习题1_第1页
运营管理复习题1_第2页
运营管理复习题1_第3页
运营管理复习题1_第4页
运营管理复习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运营管理复习题书第一章名词解释1.生产运作(运营)管理答: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所进行的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P1填空题1.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P1答:设计;运行;评价;改进2.扩大了的生产概念,在西方管理学界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即运作。P3答:operations3.生产运作(运营)管理应追求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满意服务。P9答:高效;低耗;灵活;准时4.按照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将生产运作(运营)管理的内容归纳为生产运作(运营)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P14答:设计;运行;维护与改进单项选择题1.1913年,福特在其汽车工厂内安装了第一条汽车流水线,揭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他所创立的(A)在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管理史上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P2A.“产品标准化原理”、“作业单纯化原理”以及“移动装配法”原理B.福特汽车公司C.单一品种的大批量D.大批量的低成本生产2.看板管理起源于(B)P3表A.美国福特汽车公司B.日本丰田汽车公司C.美国通用汽车公司D.日本松下公司3.准时化生产方式起源于(B)P3表A.美国福特汽车公司B.日本丰田汽车公司C.美国通用汽车公司D.日本松下公司4.随着服务业的兴起,生产的概念得到延伸和扩展。一般意义上讲,生产是指(D)P4-5A.产品的制造过程。B.人利用劳动工具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C.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D.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5.生产运作系统是(A)P5A.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B.人利用劳动工具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C.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D.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6.生产运作(运营)管理应追求的目标是: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满意服务,其中灵活是指(D)P9A.能够迅速地满足用户的需要。B.生产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产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最少。C.在用户需要的时间内提供所需数量的合格产品和满意服务。D.能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开发新品种或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开发新的服务。三、简答题为什么说生产、理财和营销这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依存的?P11-12答:任何社会组织离开生产、理财和营销这三项基本职能,都不可能存在。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理财是为社会组织筹集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其中:①发现需求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如果该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那将毫无意义;②有了资金和市场,但却制造不出产品或提供不了服务,也只能眼看着市场被别人占领;③有了市场和生产能力,但没有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显然也不行。因此,这三项基本职能连同组织的其他职能,都是组织不可缺少的,且每项职能都依赖于其他职能。计算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1.为什么说生产运作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P8书第五章名词解释1.工序答:是指在一个工作地上工人利用一次准备时间所完成的加工作业。P892.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答:就是根据生产运作战略目标,配置一定的空间场所,建立相应的生产单位(车间、工段、班组)和设施,并采取一定的生产专业形式,进行生产单位人员和设备的配置。P92填空题1.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是指产品从_________到_________能按________均衡地进行,能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完成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量。P91答:投料;完工;计划;大体相等2.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指______________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且___________尽可能短。它包括_____________上连续性和_____________上连续性。P90答:物料;流程;空间;时间单项选择题1.加工装配型生产的管理重点是(A)P83A.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保证生产的配套性B.订单控制C.库存控制D.要保证连续供料和确保每一环节的正常运行2.流程型生产的管理重点是(D)P82A.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保证生产的配套性B.订单控制C.库存控制D.要保证连续供料和确保每一环节的正常运行3.按照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为(C)。P84A.加工装配型和流程型B.物质生产型和劳动服务业型C.备货型和订货型D.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4.按生产工艺特性分类,生产可分为加工装配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下列产品中不是流程型生产的是(B)P84A.燃料油 B.服装C.食用油 D.铁定5.与订货型生产相比,备货型生产具有的特点之一是(D)P84A.产品库存占用较小 B.产品属非标准产品C.产品属专用产品 D.产品属标准产品6.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相比较,其特点是(B)P86表A.生产稳定性差、使用的是专用设备、生产周期短、产品成本低B.生产稳定性强、使用的是专用设备、生产周期短、产品成本低C.生产稳定性强、使用的是通用设备、生产周期短、产品成本低D.生产稳定性强、使用的是专用设备、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低7.以下生产类型中,生产重复程度最高的是(A)P85A.大量生产 B.单件生产C.成批生产 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8.企业生产过程一般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下列不是生产过程组成部分的是(C)P89-90A.基本生产过程B.辅助生产过程C.产品销售过程D.生产技术准备过程9.按照工艺性质不同,可将劳动过程分为(D)P89A.生产过程和自然过程B.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C.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和生产服务过程D.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和等待停歇过程10.某企业大量大批生产某种产品,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以及减少在制品的占用量和搬运量,则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织应选择(A)P93A.产品(对象)专业化的形式B.工艺专业化的形式C.成组单元的形式D.机群式的形式11.对象专业化的车间是(C)P93A.集中着同类型的设备,同工种的工人,加工工艺相同,加工的产品不同B.集中着同类型的设备,同工种的工人,加工工艺和加工的产品相同C.集中着为制造某种产品(部件、零件)所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阶段所需的各种设备和相应工种的工人D.集中着为制造某种产品(部件、零件)所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阶段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12.将生产同一种产品(或部件、零件)所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设备,安置在同一个生产单元中,配备相应工种的工人,加工同一种产品(或部件、零件)。这种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是(B)。P93A.工艺专业化形式B.对象专业化形式C.成组加工单元形式D.品种形式13.将相同或类似的设备安置在同一生产单元中,配备同工种工人,加工不同的零件、部件。这体现了组织生产的(D)P92A.标准化的形式B.相似性的形式C.对象专业化的形式D.工艺专业化的形式14.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在设置生产单位时宜采用(C)P93A.工艺专业化形式 B.设备专业化形式C.对象专业化形式 D.加工专业化形式15.一批相同的零件,经过四台不同的设备进行加工,为了缩短加工周期并保证设备连续加工,则零件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应该选择(C)A.平行移动方式B.顺序移动方式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D.不能有交叉的移动方式16.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若采用顺序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周期为()A.200分B.110分C.125分D.115分17.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t2=5分,t3=20分,t4=15分,若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A.200分 B.125分C.115分 D.110分18.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3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钟,t2=5分钟,t3=20分钟,若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A.35分钟 B.55分钟C.95分钟 D.140分钟简答题1.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90答:计算题案例分析题书第七章名词解释1.工作研究P151答: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其基本目标是要避免浪费,包括避免时间、人力、物料、资金等多种形式的浪费。2.方法研究P151-152答:是通过对工作过程每个环节的系统分析,制定出更合理、更经济、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使之成为一种标准的科学管理方法。3.时间研究P152答:是指在已制定的标准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时间测定技术,衡量完成这一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得出标准工作时间。4.劳动定额P159-160答: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或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5.填空题1.工作研究包括____________研究和_____________研究。P151答;方法;时间2.工作研究坚持____________提高效率的原则,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不依靠___________、不增加工人__________甚至减轻_________,只通过重新组合____________,优化_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___、整顿_______________便能有效地清除各种浪费、节约时间和资源、提高产出效率。P152答:内涵式;增加投资;劳动强度;强度;生产要素;作业过程;操作方法;现场秩序3.生产过程分析是针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的系统分析。从其最高层次来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55-156答:工序结构分析;零件加工分析;空间及平面流程分析;人-机联合分析4.有效动素可以使______________得以向前推进,而无效动素可能会_____________的进程。P156答:工作;延缓工作5.动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法。P156-157答:目视动作分析;影片录像分析;既定时间分析6.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种是用___________表示的劳动定额,称为________定额;另一种是用__________表示的劳动定额,称为___________定额。P160答:时间;工时;产量;产量7.工业企业常用的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64-165答: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技术测定法三、单项选择题1.工作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应考虑的有(D)P153A.原因、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等因素B.5个W一个HC.加工、运输、储存、检验等因素D.经济、技术和人的因素2.工作研究在分析考查每一工序时,应从(A)等方面不断提出问题,进行考察。P153A.原因、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B.取消、合并、改变、简化C.加工、运输、储存、检验D.经济、技术和人3.工作研究在构思新的工作方法时,可以在现有的工作方法基础上,通过(B)技术形成对现有方法的改进。P153A.工作日写实和测时B.取消、合并、改变、简化C.5个W一个HD.方法研究与时间研究4.用于过程分析的基本符号中,符合“□”的含义是(D)P155A.加工B.延误C.搬运D.检验5.在运用工作研究的“四种技巧”时,首先应考虑的是(C)P153A.改变 B.合并C.取消 D.简化 6.过程分析图标中,表示“加工”的符号是(A)P155A.○ B.C.▽ D.□7.属于生产过程分析内容的是(B)P155A.生产能力分析 B.平面流程分析C.生产计划分析 D.动作分析8.时间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B)P152A.工作研究 B.方法研究C.工作环境研究 D.工作抽样9.工作研究的目的是(C)P152A.提高生产率B.减少人员投入C.最终达成先进、合理、科学的标准化D.降低劳动强度10.在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B)P155A.延迟B.搬运C.检验D.贮存11.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A)P155A.贮存 B.等待C.搬运 D.检验12.工作研究的指导思想是(B)A.精益求精 B.突破创新C.详细认真 D.实事求是13.对于不必要的工序、不必要的搬运、不必要的检验、不必要的动作等,一律都应(D)A.合并 B.简化C.利用 D.取消14.“鸡蛋存于托盘上,取一个鸡蛋观察一下,放到沸水中煮,等待片刻取出并去壳,放在面板上待用”,用加工、搬运、检验和停放四种符号表示,该作业过程分析可表示为(B)15.下列哪些属于无效动素(C)P156A.提取、对准B.伸手、移动C.寻找、选择D.装配、拆卸16.下列哪些属于有效动素(B)P156A.延迟、发现B.伸手、移动C.寻找、选择D.计划、检验17.工作研究中的“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从(A)P153A.原因、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B.能否取消、能否合并、能否改变、能否简化、能否标准化、能否结合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C.人、财、物、信息、方式、过程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D.人、财、物,供、产、销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18.依据工时消耗分类,工人在下班前清扫设备、整理工具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属于(B)P161-162A.非生产工作时间B.照管工作地时间C.准备与结束时间D.非定额时间19.依据工时消耗分类,工人安装模具和夹具所消耗的时间,属于(C)P161-162A.非生产工作时间B.照管工作地时间C.准备与结束时间D.非定额时间20.(D)主要用于确定工时消耗中作业时间。P166A.工作日写实法B.技术测定法C.瞬间观测法D.测时法21.(A)主要用于对工人整个工作日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P166A.工作日写实法B.技术测定法C.瞬间观测法D.测时法简答题1.方法研究与时间研究的区别与联系?P152答:(1)区别:方法研究与时间研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方法研究侧重研究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使现场布局更合理,环境更良好,工人的无效劳动减少,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时间研究侧重研究完成工作的标准时间,使劳动力的使用更为合理,工时成本进一步降低,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2)联系: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先进合理的生产方法确定之后,才有可能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时间定额;而时间研究提供的时间数据,则既是比较工作方法是否合理与优劣程度的重要依据,又是制定标准作业和标准时间的前提。2.工作研究的程序步骤?P152-154答:工作研究的程序步骤如下:(1)选择研究对象;(2)确定研究目标;(3)现状分析;(4)制定改进方案;(5)实施新方案;(6)方案追踪与评价。3.制定劳动定额的应遵循的原则与要求?P163-164答:制定劳动定额的应遵循的原则:(1)制定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定额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2)确定定额水平应有科学依据,实事求是,力求做到先进合理。(3)同一企业内各个车间、班组、工序间的定额水平必须平衡,宽松程度一致。(4)定额工作必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励职工积极性,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方针为目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健全,不断提高。制定劳动定额遵循的要求:(1)定额水平必须先进合理。(2)制定定额必须“快、准、全”。(3)定额水平必须综合平衡、整齐划一。计算题1.在某车床上车削轴,工序单件时间为30分钟,通过调查,确定布置工作地时间和生理需要时间占单件时间的10%,准备与结束时间为30分钟,加工批量为100件,①如果大量大批生产该零件,则单件工时定额为多少?②如果成批生产该零件(加工批量为100件),则单件工时定额为多少?③如果单件生产该零件,则单件工时定额为多少?解:①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单件工时定额=30×(1+10%)=33分钟②成批生产条件下:单件工时定额=30×(1+10%)+30/100=33.3分钟③单件生产条件下:单件工时定额=30×(1+10%)+30=63分钟2.某机加工车间,大量大批生产甲零件,根据测时得甲零件在C618车床上加工的单件作业时间为15分,根据工作日写实分析得,作业时间为384分,照管工作地时间为72分,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为24分。求单件时间定额。解:单件工时定额=15×[1+(72+24)/384)=18.75分钟3.A零件在C620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加工长度L为62mm,机床主轴转速n为400转/分,走刀量s为0.31mm/转,加工余量h为0.9mm,吃刀深度t为0.3mm,根据三爪卡盘紧固件查定额手册辅助时间为0.5分,照管工作地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为作业时间的5%,准备与结束时间为10分,A零件批量为40件。求单件时间定额。解:T机动=[L/(n×s)]×(h/t)=1.5分T作业=T机动+0.5=2分T单件时间定额=T作业×(1+5%)+10/40=2.35分案例分析题1.1961年,松下公司的山田电器厂请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新江滋生帮助解决一个开关装配质量问题。这个工厂里有一道工序总是发生质量问题,质量管理部门想了许多办法也没有解决,为此,厂长很是头痛。该工序为工人在流水线旁进行电器开关的组装。工人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工人从装满弹簧的盒子中取出两个弹簧——装入开关——装上按钮——放置流水线的传送带上”,如此循环往复的操作。问题是操作工人总是会偶尔少装入一个弹簧,因此产生质量问题。新江滋生到现场观察以后,建议他们在操作工人面前增加一个小盘,改变一下工人的操作程序:“工人从装满弹簧的盒子中取出两个弹簧——放入小盘——再将小盘里的弹簧依次装入开关——装上按钮——放置流水线的传送带上”。这样一来,若将组装后的开关放置传送带上时小盘里仍有一个弹簧,工人会立即意识到发生了漏装,于是就会立即纠正错误。按新江滋生的建议,从此彻底解决了弹簧漏装的问题。事后,该厂的厂长问新江滋生:“你怎么会想到这样一个办法呢,我们为什么就想不到呢?”新江滋生的回答也很耐人寻味:“这是一个管理观念问题。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你的管理观念会跨越50年。”问题:①新江滋生为什么能够解决该厂的这一质量问题?②新江滋生所说的管理观念跨越是指什么?③产品质量问题与工作程序的关系?答:①新江滋生为什么能够解决该厂的这一质量问题?为什么工人总会发生漏装?因为两个弹簧的装配过程是相同的,动作重复,整个操作过程又是大批量重复性生产。事实上,工人在高速、快节奏的流水线上动作重复地进行组装,容易产生记忆混乱问题,记不清目前正在装入第一个还是第二个弹簧。而按新江滋生的建议,工人从弹簧盒里要拿出两个弹簧,这是清楚的,不容易发生错误。装配时是从小盘中拿弹簧,小盘起到一个记数器的功能,从而消除了质量问题。答:②新江滋生所说的管理观念跨越是指什么?根据案例,新江滋生把握了一个重要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者究竟是靠效率求效益还是靠质量求效益。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按照科学管理的原理,一定不会这样处理。因为设置一个小盘,意味着降低效率,不符合工作研究的原理;同时“一流的工人”是不允许发生遗忘之类的错误的,如果发生,就应该扣工资或奖金。但如果是靠质量求效益的观点,结论就会完全不同。虽然增加小盘会降低一些效率,但工作流程的改变会影响质量。为什么该厂厂长就想不到呢?因为他持有的是以效率求效益的管理观念。他的主要思想方法是如何提高作业的效率、保证质量合格,而不是如何消除质量问题。因为增加一个小盘会影响效率,因此,在这种观念之下,他就不会产生如同新江滋生的想法。在当时那个年代,持有这种观念也有其客观性——根据管理学的发展历程,这样的观念在当时的企业管理者中是很普遍的。新江滋生是质量管理专家,考虑问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他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去系统地考虑管理问题。从现代科学观点看,效率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不但包括速度,还应包括质量。没有质量的速度就是没有效率。答:③产品质量问题与工作程序的关系?这个案例说明,由于工作程序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不仅会造成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责任事故的隐患。如果管理者有意识地去调整或改造某些不合理或表面上看似合理的工作流程,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某些现实的和潜在的质量问题。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具有这样一些意识:第一,“凡事都要找到一种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且坚信最好的方法永远是下一个更好的方法”;第二,“从没有问题中寻找问题”;第三,“不能忘掉效率、成本、质量、安全、轻松和士气,要本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实现安全轻松生产和提高员工士气的目标去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些恰恰是工作研究的思想本质。这些意识不仅容易被忽视,而且也不容易坚持。书第八章名词解释1.生产能力P180答:指企业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通常是一年)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它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一种指标。2.设计生产能力P182答:是指企业筹建时,设计任务和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3.查定生产能力P182答:是指企业在没有设计能力,或虽有设计能力,但由于产品方向、协作关系和技术组织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生产能力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时,由企业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4.计划能力P182答:也称现有生产能力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依据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达到的生产能力,为编制生产计划提供依据。二、填空题1.按经济用途划分,企业的生产能力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82答: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计划能力(或现有生产能力)2.按结构划分,生产能力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82答:单机生产能力;环节生产能力;综合生产能力3.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83-184答: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4.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是一个综合性因素,它不仅受固定资产本身的____________影响,还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P184答:技术条件;产品品种;质量;原材料;生产组织;职工素质5.当设备组生产多种产品时,通常可按不同情况采用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________法、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进行生产能力的核算。P188答:具体产品;代表产品;假定产品;比例系数;台时单项选择题1.设备的全年制度工作日数等于(D)P183A.日历天数B.日历天数乘以每天工作班次C.日历天数减去设备计划停修时间D.日历天数减去节假公休日2.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是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生产效率是一个(A)P184A.综合性因素B.数量因素C.时间因素D.技术因素3.固定资产的数量是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机器设备的数量不应包括:(C)P183A.暂时停用的设备B.正在检修的设备C.不配套的设备和备用的设备D.正在安装的设备4.某工段有甲机床6台,其中3台正在运转、2台正在检修、1台备用,单班制生产,机床停修率为5%,全年制度工作时间251天,则该工段甲机床全年生产能力为()A.5722.8台时B.11445.6台时C.9538台时D.16644台时5.某加工中心有2台设备,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5月份工作天数为23天,设备开动率为90%,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A.331.2小时B.165.6小时C.184小时D.368小时6.车床组有车床5台,全年制度工作时间306天,每天两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车床停修率为5%。则车床组全年生产能力是()A.22256台时 B.23256台时C.24256台时 D.25256台时简答题1.生产能力及其含义?P180-181答:所谓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年、季、月,通常是一年)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质量水平的产品的最大数量,或者能够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它是反映生产可能性的一种指标。生产能力的四方面含义:(1)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是固定资产能力的综合反映。(2)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数量。(3)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产品的能力。(4)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各种固定资产的综合生产能力。2.为什么说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是固定资产能力的综合反映?P181答: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如机械设备、劳动者、原材料、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在手工业时代,生产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数量、劳动者的技能,以及分工协作情况。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的能力必须同机器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适应,而相对于影响生产能力的其他因素,固定资产是一个主要的和比较稳定的因素。3.为什么说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产品的能力?P181答: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是指由于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技术组织条件发生变化,相应的生产能力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应以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为基础。(2)是指企业的生产能力,要按正常和充分利用各种生产条件来确定,即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供应正常,劳动力配备合理,机器设备和工装基本配套齐全,充分开工等。因为按非正常条件确定的生产能力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因此,企业的生产能力应该在企业可能达到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确定。4.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P183-184答:(1)固定资产的数量(2)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5.对于生产能力取决于设备的车间,其生产能力如何确定?P190-191答:一般情况下,某一车间内各设备组的生产能力是不等的。因此,在确定车间生产能力时要进行综合平衡。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考虑以下两种观点:(1)抓主关键设备组的生产能力,然后使其它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与之相适应。理由是关键设备价值高,企业不可能有备用的,也难以找到外协者,购置新设备又可能因能力利用不足而不经济,所以其它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只能受制于键设备组的能力。(2)以最小设备组的生产能力,或者最小车间生产能力来确定,即遵循所谓的“水桶原理”。在确定过程中,对于生产能力不足的薄弱环节,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对于生产能力过剩的富裕环节,也要采取措施,使之得到合理利用。经过平衡后的生产能力,即可作为车间的生产能力。6.企业生产能力的查定步骤?答:(1)确定企业的专业方向和生产纲领(2)进行查定前的准备工作(3)选择企业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4)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查定(5)进行全厂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7.如何进行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答:进行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一般采用台时法。其方法是:(1)计算计划期某设备组的有效台时数TOTO=S·FY·H·(1-θ)S——设备组内同种设备数量FY——设备计划期制度工作天数H——设备每天制度工作小时数θ——设备计划停修率(2)计算完成计划期生产任务所需的台时数T1nT1=∑Ni·ti·β·(1+α)i=1Ni——第i种产品计划期产量ti——第i种产品的台时定额β——台时定额压缩系数α——考虑补废品的台时损失系数(3)设备台时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通常有两种方法:①通过计算计划期设备组台时能力TO与完成计划期生产任务所需台时T1的差值进行平衡。有三种情况:第一种:TO-T1=0,即能力平衡。这是理想状态,说明设备组既能完成生产任务,生产能力又得到充分利用。第二种:TO-T1>0,即能力有余。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增加生产任务,或承揽零星加工任务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第三种:TO-T1<0,即能力不足。因此,企业必须挖掘潜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生产能力。若实在有困难,则可考虑外协加工或减少生产任务。②通过计算设备组的负荷系数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设备组负荷系数=T1/TO,也有三种情况:第一种:T1/TO=1,即设备满负荷,说明能力平衡。这是理想状态,说明设备组既能完成生产任务,生产能力又得到充分利用。第二种:T1/TO<1,即设备低负荷,说明能力有余。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增加生产任务,或承揽零星加工任务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第三种:T1/TO>1,即设备超负荷,说明能力不足。因此,企业必须挖掘潜力,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生产能力。若实在有困难,则可考虑外协加工或减少生产任务。计算题1.某工段有甲机床6台,其中3台正在运转、2台正在检修、1台备用,单班制生产,机床停修率为5%,全年制度工作时间251天,则该工段甲机床全年生产能力为多少台时?解:5×251×8×(1-5%)=9538台时2.某厂车床组有车床10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48小时。在车床上加工A、B、C三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是:280台、400台、22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台)分别是45、50、55,试用代表产品法求车床组生产能力。(确定B为代表产品)解:车床组代表产品的生产能力:(10×4648)/50=930(台)3.某厂铣床组有铣床14台,每台铣床的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553小时,铣床组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200台、100台、140台、160台,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分别为100台、60台、100台、120台。试用假定产品法计算铣床组的生产能力。解:四种产品产量之和:200+100+140+160=600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200/600)×100+(100/600)×60+(140/600)×100+(160/600)×120=98铣床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4553×14)/98=650台4.某机械制造企业的机加工车间有三个设备组,即车床组、铣床组和磨床组。某产品在该车间顺序通过车、铣、磨加工而成。该车间的车床组、铣床组和磨床组分别拥有15台、17台、9台机床,设备停修率为10%。各种数据如下表。问:如何确定该车间的生产能力?(提示:三个设备组的生产能力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指出其瓶颈所在,并列举出一些综合平衡的措施。可参见书P190—191)。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核算表设备组名称设备台数工作班数(每班8小时)设备停修数全年有效台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设备组生产能力(台)车床组152200铣床组172250磨床组92120解: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核算表设备组名称设备台数工作班数(每班8小时)设备停修数全年有效台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设备组生产能力(台)车床组152602454216200271铣床组1726827.261444.8250246磨床组923614.432529.6120271(1)计算各设备组的全年生产能力车床组的全年生产能力:15×8×2(365-114)×(1-10%)÷200≈271台铣床组的全年生产能力:17×8×2(365-114)×(1-10%)÷250≈246台磨床组的全年生产能力:9×8×2(365-114)×(1-10%)÷120≈271台(2)从三各设备组的能力看,铣床组能力为瓶颈,即薄弱环节。对于生产能力取决于设备的车间,车间的生产能力是在计算各设备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确定。车间的生产能力可以以最小设备组生产能力来确定,即遵循“木桶原理”,也可以抓住关键设备组的生产能力,然后其它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与之相适应。对于生产能力不足的薄弱环节,要采取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加以改善;对于生产能力过剩的富裕环节,也要采取措施,使之得到合理利用。经过这样的综合平衡才能最后确定车间的生产能力。5.某车间车床组需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年度任务及台时定额如下表所示:产品项目ABCD计划产量(件)280160120300台时定额(小时/件)255075100已知该车床组共有11台车床,两班制生产(每班按8小时计算),全年制度工作时间251天,设备停修率为10%。问该车床组生产能力与计划任务是否平衡?解:车床组生产能力:11×251×8×2×(1-10%)=39758.4(台时)计划任务所需能力:280×25+160×50+120×75+300×100=54000(台时)由于车床组生产能力<计划任务所需能力,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扩大能力或调整计划。6.某车间车床组需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年度任务及台时定额如下表所示:产品项目ABCD计划产量(件)10009001800400台时定额(小时/件)10302025已知该车床组共有22台车床,两班制生产(每班按8小时计算),设备停修率为10%。问该车床组生产能力与计划任务是否平衡?解:车床组生产能力:22×(365-114)×8×2×(1-10%)=79516.8(台时)计划任务所需能力:1000×10+900×30+1800×20+400×25=83000(台时)由于生产能力<计划任务所需能力,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扩大能力或调整计划。案例分析题书第十章名词解释1.库存P244答: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2.独立需求P246答:当一个库存项目在数量与时间方面与其他库存项目的需求无关,而是取决于市场上用户的需求时,称之为独立需求。3.4.5.填空题1.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经过原材料购入、产品制造与销售等环节,从而形成价值的转移,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_____________库存、___________库存和____________库存。P244答: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单项选择题1.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库存是指(A)。P244A.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B.用于生产或服务的储备物资C.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D.存在于生产、服务过程的待加工物品,或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2.前后两次订货时间间隔期内,为保证正常生产进行所必须耗用的物资储备量,称为(A)。P246A.经常性库存 B.安全库存C.缓冲性库存 D.预期性库存3.生产过程中正处于加工、运输、装配或检验状态的工件,称为(D)。P246A.部件库存 B.零部件库存C.备件库存 D.在制品库存4.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对于构成产成品的各种物料的需求属于(C)P247A.直接需求 B.间接需求C.相关需求 D.独立需求5.对于企业来讲,产成品属于(D)P246-247A.从属需求 B.相关需求C.非独立需求 D.独立需求6.维修服务行业对维修零部件的需求属于(A)P246-247A.独立需求 B.相关需求C.从属需求 D.确定性需求7.独立需求是指那些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自身(B)P246-247A.迫切需要的需求 B.不能控制的需求C.可以控制的需求 D.有待明确的需求8.对于包装产成品的包装物的需求,属于(C)P247A.直接需求 B.间接需求C.相关需求 D.独立需求9.库存控制的定量控制法,适用于(D)的库存控制。P247-248A.需要定期盘点的物资B.具有相同供应来源的物资C.需要计划控制的物资D.需求量大且价格昂贵的重要物资及市场上随时可以采购到的物资10.库存控制的定期控制法,其每次订货提前期(A)P249A.是变化的 B.取决于需求量的变化情况C.基本不变 D.是固定的11.库存控制的定量控制法,其每相邻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A)P248A.随需求量变化 B.与需求量无关C.基本不变 D.是固定的12.库存控制的订货点是指(C)P247A.根据时间确定订货量 B.库存盘点的数量C.根据库存量确定订货时间 D.库存盘点的时间13.在ABC管理法中,A类物料一般采用的订货方式是(C)P247-248A.订货时间固定,每次订货数量固定 B.订货时间固定,每次订货数量不固定C.订货时间不固定,每次订货数量固定 D.订货时间不固定,每次订货数量不固定14.在ABC管理法中,C类物料一般采用的订货方式是(B)P249A.订货时间固定,每次订货数量固定 B.订货时间固定,每次订货数量不固定C.订货时间不固定,每次订货数量固定 D.订货时间不固定,每次订货数量不固定15.ABC库存管理法的要点是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次,其中关键的少数属于(B)P247A.C类B.A类C.B类D.D类简答题1.库存的作用?答;(1)缩短订货提前期对订货量小,订货次数多、订货时间随机的用户,保持适量的库存,可满足随时订货和随时提货的要求。缩短从接受定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2)保证生产稳定性需求不稳定,带来生产不均衡,同理生产过程出问题也将使供应脱节,因此一定量的库存,就像蓄水池,把市场和生产系统隔离开,起到缓冲的作用。(3)分摊订货费用批量采购可以分摊一次采购的订货费用,同样,批量生产可以分摊一次的设备调整准备费用,但这些又都会带来库存。(4)防止短缺损失库存可以防止产成品、原材料缺货或短缺造成的短缺损失。(5)防止生产中断。生产过程一般包含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和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易出故障的车间和工序之间设置合理的库存,可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这种生产中断。2.3.4.5.计算题1.某公司以单价10元每年购入某产品8000件,每次订货费用为30元,资金年利率为12%,单位维持库存费按所库存货物价值的18%计算。若每次订货的提前期为2周,试求经济订货批量、年最低总成本、年订购次数和订货点。P255解:由已知可知p=10元/件,D=8000件/年,S=30元,LT=2周。H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资金利息,一是仓储费用,即H=10×12%+10×18%=3元/(件·年)因此,EOQ==√(2×8000×30)/3=400件年最低年总费用为:=8000×10+(8000/400)×30+(400/2)×3=81200元年订货次数n=D/EOQ=8000/400=20(次)订货点RL=(D/52)·LT=8000/52×2≈308(件)2.根据预测,市场每年对X公司的产品需求量为20000台,一年按250个工作日计算。生产率为100台/天,生产提前期为4天。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0元/台,单位产品的年维持库存费用为10元,每次生产准备费用为20元。试求经济生产批量、年生产次数、订货点和年最低总费用。P256-257解:这是一个典型的EPL问题,将各变量取相应的单位,带入相应的公式即可求解。d=D/N=20000/250=80台/日=√(2×20000×20)÷[10×(1-80/100)]≈633台年生产次数n=D/EPL=20000/633≈32次订货点RL=d·LT=80×4=320台最低年库存费用=10×(1-80/100)×(633/2)+20×(20000/633)+50×20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