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变局中的文学传播生态_第1页
媒介变局中的文学传播生态_第2页
媒介变局中的文学传播生态_第3页
媒介变局中的文学传播生态_第4页
媒介变局中的文学传播生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大众传媒内部格局的变动给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生态带来了许多新特点,报纸不管是对文学新闻还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均在反映文学的外在生态层面,而非文学的主体,但它却是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长沉浮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们感知文学状况的一扇窗口。文学的网络传播冲击了既有的文学传播秩序,网络创作与阅读活动的后现代特征和网络本身极大的发表空间,使文学对期刊、书籍等印刷媒介的依赖有所松弛,但由于作为网络文学的特质的互动性不足等原因,网络文学传播与其应有的革命性相符的文学观念与价值体系来路尚远。

[关键词]文学传播报纸互联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媒体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格局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单从内部格局来说,一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此消彼长;二是各种媒体内容格局的变动均蕴藏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三是不同媒体的功能定位也时有变化。从文学传媒的总体来讲,文学期刊是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最具体制化特征,同时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它所形构的文学空间是无法相比的,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传播生态。报纸和网络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力,不只体现在载体和介质意义上,更体现在对文学传播新走向的影响上。

报纸副刊,是中国报人的一个独特创造。

在中国报业史上,副刊是一份有影响的报纸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报业“附出”报与“附张”版的延续,约略与近代中国报业的发端同时并进,《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晨报》

的《晨报副镌》,《时事新报》的《学灯》,《民国日报》的《觉悟》,《京报》的《京报副刊》,《大公报》的《小公园》,《立报》的《小茶馆》和《花果山》等,其中四大幅刊不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与《新青年》杂志等刊物一起成为新文学的议题设置和建构者。“学灯”、“觉悟”与“副镌”以其各自建立的“学术的”、“思想的”与“文学的”副刊模式,确定了此后报纸副刊的基本内容及编辑走向。副刊的重要来自它具有除了不是新闻信息以外的传播意义,被人认为是反映报纸品位高下的窗口。它是文化认同的象征,同时也通过所登载的作品来张扬某种文化价值。

副刊的独特,一在于它既属大众传播同时又是文学的媒介。在大众媒体的功能上,它必须以受众为本位,尽量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而作为一种文学媒体,它的话语精神又趋向于精英的小众趣味。另外,副刊又具有“从属”与“自主”的双重媒介性格,既为“副”自然是相对于作为正刊的新闻版面来讲的,它是新闻版的补充和扶助,现在多强调延伸和呼应;但副刊在形式和内容上往往又自成一格,以虚构的小说、蕴藉的诗歌、性灵的散文与新闻相映成趣。这两个特点曾让它数度引领风骚,也让它在大众媒体走向大众文化的语境下遭遇尴尬。

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媒体的运作方式和运作规则发生了许多根本的改度。人们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全面比优异更重要,充分比精致更具卖点”[1](P3~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利益高度一致,人们的信息需求与评价体系单纯而统一,具有精致和深刻特征的精英文化是最有价值的传播产品,而在大众文化时代,由于它本质的多元化,“最具卖点的是对于社会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和基于这种敏感性的创新和丰富。”[1]这种变化在90年代以后副刊三次大的格局调整中充分表现出来,而文学传播就在这不断的调整中发生着变异。

1991年报刊界兴起“周末版”大潮,它标志着中国刊业开始摒弃严肃的说教面孔而贴近受众,满足受众的多方面特别是休闲娱乐也即“解闷”的需求,在结构和选择传播内容的标准上开始趋向“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因此被有的学者称为传播业的“平民革命”,还有的报纸在扩版中增加了文学副刊的版面,刊登小小说、散文、诗歌。娱乐性报道因为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饥渴,成为最为抢眼的内容,但总体上并未挤占文学副刊的领地。

文学副刊面临的真正冲击是综合性副刊的出现和各类专刊的崛起对它的分解。这一轮扩版潮产生的根本动因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信息的大量需求,他们渴望从报纸上获得大量新鲜、生动,有益的信息,获得能够指导他们生活并能为他们提供消遣娱乐的丰富多彩的新闻。诞生于报纸扩版潮之中的副刊积极拓展空间,种类有了明显的增多,刊载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其外延和内涵都得以深化和扩展,由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文艺副刊扩展为综合性副刊。而近年来副刊的外延不断扩大,综合性副刊呈现出相对缩减的趋势,传统的文艺副刊也演变成广义上的副刊的一个种类。内容界定愈来愈清晰的专刊迅速崛起,一方面是顺应了读者对阅读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报纸自身发展,扩大影响力、吸引读者的一个有效策略。导致副刊专版化的主要原因是传播者对信息及受众的细分,受众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信息多样化的需求使得传播者意识到,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

以经演变为“小众传播”,而面对所有受众的信息采集与传递有必要转向特定的受众群体。娱乐副刊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大众的文化消费色彩,文化含量和服务功能均不明显;而文学、文化副刊的读者群一般为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群体,因而注重文化含量淡化休闲、娱乐特征。在细分受众的运作方式下,媒体纷纷将注意力转向有能力支付报刊阅读和物质消费的中产阶层,形成多种丰富的副刊样式。副刊的综合化冲淡了受众对传统副刊高门槛严守门的印象,强化了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提供给消费者分享使用大众媒体公共文化资源的广场,但综合性副刊以各类消遣娱乐性信息为主的传播定位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副刊的传播内容结构,即使仍有文学性内容,也多演化成文体边界模糊的故事、随笔、游记、文史小品等。轻薄短小、通俗简洁已成所负载内容的主流,它反映的是较为典型的大众文化特质。各类细分化的服务性专版的涌现,则进一步让文学副刊陷于进退无据的窘境,副刊的内容既无力点燃社会议题,在市场拓展功能上也大逊色于专版新贵,被肢解为《阅读》、《读书》、《随笔》等形貌的专版已成为普遍现象。文学在这些以细分受众为基础开辟的版面上的留存,取决于该版面的内容定位,被赋予了更多的市场需求的期待。

如果说报纸这两次结构调整带给文学副刊的是传播内容的变异和版面的分化,那报业的第三轮内容结构调整则将文学副刊挤到了生死边沿。专刊在传播符号的运用和版面编排上杂志化使报纸作为“新闻纸”的本体性受到弱化,90年代末以来,主流报纸做强新闻版面,晚报都市版增加硬新闻版面走主流化道路成为强音。体现在操作上,一是部分专版开始回归,二是在版面增减的选择上,市场的优先考虑致使许多文学副刊被淘汰出局。

中央电视台以节目收视率为评价标准来进行末位淘汰的做法在传媒业界曾多有效仿,而许多市场化报纸调整版面做读者调查时,“阅读率”也是决定版面存废的关键。这时候,幸存的文学副刊往往被要求服从整个报纸传播内容“新闻本位”的取向。如《中华工商时报》

要求作为新闻报纸的文学副刊,虽“不可能像要闻快讯版那样以‘抢新’为主要特征,但也不可能理解为它可以不考虑任何的时效性、新闻性和信息因素,…搞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应有文学艺术的品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纯文学期刊,它要以多种文学形式传递当代人的思想、情感、探讨公众关心的话题”[2](P104)。在此指导思想下,“名人茶馆”、“灯下人语”、“多味斋”等栏目成了版面的主体架构,杂感、随笔是主要内容。应该说,这种要求是符合报纸作为新闻纸的传播规律的,副刊版面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定位不能游离或逸出整个报纸的定位。新闻版面扩张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直接导致了文学副刊的死亡。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目前有500多家会员,在每年举行的优秀作品评选中,小说、诗歌文体已不在参评范围,名会员单位报送的散文特写等类作品发在符合要求的文学副刊版面上的越来越少。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文学副刊的经典形态,随着报业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丰富,地位和功能反而日渐萎缩,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在考察报纸文学副刊演变轨迹时,其内在的复杂性应引起注意。首先是报纸副刊的文学传播在文学传播体制中的功能位置,而这又联系着报纸本身的性质。因为目前报纸至少可分为机关报和市场化报纸,尽管他们都是体制内传播媒体,并且在价值取向上有融合的趋势,比如党报也开始注重对受众需求/市场的回应,而市场化报纸也追求主流化。但两类报纸的分野还是客观存在的。党报内容体现了主流文化特点,特别在文学信息选择上,来源主要为国家的文学管理部门,事实严格遵循宣传规约,话语方式上绝不炒作煽情。因为从底线上讲,它的市场压力是虚拟的,传统的副刊在这类报纸上还有留存,它与文学期刊的行政区域化布局一样,也是计划体制条块分割、追求门类齐全的产物。

这类副刊的内容构成标榜雅俗共赏,同时还有文人报纸即主流、精英文化融合的遗风。

市场化报纸的对文学信息的选择多注重其吸引眼球的潜力即市场价值,热衷制造和炒作文学事件,另外几乎没有纯粹的文学版,而属于泛文学文本的生活随笔等都分布在各种名称的版面中。另外,这类报纸虽然没有传统的文学副刊,却纷纷加大连载版面。对于素材的选择,连载作品多以长篇小说和纪实性文学为主。在作品选择标准上,不强调作者名气的大小,主要强调的是作品要有新闻性,内容上以反映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和突出问题为主,尤其强调对热点问题的追踪;其次强调作品的可读性,这主要是针对小说等文学性作品而言,即要注重作品的艺术性。不过随着连载版知名度不断扩大,目前的状况是不仅限于作家、作者为报社提供稿件,有时也要求出版社为报社提供即将出版或出版后的原著文本。但由于版面限制,20万字的长篇小说,往往会被压缩处理成六、七万字的故事梗概,原作的韵味就跟本不可能体现出来了。

从总体上讲,报纸不管是对文学新闻还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均在反映文学的外在生态层面,而非文学的主体;但它却是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长沉浮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们感知文学状况的一扇窗口。传统副刊所刊发的文学作品多受媒介组织和媒介形式的限制,与纯文学期刊的作品趣味也有很大区别。

它们在传统的文学史写作体制中,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存在。虽然副刊的气数已尽,刊发泛文学写作文本的版面却是扩大了。社会对文学的需求,阅读时尚对文学的影响,从报纸的泛文学文本中都可以看出端倪,也为考察当代文学生存状况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印刷术的发明曾开创了大众媒体时代,赋予了文学书写的巨大空间,“造成诗与歌、散文与讲演本、大众言语与有教养的言语的分离”[3](P205),导致了职业作家的出现和以印刷媒体为主导的文学传播体制的形成。广播、电影、电视的相继出现,又不断冲击着印刷媒体百年独步天下的霸权地位。这正如英尼斯在论述他的“传播媒介的编向性”理论时指出的那样,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改变社会体制的形态,它不仅开创人们交往的新形式,发展新的知识结构,而且常常转移权力中心,[4](P53)欧洲近代的宗教改革运动,正是借助印刷工业使《圣经》普及到教徒手中,才打破了宗教解释权的垄断,使新教思想得以传播。互联网的出现及其带来的全新传播模式,使文学传播面临新的局面。一是在网络新媒介环境中,文学的传播将使过去精英主导的文学书写和传统媒介建构的文学体制重新组构,文学的生存与生长空间极大拓展,文学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类似《诗经》中国风、民歌的创作状态即从都是文学创作者、分享者和使用者的理想渐成现实。二是在互联网漫漶的信息流中,文学传播仍处于明显的弱势。

按照现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比如广电数字化、手机已成第六媒体,在众多商业网站不断膨胀与扩张中,文学创作与文学信息的流通都将会逐渐萎缩。文学可能因为赶不上网络科技的脚步,陷入更大的危局当中。这是两个处于极端的可能,而中国的网络文学传播正象其所处的虚拟世界一样,有着更多的迷幻和暧昧。

汉语网络文学的兴起最早导源于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由于特定的文化疏离,产生了对中文的留恋和相互沟通的需要,当时参与中文网的建设者多学理工专业,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没有自觉的创作意识,文字在美感上也有欠缺,但这在无意中突破了文学的成规,为文学的成长开辟了新的天地。1995年,国内首家汉语文学网站“橄榄树”成立。1996年我国第一个女子文学网站“花招”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设立。目前在网民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学网站约有20余家,而搜狐、雅虎、新浪和网易等大型综合性网站均有“文学”视窗,登录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网络原创作品,还有丰富的文学信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它们在文学平台设置、信息容量和更新速度上往往更胜专业文学网站一筹。网络文学可分为两类,一是网络化的印刷作品。比如在新浪网站打开“文学网页”,就可看到如下分类:现当代作家作品、古代作家作品、外国作家作品,还有鲁迅、老舍、巴金等作家专集。这些作品基本上是印刷文本的网络版,也有少部分配上音乐或图画,一般认为文学名著搬上网络可以“提升网站的艺术品位”和“加快文学经典的广泛流传,扩大文学影响力”[5]。但也有论者注意到由于许多需要注解的地方变成了超文本链接,“从而使作品在读者的阅读中发生巨大的意义增值与转换”[6](P87)。二是网络原创文学,主要指在网络中写作与传播的文学,它比较典型地体现了网络文学的特征。写作者是网络的使用者,作品的目标受众也是网络使用者,比如安妮宝贝谈其写作动机时说“写给相通的灵魂看,彼此阅读和安慰”。[7](P188)这决定了创作环境、发表渠道和接受环境与印刷文本的根本不同。我国现已有网络原创文学网站268个,据对专载原创作品的“榕树下”进行的统计,它从1997年建站到2001年8月底,已登载原创作品近62万篇(部),达6亿多字,题材除小说、诗歌、散文外,更多的是边界模糊的时尚话题、搞笑、武侠类作品,/dangdaiwenxue/2011/0324/lw201103241334581695.html反映网民中占大多数的城市青少年生活状态。原创文学的表意形式和文本面貌的特点也非常突出,一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使创作由最初的掺入像型符号发展到欣赏作品中伴有同步的动画与配音;二是超文本带来的开放性,即阅读自主、批评自由、创作互动。阅读者可参与“编码”,同时也有了“解码”的自由。比如有的作品在故事当中设计有许多种可能供读者作阅读选择,甚至还可以由读者自己设计情节。文学的网络传播首先冲击了既有的文学传播秩序,网络创作与阅读活动的后现代特征和网络本身极大的发表空间,使文学对期刊、书籍等印刷媒介的依赖有所松弛。文学传播一直主要建立在平面媒介的基础之上,特别是文学期刊与出版这两个主要渠道,而刊号、书号是新闻出版管制下的一种稀缺资源。文本的解释权力,也主要是掌握在作家、批评家及少数作为守门人的媒介编辑手中,透过作品的发表、出版与批评及相关的文学评奖形成了相当细密的文学机制。网络文学允诺了一种平等和自由。尽管网上的版主和编辑也在执行类似印刷文本编辑的功能,完全摆脱权力机制只是一种乌托邦。二是网络世界的多媒体将使既有的文体分类标准不得不作出调整,它整合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已不再是纯文字的表现,还包括了互动的叙事结构。三是随着网民的增加,文学的印刷文本的传统读者逐渐转移成网络文学的阅听人。所有这些会在多大程度上撼动文学的既有规范和存在方式还难以断定,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频有龃龌的同时又在对接融合却是不争的事实。余华认为:“对于文学来说无论是网上传播,还是平面出版传播,只是传播方式不同,而不会是文学本质的不同。”[8]而在1999年“网易”举办的“首届中国文学奖”与王蒙、莫言一起担任评委的张抗抗也认为“网络文学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本身?比如说,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要素”[9]。与传统作家的质疑甚是不屑相映成趣的是,参加征文的网民对传统作家以自己在传统文学领域取得的声名资本而获得的对网络文学评判的权力也不买帐,网虫三水就说“他们选出的只是他们喜欢的,而不是我们的”。而另外一些作家则对网络文学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比如陈村,他曾任榕树下文学网络的艺术顾问,还参与主持过两次“榕树下原创文学大奖”,作为一个在前网络时代确立了立坛地位的作家,他对电脑写作中的人机关系,对网络作为新的文学传播媒体的特征有着切身的感受,尽管网络文学的开放性可能对文学创作本质的影响也让他颇感困惑,但他却相信:“文学已经到了一个关口,不知道它将来会怎样发展,也不知道这样的发展最终的效果怎样,但可以预料的是会引起很多变化,这样变化都与网络的出现有关。”[10](P16)现已有许多作家通过网站将作品搬上网络,2000年网络排行榜上,热门作家依次是王朔、余秋雨、王蒙、苏童、余华、贾平凹等,台港作家为金庸、三毛、琼瑶,基本与图书市场的畅销榜相同。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在近年的互动融合中又有新的动向,一是在网上成名后转而以传统印刷方式出版。传统文学界对网络文学也更多了些宽容和理解,2002年北京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破天荒地颁给了宁肯的网络小说《蒙面之城》,而它在网上一月的点击率超过50万成为获奖的重要原因。代写博士论文文学需要更多读者,网络日益成为阅读的重要通道和纯文学延伸空间,这已成文学界必须正视的现实。正如国内大型权威文学杂志《当代》在推出《蒙面之城》时所加的编者按所说:“我们自以为先锋,已经想到‘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会如此迅猛,会超越了‘随笔’所能涵盖的空间,但我们没想到‘网络文学’的水平提高速度也会如此迅猛。”编者按还认为,《蒙面之城》“树立了一个标志—‘网络文学’同‘非网络文学’比肩的标志”。创作群体的分化与融合、作品走向的变异又引发了对网络文学的争议,比如网络文学以出版的形式被传统文学招安和收编的现象。可以说,在目前情况下,网络文学仍然摆脱不了对媒体的依赖,网络文学还没有挑战既有文学等级制度的实力。陈村则认为”如果都把到网下出版传统的书籍作为网络文学的最高成就,作为写手资格夸耀的执照,那么,还有什么网络文学呢?它的自由,它的随意,它的不功利,已经被污染了。因此他判断“网络文学已经过了它最好的时期,老子说的赤子之心的时期,消失得太快了”[10](P96)。的确,为了出版的网络创作已经告别了原来的写作立场,安妮宝贝在成为畅销书作家后,就不得不在写作主题和内容上进行改变,因为现在的写作已不属于自己,他必须考虑到她的“潜在读者”。

正当出版社热衷于网络文学出版的时候,图书销售市场却传来坏消息,大部分网络文学书籍的销售均不如人意。网络文学出现的这种流向为开始被称许的自主和另类的写作立场有很大背离,也引发了对网络文学整体状态的重新审视。首先是作为网络文学的特质的互动性不足,它强调的互动设计以及超文本互动导航功能尽管带来读者在链接网页过程中的愉快效果,也强化了主动阅听人使用媒介的权力,然而实际上超文本创作的质量并不理想,读者的互动也不频繁,这其中技术与资本是主要的制约瓶颈。浏览网上的原创作品,基本上停留于文本与图片者多,加入音效与影像者少,突出互动功能者也多只限于开辟“讨论区”之类。网络媒介的特质的发挥,还只处于和很初始的水平,点击率普遍不高,这也许是网络书写热情拥抱平面出版以求在传统文学的属地内占位的原因之一。

由于超文本的网络文学书写的匮乏,总体上局限了原创网络文学的发展空间和可能的美学成就,同时使其在与大量进驻网络世界的平面主流媒体副刊和大量商业网站的文学网页的对照中也显竞争力不足。比如一些商业网站挟其人力财力优势一开始即购买众多作家作品的网络出版权,建立一套丰富的主流作家资料库免费提供读者浏览,很快就争得人气,获取较高的点击率。这些网站要么以商业为核心取向,要么意欲将在传统文学体制内的文学霸权向网络扩张。平面媒体进驻网络,毕竟是依托的是既有优势,它的传播取向仍坚持原来的读者定位,导致具有网络特质的原创性、实验性文本很难为它的守门规则所认可,更谈不上发挥“去主体性”、“去中心”的功能。这一点应特别指出,因为它对刚刚萌生的新的文学书写精神和规范消解作用很强。

网络文学传播所面临的这些问题让人感到它与现有的文学传播通道相比,还显得初级和原始。网络文学传播的新机可能孕育于以下各环节的跨越和突破上:一是发挥网络媒介大量传输与储存的优势,提供更丰富多元和整合性的文学性作品;代写博士论文二是创作出更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