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3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目录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前言 11总论 31.1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 31.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意见及落实情况 51.3编制依据 121.4评价指导思想 15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161.6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91.7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 211.8污染控制目标 231.9评价标准 231.10环境敏感目标 26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42.1工程概况 342.2工程污染源分析 502.3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52.4环保措施概述 562.5影响社会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工程活动简述 572.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573工程沿线环境概况 583.1自然环境概况 583.2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593.3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634声环境影响评价 654.1概述 654.2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分析 654.3噪声源类比调查与分析 714.4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754.5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894.6评价小结 975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1005.1概述 1005.2振动环境现状评价 1005.3振动类比调查与分析 1045.4振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55.5振动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1175.6评价小结 1236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1256.1概述 1256.2主变电站影响回顾分析 1256.3工程电磁辐射污染源分析 1256.4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256.5评价小结 1267水环境影响评价 1277.1概述 1277.2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1297.3姜山车辆段污水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1297.4车站污水排放影响评述 1347.5全线污水排放量汇总 1357.6全线污水处理措施汇总 1357.7工程建设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1367.8评价结论和建议 1388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408.1概述 1408.2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428.3工程对地下水水位及水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1558.4工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分析 1668.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698.6结论 1709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729.1概述 1729.2风亭排放异味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1729.3车辆段食堂油烟排放量预测及分析 1749.4轨道交通可替代公汽运输所减少的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 1759.5姜山车辆段卫生防护距离说明 1759.6小结及建议 17610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7710.1概述 17710.2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7710.3固体废物回收及处置要求 17810.4评价小结 178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911.1评价原则 17911.2评价范围 17911.3评价内容、重点及保护目标 17911.4评价方法 18011.5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8011.6城市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8711.7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0111.8结论与建议 2071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0912.1施工方案合理性分析 20912.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及重点 21012.3施工期对城市社会、生态景观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21012.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措施 21112.5施工期振动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21612.6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21912.7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22212.8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22412.9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护措施 22612.10小结及建议 22713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 22813.1施工准备阶段环保措施 22813.2施工期环保措施 22813.3规划、环境保护设计、管理性建议 22913.4敏感区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23013.5敏感目标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措施 23113.6环保工程投资 23314公众参与 23414.1概述 23414.2公众意见调查情况 23714.3团体意见调查情况 24314.4公众参与意见采纳及反馈落实情况 24814.5小结与建议 2491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5115.1评价分析方法 25115.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5115.3评价结论 25416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控制 25516.1总量控制对象 25516.2总量控制建议 25517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控计划 25617.1环境管理 25617.2环境监测 25717.3环境监理 26017.4建议 26117.5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26118环境风险评价 26418.1风险源分析 26418.2风险防范措施 26418.3应急预案 26519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 26719.1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概况 26719.2工程概况 26819.3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819.4总结论 276PAGE2PAGE26前言项目概述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南起鄞州区陈婆渡,北至江北区甬江街道,沿线经过鄞州区、江东区、江北区,线路全长16.83km,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5座及姜山车辆段1座。采用DC1500V电力牵引,主变与1、2号线共用。工程工期5年,工可投资估算140.75亿元。工程线路总体走向与近期建设规划及规划环评线位一致;根据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对麦德龙站~儿童乐园站区间线路向东侧进行了优化调整,绕避鄞东河网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并避免下穿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线路优化调整区段增加永达路站。一期工程终点南移一站至甬江北站,减少车站宝成路站,线路总长度减少1.01km。为避免资源的重复与浪费,一期建设的姜山停车场调整为本线车辆段,二期建设的朝阳村车辆段调整为停车场,二者位置不变,功能完全对换。环评过程2013年11月9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受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于2013年11月16日在“现代金报”(9版)上进行了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随后多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场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核实与分析工作;根据现场调查与初步工程分析,识别了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的性质特点,判断确定了项目的敏感目标;根据工程分析对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并就可能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环保对策和措施,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13年12月6日在“宁波日报”(13版)上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并将报告书简本同步链接于评价单位官网()、轨道交通官网()上;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在2013年12月进行现场公众参与问卷调查,于2013年12月完成本《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未涉及风景名胜区、古建筑等其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涉及声敏感目标6处、规划居住敏感地块2处;振动敏感目标37处、规划居住及行政办公敏感地块7处;车辆段评价范围内无声、振动环境敏感点。工程线位在永达路站至麦德龙站区间以隧道形式下穿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本工程线位多沿城市道路敷设,线位离敏感点距离相对较远,工程线位除正穿甬江街道办事处外,无其它线路正穿敏感点;敏感点振动预测VLz10值3处敏感点超标,VLzmax值10处超过标准限值,采取设置特殊减振措施如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双线1780延米,高等减振措施如橡胶道床垫浮置板道床双线500延米,中等减振措施如GJ-Ⅲ型减振扣件等措施双线1250延米后超标敏感点振动均可达标。本工程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位于车站风亭、冷却塔附近,距风亭、冷却塔距离均大于15m;由于车站风亭、冷却塔多布置于既有城市道路附近,除仇毕村外,其余敏感点现状均存在超标现象;采取风亭加长消声器、采用超低噪声冷却塔,排风口设导向消声器等措施后,声环境敏感点能达标或维持现状。工程水污染源主要分布在车辆段及沿线车站,性质为生活污水和少量检修废水、洗车废水,工程本身水污染物性质简单,排放量少,污水均有条件纳入排水管网中,进入所属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针对沿线环境敏感点,共发放团体公众参与调查表36份,85.7%的被调查单位持“支持”态度,有11.4%(4家团体)持“有条件支持”态度,无团体持“反对意见”。发放个人公众参与调查表600份,回收598份,回收率为99.7%;78.9%的公众支持本工程建设;10.4%的公众表示有条件支持;3.0%的公众表无所谓;有21人(3.5%)不支持本工程建设。反对者主要担心施工期噪声、扬尘、交通拥堵及运营期的振动等影响,也有部分居民担心地基沉降,影响房子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主要结论工程建设符合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3年),符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年)》。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工程建设对沿线涉及的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环境影响很小。工程对环境的其他负面影响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使满足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1总论1.1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简介1.1.1项目名称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1.1.2建设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1.1.3项目地点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南起鄞州区陈婆渡,北至江北区甬江街道,线路主要经过鄞州区、江东区、江北区。1.1.4项目建设意义3号线工程是宁波轨道交通线网近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1号线工程、2号线工程共同构成宁波市近期轨道交通主骨架,有效解决主客流方向相互可达性。作为南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3号线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城市南北向的联系,照顾南北向城市发展公建轴的客流,成为联系市中心、南部新城、镇海新城等重要区域的快速通道,在带动旧城改造,引导外围新城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3号线一期工程贯穿城市南北,可为沿线鄞州区、江北片区等与城市中心区的联系提供快速客运通道。特别是跨越甬江,对缓解市中心区特别是越江交通紧张状况起到重要作用。3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是实现宁波市总体规划、实现城市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宁波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网络化和缓解宁波市交通紧张局面、优化交通结构的需要;是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宁波市环境保护目标的迫切需要。1.1.5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概况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3)的规划范围为宁波市六区行政区域所辖范围,重点研究范围为主城区600km2。规划线网由6条线组成放射式线网。其中1、2、3号线为骨干线路,4、5、6号线为线网内部辅助填充线路,各线均两两相交,全长247.5km(主城区内全长177.4km),主城区内线网密度达到0.388km/km2,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193km/km2。全线网共设置换乘站19座。考虑到城市建设的变化和发展,宁波市又进行了各条线的用地控制研究,并于2004年9月完成了《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对线网中每条线路的用地进行了控制,同时对沿线土地利用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为轨道交通的顺利实施和运营效益的发挥提供了保证。线网规划中3号线为南北方向的基本骨干线,北起澥浦,南至姜山,线路全长29.9km。主要加强城市南北向的联系,照顾南北向城市发展公建轴的客流。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出发,宁波市编制完成了《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年)》。规划由3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4号线、5号线一期和3号线二期组成,共计新增建设规模100.11km。3号线一期工程由陈婆渡站至宝成路站,线路长17.84km,全为地下线,设站15座,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速度80km/h。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第二轮建设规划。1.1.6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设计过程本项目工可编制单位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11月编制完成《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7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过程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环评概况2012年10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1月,环境保护部提出了建设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规划环评中3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17.84km,全为地下线,设地下车站15座,停车场1座。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评过程2013年11月,根据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启动环评要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于2013年11月16日在“现代金报”(9版)上进行了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评价组人员在熟悉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对现场进行了认真踏勘和调查,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筛选的基础上,实施现场监测和类比调查和监测,开展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等现场工作。在现状、类比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进行现状评价、预测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完成了《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13年12月6日在“宁波日报”(13版)上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并将报告书简本同步链接于评价单位官网()、宁波轨道交通官网()上;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并在2013年12月进行现场公众参与问卷调查,于2013年12月完成本《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意见及落实情况1.2.1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意见环境保护部《关于﹤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与本工程有关的审查意见如下:第三条从总体上看,《规划》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较协调。但《规划》实施可能对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居住区、地下文物埋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造成一定的不良环境影响。因此,应依据《报告书》结论和审查小组意见,在进一步优化调整《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并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对策措施,有效控制《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第四条该《规划》在优化调整与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项:线路穿越中心城区以及已建、拟建大型居住区、文教区等环敏感目标集中的区域时,原则上应采取地下线敷设方式。对于采取高架方式的线路路段,要针对敏感目标的影响情况,预留声屏障等相应降噪措施的建设条件。对线路下穿居住、文教、办公、科研、历史建筑等敏感区段,应结合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做好规划控制,并针对振动可能产生的结构噪声影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第(二)项:对于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线路路段,应优先考虑优化线路走向,避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一步优化3号线一期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段的线路走向,避让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第(四)项:加强对车辆段、停车场和综合基地的土地集约利用和周边土地的规划控制。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等地面构筑物的布局应与周边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保持必要的防护距离。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地面不均匀沉降动态监测。第五条规划中包含的近期(一般为五年内)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需重点论证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噪声、振动等环境影响及对地下水的影响。对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集中居住区和文教区、地质环境敏感区域等线路,应对其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作出深入评价,充分论证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落实相关环境保护措施。与有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
1.2.2规划环评批复意见落实情况本工程可研设计对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见表1.2-1。表1.2-1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对应条款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四(一)线路穿越中心城区以及已建、拟建大型居住区、文教区等环敏感目标集中的区域时,原则上应采取地下线敷设方式。对于采取高架方式的线路路段,要针对敏感目标的受影响情况,预留声屏障等相应降噪措施的建设条件。对线路下穿居住、文教、办公、科研、历史建筑等敏感区段,应结合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做好规划控制,并针对振动可能产生的结构噪声影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3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采用地下线敷设方式;本次评价根据噪声以及振动专题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超标的环境敏感目标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风亭消声器措施、超低噪声冷却塔等噪声治理措施。对于振动或二次结构噪声预测超标的敏感点采取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橡胶道床垫浮置板道床、轨道减振扣件等振动防治措施,并提出了噪声、振动规划控制要求与建议。符合审查意见要求。四(二)对于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线路路段,应优先考虑优化线路走向,避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一步优化3号线一期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段的线路走向,避让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工程对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段的线路走向进行了优化,避让了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线位优化调整后,以隧道形式下穿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该线路区间埋深15~25米,采用盾构法施工,无地面施工活动,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环境。符合审查意见要求。四(五)加强对车辆段、停车场和综合基地的土地集约利用和周边土地的规划控制。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等地面构筑物的布局应与周边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保持必要的防护距离。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地面不均匀沉降动态监测。本报告书已提出对车辆段周边用地规划控制建议,评价认为适宜规划为绿地、商业、仓储用地,避免规划建设居住、学校、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结合地铁设计规范和噪声、振动的预测结果,本次提出了风亭、冷却塔、主变电所等地面构筑物防护距离要求。报告书提出了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地面不均匀沉降动态监测。符合审查意见要求。五规划中包含的近期(一般为五年内)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需重点论证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噪声、振动等环境影响及对地下水的影响。对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集中居住区和文教区、地质环境敏感区域等线路,应对其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作出深入评价,充分论证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落实相关环境保护措施。与有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本次评价将噪声、振动、地下水作为重点专题之一;对穿越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的线路,分析评价了工程建设及运营对其影响的方式、范围和程度;提出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等减振措施。符合审查意见要求。1.2.3工可方案与建设规划对比分析(1)方案对比工可方案与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及规划环评阶段的3号线一期建设内容,车站总数一致,工可设计增加了一站(永达路站),减少了一站(即宝成路站);线路设计终点由宝成路站调整为甬江北站,线路长度由原建设规划的17.84km调整为16.83km,敷设方式保持不变,仍为全地下线敷设。麦德龙至儿童乐园区间线路进行优化调整。详见以下对比表:表1.2-2本工程现工可方案与建设规划对比分析表序号项目规划环评阶段的一期建设内容现工可设计方案对比变化情况1线路走向3号线一期工程为陈婆渡至宝成路站,线路全长17.84km。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区间线路沿钱湖北路和中兴南路敷设,区间设置中间风井3号线一期工程为陈婆渡至甬江北站,线路全长16.83km。麦德龙至儿童乐园区间线路前塘河敷设,后穿越仇毕村升级改造区域地块至儿童乐园,增设永达路站①二个阶段线路走向总体一致。②可研线路较规划环评阶段建设规划,一期工程终点南移一站至甬江北站,长度少1.01km。③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区间线路优化调整。2敷设方式全部采用地下线全部采用地下线二个阶段均一致3车站设置共设车站15座,均为地下车站共设车站15座,均为地下车站可研方案较规划环评阶段的近期建设规划,减少了宝成路站1处车站,增设永达路站。4停车场(或车辆段)停车场一处(南端为姜山停车场,北端二期工程为朝阳村车辆段)车辆段一处(南端为姜山车辆段,北端二期工程为朝阳村停车场,场段功能对调)位置不变,场段功能对调5主变电所3号线设110kV樱花公园和外漕村主变,其中樱花公园利用1号线建设的樱花公园主变电所,新建外漕村主变3号线一期工程利用1号线建设的樱花公园主变电所和2号线建设的双桥主变电所主变线网共享(2)工可设计较建设规划线路终点调整建设规划中3号线一期工程终点为宝成路站,工可设计为保证轨道交通的顺利通车运营,将一期工程终点南移一站至甬江北站。减少车站宝成路站。(3)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区间线路优化调整的合理性分析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段位于鄞州中心区北部,区域主要道路有嵩江中路及钱湖北路等,区域分布有东湖花园、甬兴新村等大型小区,分布有麦德龙商场、Best广场(在建)等商业区。《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议3号线一期麦德龙站~儿童乐园站区间线路向东侧偏移,绕避鄞东河网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并调整线路走向,使其尽可能少的下穿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3号线一期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段的线路走向,避让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环境影响。”为落实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要求,本次可研设计对该区段线路进行了优化设计,线路东移;可研设计推荐方案与建设规划线路方案的综合比较分析如下。①线路经由建设规划方案线路出锦寓路站后沿嵩江中路向东行进,之后下穿永泰公园折向北进入钱湖北路,后下穿杭甬高速公路和环城南路进入中兴南路,沿道路东侧敷设,后下穿杭甬高速铁路到达儿童乐园,之后继续沿中兴路向北行进。设站2座:在麦德龙路钱湖北路交叉口设置麦德龙站;在中兴路与兴宁路路口设置儿童乐园站。工可方案线路出锦寓路站后沿嵩江中路向东行进,后折向东北沿前塘河行进,后下穿杭甬高速公路和环城南路后进入江东区,穿越现状汽车市场和机电市场后沿兴宁路226弄行进至兴宁路,在儿童乐园内设站与4号线换乘,之后进入中兴路向北行进。设站3座:在永泰公园北侧前塘河下设置麦德龙站;在仇毕村西侧机电市场地块设置永达路站,在中兴路东侧、兴宁路北侧设置儿童乐园站。图1.2-1锦寓路至儿童乐园段方案比较图②沿线现状和规划情况嵩江中路沿线已建成宁兴城市花园、华泰剑桥等大型社区,周边规划以居住和商业用地为主。天童北路杭甬高速以南沿线西侧为亨润工业城、东侧为四明城市广场、和邦大厦等居住和办公用地,杭甬高速南侧绿带以南为永佳苑、永泰公园及麦德龙商场,高速以北为甬兴新村,沿线规划以居住用地为主。杭甬高速和环城南路高架桥北侧现状为二手汽车市场及装修建材市场,根据江东区规划,该片区将进行拆迁整合,结合目前的建材市场、汽车市场,整体搬迁仇毕村,整合后的片区将改造各大市场,提升片区商业氛围。③环境比选Ⅰ、环境制约因素建设规划线路方案以地下线穿越鄞东河网宁波饮用水源区二级保护区水域和陆域,临近水源一级保护区;儿童乐园站紧临一级保护区陆域,车站的明挖施工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较大。《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议3号线一期麦德龙站~儿童乐园站区间线路向东侧偏移,绕避鄞东河网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范围,并调整线路走向,使其尽可能少的下穿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3号线一期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段的线路走向,避让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工可设计线位采用前塘河方案,线路往东优化调整,以隧道形式下穿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无地面施工活动,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环境;工可设计方案落实了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要求。建设规划方案建设规划方案工可方案麦德龙站儿童乐园站图1.2-2麦德龙至儿童乐园区间线路优化调整示意图
Ⅱ、施工期环境影响因本工程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施工不存在噪声、振动及扬尘等方面影响;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的选址将直接影响车站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声环境、振动环境、大气环境及水环境,同时若处于道路交通繁忙地段,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本次工可设计方案,该区段设有麦德龙站、永达路站及儿童乐园站。麦德龙站位于嵩江中路、钱湖北路交叉口永泰公园西北侧的前塘河道下方,车站风亭、冷却塔等均位于永泰公园内,避开了东湖花园小区住宅,麦德龙站施工对道路交通及东湖花园影响较小。永达路站位于环城南路、永达路之间的地块内,周边现状机电物资市场,周边规划为商业用地;永达路站周边环境敏感点仇毕村目前正在拆迁中,且距离较远,因此永达路站施工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儿童乐园站位于中兴路、兴宁路交叉口东侧儿童乐园内,车站地面建筑多位于儿童乐园内,车站的布设能尽量远离周边的居住等环境敏感点,因此,车站的明挖施工对周边道路交通及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考虑,工可设计方案优于建设规划方案。建设规划方案车站紧临东湖花园小区,工可设计方案则距其较远,且地面建筑多位于永泰公园内,从施工期对东湖花园小区影响考虑,工可设计方案优于建设规划方案。Ⅲ、营运期环境影响因本工程地下线路敷设,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列车通过时的振动影响及车站风亭、冷却塔的噪声影响。建设规划方案车站风亭、冷却塔周边可能存在东湖花园、丹凤新村等声环境敏感点;本次工可设计方案,车站风亭、冷却塔周边环境敏感点主要为仇毕村,且距离较远,最近距离40.2m。从营运期的声环境考虑,工可设计方案优于建设规划方案;且营运期能避免车站风亭、冷却塔对东湖花园小区的噪声影响。建设规划方案沿线主要分布有宁兴城市花园、天欣家园、风格城事、爱居、中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萃家园、东湖花园、甬兴新村、高速公路交警总队宁波支队、兴宁路196弄、公园晓筑、丹凤新村等12处振动环境敏感点,无正穿振动环境敏感点;工可设计方案沿线主要分布有宁兴城市花园、天欣家园、风格城事、爱居、中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萃家园、东湖花园及东湖幼儿园、仇毕村、后盛村、公园晓筑等10处振动环境敏感点,无正穿振动环境敏感点。从工程影响振动环境敏感点的数量及规模来考虑,工可设计方案优于建设规划方案。从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考虑,工可设计方案优于建设规划方案。工可设计方案能避免营运期车站风亭、冷却塔对东湖花园小区的噪声影响。建设规划方案与工可设计方案环境影响比选见下表:表1.2-3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方案环境比选表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工可设计方案施工期声环境、振动环境、大气环境影响东湖花园、丹凤新村等2处大型居住区影响仇毕村水环境地下线穿越鄞东河网宁波饮用水源区二级保护区水域和陆域,临近水源一级保护区;儿童乐园站紧临一级保护区陆域,车站的明挖施工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较大。以隧道形式下穿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无地面施工活动,避免对其造成不良环境道路交通等社会环境影响较大影响较小营运期声环境、大气环境影响东湖花园、丹凤新村等2处大型居住区影响仇毕村振动环境影响宁兴城市花园、天欣家园、风格城事、爱居、中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萃家园、东湖花园、甬兴新村、高速公路交警总队宁波支队、兴宁路196弄、公园晓筑、丹凤新村等12处振动环境敏感点影响宁兴城市花园、天欣家园、风格城事、爱居、中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萃家园、东湖花园及东湖幼儿园、仇毕村、后盛村、公园晓筑等10处振动环境敏感点比较比选推荐④工程比选本段线路位于鄞州区与江东区交界,自嵩江中路与锦寓路路口的锦寓路站至中兴路与中山东路路口的樱花公园站之间。线路站位选择主要考虑的控制因素包括:麦德龙站周边的客流需求;麦德龙站工程实施条件;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仇毕村地块开发后的客流需求;下穿杭甬高速铁路的工程实施条件。表1.2-4麦德龙站至儿童乐园站方案工程比选表序号比选内容建设规划方案工可方案1客流吸引偏离区域客流中心,距高速路口近,呈半边客流。位于区域客流中心,可较好地服务Best广场商业客流及周边居住客流,客流及服务条件好。2施工影响需要对钱湖北路、麦德龙路交通进行分流,对区域交通出行影响较大;同时需要对上述道路下众多管线进行迁改,工作复杂、难度大,会对该区域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对周边交通及居民出行基本无影响,对周边建(构)筑物安全均可掌控。3线路条件两处小半径曲线,运营条件差;且须斜穿甬台温高速铁路路基,对高铁安全影响较大。一处小半径曲线,线路较顺直。正穿甬台温高速铁路,对高铁运行影响小,基本获得铁路部门认可。比较比选推荐综合分析,从工程设计考虑的客流吸引,对地面交通、管线、周边地块与建筑影响,工可设计方案优于建设规划方案;从声环境、振动环境以及保护水源等环保方面考虑,工可设计方案优于建设规划方案,同时工可设计方案也是落实《规划环评报告书》及审查意见的结果。(4)姜山车辆段功能优化调整的原因建设规划阶段3号线一期工程南端规划为姜山停车场,二期工程北端规划为朝阳村车辆段;本次工可设计,场段位置不变,功能对调,即3号线一期工程南端规划为姜山车辆段,二期工程北端规划为朝阳村停车场。由于一期工程建设线路南端,位于南端的停车场将随线路一期工程建设,原朝阳村车辆段将于二期工程实施。为维持线路正常运营,保证列车必要检修作业的功能,一期建设的停车场务必承担初期配属列车定修及镟轮相关作业,同时避免资源的重复与浪费,二期车辆段相应功能可弱化甚至取消。因此,将一期建设的姜山停车场调整为本线车辆段,二期建设的朝阳村车辆段调整为停车场,二者功能完全对换。1.3编制依据1.3.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并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并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施行;(1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实施;(1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施行;(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2月12日;(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0号《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11年1月21日起施行;(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施行);(18)《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施行;(1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施行;(2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1日施行);(2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施行);(22)《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3月25日施行;(2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99年4月16日颁布,1999年4月16日施行;(24)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5)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施行;(2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7)国办发[2003]8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2003年9月27日;(28)环境保护部《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29)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7号《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30))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31)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环办函〔2013〕479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执行有关问题的说明》的函”;(3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1.3.2地方法规、政策(1)《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9月19日施行;(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3)《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2006年1月1日起施行;(4)《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7月30施行;(5)《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年9月1日起施行;(6)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文件浙环发[2008]55号《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7)《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年6月1日起施行;(8)《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2012年2月1日起施行;(9)《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2年1月1日起施行;(10)《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2005年12月23日施行;(11)《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2007年8月1日;(12)《宁波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2年7月1日施行;(13)《宁波市河道管理条例》,2004年11月1日施行;(14)《宁波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2001年6月1日施行;(15)《宁波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办法》,1998年1月1日施行;(16)《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正),2008年12月23日施行;(17)《宁波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18)《宁波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办法》(宁波市政府第44令),1996年8月1日施行;(19)《宁波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2014年1月10日施行;(2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06]30号,2006年5月25日)。1.3.3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规划文件(1)《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2)《宁波市综合交通规划》(2002-2020年);(3)《宁波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年);(4)《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2020)》;(5)《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3)》;(6)《宁波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7)《宁波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1-2020)》;(8)《宁波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9)《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0)《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11)《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1.3.4工程设计资料(1)《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11月);(2)《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1.3.5导则及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8)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2034-2013《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1.4评价指导思想本工程为城市轨道交通,选线时以缓解地面交通为基本原则,工程地下车站出入口、风亭等地面建筑以及列车运行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难以回避沿线的所有环境敏感点。因此,本次评价的指导思想为:本着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思想,在调查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建筑物类型、建筑物分布、环境功能要求和既有污染源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以及沿线环境特征,根据工程分析,结合本工程潜在的环境影响,借鉴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的有关经验教训,以城市生态环境、声环境、振动环境、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就生态环境、声环境、振动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物污染等不同环境要素分施工期和运营期预测工程建设和运营对沿线区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同时根据国家和浙江省、宁波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对工程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论证,并对未能满足环境要求的工程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或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本阶段设计尚未确定的方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建议;将评价结论和有关建议及时反馈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和规划部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周围用地规划。1.5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1.5.1评价等级(1)城市生态环境本工程位于宁波市建成区及城市待建区,工程范围内以城市区域生态系统为主。依据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及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根据工程沿线和区域的生态敏感程度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评价工作突出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力求完整、客观、准确地反映拟建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重点关注工程可能产生显著影响的局部敏感生态问题和典型因子,提出生态影响防护和恢复措施。(2)声环境本工程正线为地下线路,车辆段及出入段线局部地面线路评价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工程所在地为宁波市声环境功能区划1、2、4类区,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加量为5dBA以内,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及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等级划分原则,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按二级评价开展工作,噪声现状监测及预测覆盖所有的声环境敏感点。(3)振动环境工程运营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建筑物振动级变化量多在5dB以上,根据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等级划分原则,本次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按一级评价开展工作,振动现状监测及预测覆盖所有的振动环境敏感点。(4)地表水环境本工程新增最大污水排放量263m3/d,小于1000m3/d,且由沿线车站及车辆段排污口分散排放。根据工程分析及地铁污染源类比调查,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所以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中等”;污水均可纳入既有或在建的城市污水管网进入相应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按HT/J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的等级为三级。(5)地下水环境本工程地下车站施工需基坑降水,建成后地铁隧道、车站会占据部分地层,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建设运营各阶段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水量小且污染物性质简单,通过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会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Ⅱ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办法,进行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轨道交通工程为线性交通运输类项目,施工运营各阶段用水均来自城市自来水,排水入市政管网,因此不存在地下水供水和注水规模;仅在施工期为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和生产安全,需采用分段施工、分段排水的形式进行疏干,根据预测估算,车站排水量3.92~73.47m3/d,明挖隧道出水量144.25~188.18m3/d,小于2000m3/d,规模为“小”;工程引起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区域范围7.18~57.03m,小于500m,分级为“小”;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以及走访宁波市相关单位调查,工程沿线无地方政府划定的地下水源保护区或其他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全部使用城镇自来水,无分散的地下水供水水源井,但经过甬台温地区划定地下水限采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总体为“不敏感”;工程地下车站基坑、隧道开挖时需要疏排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工程沿线局部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变形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因此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分级为“强”。根据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办法,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确定为二级。(5)环境空气评价由于本工程列车采用电力动车组,没有机车废气排放;而车辆段的轨道车废气排放量很少,轨道交通工程仅有地下车站排风亭排气异味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的规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不需要确定等级,仅进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5.2评价范围本次评价涉及的工程范围为:陈婆渡站至甬江北站、姜山车辆段。各专题的具体评价范围如下所述:(1)城市生态环境评价范围①纵向范围:与工程设计范围相同;②横向范围:综合考虑拟建工程的吸引范围和线路两侧土地规划,评价范围取线路两侧100m。评价过程中,将城市交通、社会环境等因子的评价范围扩大至工程可能产生明显影响区域。(2)声环境评价范围车辆段厂界外及出入段线两侧150m以内区域;车站风亭、冷却塔周围50m以内区域,并适当扩大至受影响区域。(3)振动环境评价范围根据本工程轨道交通振动干扰特点和干扰强度,以及沿线敏感点的相对位置等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振动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交通外轨中心线两侧60m以内区域,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隧道垂直上方至外轨中心线两侧10m以内区域。(4)电磁环境评价范围沿线居民电视收看受影响评价范围为地上线两侧50米以内区域。工程不新建主变电所,不纳入评价范围。(5)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工程设计范围内的15个车站和姜山车辆段。(6)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调查范围为整个宁波市区,评价范围为工程建设、运营阶段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按照距外轨中心线两侧300m考虑。(7)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根据地铁排风亭异味气体影响范围,确定评价范围为地铁排风亭周围50m范围。(8)固体废物评价范围工程沿线车站及车辆段产生的固体废物。1.5.3评价时段施工期为2014年至2018年;运营期预测年限同设计年限,初期2021年,近期2028年,远期2043年。
1.6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1.6.1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经验和成果,总体上讲,其产生污染物的方式以能量损耗型(产生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为主,以物质损耗型(产生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为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为主(对居民出行、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文物保护、社会经济等产生影响),以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为辅(对城市绿地、古树等产生影响)。本工程的环境影响从空间概念上主要分为地下线路,地下车站、车辆段等;从时间序列上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1)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工程征地拆迁、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材料设备和土石方运输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增加城市道路的负荷,使城市交通受到较大干扰,极易出现堵塞现象。同时工程占地将导致征地范围内道路绿化带的消失,施工临时占地和施工扬尘也将使沿线植被受到破坏或不良影响。施工中的挖掘机、重型装载机械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目标。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尤其是雨季冲刷堆渣池和泥浆池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可能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工程地下掘进作业将有可能对地下水源的补给产生阻隔作用。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隧道施工出渣、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工程建设将有部分被拆迁居民需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2)运营期环境影响识别列车运行噪声、风机噪声及风管气流噪声通过风井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列车运行产生振动通过地层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车站清扫水、结构渗漏水、凝结水、消防废水及出入口雨水由废水泵抽升至地面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泵抽升至地面市政污水管道;车站及隧道内的空气通过风机、风井与地面空气进行交换,地铁运营初期,车站及隧道内留存的施工粉尘和装修材料散发的气味通过空气处理箱由风井排入地面空气中,根据对已有地铁风亭排气的调查,发现有些风亭排气中夹带异味;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地面,由环卫系统收运处置。车辆段的环境影响:车辆段内的固定机械设备及列车进出段、试车将产生噪声、振动;场内整备、检修、冲洗等作业将产生生产污水,职工办公生活将产生生活污水;职工食堂产生厨房油烟气;段内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生活垃圾、进段列车产生旅客丢弃在车上的垃圾、机械加工及维修作业产生废弃物、食堂产生厨房下料及泔水等、污水处理场产生污泥等。车辆段出入段线地面线列车运行时受电弓与接触网滑动接触过程中的瞬时离线会产生宽频带电磁辐射,使周边电磁污染增加,会对线路附近的居民采用无线接收方式收看电视产生不利影响。1.6.2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1)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矩阵根据宁波3号线一期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性质、工程沿线环境特征及环境敏感程度,将本工程行为对各类环境要素产生的影响按施工期和运营期制成“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矩阵表”,见表1.6-1。表1.6-1工程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矩阵表工程阶段工程活动影响程度识别城市生态环境物理-化学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城市景观植被居民生活地表水地下水噪声振动大气电磁固体废物就业劳务地方经济公共交通文物影响程度识别ⅠⅡⅡⅢⅢⅡⅠⅡⅢⅢⅡⅡⅠIII施工期征地拆迁-Ⅱ-M-M-M-S-M-S-S土石方工程-Ⅱ-L-L-S-S-M-S-M-M+M+S-M-M隧道工程-Ⅱ-S-S-M-M-S-S+M+S-M建筑工程-Ⅰ?-S-M-S-S-S+M+M-M+S绿化及恢复工程+Ⅲ+M+M+M+S+S+S建筑弃渣-Ⅱ-S-S-S-S-M-M施工人员活动-Ⅲ-S-S-S-S+S-S运营期列车运行-Ⅱ+L-S-M-S-S-S+M+M+L-M车站设备运行-Ⅱ-M-S-S列车检修、整备-Ⅱ-M-S-S-M-M-S-S-S+S变电所(无新建,不纳入评价范围)注:(2)综合(或累积)影响程度识别:反映某一种工程活动对各个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或反映某一个环境要素受所有工程活动的综合影响,并作为评价因子筛选的判据。影响程度按下列符号识别:Ⅰ:较重大影响;Ⅱ:一般影响;Ⅲ:轻微影响。(3)“?”:表明建筑工程若与周边环境协调,将对城市景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若不协调,将对城市景观产生消极影响。(2)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结论①施工期仅征地拆迁等工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属永久性的影响,其余均为暂时性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后,可使受影响的环境要素得到恢复,受施工活动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城市生态及城市景观、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②本工程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城市生态、噪声、振动三个方面,对水环境、环境空气、电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③通过对工程环境及其敏感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初步分析、判别和筛选,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要素及其重点为:a、生态环境评价重点区域:线路靠近城市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的区段;沿线车站出入口、风亭、车辆段等地面建筑影响区域。评价重点内容:工程与城市规划的相容性;车站出入口、风亭等地面建筑景观与城市景观协调性分析;工程对生态敏感目标的影响。b、声环境评价项目对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及居民区的影响。c、振动环境评价项目对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居民区的影响。d、地表水环境以车辆段和各车站污水排放口达标排放为评价重点。e、地下水环境评价施工期基坑疏干排水及建成后地下隧道、车站结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f、环境空气评价风亭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g、固体废物评价车站生活垃圾,车辆段生产及生活垃圾影响及去向。1.7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1.7.1评价内容根据环境影响筛选与识别和有关规定,确定本次评价设置如下专题:(1)总论(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工程沿线环境概况(4)声环境影响评价(5)振动环境影响评价(6)电磁环境影响评价(7)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8)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9)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0)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3)环保措施建议和环保投资估算(14)公众参与(15)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污染物总量及控制(17)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8)环境风险评价(19)结论1.7.2评价因子表1.7-1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单位预测评价单位施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AeqdB(A)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Aeq)、A声级dB(A)振动环境铅垂向Z振级,VLz10dB铅垂向Z振级,VLz10dB地表水环境pH、SS、COD、BOD5、石油类mg/L(pH除外)pH、SS、COD、BOD5、石油类mg/L(pH除外)地下水环境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CODMn、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mg/L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CODMn、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mg/L地下水水位、水量mm3/d地下水水位、水量mm3/d大气环境PM10mg/m³PM10mg/m³运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AeqdB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Aeq)、A声级dB振动环境铅垂向Z振级,VLz10dB铅垂向Z振级,VLz10、VLzmaxdB室内结构噪声dB(A)水环境pH、SS、COD、BOD5、石油类mg/LpH、SS、COD、BOD5、石油类mg/L电磁环境电视信号场强0.5MHzdB电视信号场强、信噪比0.5MHzdB大气环境异味分析-异味分析-1.8污染控制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结果,本工程污染源及潜在的突出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环境影响和运营期声环境、振动环境影响等方面。本次评价的污染控制目标是:按照宁波市城市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的环境标准,结合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实施进度,对沿线受本工程运营噪声、振动影响的敏感点采取各种预防和缓解措施,使其环境影响满足环保标准要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加强施工期管理和监督,使工程施工对沿线交通、声环境、振动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1.9评价标准根据宁波市噪声、大气、水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单位以四院环工函【2013】477号报请宁波市环境保护局确认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宁波市环境保护局进行了复函。根据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确认的复函》,本次环评拟执行的标准具体如下:1.9.1声环境评价标准见表1.9-1。表1.9-1声环境评价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值与等级(类别)适用范围备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区标准值:昼间70dB,夜间55dB4a类区包括:(1)临路建筑以高于3层楼房以上(含3层)建筑为主,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2)临路建筑以低于3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如相邻为1、2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道路红线分别为45、30米以内区域。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宁波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调整工作方案》、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确认的复函》1类区标准值:昼间55dB,夜间45dB1类区包括:兴宁路至通途路之间(AK14+218~AK17+321)沿中兴路两侧区域。2类区标准值:昼间60dB,夜间50dB2类区包括:(1)鄞州大道至堇山路两侧之间(AK5+900~AK10+200)沿天童北路、天童南路两侧区域;(2)堇山中路至锦寓路之间(AK10+200~AK11+072)沿天童北路、嵩江中路两侧区域;(3)锦寓路至兴宁路(AK11+072~AK14+218)沿嵩江中路、前塘河两侧和江中南部部分区域;(4)通途路至终点之间(AK17+321~AK20+830)沿中兴路、中兴北路两侧及江北区域;续上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值与等级(类别)适用范围备注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未划定声功能区域参照执行2类区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未划定声功能区域参照执行2类区标准,包括:(1)起点至鄞州大道(AK4+000~AK5+900)宁姜公路两侧区域、虞家和前周村区域;(2)姜山镇车辆段、出入段线两侧及厂界外区域。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宁波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调整工作方案》、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确认的复函》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昼间60dB,夜间50dB评价范围内位于4a类区的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建筑(无住校学生者、无住院部医院不控制夜间噪声)。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未划定声功能区域参照执行2类区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姜山镇车辆段厂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施工场界外1m处1.9.2振动环境评价标准参见表1.9-2。表1.9-2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值与等级适用范围标准选择依据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居住、文教区:昼间70dB,夜间67dB位于噪声功能区划“1类”区内的敏感点标准等级参照噪声功能区类型确定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昼间75dB,夜间72dB位于噪声功能区划“2类”区内的敏感点交通干线两侧标准值:昼间75dB,夜间72dB位于噪声功能区划“4类”区内的敏感点JGJ/T170-2009《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居住、文教区:昼间38dB(A),夜间35dB(A)位于噪声功能区划“1类”区内的敏感点标准等级参照噪声功能区类型确定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昼间41dB(A),夜间38dB(A)位于噪声功能区划“2类”区内的敏感点交通干线两侧标准值:昼间45dB(A),夜间42dB(A)位于噪声功能区划“4类”区内的敏感点
1.9.3水环境评价标准沿线车站及姜山车辆段新增污水均有条件纳入市政污水管道系统,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之三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9-3。表1.9-3评价标准值(单位:除pH外,mg/L)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类别主要污染物标准值(除pH,mg/L)适用范围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COD500沿线车站、姜山车辆段BOD5300石油类20动植物油100LAS20氨氮45pH6~9沿线区域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之III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9-4。表1.9-4评价标准值(单位:除pH外,mg/L)环境要素标准名称标准类别主要因子标准值地下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pH6.5~8.5溶解性总固体(TDS)≤1000总硬度(以CaCO3计)≤450硫酸盐≤250氯化物≤250硝酸盐(以N计)≤20氨氮(NH4)≤环境空气沿线车站新风亭大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9.5电磁辐射车辆段出入段线地面段电磁干扰对居民电视接受质量的影响,参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推荐的损伤制衡量方法,以信噪比大于35dB作为评价标准。1.10环境敏感目标1.10.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未涉及风景名胜区、古建筑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施工期保护目标为城市公园绿地等。工程投入运营后,主要保护目标为沿线城市公园绿地、城市景观。1.10.2水环境保护目标(1)地表水环境根据本工程线位走向及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办发[2005]109号),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在永达路站至麦德龙站区间以隧道形式下穿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穿越长度250m。工程涉及的地表水体主要为甬江(工业用水区,IV类)、后塘河(娱乐用水区,IV类)、中塘河(多功能区,III类)、前塘河(多功能区,III类)、鄞东河网(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III类)。(2)地下水环境本工程不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1.10.3声环境、振动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1)声环境敏感点评价范围内有声敏感目标6处、规划敏感地块2处,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概况见表1.10-1。(2)振动环境敏感点沿线共有振动敏感目标37处、规划敏感地块7处。沿线各振动敏感目标概况见表1.10-2。PAGE32PAGE32表1.10-1工程沿线现状噪声敏感点概况表线路形式所在行政区敏感点名称编号所在区间对应声源位置与声源水平距离敏感点信息声环境功能区使用功能评价范围内规模层数地下鄞州区南苑国际公寓N1鄞县大道站5号风亭活塞1:65.3m活塞2:74.3m排风:83.7m新风:96.8m冷却塔:34.2m2类区居住1栋35户25层地下鄞州区万达广场·城市之心N2万达广场站2号风亭活塞1:81.7m活塞2:87.3m排风:53.6m新风:44.7m冷却塔:78.0m2类区酒店式公寓1栋30户46层地下鄞州区城市花园B1栋N3锦寓路站2号风亭活塞1:26.4m
活塞2:31.5m
排风:30.3m
新风:30.9m
冷却塔:17.8m4a类区居住1栋69户26层地下城市花园B2~B4栋1号风亭活塞1:27.1m
活塞2:23.8m
排风:25.3m
新风:34.6m4a类区居住3栋80户21~26层地下江东区仇毕村N4永达路站2号风亭活塞1:40.2m活塞2:51.6m排风:53.6m新风:65.8m2类区居住3户1~2层地下江东区东方名庭N5樱花公园站4号风亭活塞1:19.2m活塞2:22.5m4a类区居住1栋88户22层地下江东区常青藤小区N6明楼站1号风亭活塞:22.1m排风:17.3m新风:16.4m冷却塔:19.5m4a类区居住2栋98户25层注:表中距离栏中,“水平距离”为敏感点距噪声源(风亭、冷却塔最大尺寸处)的水平距离
续表1-10-1工程沿线规划未建噪声敏感地块分布一览表站段名称线路形式所属行政区敏感地块对应线路(声源)位置执行标准编号名称规划地块与声源的位置关系(m)陈婆渡站地下鄞州区G1二类居住用地R2风亭距离地块边缘最近距离17.7m东端北侧风亭(1号风亭)2类黄家村站地下鄞州区G2二类居住用地R2风亭距离地块边缘最近距离7.0m东端北侧风亭(1号风亭)2类风亭距离地块边缘最近距离8.2m;冷却塔距离地块边缘最近距离8.4m西端北侧风亭(2号风亭)2类
表1.10-2工程沿线振动敏感建筑物分布一览表编号行政区敏感点名称所在区间线路里程位置线路形式相对线路(m)建筑物概况使用功能对应声环境功能区最近距离高差建筑层数建筑结构建设年代建筑类型评价范围内规模1鄞州区鄞州区雅戈尔老年乐园黄家村站至鄞州大道站AK6+020~AK6+200右侧地下46.718.85~7框架2008年Ⅱ400多个床位养老院22鄞州区荣安府南部商务区站至鄞县大道站AK8+190~AK8+330右侧地下50.320.935框架2011年Ⅰ260多户居住23鄞州区鄞州区住建局南部商务区站至鄞县大道站AK8+710~AK8+790右侧地下22.118.63~9框架2008年Ⅱ2栋办公楼行政办公24鄞州区华茂外国语学校鄞县大道站AK9+110~AK9+170左侧地下41.515.12~4砖混1999年Ⅱ师生5000多人学校教学楼25鄞州区南苑国际公寓鄞县大道站至万达广场站AK9+200~AK9+250右侧地下44.814.529~30框架2007年Ⅰ336户居住26鄞州区格兰云天西区鄞县大道站至万达广场站AK9+520~AK9+720右侧地下53.714.314框架2004年Ⅰ600多户居住47鄞州区万达城市之心万达广场站AK9+640~AK9+740左侧地下29.114.346~50框架2012年Ⅰ500多套酒店式公寓28鄞州区新都美地万达广场站至锦寓路站AK10+150~AK10+160左侧地下56.822.316框架2004年Ⅰ64户居住29鄞州区半岛名邸万达广场站至锦寓路站AK10+200~AK10+320左侧地下19.620.95框架2004年Ⅱ160户居住210鄞州区宁兴城市花园万达广场站至锦寓路站AK10+540~AK11+020右侧地下31.317.622~35框架2007年Ⅰ900多户居住411鄞州区天欣家园锦寓路站AK11+000~AK11+050左侧地下26.916.65框架2005年Ⅱ60户居住2、412鄞州区风格城事锦寓路站至麦德龙站AK11+090~AK11+300右侧地下38.118.616~20框架2010年Ⅰ370户居住4续上编号行政区敏感点名称所在区间线路里程位置线路形式相对线路(m)建筑物概况使用功能对应声环境功能区最近距离高差建筑层数建筑结构建设年代建筑类型评价范围内规模13鄞州区爱居锦寓路站至麦德龙站AK11+200~AK11+250左侧地下35.318.627框架2011年Ⅰ203户居住414鄞州区中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锦寓路站至麦德龙站AK11+300~AK11+360左侧地下22.719.4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特色树种产销对接合同3篇
- 2025版教育设备租赁及教学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03月青海浦发银行西宁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限时产品销售代表协议版B版
- 2025版宾馆客房用品仓储及物流服务采购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中国大帽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郊区住宅转让终结合同
- 组织管理课程设计
- 禅城互联网绘画课程设计
- 2025版共享办公空间房租租赁合同
- 摩托车的稳定性与操纵性评估
- (完整word版)经皮胃穿腹腔引流术知情同意书
- 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法律职业伦理-复习题资料
- 抖音汽车直播培训方案
-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 关于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课件
- 财务用发票分割单原始凭证 发票分割单范本
- 政治学概论 - 国家政体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