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广州_第1页
辛亥革命与广州_第2页
辛亥革命与广州_第3页
辛亥革命与广州_第4页
辛亥革命与广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广州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在帝国主义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与阻碍,这是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且《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严禁中国人民和清朝官吏进行各种形式的反帝斗争,表明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使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合流和进一步发展,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清政府“新政”和“立宪”骗局及镇压保路运动激化了这些矛盾,使之成为革命的直接原因。辛亥革命为何在广州?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窗口广州建城于公元前214年,从秦汉到明清,广州都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广州首受其害;而反抗侵略的斗争,广州首当其冲。1841年5月,三元里的乡民狠狠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广州是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窗口。1835年,美国传教士、医生伯驾在广州创办了眼科医局,后改为仁济医院,1865年又改名博济医院,这是内地第一个西医院。次年,博济医院开始招生,是中国最早的西医专科学校。

中国人了解学习西方,也是从广州开始的。鸦片战争前,林则徐来到广东,学制外国船炮,翻译外国书报;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西方文化传播中心,但广州在新式文化事业方面仍有领先地位。1912年,在广州同时出版的日报就有22种。

近代中国科技的启航,广州是重要地点。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生于广州长于广州,并从广州出发到美国留学;广东恩平人冯如是第一个提出发展航空、自制飞机的中国人。1912年8月,他在广州燕塘试验飞机失事牺牲。辛亥革命为何在广州?近代工商业与广州密不可分

19世纪末,广东的外贸进出口值就达到1亿到2亿海关两,约占全国的外贸额的1/4。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是1869年在上海成立的发昌机器厂,厂主是香山人方赞举。

1872年,南海侨商陈启沅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此后,中国第一家火柴厂、第一家电灯公司、第一家橡胶厂等也相继设立在广州地区。民国农工商部1912年统计,当时全国使用机器为动力的近代工厂363家,广东有136家,多数在广州地区。鸦片战争后,很多地方的洋货店都称为广货店,由广州府华侨创办的新式的百货业先施、永安、大新等公司,首先在香港、上海、广州出现。到19世纪晚期,国内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商人也以广州府籍的为多。

1911年,广东有广州、汕头两个总商会,各地还有60个商会。以“七十二行”为基础,广州商人建立了一个政治性的组织粤商自治会,领导了多次爱国运动。广州具有反抗清朝专制的传统,孙中山受了这种传统的影响,青年时代即决志继承洪秀全的反清事业。近代工业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重要战场广州南园抗风轩的集会

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广州是不可忽视的城市。他1883年起在香港求学,1886年—1887年在广州博济医院学医,从十八九岁到二十八九岁,有十多年在广州、香山、香港、澳门生活、求学、活动的经历。1893年-1894年,他在广州还设立了诊所。

1893年冬天,孙中山和郑士良等一批志士在广州南园抗风轩(在今文德南路)集会,讨论建立革命团体的问题,虽然革命团体未能建成,但为日后兴中会的成立作了准备。

在19世纪后期,广州是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比香港多得多,其重要地位是香港难以比拟的。当然,孙中山在香港接受西方新事物更直接更便利,一些秘密工作会在香港进行,但结交志士、联络各界主要在广州。当时从广州到香港、澳门,不需要办任何出入境手续,在广州花几角钱买张船票,次日清早就到香港上岸。我们无法统计孙中山在这十多年在广州居留了多少时间,但可以肯定地说,广州在孙中山革命思想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园抗风轩双门底王家祠的秘密机关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建立共和制度为目标的革命团体。国民党前期党史最重要的作者冯自由对兴中会会员的列表中,广东人占绝大多数,主要是广州府籍华侨。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当年在广州起义,接着,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等马上回到广州设立秘密机关,地点在双门底王家祠(今广州青年文化宫内)。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记载,当年春天,孙中山已表示要倾覆清政府,“在两广独立成立共和国”。当年孙中山主要在广州及附近活动,为发动起义做准备。这次起义虽然未及发动便失败,但开始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制度的革命事业,成为辛亥革命运动的开端,也是广州成为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重要舞台的开始。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重要战场双门底王家祠黄花岗孙中山先生对此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这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遇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队伍役并俦。”

七十二烈士墓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广东也是发动反袁起义的省份。此后,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在广州地区进行过起义和各项秘密革命活动。1917年以后,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第一次在1917年,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反对军阀段祺瑞;但不到一年,他就受南方军阀和政客的排挤而被迫离开广东赴上海。第二次在1920年,孙中山的军队驱逐了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当年11月孙中山重回广东,第二年4月被非常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大总统,5月正式就任,后人称为非常大总统。陈炯明于1922年6月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再次离开广东。第三次在1923年1月,陈炯明叛军被赶出广州,不久,孙中山从上海回广州第三次建立政权。辛亥革命的遗址与文物

广州的24个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与孙中山、辛亥革命直接有关的,就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国民党一大旧址、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大元帅府旧址、中山纪念堂(含中山纪念碑)、广东咨议局旧址六处。附近还有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广州还有小东营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胡汉民墓、朱执信墓等省、市级辛亥革命遗址、文物30多处。有些文物本身虽与孙中山、辛亥革命没有直接关系,但也留下了孙中山的足迹。著名的哥特式天主教建筑广州圣心大教堂,孙中山1912年曾在此发表过“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演说;广州标志性建筑镇海楼,孙中山于1923年4月曾登楼指挥反击沈鸿英叛军;岭南大学的怀士堂,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此发表演说勉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遗址、文物数量,广州是全国城市中最多的。辛亥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既不是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激起的“骚动和不安”,也不是在少数人“极端感情”或“革命狂热”煽动下的“幼稚与疯狂”,而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分析它怎样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辛亥革命还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辛亥志士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气壮山河、感动天地的英雄事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辛亥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