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同步辅导2023年高中物理课时评价作业十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1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3年高中物理课时评价作业十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2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3年高中物理课时评价作业十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3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3年高中物理课时评价作业十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4页
新教材同步辅导2023年高中物理课时评价作业十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评价作业(十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A级基础巩固1.(多选)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实验基础B.汤姆孙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是正确的D.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认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金属铍,发现了中子,故A正确,D错误;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实验中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微粒,故B正确;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以再分,故C错误.答案:AB2.(2022·上海金山高三校考期中)每一年年末物理学会都会公布当年物理学的十项重大进展,全科学界十分关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对历史上的重大发现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实物粒子也有波动性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D.光电效应现象可以用连续的能量观解释解析:原子呈现电中性,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内部有复杂结构,A错误;干涉与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实物粒子也有波动性,B正确;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C错误;光电效应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即能量的量子化来解释,D错误.答案:B3.(2023·湖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D.β衰变中释放电子与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都是使原子核外电子减少解析: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故A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错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错误;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与一个电子,即β衰变中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内部,不是原子核外的电子,故D错误.答案:A4.(2021·北京丰台统考二模)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内部有一定结构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D.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作用最小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一定结构,故A错误;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由自身结构决定,与物理条件和化学状态无关,故升高温度不可以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故B错误;发生一次β衰变,实际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个电子被抛射出来,故C错误;三种射线中γ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则穿透能力最强,电离作用最小,故D正确.答案:D5.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B.γ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C.三种射线中,β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解析: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本领最弱,但不属于电磁波,故A错误;γ射线是高频电磁波,波长很短,故B正确;β射线的电离能力没有α射线的电离能力强,故C错误;γ射线不带电,电离能力最弱,故D错误.答案:B6.(多选)下列哪些现象能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A.三种射线的能量都很大B.射线强度不受外界温度、压强等物理条件的影响C.元素的放射性与其所处的化学状态(单质、化合物)无关D.α射线和β射线都是带电的粒子流解析:能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的是元素的放射性与其所处的化学状态和物理状态无关,故B、C正确.答案:BCB级能力提升7.(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第一中学校模拟)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B.卢瑟福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可以再分的事实C.玻尔认为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的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释放具有这两个能级之差的能量的光子D.居里夫妇首次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解析: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从而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奥秘,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根据荷质比可以计算出电子的电量,故A错误;卢瑟福利用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故B错误;原子核外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能释放具有这两个能级之差的能量的光子,所以放出光的频率不是连续的,称为线状光谱,故C正确;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故D错误.答案:C8.(2023·湖北模拟预测)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常用品、装饰材料、周围的岩石、食盐、香烟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其中香烟中含有钋(eq\o\al(210,84)Po),具有放射性,其衰变方程为eq\o\al(210,84)Po→eq\o\al(206,82)Pb+eq\o\al(4,2)He,半衰期为13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衰变中释放出的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于γ射线的穿透能力B.100个钋原子核经过2个半衰期,一定还剩25个钋原子核C.质量为m的钋核经过276天,剩余的钋核的质量为eq\f(m,4)D.若采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可以改变钋(eq\o\al(210,84)Po)的半衰期解析: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A错误;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几个原子核无意义,故B错误;经过276天,即经过两个半衰期,剩余的钋核的质量为m′=m·eq\b\lc\(\rc\)(\a\vs4\al\co1(\f(1,2)))eq\s\up12(2)=eq\f(m,4),故C正确;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不随温度的变化发生变化,故D错误.答案:C9.如图所示,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表示β射线,其穿透能力最强B.②⑤表示γ射线,其穿透能力最强C.③⑥表示α射线,其电离能力最强D.②⑤表示γ射线,其电离能力最强解析:α射线实质为氦核流,带正电,β射线为电子流,带负电,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不带电,根据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特点可知①为β射线,②为γ射线,③为α射线;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α射线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左,故④为α射线,β射线受到的洛伦兹力向右,故⑥为β射线,⑤为γ射线;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B正确.答案:BC级拓展创新10.(多选)将α、β和γ三种射线分别垂直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假设α粒子与β粒子速度相同,则下列表示射线偏转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解析:α射线为高速氦核流,带正电;β射线为高速电子流,带负电;γ射线为能量很高的电磁波,不带电.根据左手定则判断正、负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可知A、B两图中α射线和β射线的偏转方向均正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半径r=eq\f(mv,qB),由于两粒子速度相同,氦核的比荷小于电子的比荷,所以氦核运动的轨迹半径大于电子运动的轨迹半径,故A正确,B错误;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分析,可知C、D两图中的射线偏转方向均正确,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