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养浩是我国著名的元曲大家,我们曾经学习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篇元曲——《山坡羊.骊山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这首元曲。2、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元曲的内容,体会句意。难点:诗词曲中意境的体会。了解作者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到任四月即劳瘁而死。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怀民瘼之作。写作背景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文学体裁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山坡羊.骊山怀古》属于小令,山坡羊是曲牌名,骊山怀古是曲的题目。初读课文,读出节奏朗读节奏: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了/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再读课文,理解曲意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⑵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⑶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⑷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息。⑸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⑹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译文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ēpáng)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主要内容该曲为作者登临此骊山,放眼四顾,感慨丛生所作。前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精读课文,感知文本精读课文,感知文本1、曲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情感?恨精读课文,感知文本2、作者在恨什么?从曲中找到相应的词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资料链接骊山,又名郦山,因为山势就像一匹骏马一样,所以得名。骊山风景秀丽,多个君王在此营建宫殿。相传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当时就在那建骊宫;后来秦始皇改为骊山汤,著名的秦始皇陵,也就在骊山的北麓;唐朝时,唐玄宗的时候,扩建华清宫,那里的温泉很有名,就是杨贵妃出浴的华清池。可以说,骊山见证了中国许多历史大事件的发展。资料链接阿房宫由秦始皇建立,与骊山分列在西安城的西、东两侧。秦灭六国、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建造了一座行宫。它富丽堂皇、极尽奢华,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可是,如此恢弘雄伟的阿房宫,却在公元206年,项羽兵入咸阳时被烧毁,大火历时三月不灭,所以杜牧《阿房宫赋》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因而张养浩登临骊山四顾,自然联想到阿房一炬。精读课文,感知文本3、本曲是写于《潼关怀古》之后,作者过了险要的潼关,到了长安、咸阳。当年奢侈繁华之地、穷奢极欲之象,如今又是怎样呢?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草萧疏”写出了此地之荒芜破败、没有生气。“水萦纡”写出水的曲折迂回,也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愁肠百结、心境的九曲回肠。曾经的繁华、今日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辉煌的帝国短暂存在、很快灭亡,不禁让作者感到遗恨。精读课文,感知文本4、作者还在恨什么呢?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历代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无不奢侈极、挥霍无度,作者表面历数历史,实际上讽刺后人、历朝历代重蹈覆辙,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精读课文,感知文本5、作者在诗歌的最后发出怎样的感慨呢?那为什么作者发出如此沉痛的感慨呢?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作者不只是一种感怀,不只在谈对秦王朝和列国周齐秦汉楚抱有的遗恨,而是对于当朝统治者昏庸无道、贪图享乐的一种讽刺和诅咒!主旨这则小令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艺术手法①用典。前两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用了《阿房宫赋》中的典故,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②反问。“当时奢侈今何处”一句中,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③借景抒情。“只见草萧疏,水萦纡”两句是说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④借古讽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国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⑤对比。“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全曲两句在对比中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者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2)、只见草萧疏,

(3)、列国周齐秦汉楚。

当时奢侈今何处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课堂练习4、《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再玩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课堂练习5、《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们的否定(表现诗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慨叹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的语句是(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课堂练习2、对这首散曲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阿房一炬”,同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同指一事,即秦始皇极尽奢华修造的阿房官,被进入咸阳的项羽付之一炬。B.“至今遗恨迷烟树”,其叙事的主体是“列国周齐秦汉楚”“迷烟树”同苏轼《赤壁怀古》词中的“灰飞烟灭”语义相同。C.作者在登临古代帝王宫殿遗迹之后抒发的感慨。抒情较为直露.D.小令中以荒凉的“草”“树”烘托了阿房遗址的破败B解析:此选项有两处不当。一处是“至今遗恨迷烟树”的叙事主体不是“列国周齐秦汉楚”,而是作者发出的感慨,感叹直到现在遗留下的遗憾还萦绕不去。另外一处是“迷烟树”与《赤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