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建设单位(盖章):.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10月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83环境质量现状 4评价适用标准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7环境影响评价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9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 10信息公开 11与生态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22 25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项目名称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企业负责人浙江省宁波市丽园北路1408号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改线段线路位于宁波市宁海县胡陈乡车家村和象山县定塘镇下灶村、三叉塘村境内前期路条审批部门文号建设性质新建N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供应D4420占地面积塔基占地约480m²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 投产日期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2015年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3)国家环境保护局[1997]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令《电力设(6)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8)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9)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0)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9号《浙江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1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3]23号,《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3年8月2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标准号等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国家(1)项目委托书(附件一);(2)项目立项文件(附件二);(3)前期环评批复(附件三);(4)公示证明(附件四);(5)监测单位证书(附件五)。工程资料名称编制时间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3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中有关规定,220kV输电线路为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15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1.2.2.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本项目建设项目位于1类声功能区,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B(A),且影响范围较小,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本环评对声环境影响按二级评价。1.2.2.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2.2评价工作等级浙江省电力设计院2011年9月1.2评价因子、等级和评价范围1.2.1评价因子表1-3本工程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项目施工期声环境固体废物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磁场声环境4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和输变电工程的特点,本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再调下一个等级,仅作分析说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要求,确定220kV架空线路以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区域为评价范围。·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确定220kV架空线路以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区域为评价范围。·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220kV架空线路以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为评价范围。1.3工程内容及规模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前期已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于2011年6月24日取得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辐[2011]53号文的批复(具体见附件三),其环评批复主要意见如下:一、你单位同意的《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内容如下:新建线路长约2×76.8km,采用双回路架空方式架设。二、工程在建设运行中应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重点做好以(一)确保居民区的工频电场、磁场强度应符合《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要求,架空输电线对边导线地面投影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值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二)加强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和固废的防治措施,控制塔基开挖面积和土石方量。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牵张场、施工道路及塔基开挖场地的平整与植被恢复。(三)落实工程环境监理,切实做到三同时,在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四)妥善处理好与项目周边群众的关系、鉴于输变电建设项目公众关注度较高,建设单位应进一步做好解释与宣传工作,与项目周边居民协调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与社会稳定。三、如项目在后续设计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变更,你公司须及时上报,并根据有关规定5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办理环保手续。四、项目竣工后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正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于2011年7月7日取得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能源[2011]781号文的核准,于2011年9月5日取得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设计[2011]109号文的批复,于2011年12月20初开工建设,2013年3月投入试运行。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实际建设时,位于车家村的69#~70#段线路、位于下村灶的108#~109#段线路以及位于三叉塘村的112#~113#段线路距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与环评阶段发生变化,具体变化情况见表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2015年7月,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委托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对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进行补充环境影响评价。1.3.2评价规模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补充分析的如下: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69#~70#段线路位于宁海县胡陈乡车家村,长约0.333km;108#~109#段线路位于象山县定塘镇下灶村,长约0.394km;112#~113#段线路位于象山县定塘镇三叉塘村,长约0.838km,以上线路均采用同塔双回架空方式架设。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补充分析的线路位于宁波市宁海县胡陈乡车家村和象山县定塘镇下灶村、三叉塘村境内,地形为平地和山地。具体位置见图1-1。1.4输电线路概况1.4.1输电线路的基本情况①69#~70#段线路位于从车家村81号和80号房屋间的空档走线,需要跨越车家80号民房,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包括车家80号和81号。②108#~109#段线路位于下灶村南侧沿东西方向走线,需要跨越下灶村92号院子,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包括下灶92号和82号。③112#~113#段线路位于三叉塘村北侧走线,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为南侧30m包洞塘235号。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补充分析的线路包括69#~70#段线路位于车家村,长约0.333km;6108#~109#段线路位于下灶村,长约0.394km;112#~113#段线路位于三叉塘村,长约0.838km,采用同塔双回架空方式架设。架空线路导线采用LGJ-630/45和LGJ-400/35钢芯铝绞线,塔型为220-JT2-3。输电线路全线位于宁波市宁海县胡陈乡车家村和象山县定塘镇下灶村、三叉塘村境内境内,线路路径及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见图1-2~图1-4。1.4.2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情况①69#~70#段线路跨越车家80号民房1次。②108#~109#段线路跨越下灶92号民房1次。③112#~113#段线路不存在交叉跨越。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的要求,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见表1-4。表1-4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非居民区居民区交叉跨越公路(地面)弱电线和电力线1.5有关的区域规划文件、意向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前期取得了相关政府及规划部门意见。1.6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于2013年3月投入试运行。通过对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段线路的现状监测结果可知,线路运行时在环境保护目标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声环境监测值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具体见3环境质量现状。7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象山县介于北纬28°51′18”-29°39′42”、东经121°3象山县山地面积为793km²,占总面积的70%左右。县内大多是200m以下丘陵,坡度象山县溪河源短流促,独注入海。流域面积在20km²以上的水系有大塘港、南大河、平均约248天,生长期为345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17℃),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mm以上)。但台风活动频繁,常伴有狂风暴雨,水系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工程调蓄性能弱,而且河网密度低,雨量1463mm,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总量9.33亿m³,降雨径流时空分布呈现自西北东南递减,集中在梅雨、台风期间,为双峰型。年际变化极度偏离均衡,变幅最大为2.83,以及东南临三门湾,南壤三门县,西与天台、新昌为界。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25’、北纬29°17′,东经121°09′~121°49′之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7℃,年日照1900小时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m,无霜期230天。宁海县资源总量约17.3亿m³,水力蕴藏量达10.6万kW,总库容为4.304亿m³,水质优良。境内的中国大(二)型水利工程——白溪水库,是宁波市重要的供水水库,也是首批中国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即将动工的库容为8460万m³的西溪水库,可提供5400万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8象山县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全县陆域面积138km²,辖10镇5乡3街道,总人口54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km²,常住人口23万。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佳海洋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渔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省文明县城、省教育强县、省文化先进县、省科技强县等荣誉称号,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63位。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8.7亿元,公共财政收入5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75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18127元。象山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兼具山、海、港、滩、涂、岛资源的地区,海域面积6618km²,海岸线925km,分别占宁波市的67.8%和59.2%。有大小岛屿656个,占宁波市的80%以上,浙江省的21.4%。北部象山港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国家中心渔港和对台重要贸易口岸。海洋旅游资源冠绝长三角,拥有36个金色沙滩,总长13.2km:宁海县位于宁波市境南部沿海,北纬2917,东经12125',面积1843km²,人口58.55万,辖4个街道、11个镇、3个乡,23个社区、11个居委会、369个行政村。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29mm。同三线高速公路和省道甬临线纵贯县境。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三大著名温泉之一的南溪温泉和白溪天河等景区,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工业有模具制造、汽车配件、文具灯具、机械电子等;海水养殖居全省第一,望海茶为国内优质名茶。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6.5%;财政总收入65.6亿元,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1亿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40664元和22209元,分别增长9%和11.2%。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可知,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中69#~70#段线路位于车家村长约0.333km;108#~109#段线路位于下灶村,长约0.394km;112#~113#段线路位于三叉塘村,长约0.838km,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生态敏感区域。9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为22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为了解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及噪声环境现状,我院委托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验中心(计量认证合格证书2012100224D号)对输电线路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情况如下:(1)监测项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距离地面1.5m高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eqdB(A))。(2)监测方法①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电场及工频磁场监测方法执行采用《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②声环境声环境质量监测方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监测仪器I.声环境声环境监测采用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的AWA6270+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检定有效期为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30日,检定证书编号为E2014-0092979,年检单位为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主机出厂编号:045137频率范围:10Hz-20kHz灵敏度:40mV/Pa量程范围:25dB(A)-130dB(A)Ⅱ.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仪器采用PMM8053B场强仪,制造商为德国Narda公司,检定有效期为2015年1月08日~2016年1月07日,检定证书编号为2015F33-10-000137,年检单位为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型号/规格:8058B/EHP-50C器具编号:262WL00312/352WN00227频率范围:5Hz-40GHz频率范围:5Hz-100kHz量程范围:电场:0.01V/m~100kV/m磁场:1nT~10mT(4)监测布点本次环评在220kV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目标处布置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声环境现状监测(5)监测时间及监测条件监测时间:2015年7月21日昼间AM9:00~PM14:00,夜间:PM22:00~PM23:50(夜间仅进行噪声监测))监测条件:晴。昼间26~28℃,相对湿度51%,风速≤1.5m/s;夜间18~20℃,相对湿度58%,(6)监测工况220kV宁海~象北输电线路监测时运行工况如下:表3-1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dB(A)工频电场强度(kV/m)强度(μT)昼间夜间车家80号民房二层平台下灶村92号民房前由表3-1可知,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环境保护目标处环境监测值昼间为(41.4~50.2)dB(A)、夜间(37.8~41.8)dB(A),昼、夜间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工频电场强度为(0.175~0.48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14~0.373)μT,满足工频电场强度4.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推荐标准限值要求。对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输电线路进行了断面监测,具体结果见表3-2。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距线路中心距离(m)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左侧边导线下(0m)由表3-2可知,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输电线路断面监测结果如下:工频电场强度为(0.028~1.316)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和保护级别)地区主要位于平地,为此确定本工程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22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两侧40m的带状区域内的民房或工厂,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中环评阶段表3-3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环境保护目标对比一览表行政区域实际建设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目标最近位置关系环境保护目标最近位置关系房屋类型塔号宁海县胡陈乡车家车家东北侧约车家80号工频电场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行政村西南侧约车家81号工频磁感应100μT,噪声满足1类标准(昼间夜间象山县定塘镇中坭行政村下灶村下灶82号、号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输电线路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具体情况见表4-1和表4-2。表4-1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1类项目名称标准类别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环境影响补输电线路:1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0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期)。具体见表4-3。昼间夜间总量控制指标无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输电线路是从电厂或变电所向消费电能地区输送大量电能的主要渠道或不同电力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联网渠道,是电力系统组成网络的必要部分。架空线路一般由塔基、杆塔、架架空线是架空敷设的用以输送电力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路上动态和静态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施工噪声、基础开挖塔基建设铁塔安装线路牵引运行投产施工期影响运行期影响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于2011年12月20日开工,2013年3通过对周围居民走访调查发现,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已经完成设的工作,尚未进行导线架设。前期建设时基本做到水泥装卸文明作业;施工弃土弃渣等合理堆放;施工时通过定期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并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按照国家和当地夜间施工作业时间的规定施工,全部在白(1)电磁影响220kV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电流在导线中的流动会使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2)噪声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3)废水(4)固体废物(5)环境空气(6)土地占用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中评价内容为69#~70#段线路位于车家村,长约0.838km,以上线路均采用同塔双回架空方式架设,新建杆塔共6基,塔基占地面积共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固体废物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噪声运输车辆、架线牵引机、张力机、切割机等,其源强噪声级最大可达到105dB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中评价内位于车家村,长约0.333km;108#~109#段线路位于下灶村,长约0.394km;112#~113#段线路位于三叉塘村,长约0.838km,以上线路均采用同塔双回架空方式架设,新建杆塔共6基,塔基占地面积共240m²。塔基施工结束后已对塔基表面进行覆土恢复,降低水土流失和扬尘方面的影响。工程塔基建成后已对塔基处进行绿化,景观上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7环境影响评价(1)噪声影响分析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已建设完成,后期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具体见表7-1。设备名称张力机工程开工前需向当地环保局申报登记。同时,夜间施工避免对周围居民点的声环境质量造成影响;需要连续作业的,需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并张榜公布。(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输电线路施工阶段,道路运输产生扬尘的污染,干燥天气特别是大风条件下,扬尘污染更为突出。车辆运输产生的粉尘短期内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对周围局部地区的环境产生暂时影响,施工结束后已恢复。(3)水环境影响分析线路工程塔基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工拌和,基本无废水排放。施工期间的主要废水源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的施工人员集中居住在施工点附近村庄租住的民房内,生活污水排入居住点的化粪池中。(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本工程不设弃渣场,塔基区产生的土石方量很小,已全部用于回填,不产生弃渣。工程主要的固体废物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来自施工人员居住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堆放至施工人员居住社区的垃圾箱内,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回收处理。(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①土地利用线路工程临时占地为线路临时施工场地。工程在施工期结束后,已对地表植被进行了恢②水土保持本工程线路基本位于平地。施工已尽量避开陡坡和不良地质段,施工时已避开雨季土建施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及水土流失。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本项目已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如下: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实施、同步完成发挥作用。2)采用合理的开挖和回填工艺、每完成一部分开挖或回填,都采用夯实、覆盖等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地面的抗侵蚀能力,使水土流失最小化。3)临时堆料场已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采取覆盖、加棚等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渣体流失。4)施工场地已设置合理的排水导流系统,设置沉淀装置,减少土壤流失。5)表土剥离后,已加快土石方施工进度,并尽可能避免在雨季施工。6)已经做好及时回填和绿化恢复工作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③对植被的影响通过对线路沿线地区的植被情况的现场调查,本工程建设无珍稀或需要保护的树种。7.2输电线路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对已运行的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输电线路噪声进行监测可知,输电线路在环境保护目标处环境监测值昼间为(41.4~50.2)dB(A)、夜间(37.8~41.8)dB(A),昼、夜间声环境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7.2.2废水排放分析220kV输电线路工程运行期无废水排放。7.2.3固废分析220kV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固体废弃物。7.2.4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对已运行的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输电线路进行断面监测,具体结果见监测结果见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现场TSP排放浓度不大于水污染物 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磁场:<100μT固体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噪声(1)施工时已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避免夜间施工,尤其夜间不使用高噪声设备,大幅度的减少塔基施工和运行期对周围声环境环境贡献值较小,基本不会改变线路周围的声环其它施工结束后,采取必要措施,临时堆放的土方用于回填,保持塔基稳定环保投资估算: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投资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9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1)负责办理建设项目的环保报批手续。(2)参与制定建设项目环保治理方案和竣工验收等工作。(3)检查、监督项目环保治理措施在建设过程中的落实情况。(4)在建设项目投运后,负责组织实施环境监测计划。时期负责部门行监测或调查项目建设工程投入试运行后,9.4监测项目(1)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等效连续A声级。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10信息公开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88号令),对本次10.1信息公开对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信息公开地点:见表10-1。信息公开内容:(一)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二)环评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三)项目建设情况(包括工程概况、初步环评结论);(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信息公开内容见图10-1至图10-7。公护方面的反馈意见。表10-1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信息公开现场张贴地点一览表张贴地点图例公开时间定塘镇图10-1定塘镇人民政府无胡陈乡图10-2胡陈乡人民政府无图10-3无车家80号图10-4无下灶82号图10-5无下灶92号图10-6无包洞塘234号图10-7无本次环评信息公开后由所在地政府对本次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环境影响补充分在信息公开期间均未收到民众的电话、书面信件或其他任何有关对220kV象山电网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11与生态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1.1与象山县生态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8年6月5日)文本可知,象山县共划分4个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中:108#~109#段线路位于象山县定塘镇下灶村,长约0.394km,表11-1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所经区域生态功能要求一览表名称所属区域象山滨海水域保护、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小区限制区维持生物多样性、基本农田保护、湿地生态保护、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限制工业扩展,禁止发展《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禁止发展新的工等)。适当发展废水排放量小的行业,允许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项目,新建项目需增加排污总量的,须在同区或替代消减1.2倍以上的同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或经市环保局批准从其它区域调用总量。化工、医药、从表11-1可知,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中:108#~109#段线路位于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一批)》、《宁波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项目,也不属于禁止发展新的三类企业(主要包括造纸、电镀、印染、化工等),满足象山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11.2与宁海县生态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宁海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可知,宁海县共划分4个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即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优化准入区。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中:69#~70#段线路位于宁海县胡陈乡车家村,长约0.333km,线路所在地生态功能区情况见图11-2。表11-2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所经区域生态功能要求一览表名称所属区域长街-胡陈农田保护与海岸带小区限制区维护海岸带生态安全及农田保护针对造成污染的原因实行分类指导,限期治理,并达标排放。流入中堡溪的所有工业废水必须按一类标准达标排放后或经污水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加大入海污染物的控制与治理力度,严格控制陆上污染源及农业面源的排放总量,降低人类对海域的干扰、破坏程度,保护滩涂和湿地资源从表11-2可知,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补充分析段线路)中:69#~70#段线路位于宁海县胡陈乡车家村,该工程不存在废水排放,基本不产生污染源排放,不对造成海域的干扰和破坏,满足宁海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分析报告表5961-H/HK2015234K-P12结论(1)项目由来220kV象山电网补强工程于2011年7月7日取得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能源[2011]781号文的核准,于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员工数字时代的协作与情绪智商培训计划考核试卷
-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业发展考核试卷
- 海洋工程结构设计考核试卷
- 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考核试卷
- 标准化服务在影视版权保护中的实践考核试卷
- 烟草批发商产品安全标准考核试卷
- 文具行业的数据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 云母制品在运动场地材料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考核试卷
- 牛的饲养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与政策效应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研究考核试卷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2章知识图谱
- 小学科学苏教三年级下册3单元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 恶心呕吐PPT精品课件
- 防汛物资台账参考模板范本
- 手足口病护理查房ppt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 4 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 Using Language-Listening课件(26张)
- ICD-O-3形态学编码汇总
- 第4期一文打尽xps图谱分析教程及在各领域的应用avantage操作指南
- APQP培训试习题(含答案)
- 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制)
- IEC61400-3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