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韩非子-贪愎好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韩非子-贪愎好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韩非子-贪愎好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阅读:《韩非子-贪愎好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韩非子·贪愎好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知伯率赵、韩、魏而伐范、中行,灭之。休兵数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与之。又使人请地于魏,魏宣子与之。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知伯因阴约韩、魏将以伐赵。赵襄子定居晋阳,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弗能拔,因舒军而围之,决晋阳之水以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大夫羸病。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财力尽,士大夫羸病,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国之可下?”张孟谈曰:“臣闻之,亡弗能存,危弗能安,则无为贵智矣。君释此计者。臣请试潜行而出,见韩、魏之君。”张孟谈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齿寒。今知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二君为之次。”二君曰:“我知其然也。虽然,知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觉,则其祸必至矣。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而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因与张孟谈约三军之反,与之期日。夜遣孟谈入晋阳,以报二君之反。襄子迎孟谈而再拜之,且恐且喜。二君以约遣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智过于辕门之外。智过怪其色,因入见知伯曰:“二君貌将有变。”君曰:“何如?”曰:“其行矜而意高,非他时之节也,君不如先之。”君曰:“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而三分其地,寡人所以亲之,必不侵欺。兵之著于晋阳三年,今旦暮将拔之而飨其利,何乃将有他心?必不然。子释勿忧,勿出于口。”明旦,二主又朝而出,复见智过于辕门。智过入见曰:“君以臣之言告二主乎?”君曰:“何以知之?”曰:“今日二主朝而出见臣而其色动而视属臣此必有变,君不如杀之。”君曰:“子置勿复言。”智过曰:“不可,必杀之。若不能杀,遂亲之。”君曰:“亲之奈何?”智过曰:“魏宣子之谋臣曰赵葭,韩康子之谋臣曰段规,此皆能移其君之计。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国,因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以无变矣。”知伯曰:“破赵而三分其地,又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则吾所得者少。不可。”智过见其言之不听也,出,因更其族为辅氏。至于期日之夜,赵氏杀其守堤之吏而决其水灌知伯军。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之军而擒知伯。知伯身死军破,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故曰:贪愎好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节选自《韩非子·十过》,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日A二主朝B而出C见臣D而其E色动F而视属臣G此必有变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釜,一种器物,圆底而无足,煮饭用的锅,与典故“破釜沉舟”中的“釜”意思相同。B.期,指约定,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的“期”意思不相同。C.再,指两次,与《六国论》中“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的“再”意思相同。D.矜,指傲慢,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伯向赵国索地,赵襄子拒绝给土地,于是智伯暗中联合韩魏攻打赵国。晋阳城被围困三年后,城内粮食短缺,赵襄子想要投降,张孟谈不同意。B.张孟谈暗中拜见了韩魏之君,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让他们知晓了智伯的为人,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三方合谋共击智伯。C.智伯的军队因救水而大乱,韩氏和魏氏的军队又从两侧攻击智伯的军队,赵襄子率军在正面进攻,把智伯的军队打得大败并且活捉了智伯。D.智伯最终被杀,军队被打败,属地被分为三份,被天下人耻笑,其根本原因是贪心固执而喜好利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谋出二君之口而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译文:(2)兵之著于晋阳三年,今旦暮将拔之而飨其利,何乃将有他心?译文:【参考译文】10.CFG【解析】此句意为“今天韩康子和魏宣子朝见您以后出去,看到我后脸色有变化,而看我的时候眼睛盯着我”,因此在C、F、G处断开。11.D【解析】A项,“破釜沉舟”的“釜”是煮饭用的锅,二者意思相同;B项,“期年之后”的“期”是“满”的意思,二者意思不相同;C项,“后秦击赵者再”中的“再”是“两次”的意思,二者意思相同;D项,“凡在故老,犹蒙矜育”中的“矜”是“怜悯”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12.B【解析】B项,“让他们知晓了智伯的为人”有误,原文“我知其然也。虽然,知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可见,他们本来就知道智伯的为人,并不是通过张孟谈才知道的。13.(1)谋划从你们二位的口里说出,传到我的耳中,没有人会知道它。【解析】省略介词“于”,从;君,你们;人莫之知也,宾语前置。(关键字词各1分,句意2分)(2)军队围攻晋阳已经三年,现在早晚间将要攻下它而享受它的利益,怎么会有他心?【解析】著,围攻;飨,通“享”,享受;何乃:固定句式,怎能,怎会。(关键字词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智伯率领赵、韩、魏进攻范氏、中行氏,而消灭他们。修整了数年,派人韩氏请求割让土地给自己,韩康子给了他土地。智伯又派人向魏氏请求割让土地,魏宣子给了他土地。智伯又派人到赵氏请求割让蔡、皋狼地方,赵襄子不给他。智伯暗地里约韩、魏两家准备来讨伐赵氏。赵襄子定居在晋阳,三国的军队到达晋阳城,于是开战。三个月还不能攻下。因此就疏散开军队加以围攻,决开晋阳的河水来淹灌。围困了晋阳城三年。晋阳城内的人像鸟筑巢一样在房顶或高处居住,吊起锅来做饭吃,财物和粮食将要耗尽,士大夫瘦弱疲惫。赵襄子对张孟谈说:“粮食缺乏,财力用尽,士大夫瘦弱疲惫,我恐怕坚守不住了!想要举城投降,哪一家可以去投降?”张孟谈说:“我听说,如果将灭亡的不能保存,危险的不能安宁,就用不着重视智能了。您暂且打消这个念头。我请求尝试悄悄出城,去面见韩氏和魏氏。”张孟谈见到韩氏、魏氏说:“我听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寒冷。现在智伯率领你们两家来进攻赵氏,赵氏将要灭亡了。赵氏灭亡,那么你们两家就会紧随其后。”韩氏和魏氏说:“我们知道是这样。尽管如此,智伯做人粗暴而少仁爱。如果我们的谋划被他发觉,那么我们的祸害一定会到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张孟谈说:“谋划从你们二位的口里说出,传到我的耳中,没有人会知道它。”韩氏、魏氏便和张孟谈约定三家军队一同反对智伯,与他们约好了日期。夜晚派张孟谈进入到晋阳城,向赵襄子报告韩、魏两家的谋反。赵襄子迎来张孟谈两次向他下拜,又惊又喜。韩康子、魏宣子因为约定遣回了张孟谈,因此朝见智伯之后出来,在军门外遇到了智过。智过对二人的脸色感到奇怪,因此到军营中面见智伯说:“从韩康子和魏宣子的脸色看上去他们二家将有变化。”智伯说:“怎么回事?”智过说:“他们的行动傲慢而意气高扬,不像平时的样子。您不如先动手。”智伯说:“我和韩、魏二家商量得很周密,攻下赵氏后三家瓜分他的土地,我因此对他们很亲近,他们一定不会欺骗我。军队围攻晋阳已经三年,现在早晚间将要攻下它而享受它的利益,怎么会有他心?一定不会这样。你就放心,不要将这些话说出去让他们听到了。”第二天,韩康子和魏宣子又朝见智伯出来,在军门前再次遇到智过。智过进军营见智伯说:“您将我的话告诉韩氏和魏氏了吗?”智伯说:“你怎么知道的?”智过说:“今天韩康子和魏宣子朝拜您以后出去,看到我脸色有变化,而看的时候眼睛盯着我。这其中一定有变故,您不如杀了他们。”智伯说:“你放下这个问题不要再说了。”智过说:“不行,一定要杀了他们。如果您不能杀他们,那就亲近他们。”智伯说:“亲近他们又怎么样?”智过说:“魏宣子的谋臣叫赵葭,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这两个人都能改变他们主人的主意。您可与这两个人约定,攻下赵氏后,便分封这两个人各一个万户人口的县境。如果这样,那么韩康子和魏宣子就可以不会有变化了。”智伯说:“攻下赵氏而三家瓜分它的土地,又分封赵葭、段规二人每人一个万户人口的县境,那么我所得到的就少了。不行。”智过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