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宁波七中重点达标名校中考化学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及所属类别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NaOH纯碱碱B.Ag水银单质C.CO2固体干冰氧化物D.NaHCO3苏打盐2.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C.过滤 D.稀释浓硫酸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C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D.t2°C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A的质量为30g4.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CO→Na2CO3B.NaNO3→Ba(NO3)2C.Cu(OH)2→NaOHD.H2SO4→HCl5.在哈尔滨市交通局和平房区政府的共同支持下,399路纯电动公交车在平房区上线运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制造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化玻璃属于复合材料B.纯电动公交车上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C.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的含碳量一般为2%—4.3%D.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可实现绿色出行6.下列离子组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Cu2+、SO42-、Cl-B.K+、Na+、NO3-、C1-C.CO32-、OH-、Na+、C1-D.Fe2+、C1-、Na+、SO42-7.下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C.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D.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8.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氯化钠、碳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煮沸将水中钙镁离子除去从而将硬水软化,同时蒸馏也可以将硬水软化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同理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D.碳单质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同理二氧化碳也具有还原性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10.“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 C.C2H6O D.C2H4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请回答下列问题:乙酸乙酯由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1.5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加入100g硝酸银溶液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2)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1)尿素[CO(NH2)2]属于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生产甲醇(CH3OH)①“捕捉”CO2:在高压条件下可将烟道气中的CO2快速溶解于甲醇,原因是___________,得到CO2的甲醇溶液,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捕捉”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过程中__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发生变化,图示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请你谈谈实现这一变化过程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③甲醇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液体,常用于制作汽车燃料,燃烧过程是将__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能。14.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在40℃时,在l00g水中加入30gKCl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50g水后恢复到40℃,析出固体质量是____g。在40℃时,饱和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在温度为________时,Na2SO4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KCl的溶解度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014年央视“1.15”晚会上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小明同学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和小军同学一起进行了相关探究活动。①小明认为是黄金②小军认为是铜锌合金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取一小片黄色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黄色的金属变黑
②
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稀硫酸中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知,猜想(填序号)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②中的现象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假设你的观点和小军相同,请你选用一种类别不同于稀硫酸的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溶液中,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6.酸中的H+没有被碱完全中和时生成的产物为酸式盐,可以继续和碱发生反应。同学们发现将一定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NaHCO3溶液中,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如何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后溶质有哪些?化学实验社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溶液溶液加稀盐酸A产生气泡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变红色加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B上还表格中A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造成B处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猜想1:猜想2:和猜想3:N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请加过量的溶液_____①猜想2正确②和发生了反应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_____③再滴加少量的__________(表达与交流)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题分析】
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错误;
C.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D.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故选:C。2、B【解题分析】
A、倾倒液体,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对准手心,瓶塞要倒放,不符合题意;B、加热液体,试管与水平面约45度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越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符合题意;C、过滤时,漏斗下端玻璃管要紧靠烧杯内壁,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要用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解题分析】
A.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选项正确;B.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t2°C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选项正确;D.t2°C时,A的溶解度为30g,100g的水中能溶解A的质量为30g,100g中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小于30g,选项错误。故选D。4、D【解题分析】
A、一氧化碳无法转化为碳酸钠,一氧化碳需先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不符合题意;B、硝酸钠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钡,不符合题意;C、碱发生复分解反应,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均溶于水,且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的生成,氢氧化铜是固体,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D、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符合题意。故选D。5、B【解题分析】A、钢化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错误;B、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也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正确;C、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03%—2%,错误;D、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但也会有碳的排放,错误。故选B。6、B【解题分析】
pH=2的无色溶液,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H+,利用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来分析大量共存。【题目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铜离子溶液显蓝色,故A不正确;B、该组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且均为无色,故B正确;
C、H+、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H+、OH-能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C不正确;D、该组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亚铁离子存在的溶液显浅绿色,故D不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铜离子存在的溶液显蓝色,亚铁离子存在的溶液显浅绿色,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7、D【解题分析】A、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升高温度后,c溶液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变化不大,故a中含有少量b时,
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错误;D、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正确。故选D。8、B【解题分析】
A、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中不一定都含有金属,如硝酸铵中不含金属元素,属于盐,故A错误;B、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煮沸将水中钙镁离子除去从而将硬水软化;同时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也可以将硬水软化,故B正确;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故选C错误;D.碳单质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但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B。9、D【解题分析】
①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由酸和碱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③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它是无机物,观察选项,故选D。10、B【解题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题目详解】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32:4:154.5%【解题分析】
(1)乙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填:3。(2)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8:2=2:4:1,故填:2:4:1。(3)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54.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可溶性杂质、硝酸钠、硝酸银6.8%【解题分析】
(1)从题目图像可知,加入50g硝酸银溶液时,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完毕,再加入硝酸银则过量,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硝酸银和生成的硝酸钠,还有未反应的可溶性杂质,因此溶质包含三部分:可溶性杂质,生成的硝酸钠和剩余的硝酸银;(2)由图可以看出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为2.87g,此时加入硝酸银溶液质量为50g,所以依此计量点进行计算;设参加反应的硝酸银的质量为mm=3.4g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6.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有机物压强变大,气体溶解度增大CO2分子2减缓温室效应化学热【解题分析】
(1)有机物是指含碳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在尿素中含有C元素,且不属于含C的无机物,所以尿素属于有机物;(2)①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压强变大可以增大气体的溶解度,所以在高压下,二氧化碳更容易溶解到甲醇中;溶液的读法,溶质在前,溶剂在后,所以甲醇为溶剂,二氧化碳为溶质,因此本题溶质为CO2;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答案为分子;氧化物需满足三个条件,首先由两种元素组成,其次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最后必须为化合物,满足三个条件的图中只有CO2和H2O,一共有2种;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图式可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写好后注意配平并标明反应条件,即可得出答案;CO2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上述变化过程消耗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无污染的水以及工业产品甲醇,可以减缓温室效应;③燃料燃烧的过程会放热,将化合物的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14、不饱和1025~6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题分析】
(1)在40℃时,KCl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在l00g水中加入30gKCl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40℃时,在50g水中最多溶解20gKCl,故此时析出固体质量=30g-20g=10g;(2)在40℃时,KCl的溶解度是40g,饱和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观察图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几成股份合同范本
- 短视频营销的视觉吸引力分析
- 平台开发合同范本
- 社交活动在老年生活中的作用及社区规划
- 科技公司员工绩效与激励机制设计
- 广告展位合同范本
- 电影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 兽药购货合同范本
- 工控维护合同范本
- 科技园区的消防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
-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第十九章融合报道
- 常用小学生词语成语积累归类大全
- 七种不同样式的标书密封条
- 全国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质量控制
- 中国传统成语故事(英文版)
- 铸造厂总降压变电所及厂区配电系统设计
- 航拍中国优秀课件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现代人的心理困惑和自我疗愈策略》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小学音乐组集体备课计划
- 稿件修改说明(模板)
-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