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题电工(带答案)_第1页
实操题电工(带答案)_第2页
实操题电工(带答案)_第3页
实操题电工(带答案)_第4页
实操题电工(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排序题1.带电作业中,断开导线正确的顺序是:ABA.断火线B.断零线;2.带电作业中,搭接导线正确的顺序是:BAA、接火线,B、接零线3.变压器停电作业正确的操作是:ABA、停负荷侧B、停电源侧4.变压器送电作业正确的操作是:BAA、送负荷侧B、送电源侧5倒换母线操作正确的顺序是:ACBA、合上母线备用开关B、断开原运行母线开关C、取下母线备用开关保险6.室外单极刀闸,跌落保险停电拉闸正确的操作是:ACBA、拉中间一相B、拉上风向一相C、拉下风向一相7.停电倒闸操作的顺序是CABA下倒闸B上倒闸C断路器8.操作跌落式保险时,送电的操作应该是ABCA.合上风侧一相,B合下风侧一相,C合中相9.线路送电时,必须按照1C2B3A的顺序进行操作,停电时,操作顺序相反。A.断路器、B负荷侧隔离开关C母线侧隔离开关10.电流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从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1A2C3BA、左手一脚B脚一脚C手到手;二.连线题1.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指出各种颜色对应含义:红警告、注意蓝指示、通行黄指令绿禁止、停止2.指出各种颜色对应含义:红色的电器外壳接地或接零灰色的电气外壳工作零线黄绿双色绝缘导线有电线路上黑色导线保护零线3.指出各种颜色对应含义:红色L1相蓝色L2相黄色L3相绿色直流电的负极4.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所对应的极限温度:Y1050CA900CE1550CF1200C5.变压器分接开关三档位置对应的变比:Ⅰ档10/0.4Ⅱ档9.5/0.4Ⅲ档10.5/0.46.TN系统三种类型应用相对应的场所:TN—C爆炸危险性较大场所TN—S无爆炸危险场所TN—C—S有数据处理设备场所7.1千伏以下线路电压经过地区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居民区4米非居民区6米交通困难地区5米8.交流弧焊机安全要求:二次侧空载电压2—3米一次侧绝缘电阻不低于20—30米二次侧绝缘电阻不低于70伏左右二次线长度不应超过1兆欧一次线长度0.5兆欧9.连接相对应的电流数值感知电流50毫安致命电流16毫安摆脱电流 1毫安安全电流30毫安5.使用500V兆欧表测试低压设备绝缘电阻时,应注意的事项有(ABCDE)A被测量设备应全部停电,并与其他连接的回路断开;B设备在测量前后,都必须分别对地放电;C被测设备应派人看守,防止外人接近;D穿过同一管路中的多根绝缘线,不应有带电运行的线路;E在有感应电压的线路上测量绝缘时,必须将另一回线路同时停电后方可进行。6.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应注意安全事项有(ABC)A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和电流值档位。测量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观测数值时,要特别注意人体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B测量回路电流时,应选有绝缘层的导线上进行测量,同时要与其他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相间短路事故发生。测量中禁止更换电流档位;C测量低压熔断器或水平排列的低压母线电流时,应将熔断器或母线用绝缘材料加以相间隔离,以免引起短路。同时应注意不得触及其他带电部分。7.在电力线路上进行验电应注意的事项有(ABCD)A验电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B验电时,绝缘棒或绝缘绳的验电部分应逐渐接近导线,根据有无放电声和火花来判断线路是否确无电压。C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D验电前,宜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8.电力线路上装、拆接地线应遵守(ABCDE)A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B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C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D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E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9.低压触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可采用的方法(ABCDE)A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火线。B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C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D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E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10.在处理事故需来拉开带负荷的动力配电箱闸刀开关时,应采用(ABC)防止电弧烧伤和触电的措施。A用绝缘工具B戴绝缘手套C戴防护眼镜D用金属屏蔽11.对于供配电网络相联系的部分必须进行(ABCDE)防止停电后突然来点。A断电B放电C验电D挂临时接地线E开关上锁12.临时遮挡可以用(ABC)材料制成。A干燥木材B橡胶C坚韧的绝缘材料D坚固金属13.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采用(ABC)灭火器。A四氯化碳B二氧化碳C1211D泡沫E水。14.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其方式有(ABC)A第一种工作票B第二种工作票,C口头或电话命令D约时停电、送电15.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ABCDE)A缺乏电气安全知识B违反操作规程C电气设备不合格D维修不善E偶然因素16.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主要因素有(ABCDEFG)A电流的大小B人体电阻C通电时间的长短D电流的频率E电压的高低F电流的途径G人体状况

17.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守下列各项:(ABC)A.填用工作票或口头,电话命令B.至少应有两人一起工作C.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18.Ⅱ类手持电动工具是带有(CD)的设备。A.基本绝缘B.防护绝缘C.双重绝缘D.用回字标志19.在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接地电网中,如果有个别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并且漏电,则接触(ABCD)的人,可能发生触电事故。A该接地设备金属外壳B所有接零设备金属外壳C零线D接地极。20.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五防”的内容是(ABCDE)A防止误拉、合断路器B防止带负荷误、拉合隔离开关C防止带接地开关合闸D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E防止误入带电隔离F防小动物五.案例分析1.2006年06月06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大河镇大河村三组(小地名李家湾)的恒河中,三名农民工触电身亡。三名死者皮肤被烧黑,用白布包裹着的尸体已变形。事故现场,一根白色的金属通讯线从大河镇一直向下延伸到数百米外的河水中。在距河水四五十米的玉米地里,这根金属线竟搭在了两根破旧的电线上。据警方介绍,民警赶到现场时发现钢绞线(即白色的金属线)头搭在一名死者身上,另两名死者倒在钢绞线旁边。经初步调查,三名死者是有关单位雇来的临时架线工人未经培训,未取得电工操作资格,将架设的钢绞线搭在高压电线杆上向恒河对岸架设,钢绞线拉到河中间时发生触电事故。据附近村民介绍,该段通信线路在架设时,施工范围内既有高压线又有低压线但却没有监护、劳动防护用品等安全措施。此外,该段通信线路没有专门的线杆,而是挂在高压电线杆上。从上述案例中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有(ABCD)A、架线工人未经培训,无电工操作证;B、施工单位未设置监护人;C、将通讯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D、作业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2.2000年11月4日上午,碳化工段的氨水泵房1#碳化泵电机烧坏。工段维修工按照工段长安排,通知值班电工到工段切断电源,拆除电线,并把电机抬下基础运到电机维修班抢修。16时30分左右,电机修好运回泵房。维修组组长林某找来铁锤、扳手、垫铁,准备磨平基础,安放电机。当他正要在基础前蹲下作业时,一道弧光将他击倒。同伴见状,急忙将他拖出现场,送往医院治疗。这次事故使林某左手臂、左大腿部皮肤被电弧烧伤,深及II度,造成一起电弧烧伤事故从上述案例中分析,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有(ABCD)A电工断电拆线不彻底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电工断电后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保险丝拔除,将线头包扎,并挂牌示警。B碳化工段当班操作工在开停碳化泵时,误将开关按钮按开,使线端带电,是本次事故的诱发因素。C电气车间管理混乱,对电气作业人员落实规程缺乏检查,使电工作业不规范,险些酿成大祸,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D个别电工业务素质不高。3.2000年7月10日上午,农民临时工韩某(21岁)与其他3名工人从事化工产品的包装作业。到10时,班长让韩某去取塑料纺织袋,韩某回来时一脚踏上盘在地上的电缆线上,触电摔倒,在场的其他工人急忙拽断电缆线,拉下闸刀,一边在韩某胸部乱按,一边报告领导打120急救电话。待急救车赶到开始抢救时,韩某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