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基础篇一一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作者:夏威夷松鼠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
(-)管理的产生
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
更有效的活动一一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
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二、管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本书认为: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
活动的过程。
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的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使表面上似乎相互矛盾的事物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管理要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组织目的不断提
升这一对矛盾,因此,就需要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人与组织间关系的协调、组织与组织间关系的协调、人
与物关系的协调、物与物关系的协调等。
三、管理的特性
(-)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人类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
1.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活动本身。
2.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是为了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手段。
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
(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
验教训总结等。
(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作业活动一般是作业者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而管理活动中,不仅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如果管理者参与作业工作,可以促进与下属的沟通和理解。
但是,如果一位管理者把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作业工作而不是管理工作,那么他就忘记了自己管理者的
角色,本末倒置。
(-)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三)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四、管理的职能
管理基本职能认识上达成了共识,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二)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三)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四)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
(-)效率
(-)效果
第二节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
(-)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简单地说,管理者是组织中从
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
(二)管理者的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中层管理者通常拥有部门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经理或分公司经理等头衔。
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基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具体的战术性工作。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综合管理人员应当是管理的全才,是全能管理者。
专业管理是指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在处理与人的关系时便扮演这种角色,具体又包括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具体又包括监听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三)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一)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二)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四、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卢森斯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网络联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
最小。
(2)对于“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网络联系的贡献最小。
(3)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管理学的特点: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以下特点。(一)综合性;(二)不精确性;(三)实践性;(四)历史性;(五)
发展性
三、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唯物辩证法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三)系统方法
第一篇基础篇——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实践
古代管理实践偏重于宏观行政组织管理,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并且对早期的管
理观念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早期的管理思想
我们可以从中外两个角度对这些思想进行概述。
1.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反映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著作有:《尧典》、《孙子兵法》、《周礼》、《管子》、《货殖列传》、《梦
溪笔谈》、《天工开物》等。
2.外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古希腊著名学者柏拉图在其《共和国》一书中提出专业化和分工原理。另一著名学者苏格拉底深刻而生动地提
出了管理的普遍性和管理者的互换性原理。
二、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二)查尔斯•巴贝奇
一是深化了劳动分工原理,认为分工除提高效率外,还可节省工资支出。
二是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
三是提出了“管理的机械原则”。
(三)罗伯特•欧文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了管理实践在微观方面一一企业生产组织方面的发展。18世纪下半叶起始于英
国后在欧美各国接踵而来的“工业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发展了专业化协作。这种变化迫切需要管理跟上来。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一般认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由三个理论学派构成,即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学者泰勒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
为其正式形成的标志,泰勒也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工作定额原理。
第二,标准化原理。
第三,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
第四,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第五,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
第六,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二)一般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派别是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有人也称之为经营组织理论。其特点是从企业管理的整体
出发,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作用、企业内部的协调等问题,探求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合理化等。
法约尔的理论被称为“一般管理理论”,他被尊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与管理的区别:法约尔认为经营与管理是不同的概念。
2.管理的五要素:
法约尔第一次提出了管理的组成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职能进行了详
细的分析和讨论。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法约尔提出了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
(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
益。(7)人员的报酬要公正。(8)集中与分散。(9)等级链。法约尔设计了一种把等级制度与横向信息沟通结合
起来的“跳板”,即“法约尔跳板”,亦称“法约尔桥”。(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
创精神。(14)集体精神。
(三)行政组织理论
行政组织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又一个流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克斯♦韦伯(1864—1920)。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集权制”又被译为“官僚集权模式”,它是通过职位或职务来实现管理职能的一套管理体
系。在这套体系中,韦伯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即理想的组织形态、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理想组织形态
的组织结构。
1.理想的组织形态: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基础,组织才会始终朝着目标前进并实现
目标。韦伯在其管理理论中指出,世上有三种权力,与之对应的有三种组织形态。
(1)超凡权力一一神秘化组织。
(2)传统权力一一传统组织。
(3)法定权力一一法律化组织。
2.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韦伯对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想,提出了十条准则。
3.理想组织心态的组织结构:韦伯的理想行政集权制理论总结了大型组织中的实践经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
供了一种稳定、严密、高效、合乎理性的管理体系理论,同时,也为管理理论的创新做出了贡献。
三、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综合古典管理阶段管理理论与实践,可看出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2)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
(3)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4)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第三节行为科学的兴起
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必然
泰勒等人倡导的古典管理理论,完成了使管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的转变,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绩,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劳资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因此,泰勒以“劳资合作互利”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梅奥的“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学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初期,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有关因素对生产效
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了长达9年(1924—1932年)的一系列的实验,这就是著名的“霍桑试验”,这些试验包括:
(1)1924—1927年的照明试验。
(2)1927—1932年的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3)1928—1931年的访问职工试验。
(4)1931—1932年的布线观察室试验。
霍桑实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第一,工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金钱并非刺激
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所构成的动力,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
第二,认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即所谓“士气”,而这又是由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
中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古典管理理论则认为“士气”只是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所影响的。
第三,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非正式组织左右成员行为。
第四,新型的领导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通过对职
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三、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继霍桑实验后,西方从事人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大量涌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一次跨学科的科学讨论会正
式提出“行为科学”的名称后,受到社会广泛重视并快速发展,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
(-)关于动机激励的理论。这是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驱使的,动
机又是由需要决定的。
(二)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这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即如何看待职场中员工的人性。人性假设
直接影响着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而对人性的不同解释与人的需要相关。人性理论的主要代表理论有麦格雷戈的“X
理论与Y理论”、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及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希的超Y理论等。
(三)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以动机激励和人性理论为基础,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对人性的看法最终是通过一定
的领导方式来体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理论”、列克特的“支持关系
理论”、斯托格第和沙特尔等人的“双因素模式”、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论”等。
(四)关于组织与冲突理论:前面三个方面是以个体行为作为研究重点,但是管理者面对的是组织、群体,个
体行为与群体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现代管理理论概述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各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当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是哈罗德•孔茨。
管理过程学派的特点是:以管理的职能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
成工作的过程。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是分不开的,管理的过程就是管理的各种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
(-)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是当代西方较早出现的一个管理理论学派,其创始人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1886—1961),他在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中阐述了他的观点,大体包括:
(1)协作系统的性质。
(2)协作系统的基本要素。巴纳德认为任何协作系统都包含三种普遍的要素:
1)协作的意愿。2)共同目标。3)信息联系。
(3)效力与效率。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5)经理人员的职能。
(三)决策理论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A•西蒙和詹姆士•马奇。
决策理论学派主要着眼于合理的决策,即研究如何从各种可能的决策方案中选择一种“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
其主要思想包括:
(1)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2)提出了决策的标准。(3)明确了决
策的程序。(4)决策的技术。
(四)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美国的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
主要观点包括:
(1)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它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
能够不断地自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企业本身的需要。
(2)企业内部包括各种子系统(要素),它们是目标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工作子系统、结构子系统、人际社
会子系统以及外界因素子系统.
(3)从系统的观点考察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认识企业系统在更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使管理的各个职能
围绕企业系统的总目标而发挥作用。
(五)社会一技术系统学派。创立这一学派的是美国学者特里司特及其在美国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该理
论是从研究美国煤矿由手工采煤到机械采煤的技术变化所引起的问题着手,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六)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简称经验学派,是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是通过研究一
个组织或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来分析管理的。它的特点是: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一大批组织或管理人
员的成功和失败的实例,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这些成功、失败实例的经验教训加以概括和总结,建立起一套完整
的管理理论,然后把这些经验和理论传授给企业实际管理者,用来指导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和行动。该学派认为不
存在管理原则的普遍性,而只侧重于管理者亲身实践经验的总结。
(七)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是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交织的发展过程中,为适应时代的客观需要于20世纪
7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所谓权变,就是随机应变,即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灵活地区别对待某种事物.西方管理
学者中也有人将它称作“管理情景论”。
权变理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企业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两个方面:
(1)关于组织结构的观点。
(2)关于领导方式的观点。
(A)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籍的美国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他的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经
理工作的性质》。经理角色学派得以此名,是因为它是以经理所担任的角色为中心来分析和研究经理工作性质的,
提出了有关经理工作的性质、经理人员担任的角色和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等理论。
(九)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学学派”,它基本上由运筹学家组成。
管理科学学派的创始人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特,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伯法、莫尔斯和金希尔等人。他们认
为,管理就是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解答,达到企业的目
标。
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就是形成以运筹学和计算机应用为主体的管理定量方法。
第五节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
(二)业务流程再造
(三)学习型组织。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型期,管理的核心就是对知识的管理。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型组织理论应运而生了。
第一篇基础篇——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第一节组织环境概述
一、组织环境的概念
(-)组织环境的定义: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组织环境的重要性
(1)组织环境的特点制约和影响着组织活动的内容和进行。
(2)组织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的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随之调整,以利用机会,趋利避害,更好地实施管
理。
二、组织环境的分类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周边、影响组织经营行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组合。外部环境通常包括
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两方面。
1.一般环境
组织的一般环境:是组织的大环境,是指可能对所有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集合,具体包括: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故也称宏观环境。
2.具体环境
具体环境也称特殊环境,是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分环境。它具体地与某一组织发生作用,直接而迅
速地影响着组织的活动方式等。不同组织的具体环境各不相同。对企业来说,主要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
(二)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总和,包括组织资源、组织文化等因素,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
体系。
三、组织环境的特点
组织环境是由纷繁复杂的因素交织而成的,许多情况下,这些环境因素动态多变且相互影响、难以预测,为此,
组织环境具有了以下特点。
(-)客观性
(二)复杂性
(三)关联性
(四)不确定性
(五)层次性
因此,依据环境中各构成要素的数量(即环境复杂性)和变动程度(即环境动态性)的不同,可以将组织的组
织环境划分为四种形式。
(1)简单和稳定的环境。如标准挂衣架制造商、容器制造商、啤酒经销商就处于这种不确定性很低的环境中。
(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这种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随着组织所面临环境的增加而升高,如医院、大学、保险公
司和汽车制造商就处于这种环境中。
(3)简单和动态的环境。因为环境中某些要素发生动荡变化,使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升高,如唱片公司、玩具
制造商和时装加工厂就处于这种环境中。
(4)复杂和动态的环境。其不确定性最高,对组织管理者的挑战最大。如电子行业、计算机软件公司就处于这
种最难对付的环境中。
四、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环境对任何组织都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
首先,一个组织是否应组建,要根据所在的环境、社会需要和可能的条件来决定。
其次,组织要开展工作,就必须筹集各种生产要素——人、财、物,而这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得。
最后,组织的产出一一产品和劳务,必须到组织的外部去进行交换,以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活动。
2.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
组织环境中的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各种管理活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环境制约组织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效率
组织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和效益的大小与组织环境相关。
(二)组织对环境的影响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指组织对环境的觉察和反应。
(1)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2)影响环境。
(3)选择新环境。
第二节组织环境分析
组织环境分析是指通过对组织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充分认识和评价,以便发现机会和威胁、,确定组织自身
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战略管理过程提供指导的一系列活动。
一、一般环境分析
一般环境分析主要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
素对组织的影响,这种分析法通常称为PEST分析法。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政治环境是一种强环
境,对组织来说一般是不可控的,同时,它对组织的影响又往往是根本性的。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又分为宏观与微观两类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经济的繁荣显然能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机会,而宏观经济的衰退则可能给所有组织带来生存的困难。
经济环境决定和影响组织战略计划的制定。它不仅是营利性组织重点关注的因素,同时,对于非营利性组织来
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四)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
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二、具体环境分析
在具体环境分析中,组织多采用迈克尔•波特的行业竞争“五力模型”,即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
生产者、买方、卖方这五种力量进行分析,它们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强度,也决定着行业的利润水平。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三)替代品的威胁
(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五)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三、内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组织文化等因素,也称组织内部
条件。内部环境是组织活动的基础,同样也是制定组织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
组织内部环境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来说,这些分析方法可归纳成两大类,即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分析。
纵向分析,即分析组织各方面职能的历史演化,从而发现组织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在哪些方面有所
削弱。根据纵向分析的结果,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各方面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横向比较分析,即将组织的情况与行业平均水平作横向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分析,组织可以发现相对于行业的
平均优势和劣势。这种分析对组织的经营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四、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方法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的含义
SWOT分析是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和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在一起
的一种分析方法。这几个字母分别代表的含义是:S:优势;W:劣势;0:机会;和T:威胁。
(二)SWOT分析的基本步骤
(1)分析组织的内部优势与劣势,既可以相对组织目标而言,也可以相对竞争对手而言。
(2)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
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
(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组织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组织发展战略。
(三)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
1.优势一机会组合
这是一种能发展组织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组合,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可以用自身内
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并发挥出来。
2.弱点一机会^合
即外部存在机会,但由于组织有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其利用机会。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就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种
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
3.优势一威胁组合
指外部环境存在威胁而组织自身有着一定的优势。在这种情形下,环境状况有可能对公司优势构成威胁,致使
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为此,组织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
响,以发挥优势。
4.弱点一威胁组合
当组织的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遇时,组织就面临着严峻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威胁到组织的生死存
亡。
第三节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二、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
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
和。简单讲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组织文化反映一个组织的精神风貌,决定着组织内在凝聚力的大小。
(1)理念层:也可以称为精神层,是指组织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等,它是组织
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制度与行为层:是指对组织员工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的部分,它规定组织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
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及行为准则。
(3)象征层:又称物质层,是精神层的载体,是组织的思想、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观念的具体体现。
(-)组织文化的特征
组织文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客观性。
(2)独特性。
(3)相对稳定性。
(4)继承融合性。
(5)发展性。
三、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
组织文化是组织具有的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一系列丰富的内容。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共同价值观
共同价值观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较稳定的心理定势或文化积淀,是任何组织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共同价值观是组
织经营管理者和全体成员的最高追求,是衡量事物优劣的标准,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
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
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地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
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三)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
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
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处于支配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
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四)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
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企业道德与法
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
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
(五)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
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
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
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六)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
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
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
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七)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组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并通过公众舆论调整员工的行为。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
非正式形成的。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A)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
现出来的企业形象称为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
觉,容易形成印象。
四、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组织中影响和渗透的结果。组织文化除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有
其自身的个性功能。
(1)导向功能。作为观念形态的组织文化一经形成和确立,就会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五、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组织文化的塑造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确立合适的价值观标准
(-)选择与组织价值观相融合的应聘者
组织在招聘时要注重考察应聘者的价值取向,要选择那些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融合的各个层次的应聘者,
以减少文化方面的冲突。
(三)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组织文化不是组织的口号,需要组织中每个员工的认同。组织文化的创建离不开员工的认同,要通过切实可行
的方法使组织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员工行动的指南。
(四)建立符合组织文化要求的奖励系统
美国有家电子商务公司是以价值观来评估员工的,在给予股票、奖金和晋升等奖励时,公司也会以价值观作为
考核标准。甚至决定解雇某位员工时,也受价值观的驱使。
第一篇基础篇——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管理道德概述
一、管理道德的概念:管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
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二、管理道德的特征
(-)普遍性;(二)特殊性;(三)非强制性;(四)变动性;(五)社会教化性。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一般受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变量、组织文化以
及道德问题的强度五种因素的影响。
(-)道德的发展阶段
研究表明,道德的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两个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的道德越来越不受
外部因素的影响。道德发展有三个层次:
(1)前惯例层次
这是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在这一层次,管理道德观受个人利益支配。在这一阶段上,行为者认为凡是对自己
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的,对自己不利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2)惯例层次
道德观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遵守法律,对重要人物的期望作出反应,并保持对人们期望的一般感觉。这种
道德观,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
(3)原则层次
这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原则是指个人的道德原则,它们可以与社会的准则和法律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这
种管理道德观强调个性和个人英雄主义,
(二)个人特征
自我强度用来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越大。这就
是说,自我强度高的人更加可能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控制中心用来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三)组织结构变量
组织结构设计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一些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而另一些令管理者模糊不清。正式
的规章制度可以降低模糊程度,促进行为的一致性。职务说明书和明文规定就是正式指导的例子。
(四)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
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
问题强度是指管理者所面对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换句话说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
的严重程度。道德问题强度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四、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
其培育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管理者
(-)做好管理道德的教育工作:一是提高管理道德认识;二是培养管理道德情感;三是锻炼管理道德意志;
四是坚定管理道德信念;五是树立管理道德典型.
(三)提炼规范管理道德准则
(四)管理道德行为列入岗位考核内容
(五)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二节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的含义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企业的社会责
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
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
弱势群体等内容。
二、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在企业如何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上,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古典观与社会经济观。
(一)古典观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只应该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使股东的利益得到满足,就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表现,至于其
他人的利益,则不是企业所要管的和所能管的,为此,也称“纯经济观”。
古典观是典型的反社会责任的观点,这种观点把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立起来。这一观点的核心思
想就是,企业管理者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就是为股东谋求最大的投资回报。古典观的代表人物
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
(二)社会经济观
“社会经济观”与“古典观”是相对立的,它认为,企业除了要赚取合理利润以外,还应为相关利益群体(如
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员工、所在社区乃至政府等)承担其应该负担的社会责任。
三、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第一,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企业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尊重员工的话语权,为员工创造
自由的工作环境。
第二,企业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帮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
第三,企业在生产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
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节约社会资源,保护生存环境,在全社会分享企业贡献的同时,
也让投资者关注到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一)对雇员的责任
(-)对顾客的责任
(三)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四)对环境的责任
(五)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第二篇计划篇——第五章决策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做出决定的意思。人们任何有目的的行动,都有一个如何决策的问题,决策的
正确与否,是其行动成败的关键。
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创立了决策理论,且以西蒙为首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一个新学派,即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对决策理论的贡献主要是:
(1)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
(2)对决策原理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如用“满意标准”来代表传统的“最优标准”;
(3)既强调在决策中采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又重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
中的应用。
二、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三、决策的类型
依据特定的标准,我们可以将决策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可能具有的共同点,有助于管
理者把握决策活动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按照决策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1)战略决策:是指与企业发展方向和远景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决策对组织而言是最重要的,通常包
括组织目标与方针的确定、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产品的更新换代等,这些决策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一般由企业
的高层管理者做出,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全局性的特点。
(2)战术决策: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决策,也称为管理决策,主要内容涉及企业组织机构的设计和变更,
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企业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的协调与控制等。战术决策一般由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做出,
具有局部性、短期性的特点
(3)业务决策:是为提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业务决策涉及范围相对较窄,只对组织
的局部产生影响。其主要内容有:1)生产决策;2)存货决策;3)销售决策等。在企业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时,业务
决策特别重要。但在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时,战略决策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按照决策活动表现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1)程序化决策:是指常规的、重复的、例行性的决策,即当问题发生时,不必重新做出决策,可以按原来设
立的方式进行的决策。程序化决策往往由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来承担。
(2)非程序化决策:通常是指那种独一无二的、不重复发生且无先例可循的决策。在现实中,当管理者面对新
的问题或机会需要进行决策时,他们对这一决策是否会带来预期的结果并不能确定。
(三)按照决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1)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即无论这个决策存在多少种备选方案,每一种备选方案
都只有一种确定无疑的结果,决策只是将各个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确定型决策是一种理想
化的情形,现实中这种情形很少会出现。
(2)风险型决策:是指由于存在不可控制的因素,一个方案有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对每一种结果出现的
概率可以预先做出估计。由于概率的估计可能是基于个人的经验与判断,存在一定的风险。
(3)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所面对的自然状态的情况是相同的。不同之处是:该类型的决策对各种可能
的结果无法确定一个概率,只能是靠决策者的经验和心理因素来确定。
第二节决策的原则、标准与影响因素
一、决策的原则
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
(-)信息原则
(二)预测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系统原则
(五)对比择优原则
(六)反馈原则
二、决策的标准
其判断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是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最优标准”。
第二种是由西蒙提出的“满意标准”。
第三种是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提出的“合理性标准”。
三、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因素:环境对决策的影响表现为,推动决策和制约决策。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影响着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和行为方式,它对决策的影响也是通过影响人们对组织、对改革的态度而
发挥作用。
(三)决策者的个人因素
(四)时间因素
(五)过去的决策
第三节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一、决策程序
决策虽然不一定按固定的程序实施,但不按程序决策,常常是决策失败的重要原因。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一一决策的始点
(-)确定目标一一决策的前提
决策目标的确定要符合一些要求:一是目标必须具体明确,不能含义不明;二是目标必须落实,并可以确定其
责任;三是明确目标的约束条件;四是多目标问题的处理。当目标之间存在互相矛盾时,要以总目标为基准,进行
协调。
(三)拟定可行方案一一决策的基础
(四)方案选优一一决策的关键
(五)典型试验一一决策的试点
(六)普遍实施一一决策的落实
(七)跟踪控制一一决策的检查
二、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是一种较早出现的决策方法,这种决策方法更多地依靠决策者的直觉、经验和主观判断,因此,也被
称为决策的“软”技术。其特点是通过定性的推理过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优点是:方法灵便,通用性大,容
易运用,特别适合于非程序化决策,但定性决策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是建立在个人直观基础上的,缺乏严格的论证,
容易产生主观性。定性决策法具体包括的以下几种。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决策方法,其特点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聚集在一起,在一种宽松的氛围
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以利于形成多样化的决策思路和方案。该方法强调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勿评优劣(2)畅所欲言(3)大胆创新(4)集思广益
头脑风暴法至今仍然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群体决策中的有效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鼓励创新思维。
2.名义群体法
名义群体法又称名义小组技术。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如果群体成员对问题的了解存在较大差异,或彼此的意
见有较大分歧,直接用小组会议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可能争执不下,也可能会附和权威人士的意见,难以形
成高质量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名义小组法进行决策。
这种决策方法的优点是,在不限制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会议交流,克服了传统会议的某些缺陷和弊
端。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决策意见,经过几
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选择结论。
与其他专家决策方法相比,德尔菲法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匿名性。第二,反馈性。第三,统计性。
德尔菲法的优点主要是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避免会议讨论时产随声附和等弊病,同时也
能较快形成易接受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综合意见的客观性。
这种方法的缺点一是由于决策主要依靠专家,因此,仍属专家们的集体主观判断;二是在选择合适的专家方面
也较困难;三是决策速度太慢。
4.电子会议
电子会议是一种最新的群体决策方法,它是将群体法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电子会议的主要优点
是匿名、诚实和高效。它鼓励群体成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必担心会受到惩罚,同时也避免了闲聊和讨论偏
题,并且不需要担心打断他人的“讲话”。电子会议的缺陷可能是,那些打字速度快的人使得那些打字速度慢的人
相形见细;另外,电子会议方法缺乏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所传递的大量丰富的信息。可以遇见,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
成熟,电子会议在群体决策领域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二)定量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的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盈亏平衡分析法,内部投资回收率法,价值分析法等。这里主要介绍比较
常用的盈亏平衡分析法。
2.风险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的目标大多是经济性的,可以用货币来计量。决策依据的标准是使净收益达到最大化,或者使净损
失减至最小。
风险型决策的评价方法也有很多种,如收益表法、边际分析法、决策树法和效用理论法等,其中,决策树法是
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不确定型决策
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以下五种:
(1)悲观决策法:也称华德准则。(2)乐观决策法:也称赫威斯准则。3)折中决策法:是介于乐观决策法和
悲观决策法之间的一种决策方法,既不过于冒险,也不过于保守。具体是在悲观和乐观中取中值,先确定折中系数
a,a在0〜1之间。(4)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决策者假设在选择了某种方案以后,事后发现客观情况并未像自己
预想的那样发展,他们会为自己的决策而感到后悔。把可能产生的后悔值降到最低,就成为该方法的决策原则。
(5)同等概率法:在决策过程中,不能肯定哪种自然状态容易出现,哪种自然状态不容易出现时,可以一视同
仁,认为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即有n个自然状态,那么每个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即为1/n,然后
求出各种方案的损益期望值,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决策。同等概率决策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第二篇计划篇——第六章计划
第一节计划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与特点
(-)计划的含义
所谓计划是对事情进行预先筹划和安排的一项活动。管理中的计划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
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计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等整个计划工作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
指制定计一划,即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为目标的实施做出具体的安排。
计划的内容可以概括为5W1H,1)What做什么?2)怖y为什么做?3)When何时做?4)Where何地做?5)Who
谁去做?6)How怎样做?
(-)计划的基本特点
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适应性5.经济性
二、计划的作用
(-)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增强管理的预见性,规避风险
(三)有利于减少浪费,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四)有利于控制工作的开展
三、计划的类型
计划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
(-)按计划的形式分类
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计划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
1・小日
宗旨即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2.目标
一定时期的目标或各项具体目标是在宗旨指导下提出的,它具体规定了组织及其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
具体成果。
3.战略
战略是为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而采取的总计划,是组织选择发展方向、确定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的纲领性
文件。
4.政策
政策是组织对成员做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5.程序
程序规定了一个具体问题应该按照怎样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处理。因此,程序也是一种工作步骤。
6.规则
规则就是在执行程序中每一个步骤的工作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章。
规则与程序的区别在于:(1)规则用于指导行动而不规定时间顺序;(2)可以把程序看成是一系列规则的总
和。
7.规划
规划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8.预算
预算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一种报告书,是“数字化”的计划,能使计划工作做得更细致、更精确。
(二)按计划的期限分类
按计划的期限或时间,可以将计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划分短期、长期的时间标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般来说,长期计划是指5年以上的,而短期计划是一年以内的,介于二者之间的为中期计划。
1.长期计划:一般以综合性指标和重大项目为主。
2.中期计划:赋予长期计划的内容,又为短期计划的编制提供了基本框架,具有衔接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作
用。
3.短期计划:它通常对执行计划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做出具体的分配,从而为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
了依据,保证了中、长期计划的落实。
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区别在于:战略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设立目标,而战术计划则是假设目标已经存在,
而提供一种可按照一定程序来实现目标的方案。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
四、计划制定的程序
(一)评估机会(二)确定目标(三)确定前提条件(四)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五)评价各种备选方案(六)
选择方案(七)拟定辅助计划(八)编制预算
五、计划工作的原理
计划工作的原理就是用以指导日常计划工作的基本规律的一种理论概括。计划工作的主要原理有:限定因素原
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和改变航道原理。
(-)限定因素原理
限定因素原理表明,主管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必须找出影响计划目标实现的主要限定因素或战略因素,有针对
性地采取得力措施。
(-)许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各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工作任务越多,许诺越大,实现许诺的时
间就越长,计划的期限也就越长。按照许诺原理,计划必须有期限要求。
(三)灵活性原理:灵活性原理是计划工作中最重要的原理。在承担的任务重、计划期限长的情况下,灵活性
便显出它的作用。
(四)改变航道原理
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
过程具有应变力。
第二节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战略计划是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一般为5年以上)发展方向和寻
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战略计划是一种长期计划,但与长期计划不同的是:
(1)战略计划是一种可以改变组织性质的重点计划
(2)战略计划的制定通常是由少数高层领导人参与
(3)战略计划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的改变,是根据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和威胁来确定企业组织的发展目标,它
是对外部环境进行预测和把握的结果
二、战略计划过程
战略计划过程,又叫战略管理过程,是指组织的最高管理层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制定长期战略所采取的一系
列重大步骤。
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愿景与使命(二)目标(三)战略环境分析(四)战略选择:战略选择是要确定组织
应采取的战略类型。(五)战略计划的实施
企业的战略类型包括很多,其中基本的战略主要有三种。
1.总成本领先战略
主导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差别化战略
所谓差别化战略就是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并且利用有意识形成的差别化,建立起差别竞争
优势。
3.集中战略
这种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
第三节计划的方法与技术
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首创,目标管理就是由组织的员工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
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二)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与效率主义二者的结合。
(三)目标管理的特点
(1)员工参与管理。(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3)强调自我评价。(4)重视成果。
(四)目标管理的程序
(1)确定目标。这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
(2)目标展开。将组织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分解落实的过程,称为目标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目标分解、目标对策、目标责任
(3)目标实施。
(4)目标成果评价。
目标管理对任何组织的重大意义在于:
一是有一种方向标的作用,能为组织管理活动指明工作方向。二是有一种助推器的作用,即由于目标管理注重
全员参与和自我管理;三是可以作为一种调控阀;四是能起到刻度尺的作用。
二、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它是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
并逐期向前移动的一种计划方法。所以,滚动计划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
滚动计划法已被广泛应用,其优点十分明显。
(1)把计划期内各阶段以及下一个时期的预先安排有机地衔接起来,而且定期调整补充,从而从方法上解决了
各阶段计划的衔接问题,使计划更符合实际。
(2)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和实际情况的多变性这一矛盾,使计划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
三、甘特图:也称为条状图,是在1917年由亨利•甘特开发的,其内在思想较为简单,即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
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
甘特图的特点: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甘特图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主要是:项目管理
系统、生产执行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或其他的任务资源分配的相关领域等。
第三篇组织篇——第七章组织
第一节组织概述
一、组织及其特征
(一)组织的概念: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组织有以下含义:
(1)作为静态的组织,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人与单位的有序结构,使人能在这种结构里进行有效
的协同工作。
(2)作为动态的组织,是指把分散的人或事物进行安排,使之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比例性,形成一个协调系
统。
(-)组织的特征
1.具有明确的目标;2.拥有资源;3.具有一定的权责结构。
二、组织分类
组织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1)按照组织规模大小,可以把组织划分为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和大型组织。不同规模的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不
同。这种划分具有普遍性,是对组织现象表面的认识。
(2)按照组织的性质,可以把组织划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
(3)按照组织目标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划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公共组织。
(4)按照组织的特性,可以把组织划分为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5)按照组织有意建立还是自发形成,可以把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6)按照组织的形态,可以把组织划分为实体组织和虚拟组织。
第二节组织设计
一、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病房设施设备消毒管理制度
- 急诊与危重病房服务管理制度
- 公司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 感染科病房病人分流方案
- 健康档案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 油菜种植技术培训方案
- 2024年物联网设备研发生产合同
-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工程机械驾驶员聘用合同
- 环保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合同
- 消防法知识课件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关于礼仪培训课件
- 第七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2024年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从业人员考核试题库-中(多选题)
- 探索心理学的奥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德能勤绩廉”考核测评表
- 中职语文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第九章 免疫调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