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新东方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新东方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新东方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新东方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新东方校2024届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新东方校2024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2.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风能3.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A.固体质量B.催化剂C.温度D.浓度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5.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A.红磷:大量白雾 B.木炭:白色浑浊C.铁丝:火星四射 D.硫粉:淡蓝色火焰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纯碱(Na2CO3) B.酒精(C2H5OH) C.干冰(CO2) D.苛性钠(NaOH)7.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的装置或操作如下图,其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该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8.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切断电源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9.下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聚乙烯 B.棉花 C.羊毛 D.生铁10.红心甘蔗是因保存不当而感染“节菱孢莓菌”所致,进而产生“3-硝基丙酸”(化学式:C3H5NO4)等有毒物质,3-硝基丙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学习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制法等知识。(1)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物质化学式HNO3CuSO4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要求写化学符号: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铝离子_____________;三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3)现有以下几种物质:A.尿素B.熟石灰C.碘酒D.尼龙E.铝粉F.铁粉根据下列要求用字母填空:①可以作为化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可用作钓鱼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金属表面防锈涂上的“银粉”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营养盐可为人体补充钠和钙元素,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碳酸钙。为了测定该营养盐中碳酸钙的含量,取5g该营养盐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他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怀中物质总质量为54.78g。计算该营养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所示,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铝元素的粒子结构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2)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铝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3)Al3+可通过________电子变成了Al(选填“得到”或“失去”);(4)B与C的化学性质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现有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Ba(NO3)2、H2SO4、BaCl2、NaOH,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方案:(1)步骤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出现_____现象,则该试管盛放的是NaOH溶液。(2)若要区分Ba(NO3)2和BaCl2,则②中需要添加的试剂是_____。(3)③处两试管的液体倒入烧杯,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16.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加入的试剂现象结论方案1二氧化碳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A是____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方案2碳酸钠溶液_____。方案3试剂X……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____。(填序号)①酚酞溶液②pH试纸③镁④氧化铜⑤稀硝酸⑥氢氧化铜⑦氯化镁溶液⑧硝酸钡溶液小华同学对方案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①有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防止水污染,正确;B.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不能软化硬水,错误;C.蒸馏海水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电解水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错误;D.蒸馏水是纯净物,自来水是混合物,错误。故选A。2、D【解题分析】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风能属于新能源。故选D。3、C【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盐酸的体积、浓度相同,镁条的质量相同,水温不同,故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故选C。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可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C、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D、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答案:C。考点:合金;蜡烛燃烧;铵态氮肥的检验;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5、C【解题分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C【解题分析】A、纯碱是盐,不是氧化物,错误;B、酒精是有机物,不是氧化物,故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是氧化物,故正确;D、氢氧化钠有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C。7、B【解题分析】

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炸裂集气瓶要预先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装入少量水,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口要盖上玻璃片,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在此装置中始终与过氧化氢溶液接触,不可一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8、C【解题分析】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能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选项A正确;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使电器发生爆炸,选项B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不能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因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气、液混合物,损坏图书,选项C不正确;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并清理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选项D正确。故选C。9、A【解题分析】

A、聚乙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B、棉花是天然材料,错误;C、羊毛是天然材料,错误;D、生铁是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10、B【解题分析】

“3-硝基丙酸”(化学式:C3H5NO4)中碳、氢、氮、氧质量比为:(12×3):5:14:(16×4)=36:5:14:64,所以氮元素质量分数居于第三,为②。故选B。【题目点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③⑤)2HAl3+3CH4ADE【解题分析】

(1)硝酸能在水中解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属于酸;硫酸铜在水中解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故填:③;⑤;

(2)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铝离子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3个甲烷分子就是在甲烷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2H;Al3+;3CH4;

(3)①尿素可以作为化肥中的氮肥;②尼龙具有较强的韧性,可用作钓鱼线;③金属表面防锈涂上的“银粉”是铝粉。故填:A;D;E。【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0%【解题分析】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O2的质量为5g+50g-54.78g=0.22g设5g该营养盐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该营养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10%答:该营养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题目点拨】该题为差量法计算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差计算出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在将气体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出碳酸钙质量,最后,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甲醛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分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解题分析】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催化剂CO2+H2O,在此反应中,甲醛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分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从而消除甲醛的危害。14、26.983得到不同【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铝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则铝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3)Al3+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3个电子变成了Al;(4)B是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3个电子,C是铝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已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比较稳定。B与C的化学性质不同。点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离子可以得失电子形成原子。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蓝色硝酸银溶液【解题分析】

(1)步骤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的,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试管中出现蓝色现象,该试管盛放的是NaOH溶液,故填:蓝色。(2)若要区分Ba(NO3)2和BaCl2,就是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则②中需要添加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氯化钡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硝酸钡不与硝酸银反应,故填:硝酸银溶液。(3)③处两试管的液体倒入烧杯,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而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题目点拨】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闻气味A是Ca(OH)2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有气泡冒出Ca(OH)2+CO2=CaCO3↓+H2O①②③④⑥⑦(完整给分)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和NaOHNaCl【解题分析】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闻气味,白醋有刺激性酸味,白酒有一种醇香气味;(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加入的试剂现象结论方案1二氧化碳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A是Ca(OH)2溶液,,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