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gCl2+H2O。16、〖P56〗练习与实践,第3、5、7、8、9题。17、〖P59—60〗本专题作业,第2、4、5、6、10题。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1、〖P62〗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工业生产的流程: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用氢氧化钠溶解过滤→向滤液入二氧化碳酸化,过滤→氢氧化铝→氧化铝→铝。主要反应,,,。2、〖P63〗电解法制铝:1886年美国化学家霍尔在氧化铝中添加了(),使氧化铝降低,从而减少了冶炼过程中的能量消耗。3、〖P64〗资料卡:氧化铝(Al2O3):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沸点2980℃,常作为耐火材料;是两性氧化物。我们常见到的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是在宝石中含有一些金属氧化物的表现。如红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工业生产中的矿石刚玉主要成分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4、〖P64—65〗氢氧化铝(Al(OH)3):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热易分解。(1)往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往该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明矾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净水原理,。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6、〖P65~67〗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2)化学性质:铝是较活泼的金属。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②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写出铝与浓硫酸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HCl)③与强碱溶液反应:。④铝热反应。该反应放热大,能使置换出的铁成液态,适用焊接铁轨。引燃剂,镁条和氯酸钾。6、p67为什么咸菜不宜久置于铝制品中(拓展视野,了解一下)P67~68【练习与实践】第1、2、3、4、6、7题。7、p69:填写化学式:磁铁矿:____________________赤铁矿:____________________黄铜矿: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P70〗炼铁:原料:。设备:。主要反应:、(这两个反应是制造还原剂并提供热量),、、从高炉中出来的铁含有2-4.5%的C和其他杂质,性能差,需进一步的炼制得到性能较好的钢。8、〖P71〗【湿法炼铜】就是在铜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如铁,可以得到铜。其实就是用金属性强的物质,去置换比它弱的金属(此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火法炼铜】2CuFeS2+O2=Cu2S+2FeS+SO2↑。而后Cu2S才转变为Cu2O,Cu2O跟Cu2S反应生成粗铜(含铜量约为98.5%)。【生物炼铜】见课本P71。9、〖P72—74〗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铁三角:图中①:Fe与弱氧化剂反应,如H+、Cu2+、I2、S等;②:用还原剂如H2、CO等还原FeO或用Mg、Zn、Al等还原Fe2+盐溶液。③:铁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Br2、浓H2SO4、浓HNO3等。④:用还原剂如H2、CO等还原Fe2O3或用足量Mg、Zn、Al等还原Fe3+的盐溶液。⑤Fe2+遇强氧化剂的反应如Cl2、Br2、O2、浓H2SO4、浓HNO3、H2O2、Na2O2、HClO等。⑥Fe3+遇某些还原剂的反应如Fe、Cu、SO2、I-、H2S等以及少量的Zn、Mg、Al等。请同学们书写相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检验Fe3+和Fe2+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氯化铁溶液洗刷铜制作的印刷电路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的性质:铜是紫红色的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铜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①2Cu+O2=2CuO(黑色),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③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④Cu+2FeCl3=2FeCl2+CuCl2,Cu+2AgNO3=Ag+Cu(NO3)210、〖P75—76〗钢铁腐蚀:(1)钢铁的腐蚀有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钢铁等金属遇周围的物质接触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如铁与氯气的反应腐蚀。电化腐蚀:是指钢铁在表面有电解质的环境下,铁失去电子,钢铁的碳周围的氧气和水或氢离子得到电子而引起的腐蚀。如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下是氧气和水得到电子的腐蚀称吸氧腐蚀;而在酸性环境下氢离子得电子的腐蚀称析氢腐蚀。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得铁锈就是钢铁得吸氧腐蚀得结果。吸氧腐蚀是钢铁电化腐蚀的主要形式。(2)防腐措施:①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②在钢铁中加入一定量得铬、镍元素,改变钢铁部结构;③在钢铁表面镶嵌比铁活泼得金属如锌;在腐蚀时,锌先失去电子;④将需要保护得钢铁接在不断有电子输出得电源得负极,使铁不可能失去电子。11、〖P77〗练习与实践:第1、6题。12、〖P79〗三大重要的硅酸盐产品:名称主要原料主要设备反应条件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水泥粘土、石灰石、石膏(适量)水泥回转窑高温玻璃纯碱、石灰石、石英玻璃熔炉高温Na2O.CaO.6SiO2瓷粘土高温土器、器、瓷器13、〖P81〗分子筛(阅读了解);14、〖P82〗二氧化硅的性质:与碱性氧化物、强碱能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硅的用途:制作光学镜片、石英坩埚、光导纤维。提纯硅:用适量碳还原二氧化硅得到粗硅。将粗硅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得液态不纯的四氯化硅,经分馏提纯用氢气还原即可得纯硅。反应方程式:、、。15、〖P83〗练习与实践:第1、2、3、4、5、7;。〖P85〗本专题作业1、2、3、4、5、6、7、8、9题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p88总结(观察与思考)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并写出实验1、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P89—90〗二氧化硫漂白有色物质的原理:。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生成的亚硫酸是一种弱酸,容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酸雨中的二氧化硫来源于、、。识记图4—1。防治酸雨的措施:、、。【拓展视野】燃煤烟气的脱硫: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原理:、;氨水法脱硫原理:、、。2、〖P91〗接触法制硫酸、硝酸工业、合成氨、硅酸盐、氯碱工业:化学工业主要原料典型设备生产阶段化学反应尾气成份防污措施硫酸工业
(接触法)硫铁矿、空气、98.3%的H2SO4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SO2的制取、净化;SO2的接触氧化;SO3的吸收和H2SO4的生成SO2用氨水吸收利用,以防形成“酸雨”;热量循环硝酸工业
(催化氧化法)氨、空气、水氧化炉、吸收塔氨的氧化硝酸的生成不断通入空气NO、NO2,用碱液吸收合成氨工业燃料(煤、天然气、石油)空气,水合成塔氨分离器原料气(N2、H2)的制备、净化和压缩、氨的合成、氨的分离氮气、氢气循环使用2、〖P92〗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除铝、铁等少数金属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反应外,它能与绝大部分金属发生反应;也能和某些非金属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浓硫酸与铜共热:;浓硫酸与碳共热:;【拓展】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唯一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强酸),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3、〖P93〗硫酸的几种常见盐:(了解)(1)自然界中的硫酸钙以形式存在。含有两个结晶水的硫酸钙()叫做石膏,也可叫做;将石膏加热到150℃4、p94写出交流与讨论2中的5条化学方程式:写出整理与归纳中的相关化学方程式:〖P95〗练习与实践:第1、2、7题。5、〖P96〗191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首次在实验室用和合成了氨,奠定了工业合成化肥的基础。大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6、〖P97〗氮的氧化物:在常温下,一氧化氮为、的气体,微溶于水;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合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为、气味的气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二氧化氮具有强氧化性,遇淀粉KI溶液变蓝。7、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生成一种有毒的烟雾,称为:______________【拓展】平衡:2NO2(红棕色)=N2O4(无色);复习针筒实验(实验化学)8、p98~99喷泉实验(掌握)操作过程: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氨水中的微粒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p99:实验室制氨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铵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P100〗硝酸的性质:纯HNO3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83℃),能与水任意比混溶。浓HNO3是一种无色液体,质量分数约为69%,密度1.42g·cm–3,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6mol·L–1。市售的工业硝酸常因溶有NO2而略显黄色。质量分数≥98%的硝酸会在空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故称为“发烟硝酸”【拓展】为什么浓硝酸略显黄色?不稳定性:4HNO3==4NO2↑+O2↑+2H2O,硝酸是一种不稳定性的酸,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发生分解。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反应生成的NO2溶于浓硝酸中而使浓硝酸略显黄色。因此,硝酸应用棕色瓶细口试剂瓶盛装,并放置于阴冷处。一般来说,若是浓硝酸参加反应,其还原产物为NO2;若是稀硝酸参加反应,其还原产物为NO。而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浓硝酸与铜反应:;浓硝酸与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硝酸与铜反应:;[分析]可以从铜片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推测出浓硝酸的氧化能力比稀硝酸要强,即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而且硝酸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冷的浓硝酸遇铁、铝等要发生钝化作用。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装运浓硝酸。8、〖P101〗工业制硝酸:主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P102〗练习与实践:第1、3题;本专题作业:第1、2、3、5、6、7题。【必修二】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1、〖P1—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1—2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熟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每一电子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2n2;(2)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若最外层为K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①若最外层已排满8电子(He排满2个电子),则该原子结构为稳定结构,形成的原子为稀有气体原子。②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它一般易失去最外层较少的电子而使次外层暴露,达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的单质大部分为金属单质,表现还原性。③若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一般易得到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来形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单质一般为非金属单质,大部分表现氧化性。(3)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4)电子能量低的离原子核近,能量高的离原子核远。2、〖P3~7〗元素周期律: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周期性变化。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周期性变化。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周期性变化。3、〖P5—9〗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越易者,元素的金属性越强。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者,其金属性越强。③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金属可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中将不活泼金属置换出来。④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一般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2)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与氢气化合越易,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说明非金属性就越强。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③非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非金属可以置换出不活泼的非金属。④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就越弱。4、〖P7〗周期表的构造:三长三短一不全,二三分主副,零和第八族;(门捷列夫)、〖P9—10〗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如、、等);在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元素)中寻找各种(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铂、镍等)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如制造火箭和飞机的钛、钼等);在非金属区域寻找制造农药的元素,如,氟、氯、硫、磷等元素。5、〖P10—11〗练习与实践:第1、3、4、5、6题。6、〖P12—15〗化学键和常见电子式:【一】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引力、斥力)叫做离子键。成键条件: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1)活泼金属元素:Na、K、Ca、Mg……活泼非金属元素:O、S、F、Cl……(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阴离子(SO42-,NO3-)及OH-(3)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4)很活泼的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氢化物;如Na、K、Ca与H。成键的主要原因:活泼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它们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从而形成稳定的结构,使体系的能量降低。【例】①已知NaH是一种白色离子晶体,其中钠是+1价,NaH跟水反应放出氢气,NaH在水中显碱性、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NaH中氢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大、NaH中氢离子可被氧化成氢气。②已知氮化钠(Na3N)在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能产生氨气。氮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比较离子半径:N3->Na+、Na3N与水反应的方程式:Na3N+3H2O=3NaOH+NH3↑、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电子式〗单核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H+、K+、Na+、Mg2+;原子团的阳离子:NH4+、H3O+;单核阴离子:H-、O2-、Cl-;原子团阴离子:OH-、S22-、C22-、O22-;化合物:K2S:_______、CaO:、CaF2:_________Na2O2:_________、CaC2:__________、NaOH:__________、NH4Cl:___________。电子式(结构式)表示共价键的几种形式:N2:();Cl2:();H2O:();CO2:();CH4:();H2O2:()。【二】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说明〗①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②成键原因:同种或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结合成分子时并不发生电子的完全得失,而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结合的。③共价键可以形成单质也可化合物。【三】分子间作用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说明〗对组成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不是化学键,所以由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物质熔点较低。【四】氢键: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说明〗氢键的形成增加了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沸点升高(中学只讨论F、O、N)7、〖P16〗拓展视野:(了解)8、〖P17〗练习与实践:第1、4、5题。9、〖P18—19〗金刚石和石墨、富勒烯都是碳元素的。10、〖P19〗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有味,极强。臭氧与氧气性质的差异是由于臭氧分子和氧气分子中氧原子的和氧原子的不同。〖P20〗在常温下,白磷是状固体,。白磷在空气中能,应保存在中。红磷是固体,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在加热或点燃时才会燃烧。产物均为五氧化二磷。12、〖P21〗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乙醇和二甲醚是同分异构体。它们在H—核磁共振谱图中的不同环境氢原子比分别为3:2:1和3:3。13、〖P22—24〗详细阅读课本容:晶体分为几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代表物见表1-1014、〖P24—26〗练习与实践:第2、3题。本专题作业:第4题。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P28—29〗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和等都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此外,、等因素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2、〖P29—31〗化学反应的限度:氯气溶解于水得到的氯水中含有分子、、,也含有、、、等微粒。反应的方程式:。3、〖P34〗阅读课本从化学键变化角度了解吸热和放热反应;写出氢氧化钡晶体钙与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高温下木炭与水蒸汽的反应:;P36阅读资料卡:键能5、〖P375—38〗化石燃料是指、和。完成交流讨论的填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大小取决于和的。放出热量的大小等于燃烧时与之差。阅读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6、〖P38〗练习与实践:第1、2、3、4题7、〖P40—41〗在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一极作负极,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电子通过原电池的极经导线流向极,氧化剂从极得到电子,发生反应。多孔碳棒电极由实验室提供,它的具体制作方法为:。8、〖P43〗常见化学电源与反应原理参见表2—6。氢氧燃料电池参见图2—13,写出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9、〖P44—45〗电解工业生产应用广泛,例如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电解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的氯化物制得相应金属;电解熔融氯化钠、电解饱和食盐水参见资料卡和图2—14、2—15,阅读思考相关容。10、〖P45〗电解精炼铜:精炼铜的电解槽里的电解液是溶液。与直流电源相连接的电极是含有等金属杂质的,作为极;它电解时发生反应,金属铜和比铜活泼的金属杂质,转化为阳离子进入溶液。粗铜中、等活泼性较弱的金属,在极沉积下来,形成。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是,作极,在电解过程中发生反应,溶液中的铜离子结合电子成为金属铜析出。(见图2—16)11、〖P47—49〗了解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一】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它以的形式传送到地面。【二】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三】沼气的主要成分是,还含有和少量的、、等。12、〖P51—52〗本专题作业:第6题。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1、〖P5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石油的组成元素成分主要是和,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等。石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各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其中还溶有气态和固态碳氢化合物。煤是由和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煤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其次是和,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硫、磷、氮等。3、〖P59〗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甲烷燃烧时生成的产物可直接参与大气循环,且与一氧化碳或氢气相比,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甲烷释放的热量较多,所以甲烷常被称为、的燃料。4、〖P60〗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下发生反应,瓶壁上有油状液体生成物附着,在瓶中得到的水溶液呈性。发生的反应和生成有机物的状态分别为:;;。【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的三氯代反应:,三氯甲烷(氯仿)与氟化氢气体的取代:。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甲醇可以单独或者与汽油混合用作汽车发动机的燃料。5、〖P61〗石油的、、等都是炼制加工石油的重要手段。〖观察与思考〗在250mL中加入100mL石油和一些或(可防止石油在蒸馏时发生暴沸),使用温度计(目的:,水银球的位置),冷凝管中冷凝水控制:。6、〖P62〗石油在加工炼制过程中发生催化裂化反应的目的是为了;裂解是比裂化更高的温度,裂解的目的是为了。目前工业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是。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7、〖P63~64〗乙烯能被氧化,使之褪色;还能够和发生反应,而使它的色褪去。乙炔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请写出下列方程式: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反应:;乙烯与氢气反应:;乙烯与氯气反应:;乙烯与溴化氢反应:。8、〖P65~69〗煤的、和是综合利用煤的主要方法。煤的气化就是把煤转化为气体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气;煤的液化可获得洁净的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煤的干馏是复杂的化学变化,得到的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利用这些物质可以制得染料、化肥、农药、洗涤剂、溶剂和多种合成材料。9、〖P62—63〗苯的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特殊的气味,熔点5.5℃,沸点80.1(1)苯的化学性质:苯的溴代反应:;(参考有机化学基础P50【说明】实际加入反应器的是铁屑,铁屑立即与液溴反应即生成起催化作用的FeBr3。装置特点:①位于在反应器上方竖直玻璃导管较长,它在反应过程中间起冷凝回流的作用。②导管末端刚刚放置于锥形瓶中液面上方,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为什么此实验装置中烧瓶上方的导管要特别长?因为苯的溴代反应进程较慢,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而反应物中的苯和溴都是极易挥发的物质,使用长直导管可以将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气冷凝,使之回流到烧瓶中。“冷凝回流”是有机化工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操作手段,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实验现象:ⅰ、将苯、溴和铁屑混合后,很快会看到烧瓶中的混合液呈微沸状态,这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ⅱ、导管末端有大量的白雾产生,锥形瓶中的硝酸银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ⅲ、反应完成后的混合溶液倒入水中后,得到一种比水重,不溶于水的褐色液体。①纯净的溴苯应为无色液体,为什么实验中得到的溴苯呈褐色?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除去褐色,还溴苯以本来面目。苯的溴代实验的有机产物往往呈褐色,这是因为未发生反应的溴和反应中的催化剂溴化铁溶解在生成的溴苯中。用水和碱溶液反复洗涤可以使褐色褪去,还溴苯以本来面目。②实验中的什么现象说明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苯与溴反应时,生成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如果发生加成反应的话,不会有溴化氢生成。(2)苯的硝化反应:;【说明】所得硝基苯是一种有苦杏仁气味的无色液体,有剧毒。10、〖P64〗练习与实践:第1、2、411、〖P65—66〗乙醇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医疗消毒用的酒精是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乙醇分子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能被金属钠置换,水与金属钠反应要比乙醇剧烈的多是因为。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乙醇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具有特殊气味的乙醛:;乙醛还可以进一步被氧化生成乙酸:。【资料】甲醛又叫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福尔马林是质量分数含35%~40%的甲醛水溶液。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银镜反应: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和新制Cu(OH)2反应:HCHO+4Cu(OH)2→CO2↑+2Cu2O↓+5H2O;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12、〖P66〗酒精检验:交通警察用经硫酸酸化处理的三氧化铬硅胶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由硅胶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司机;13、〖P67—68〗乙醇与乙酸反应原理:;反应装置;为什么导管不能伸入试管溶液中?为什么要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14、〖P68—70〗植物油通常呈,动物脂肪通常呈,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油脂也是化合物,其结构比较复杂;都可以看成和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都是;硬脂酸()和软脂酸()都是饱和脂肪酸,油酸()是含有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三大营养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用油脂可以制造肥皂和油漆。用什么方法可检验油脂皂化反应完全:。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油脂水解的一种产物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另一种产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肥皂去污的原理。15、〖P70—72〗、、、都属于糖类,它们的形态不同,在水中的溶解性也不相同。、没有甜味,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与结构要比葡萄糖、蔗糖都复杂得多。淀粉在人体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组织发生缓慢氧化,,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反应方程式为:;工业上可以用淀粉、纤维素为原料生产葡萄糖。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实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淀粉部分水解:;淀粉还没水解:。〖信息〗葡萄糖与溶液或反应,可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医学上用类似的反应来检验病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用含淀粉的物质可以酿酒,利用植物秸秆(主要成分是)可以制造酒精。这是由于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进而转化为酒精:。16、〖P72—73〗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除了含有碳、氢、氧外,还含有氮等元素。蛋白质是结构非常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鸡蛋白、大豆蛋白等蛋白质可溶于水,在这些蛋白质溶液(其实是胶体)中加入、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析出固体,这些固体加水又会重新溶解,这个过程叫做;它不能改变蛋白质的生理活性;通常实验室用这种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福尔马林作用下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它的生理功能也随之改变,并发生凝聚,失去生理活性,这个过程叫做;无法再溶解于水。天然蛋白质最终水解的产物是;常见的几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拓展视野〗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是天然最有效的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唾液中含有酶;胃液中含有酶;血液和肝脏中含有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比一般的催化反应速率大1010~1014倍。没有任何无机催化剂能够像酶那样在很的条件下具有如此强的催化效能。酶在、、、和重金属离子的作用下失去活性。18、〖P77—81〗三大合成材料是指、、,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酚醛树脂的合成:。19、〖P81—84〗练习与实践:第1、2、3题;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了解)1、〖P87—88〗1883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的电离学说:电解质电离时是酸;电解质电离时是碱。这个定义在水溶液围对酸、碱作出了严密的概括;1923年,化学家提出了在非水溶液和无水条件下适用的酸碱质子理论,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它认为,,,可称之为酸碱两性物质。2、〖P88〗天然纤维制成化学纤维的实验。3、〖P93〗人类在20世纪发明了、、、、、纳米技术、、八大技术,其中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也为其余六大技术的发明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5、〖P94—96〗电路板的制作和清洗。请按要求阅读并解答。〖环境问题〗(1)消除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①;②;③;④;⑤;(2)回收二氧化碳:;绿色化学: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期望在化学反应和化学工业过程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原料,所有物质原料、中间产物都在部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问题解决〗有机玻璃的合成:详细阅读。【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P1〗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体系仅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如电功)的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常用△H表示,单位为。2、〖P2〗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取决于的相对大小。由于反应热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标明它们。若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K)、KPa条件下的反应热。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是用英文小写字母在其化学式的后面标注的,一般用“”表示气体,“”表示液体,“”表示固体,“”表示水溶液。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或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H也不同。化学反应中是反应过程中有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3、〖P6〗测定反应热实验(阅读熟悉)中和热的测定〖思考题〗:①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对此装置,你有何更好的建议?【答案】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若换用隔热、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如保温杯)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②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答案】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③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答案】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④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答案】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mol/L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亦可。【拓展】1.本实验中若把50mL0.50mol/L的盐酸改为50mL0.50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答案】会有所变化。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时要吸热,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小。4、〖P8〗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气态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中和热也是反应热的一种。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反应实质是H+(aq)+OH-(aq)=H2O(1);△H=-57.3kJ·mol-1;中和热的标准是以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来衡量的。【说明】弱酸或者弱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它们的中和热一般低于57.3kJ·mol-1;而如果是浓硫酸与碱反应,则由于浓硫酸溶解时表现为放热,则测得的中和热要高于上值。5、〖P7〗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说明】盖斯定律表明,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仔细研读本页例题。课本第9页的交流与讨论仔细思考、解答。6、〖P10—11〗练习与实践:第1、2、4、5、6题。7、〖P12—13〗熟悉图1-9实验。锌铜原电池构造原理,盐桥应用原理;〖盐桥〗盐桥常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脂,离子在盐桥中能移动。【活动与探索】设计Fe+Cu2+=Fe2++Cu原电池。8、〖P14—16〗化学电源:钮扣电池、普通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除氢气外,甲烷、甲醇、肼、氨等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不用记住理解原理即可,一般以电化学题目的信息背景出现)9、〖P16〗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阅读课本理解充放电原理。10、〖P18〗熟悉活动与探究(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原理。工业上钠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铝____________制取。再次熟悉交流与讨论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画出精炼铜的电解池,电镀银的电解池并掌握原理。〖P19〗电镀是应用电解的原理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所以电镀所用的镀层金属通常是一些在空气中或溶液里不易被腐蚀的金属或合金,如铬、镍、银、铜等。也有许多电镀是为了美观或增加表面硬度。11、〖P20—21〗练习与实践:第4、5、6、7题。12、〖P22—24〗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现象。金属的腐蚀可分为、两种。是指金属与其他物质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是指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发生原电池反应,使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引起的腐蚀。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就是最典型的。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现象要比化学腐蚀现象严重得多。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它们是、。请参阅23页金属的两种腐蚀过程的理解。13、〖P24—26〗防止金属腐蚀最常用的方法是,如在钢铁表面、、覆盖塑料、等,使钢铁与空气、水隔绝,一达到防止钢铁锈蚀的目的。利用原电池原理保护金属的一种方法是,用外加电流的,还可以采用改变金属组成和结构的方法防止金属腐蚀。金属腐蚀有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我们也可以利用金属的腐蚀原理为生产生活服务,如的制作、刻蚀、刻蚀技术等。还可以利用腐蚀来防腐。将铝片浸入浓硫酸或浓硝酸时,铝片表面会生成一层,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达到了保护铝的效果,因此可以用。再如,铁在NaOH、NaNO2溶液中发蓝、发黑,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也可以防止钢铁腐蚀。14、〖P28〗本专题作业:第1、2、3、4题。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P31〗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阅读课本本页容。2、〖P32〗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测定的。例如,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可以测量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释放出来的气体的体积;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有颜色,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颜色不断变化,可以用测定溶液颜色的深浅,再根据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的关系,换算成反应物(或生成物)在不同反应时刻的浓度。3、〖P32〗阅读活动与探究熟悉该装置图3、〖P33—36〗科学研究表明,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和,另外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电磁波、超声波、磁场等因素也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一)浓度的影响通常用碰撞理论解释;碰撞理论是一种较直观的反应速率理论。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二是;活化分子是指,活化能:;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单位体积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物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所以,反应速率增大。(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归结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过反应物中无气体,即固体、液体或溶液间的反应,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体积的影响很小,因而可以忽略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草酸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随温度升高,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目,分子运动加快,活化分子碰撞的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据测定,许多反应的温度每升高,其反应速率增加倍。(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熟悉图2-9、2-10)4、〖P38〗练习与实践:第2、3、5题。5、〖P39—42〗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进行。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体系的混乱度也是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要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焓变(△H)和熵变(△S)。在恒温恒压下,如果反应的△H0、△S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如果反应的△H0、△S0,则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如果反应的△H0、△S0,则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才能自发进行;如果反应的△H0、△S0,则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才能自发进行。6、p44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6、〖P45〗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平衡常数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使用平衡常数时应注明温度。固体、液态水的浓度可视为定值,其浓度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P46〗平衡转化率也表示一定温度下某反应的限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P47—48〗练习与实践:第1、2、3、4、5、6题。8、〖P50〗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与探究:铬酸钾和重铬酸钾实验理解;溶液中加入盐酸代替硝酸可以吗?(不可以,重铬酸钾强氧化性。)P51活动与探究理解。勒夏特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P52〗问题解决:合成氨工艺流程中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9、〖P53〗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了解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应1、〖P58〗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根据;常见的电解质有等,非电解质有等。根据不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将电解质分为和;醋酸是常见的弱电解质之一,1mol/L的醋酸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仅为0.004mol/L。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常见的强电解质有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类;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弱碱、水。阅读活动与探究:盐酸和醋酸性质比较(理解)2、〖P62〗在一定温度下,通常用Ka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b表示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又称为电离常数原理同化学平衡常数)不随弱电解质溶液的初始浓度变化而变化,但弱电解质的电离度: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原理同转化率)与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有关。一般而言,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升高温度会促使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也会随之增大。3、〖P62—64〗在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1.0×10-14,100℃时为5.5×4、〖P64—65〗练习与实践:第4、6、7题。5、〖P66~67〗溶液的酸碱性与_______________有关,常温下,酸性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性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碱性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甲基橙)和pH试纸测定外,还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________________6、〖P69〗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去滴定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碱(或酸),通过测定反应完全时消耗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从而推算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滴定管的使用〗(掌握)(1)查漏(2)水洗再____洗(3)赶除气泡:装满溶液后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者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4)滴定操作:左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参考实验化学课题13本资料p15)排气泡(碱式)读数(注意偏高偏低)滴定手势碱式滴定管P72指示剂变色围:甲基橙:3.1~4.4(红橙黄);酚酞:8.2~10。(无色粉红红)7、〖P75〗盐类的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类的水解可以看成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过程。___________盐不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盐水解呈碱性____________盐水解呈酸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8、〖P75~76〗水解反应表达并思考问题解决。9、〖P76〗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注意活动与探究(理解)盐溶液本身越弱越水解。盐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溶液的酸碱性对盐类的水解也有很大的影响。盐溶液的浓度越小,水解的程度越大;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能促进盐类的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对盐的水解的影响与盐的类型有关,酸性溶液能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碱性溶液能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阅读p77~78活动与探究理解)〖课本阅读〗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常将氯化铁先溶于盐酸,然后再加水稀释,通过增加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采用的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加热至沸腾以促进铁离子的水解;人们经常用纯碱溶于热水中清洗油污,目的就是通过加热促进纯碱水解以增强溶液的碱性,从而增强去污效果。10、〖P79〗泡沫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筒为塑料筒,盛硫酸铝溶液,外筒和筒之间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此时,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两者发生剧烈的反应。请写出它们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1、〖P82〗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可称为沉淀的溶解平衡(原理与化学平衡常数相同)。根据化学平衡的研究方法,我们也可以用平衡常数来描述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和其他平衡常数一样,在一定温度下,Ksp为一常数。难溶电解质的Ksp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3、〖P83〗在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提纯、废水处理等领域,常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例如,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或碱式碳酸铜,调节溶液的pH至3~4,铁离子就会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交流与讨论〗预防龋齿的牙膏中的氟化物(氟化锡、氟磷酸钠)还有氟化钠(NaF)和氟化锶(SrF2)等。14、〖P85〗沉淀的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沉淀转化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例如:重晶石(主要成分是硫酸钡)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但是硫酸钡不溶于酸,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即可转化为易溶于酸的碳酸钡。〖交流与讨论〗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寿命,还可以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出去锅炉水垢。水垢中含有硫酸钙,可先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碳酸钙,而后用酸除去。15、〖P86—88〗练习与实践:第1、2题;本专题作业:第1、2、3、4、5题。【有机化学基础】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1、p2: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的化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打破无机物和有机物界限的化学家:_________p5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2、〖P6—7〗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确定;元素分析仪;基团理论提出:比希2、〖P8—10〗氢核核磁共振谱分析氢原子所处环境,红外光谱判断有哪些基团,质谱法分析有机物结构;3、〖P11〗手性分子(一般同分异构体不考虑,题目会以信息的形式出现);4、p13:同位素示踪法(了解)专题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