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题材电影的几个问题_第1页
关于二战题材电影的几个问题_第2页
关于二战题材电影的几个问题_第3页
关于二战题材电影的几个问题_第4页
关于二战题材电影的几个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二战题材电影的几个问题

一战争与生命的控制以图像的形式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中国电影界中最受欢迎的战争,也是对中国前后数代人的战争态度。除此之外,中国二战题材电影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它和其他参战国家的二战电影一起,共同组成了人类对那场以1.9亿生命为代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与反思。建国60年来,故事题材主要涉及参战军人生存或战斗的影片大概有70多部。值得关注的是,这场战争的历史在这70多部影片中,显示为三种反差相当大的面相,分别为“英雄传奇类抗战电影”、“回归历史的抗战电影”、“反思类二战电影”,但遗憾的是三种类型均未触及到这场战争的核心问题,即法西斯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这是支配日本军人大肆杀戮的内在原因和使其毫无悔意的心理资源。“二战”中国战区的真实状况仍然处在晦暗之中。问题是“在真实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1。从这种意义上说,影像讲述的二战故事,对观众的接受心理和观念形态来说,都将成为真实的“二战”历史。而这三种面相分别对应于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但第一类过强而第三类不足,并形成与之相应的民族情绪和民族心理。第一个阶段为“英雄传奇类抗战电影”(1949-1979年)。这一时段的电影文本,其影像构成的故事情境及战斗场面、交战双方的主动权等,多为我党领导的游击队员所主宰。他们灵活机智身手不凡,不仅能化险为夷,而且令日寇闻风丧胆1。这种既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习惯又能切入时代氛围的“二战”面相,与我们了解的这场战争的实际状况相去甚远,多为民族情感及影像掌控人的主观意愿所营造。随着“文革”结束,传奇叙事也在1970年代后期被逐渐放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真实状况,在中国二战题材的电影中,还一直处在被遮蔽状态。第二个阶段是“回归历史的抗战电影”(1979至1999年)。在这20年间,涉及抗战题材的影片共有30余部。与第一个阶段的“英雄传奇类抗战片”相比,人物开始从英雄传奇的神话地位回落到历史层面;战争的残酷性和艰难程度在这些影片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表达。但仍有一部分沿袭了第一阶段的叙事立场,以歌颂英雄和歌颂抗战为主。而这一时期的多数影片放弃过份主观化的叙事立场,开始正视那段历史并努力回归真实,在叙事方式上尝试以历史考证的形式记录和呈现这场极为残酷艰难的战争2。中国二战题材电影直到21世纪才走向反思这场战争的第三个阶段。第三阶段为“反思类二战电影”(2000年至今),数量不足10部3。这个阶段二战题材的影片开始从对那场战争的历史叙事,转移到对战争中的人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由于将近半个世纪的主观叙事,中国抗战电影对观众主体的询唤和塑造,在中国民间形成了与第一阶段相一致的民族主义心理,使中国抗战电影在走向反思的过程中显得有些艰难。尤其遗憾的是,这些影片虽然表现出导演反思战争的心理意向,但是,其作品均未能实现和达到反思战争的目的。冯小宁导演的《紫日》标志着第三阶段的开始。这部影片与前一阶段抗战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叙事视角的转移,也就是说,战争和生命的关系纳入了导演的视野。但是,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把人与战争的关系放在人与自然的背景中呈现4。战争中的人物关系最后被置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非人与战争的关系。所以,这部片子没有把对战争的思考推进到底,削弱了影片的反思力度。2002年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也力图对战争与人性的关系进行反思。但是,在影像营造的叙事情境中,对民族劣根性的反省批判超过了对“二战”的反思。挂甲台全村人生命遭到血洗,其原因不是日本侵略本质所致,而是中国人的自私、丑陋、软弱、愚昧、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等劣根性所为。日本鬼子与村民联欢那场戏,镜头语言给出的是日本军人一再压抑克制、而村民们却愈发放肆无礼,最后挂甲台全村人终于咎由自取。这部影片对国人性格弱点和其劣根性的反省有其深刻之处,但在“二战”背景下以日本军人作为主要参照对象,其反思的立足点出现严重错位。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是另一部尝试反思这场战争的力作。导演借用一个日本下层军官的视角反映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公映后网上的批评和负面意见几乎使之成为众矢之的。导演在时间精力上的高投入和观众认可接受的低评价之间,出现相当大的反差,成为二战题材电影中值得深思的一个现象。从网上的反应中可以看到,中国观众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想像模式深受第一阶段传奇叙事的影响,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关于“二战”的意识形态特点。那个历史阶段的价值取向及情感特点所营造出来的关于“二战”故事的情境氛围和影像特点,在观众意识中已经成为事实。正如影像理论家居依·波德所言“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5。影像不仅仅是对本真存在的遮蔽,并且,众多影像文本反复观看的结果是“符号胜于物体,副本胜于原本,幻象胜于现实”5。在巨量观众对英雄传奇类抗战电影的痴迷中,影像成功地支配了观众感知、评价“二战”的思想前提。媒体即意识形态。第一阶段的影像叙事所给出的表象系统,已成为支配我们民族众多群体认识“二战”、想像“二战”的精神材料。第二阶段虽然努力回归历史真实,但其影响力远远弱于第一时期。而第三阶段导演在创作“反思类二战电影”时,自己对这场战争特殊性的认识能力还有待提高。从第三阶段的影片分析中可以看到,几位导演虽然有反思战争的愿望和企图。但遗憾的是,他们均没有触及到中日战争的核心问题,即这是一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挑起的、对包括我们民族在内的世界其他民族国家的侵略战争,是法西斯发动的蔑视其他民族国家的世界大战,而不单单是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只有把导致这场战争的法西斯本质揭露出来,才能实现对这场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的真正认识。否则,就会把它降格到一般的由各种争端引起的民族战争的水平上。对日本法西斯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揭露是反思这场战争的关键,但第三阶段的几部影片都忽视了这个维度。陆川、姜文、冯小宁等导演想从更高的层面上与世界性的反战思想接轨,但是,对“二战”的反思即是对日本法西斯的揭露,忽视这个环节,表明对这场战争的特殊之处还没有清醒自觉的认识。所以,中国反思类二战题材电影缺少了一个最不应缺少的环节,即对日本法西斯的批判和揭露。这是新中国60年二战题材电影最令人遗憾之处。我们关于二战题材的影像叙事有30年时间是在英雄传奇中实现的,有20年时间是在民间叙事中完成的。这两个阶段的60多部影片,给观众演绎最多的是民族英雄们酣畅淋漓的战斗激情和勇敢浪漫的爱国行为。这种生动华彩的影像风格以及在这种风格暗示下的价值体系,与揭露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真面目没有太大关系,与世界性的反战观念甚至有些抵触。在这种影像基础上,如何让观众从英雄传奇营造的兴奋激动中走出来、认识这场战争的真实面目、并反思其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是一个摆在中国二战题材导演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创作二战题材的影片,无法回避“二战”的本质,只有把对法西斯的揭露批判作为构制影像的主要目的,把日本军国主义的真实性、反人道特点、以及在法西斯观念支配下对他人生命的无视和摧残等揭露出来,展示其残酷的反人道的一面,并从根本上揭示其形成法西斯观念的内在原因,才能触及到“二战”的根本,从而达到反思战争的目的;观众才会在思想观念中毫无对立情绪地改变传统叙事模式的支配,形成对“二战”历史的真实认识,建立有益于人类和平的反战观念。二战争反思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今从第一阶段的英雄传奇到第二阶段的回归历史及第三阶段的反思“二战”;电影人一路走来,不断突破各种意识形态的束缚,建立起较为真实的关于这场战争的影像模式,并且直追反战主题。这期间经过多少艰辛,克服多少困难电影人甘苦自知。但是无庸讳言,与其他参战国的电影相比,我们对这场战争的反思能力和认识深度上还有一定的距离。欧洲战场的主要参战国,在用镜头语言记叙这场残酷战争的同时,就开始了对战争的反思。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依达在1950年代就拍摄了反思二战的《战争三部曲》5,当诸多国家还沉浸在歌颂英雄的胜利之中时,他已经开始用反思的目光审视这场战争了。美国1960年代的《最长的一天》、英国1970年代的《遥远的桥》都是以历史考证的形式记录和呈现这场战争。近年来欧美国家不断有优秀“二战”影片问世,撇开《辛德勒名单》、《钢琴师》等著名“二战”片不说,就德国本土,也涌现出一批被世界瞩目的反思二战的影片。如1981年的《从海底出击》,在表现战争残酷、荒谬与不仁方面,达到了极其深刻的境界;2004年的《帝国的毁灭》揭示法西斯观念如何扭曲人的心灵,怎样使温柔的母亲以及和蔼的父亲成为文质彬彬的杀人罪犯;《纳粹军校》是德国又一部谢罪片,该片从军方的角度控诉纳粹对其青年的教育;2008年的《浪潮》,表面看与“二战”无关,但却是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即现代民主社会离那场挑起世界大战的法西斯极权主义社会有多远?影片根据真实的故事演绎了一群自由散漫的现代中学生,被改造成狂热的纳粹主义者的短暂过程。其深刻程度让人触目惊心。苏联是“二战”时期的重灾区,是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前苏联二战电影的第一个时期,也是全景式书写战争讴歌英雄和塑造英雄。但是,这个时期很短仅持续到1950年代中后期,之后就进入了对战争的反思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生剧变,由来已久的‘个人崇拜’被抛弃,人们开始对历史进行重新认识与评价。电影也随之出现了新视角:从全景战争转到局部战争,从再现战争弘扬英雄转到表现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和磨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一个人的遭遇》(1959年,邦达尔丘克)、《雁南飞》(卡拉托佐夫)和《士兵之歌》(1959年,丘赫来依)等”6。前苏联电影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电影一样,反思深度超越一般的人道主义,直抵战争摧毁人性的内在原因7。这些二战题材电影不仅对法西斯进行揭露和批判,并力求揭示导致这种观念的根源,以引起人们对此的重视和警惕。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涉及二战题材的电影自21世纪之后才开始走向对这场战争的反思,而反思的视角还仅仅停留在人道主义的维度上。而人道主义只能反思一般的民族战争,在法西斯战争面前是无效的。人道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平等和博爱,而法西斯从根本上讲是反人道的、反对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在日本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那里,大和民族是神和天皇的优秀子民、是高居于其他民族之上的,侵略、统治及杀戮其他低等民族是替天皇行使职权、是日本军人神圣的职责。日本法西斯强调“神道”、强调对天皇的誓死效忠,其他民族没有资格同他们在一个层面上讲“平等”。在誓死效忠天皇的日本法西斯面前讲“人道”,既可笑又无力。所以,用人道主义反法西斯,犹缘木求鱼。从精神层面上讲,日本法西斯比德国纳粹更加顽固,其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把尊神、忠君和爱国三者合为一体。尊神即尊崇神道教,忠君即效忠天皇,爱国即要为大日本帝国做出贡献和牺牲,日本军队是从这三个方面对军人进行全面洗脑,这三位一体的理念建构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核心。尊神、忠君和爱国在日本本土具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神道的建立构成一个超验的、崇高的维度,对心灵具有极强的吸附力,效忠天皇和为国牺牲使人们在心灵和情感上形成对天皇和国家的狂热崇拜,这种崇高感、正义感一旦形成,很难让人醒悟和认识到其中所包含的血腥成分,为国牺牲、为国杀人与神和崇高联系在一起,这是日本军人很难悔改的重要原因。因此,日本军国主义是一套比希特勒纳粹思想更加顽固的观念。《南京!南京!》中,军祭场面的魅力即体现出神的威严和对天皇的效忠;与鼓点协调一致的动作、出神入化的肢体语言,流淌出的是崇高和神圣的理念。日本军人凝重的表情,表现出这支军队的坚定、隐忍。总之,我们从这个群体看到一种合力,这比希特勒的超人意志所形成的个人崇拜更具有精神上的优势。所以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所构成的法西斯是一件艰难而又必须做的事情。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参战国,是亚洲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对纳粹的批判是欧美电影人的责任,那么,对日本法西斯的揭露和批判则是中国电影人无法推脱的使命。我们需要世界水平的二战电影,需要有穿透力的影像去讲述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二战”实况,批判和揭露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战争罪恶,为中国及亚洲观众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思考,提供可资感知、认识、理解、批判的心理模板和蓝图。中国反思这场战争的影像之路还很漫长。当然,对法西斯的认识应该纳入反思战争的总体视野之中。戳穿日本军国主义把侵略合法化神圣化的欺人本质,是反思“二战”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和暴露其“神道天道”的自欺和荒谬,日本种族主义才有可能回落到正常的位置上,与亚洲各国人民在平等的层面上讨论问题,才能和亚洲人民一起思考人与战争的关系,以及战争中人与人的关系。在欧美优秀二战电影的阅读接受中,犹太人不恨德国只恨德国的纳粹。但是,中国民族主义情绪中,愤青的指向不是日本法西斯而是日本人。而日本民族也并不认识和反省他们自己的法西斯倾向。正是有了世界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电影浪潮,德国才有了一批谢罪片。如果中国电影及亚洲电影中没有反法西斯维度,形不成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战争罪恶得不到真正的清算,强权政治和武力征服就会不可避免。从日本人自己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上,就能感到他们并没有把这场战争看成是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005年,日本右翼资助的二战影片《男人的大和号》,重建“二战”时期象征日本“帝国精神”的战争巨舰大和号,美化侵略战争,歌颂日本参战军人的牺牲精神。日本法西斯不仅不谢罪、不反省对亚洲其他民族所犯下的屠杀罪行,还为其军国主义招魂。他们把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这一事实也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由于中国二战题材电影一直没有深入展开过对日本法西斯的揭露和批判。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心理现实与前两个阶段提供的抗战叙事相关。虽然,自21世纪开始,中国电影人在观念上的创新愿望、与世界接轨的愿望、反思战争的愿望等不断通过影片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导演视野和观念的局限,把中日战争看成一般的民族战争,对这场战争的法西斯性质认识不足,用一般的人道主义视野去反思这场战争,使影片故事内涵和反思深度都不到位。特别是2009年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该片想超越这场战争的反思意图非常明显。但影片上映后,网上一片哗然,观众的负面情绪非常大。虽然,多数业界同行认可陆川导演在该片中表现出对民族历史的责任感,认可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但网民对导演创作立场的质疑和批评之声源源不断。甚至有人怀疑导演的民族立场,指责角川这一角色是在美化日本人,这是陆川最不能接受的。这些指责距离导演创作该片的初衷太远。导演对这部影片倾注了四年心血,在影像处理上做得很仔细,影像掌控也极其精到,很多细节既真实又有质感,音乐和表演也做得比较好,可以说技术上没什么问题。观众对该片的批评意见,多数集中在故事内涵方面。但导致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导演对日本军国主义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和定位不够准确。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恶,反思的角度应该是揭露法西斯观念怎样把曾经是学生、农民、父亲、兄弟的日本军人,转变成杀人魔头和杀人机器;而不是去谈杀人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内心的痛苦。面对疯狂屠杀30万中国人民并且还能在屠杀后歌舞庆功的日本法西斯军队,不揭露造成这种疯狂行为的内在原因,而单讲他们内心受到人道主义折磨,讲战争双方都很痛苦,合适吗?只有在批判法西斯罪恶的基础上,戳穿军国主义把屠杀看做神圣职责的谬论、揭露大和民族是神的子民可以任意统治杀戮其他民族的侵略本质,才能真正构建反思战争的维度和视野。通过揭露法西斯的嗜战本质,反思战争与生命的关系,方能达到反战的目的。当然,战争是杀人机器,战争把人抛入或者杀人或者被杀的生存境况中。在这种生存境况中,只有你死我活的互相拼杀。但是,日本对中国的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不同于一般的战争,大规模屠杀中国人时的日本军人,并不处在“或者杀人或者被杀”的生存境况中,这些日本军人面对的大都是一些平民,一些没有反抗能力的人。他们可以用绳子把人一串一串拴起来,像屠杀牲口一样地对他们进行扫射。影片应该反思和揭露日本法西斯如何让这些普通士兵、这些在入伍前甚至是学生的普通日本人,变成了任意屠戮平民的魔鬼。在法西斯观念中,日本是一个应该统治和领导整个亚洲的民族,就像德国纳粹认为日尔曼民族是个优秀民族,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应该完全在地球上消失的民族,这种观念可以让他们即使不处在你死我活的战争境况中,也照样去滥杀无辜,可以让日本士兵在进行杀人比赛时灵魂毫不为之所动。法西斯观念使他们认为他们杀的不是人,而是应该淘汰的、只配任人宰割的动物。这种法西斯观念才是造成南京大屠杀及中日战争的根源,而不是别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接近65年,可以说欧美不仅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文化上,也同样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正像他们这类影片常有的口号:“反对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中国虽然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但是在影视文化领域反法西斯的战绩不佳。因此,造成我国相当大一批观众群体对日本人不满,而不是对日本法西斯不满。同时,日本人也把对中国的战争看成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而不反省他们自身的法西斯主义。抗战-反法西斯-反战,是认识这场战争的三个有序过程,既切合人们对二战历史的认识规律,又符合一般观众思想运行的内在逻辑。特别对于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来说,中间“反法西斯”环节显得尤其重要。20世纪50、60、70甚至80年代出生的观众,他们大都受过英雄传奇类抗战片的影响,多数观众对这场战争的认识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