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记念刘和珍君课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_第1页
7记念刘和珍君课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_第2页
7记念刘和珍君课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_第3页
7记念刘和珍君课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_第4页
7记念刘和珍君课件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记念刘和珍君鲁迅走进鲁迅鲁迅(1881-1936)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短篇作品《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新青年》月刊。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热风》《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名人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鲁迅先生同乡好友孙伏园先生撰写的挽联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名人评价孙伏园臧克家走进杂文杂文,散文的一种。它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一种文艺性论文。“杂而有文”,以短小、活泼、锋利为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杂文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的人,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题名“杂文”的一章,总结前人的杂文创作情况,并总括其名为“杂文”。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实际上就是杂文。后来,杂文又有新的发展。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的杂文,明代刘基的《卖柑者言》等,都是有名的代表作品。“五四”运动以后,许多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写过优秀的杂文。其中最杰出的当首推鲁迅,他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他说:“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也“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这就将现代杂文的作用作了准确的说明。杂文杂文有以下几个特征(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辦正误,揭示真理。(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手法,在善意的徽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和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杂文初读课文记念刘和珍君纪念解·题敬称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到达时,早已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制造了“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诬陷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写作背景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悲愤揭露控诉反动政府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東,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他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又写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人物介绍词语积累词语积累情节梳理学生自学并总结:通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并总结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情节梳理《记念刘和珍君》第一层(1-2)纪念刘和珍君的缘由纪念烈士警醒庸人第二层(3-5)追忆刘和珍君的生平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遇难经过特写第三层(6-7)“三·一八”惨案的思索请愿方式不当精神永存人间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1、

本部分,作者一直处于“写”与“无话可说”的矛盾之中。作者最开始“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其一是太过于痛苦以至于不知道说什么;其二是太过于愤恨,以至于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件事。这种“无话可说”正是作者极度痛苦与愤怒的表现。2、

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明确:“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其二则在提醒人们,不要忘却这件惨案3、本部分作者除了讲述写作的缘由,还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明确: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概括了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的动态。4、

思考为何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的民族”?为何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麻木的灵魂,鲁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期望能够唤醒麻木的民众。5.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在鲁迅看来,真的猛士必须直面黑暗的社会现实,必须为推翻这黑暗现实而不怕流血牺牲;由于直面黑暗现实,他们会为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哀痛,并由哀痛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5.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而“庸人”之“庸”,在于他们对“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虽有过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

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部分(3-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1、3-5小结主要记载了刘和珍的生平,请简要概括作者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明确: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赁屋听课;虑及母校黯然泣下;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2、作者在这一部分,着重描写了刘和珍的神态,请找出不同场景下刘和珍的神态是怎样的?3、作者在这一部分,为何要多次提及刘和珍微笑温和的神态?明确:“世界上哪有这样的暴徒?”一、用安静美好的微笑,来铺垫和引出下文遭枪杀的悲惨遭遇;二、用刘和珍的温和柔善反衬执政府的残忍爆烈;三、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能突出其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4、根据这部分作者的描述,总结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明确: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形象。5、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5、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第三部分(6-7)“三一八”惨案的思索思考1:鲁迅的笔触还涉及了哪些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考2:这部分的哪些句子表明了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得出的教训是什么?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思考3: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