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说课 课件32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劝学》《师说》说课 课件32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劝学》《师说》说课 课件32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劝学》《师说》说课 课件32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劝学》《师说》说课 课件32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师说》群文阅读说课目录说教材学情第一部分说教学目标第二部分说教学重难点第三部分说教法学法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第五部分说教材学情第

分单元提示

《劝学》《师说》是中国传统典范的“劝学之文”为历代方家所誉。两篇课文都出自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选文围绕课程标准“思辨类阅读和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学习之道”的主题进行论证。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是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劝学》《师说》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的两篇议论文,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除了疏通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重点句式外,我们还应结合这两篇文章的特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论证方法的使用等知识,帮助学生搭建议论文的框架,为议论文写作做准备。另外,这两篇文章是论证“学习之道”的文章,我们还应配合单元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作者的观点,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将这两篇并列于一课,置放于“学习之道”人文主题之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框架之中进行思考和设计,与之前单篇教学下着重对其文本内容、观点经典性的解读相比,无疑是一个全新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说学情

高一学生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对文言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尚待提升。理解文言文往往停留在表层大意上,对于文言文深层内涵以及艺术特色等感悟不深,需要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出文章内涵,掌握说理类文章的思维言说方式和艺术特色。说教学目标第

了解文章作者相关文学知识,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背诵课文。语言建构与运用

体味两篇文章中蕴涵的“学习之道”,通过研读文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理解并学习文章中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掌握作者的论证思维,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好学”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第

分教学重难点壹贰叁通过群文阅读方式,体会论证逻辑魅力,感受思辨与表达之美,明确两位作者如何论证“学习之道”,重点理解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两种论证方式。把握文言文主旨,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和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体会两篇文言文中折射的文化之美,感悟学习的重要性和尊师重道的重要性。说教法学法第

教法:根据以上设计理念,针对本节群文阅读比较的特点,确定本节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比较、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比较鉴赏的能力。通过设情境导入──教师解答课前梳理文意疑惑──分组绘制思维导图──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师生共研填写对比表格──思考学习之道──应用实践布置作业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具体教法包括:比较法、讨论法、讲授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学法: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主要为分组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说教学过程第

作为两篇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文章,《劝学》、《师说》计划用三个课时掌握,教学过程以第三课时为例。

第一课时:串讲和点拨,以诵读和字词积累为主;

第二课时:归纳文言词语用法,能够对两篇文章进行通读;

第三课时:群文阅读,绘制思维导图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过程,体悟说理类文章论证思路与方法,思考何为“学习之道”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课时分配情境导入丽泽文学社“学习之道”专刊

本周是学校传统的“学习活动周”,为更好地给入学不久的高一同学在学习上提供指导,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本社特开设“学习”专刊,荀子的《劝学》及韩愈的《师说》作为“学习之道”最佳作品入选本特刊,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文章的生字词,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进一步疏通文章大意,学习更深一层的内涵,比较二者对于学习之道掌握要素的不同理解和各自说理的特点,让同学们感受学习的变化,探索学习之道。一、课堂导入课前预习任务: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论说文的重要手段,课前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方法指导:1: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2:再思考每段内容间的关系,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3:最后理清文章的思路。(注意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课上教师检查同学们课前预习状况,针对同学们自主梳理不通的文段及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二、梳理文意,提取文章思路活动一:绘制思维导图,理解论证思路

在全文梳理基础上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角度思考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制,然后上台进行成果展示,组与组之间交流,逐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三、课堂活动,对比阅读探究文章内涵1、小组合作,绘制《劝学》的论证思维导图。例:

1、小组合作,绘制《劝学》的论证思维导图。例:

活动意图:思维导图的绘制、交流、修改,可以让学生把握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了解论据及论证方法,为写议论文做准备。2、小组合作,绘制《师说》的论证思维导图。例:

2、小组合作,绘制《师说》的论证思维导图。例:

活动意图:思维导图的绘制、交流、修改,可以让学生把握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了解论据及论证方法,为写议论文做准备。活动二:填写比较表格,探讨文章表现的“学习之道”

教师根据学生前两份思维导图绘制情况判断学生对两篇文章的论证逻辑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对读两篇文章,填写表格,对比两篇文章在论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等方面的区别。三、课堂活动,对比阅读探究文章内涵1、师生共研,填充对比表格例:

1、师生共研,填充对比表格例:

1、师生共研,填充对比表格例:

2、教师结合表格,带领学生进一步领悟两篇文章论证思路例:

活动意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从“观点”“主要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两篇文章的逻辑论证思路,更好地把握“学习之道”的内涵。

3、学习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两种方法不同的表达效果例: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能够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对比论证: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二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和说服力,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壹1.荀子为何在自己的著作中倡导“劝学”?教师引导:这与荀子的哲学思想关系,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因而重视“求贤师”“择良友”以使人改“恶”为“善”。2.俞文豹在《吹剑三录》中指出“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儿之学耳”,他认为韩愈把教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在你眼里,教师是怎样的人?活动意图:提出情景式问题,围绕“学习之道”,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观点在当下的现实意义。贰课堂活动活动三:结合文章背景,思考“学习之道”教师通过给学生提出与“学习之道”和“师道”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表达的理解。

以征稿的方式布置课堂作业,呼应情境导入,将同学们的文章汇编成册,在班级展示,同学们以批注形式互相评价对方的文章,老师以批注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参赛对象:高一全体学生

征稿主题:“学习”新说主题要求:为让本次征稿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稿件以《劝学》《师说》为题材,以古为鉴,通古今学习之变化,晓古今学习之心得。凡与此相关的内容皆可,如:讲述先贤的学习故事,探索古人的学习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